一個人,沐浴著唐時的明月,低吟著繾綣的宋詞元曲。在詩詞歌賦中,尋找舊日的時光。心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繁華落寞,所有的流年風光都已放下,在此想起了茶。
倒入開水,泡上一杯茶,它在滾燙的水中翻騰,在灼燒中墜落,在高處揮灑著它的寂寞,然後孤獨地落下。茶葉原本皺著的身軀,慢慢舒展開來,將水染上了顏色,上下浮沉,打了幾個旋後,沉在杯底。一陣清香便撲面而來,慢慢地品吧。看透六大茶系,品盡好茶。
綠茶要」炒「
而後經過不同製作工藝成型。
綠茶五行屬水,屬於不發酵茶,茶性陰,克火。該茶完整地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成分,礦物質豐富,對抗輻射、防衰老、增強抵抗力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白茶 要「曬」
白茶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白茶生產中,根據天氣情況,在室內外均勻攤放晾曬,達到標準後收回。白茶微微發酵,產生淡淡的花香和純淨的甜味,還有日曬的香氣。
白茶五行屬木,是福建的特產,屬輕微發酵茶,輕度陰性茶,其製作方法採用天然晾乾的方式。白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黃茶要「悶」
黃茶的製作與綠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
黃茶五行屬木,是我國的特產,輕發酵茶類,輕度陰性茶。黃茶的製作過程中,有道悶堆渥黃工序,使黃茶具有「黃葉黃湯」的特點。黃茶芽葉細嫩,顯毫,香味鮮醇。
黃茶中富含茶多酚、胺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物質,天然物質保留有85%以上。
烏龍茶要「搖」
把鮮葉稍微攤晾變軟之後要搖茶,最後形成烏龍茶「七分綠三分紅」、「綠葉紅鑲邊」的特點。除了用竹篩手工搖青,還有機器搖青。
五行屬金。中性茶,茶性溫和,陰陽協調。適合大多數喝的茶。
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滋味純濃,香氣馥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
紅茶要「揉」
紅茶是全發酵茶,要「揉捻」。鮮葉採摘回來,稍微晾一晾,再經過揉捻,讓茶葉細胞和組織破損。
紅茶五行屬火,是極陽的茶,克水。屬於全發酵茶類,以茶樹的一芽二三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製作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衝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因其完全發酵,比較溫和,因此在養胃方面、補火功效特別突出,特別適宜胃寒、身體寒性 的人群飲用。
黑茶要「堆」
鮮葉經過簡單的炒制,自身的酶在高溫的作用下基本上失去活性。接著把葉片堆放在了一起,叫做「渥堆」,這個環節可以讓茶葉在溼熱作用下,促進葉片更快更徹底發酵。最終形成了黑茶獨特的色、香、味。
黑茶五行屬土,屬於後發酵茶,陰陽相對協調,但如果寒性人群喝也需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