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吃茶去!什麼,茶真的是用來吃的?真香

2020-12-20 千裡江山浪濤濤

中國的茶,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文化符號,和絲綢,瓷器一起,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茶是從何起源的呢?

茶園

根據傳說,茶葉起源於上古的神農氏。神農嘗百草,中毒,依靠服食茶葉解了毒,這據說是茶葉最早的來源。茶在最開始,是作為一種藥,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

茶葉當真可以解毒?當然,這是有科學依舊的。

茶園

通過現代的科學分析,茶裡面富含茶多酚,咖啡因,多糖,維生素,不僅可以利尿,還有抗氧化的功效,非常適合電腦工作者飲用,延緩衰老。

缺少調料的古代,茶也能成為一種調味品,成為做菜的工具。雖然現如今人們生活中的調味品日漸豐富,但茶葉作為調味品的習慣,依然在一些菜品中流傳下來。

如著名的龍井蝦仁,就是用西湖龍井和蝦仁炒制而成。

龍井蝦仁

以茶葉入菜的,有烏龍燻雞,美人扣肉,茉莉鱸魚,普洱燉排骨等等。比較常見的還有茶葉蛋,也是茶葉入菜的一大典範。

茶香雞

唐代,佛教興盛,貢茶出現,茶道開始盛行,茶進入了文人吟誦的詩文裡,成為一種文化意象。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唐代詩人張籍就曾以茶入詩,描寫春日茶樹生長的姿態。

當時最開始飲的茶,並不是如我們當今所引用的茶一樣,只是以茶葉和水為原料,清冽醇香,而是會在茶中加入一些佐料,煮成茶餐。

茶葉蛋

對,除了藥,調味品,飲品外,茶也可以是一種食品。

流傳到現代的一個典型的茶食,就是擂茶。

擂茶,顧名思義,是捶成的茶食。用生薑,生米,鮮茶葉,加點芝麻粒,花生仁,捶成糊糊,用熱水一衝,一杯擂茶便做好了,因為有三種生食,顧又名「三生湯」。雖然不一定會被大多數人接受,但是能夠流傳到今天,想必還是有人鍾愛這種味道的。

擂茶

談到茶,就不得不說起茶的種類,如今的茶經過數代的發展,漸漸形成了六種穩定的茶分類。

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六大種茶葉。其中每種茶葉裡,都有細分的品種。

比如著名的西湖龍井,碧螺春,就是綠茶中的有名品種;像安吉白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就是白茶種出名的茶種;

採茶農

紅茶中,正山小種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烏龍當然是青茶,普洱肯定是黑茶,平時我們在超市中,也很容易看到這幾種茶的各色飲料。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製造工藝,其實這六種茶的分類,就是按照茶葉泡水後,出的茶湯的顏色來辨別的。

而茶葉的品種和製造工藝,就是決定茶的顏色的直接原因。

龍井

可以這麼說,同一棵茶樹的同一批茶葉,製造的工藝不同,茶的種就會不一樣。當然,不同的茶種,葉子的形狀,顏色,風味,也是不同的。

一棵茶樹,生長在瓜果地裡,葉子就會染上瓜果香,不同的成長環境對茶葉的風味也會產生影響。

但是茶葉的口感,與生長環境有關,與後期加工有關,還與摘採的時間有關。

像綠茶種的西湖龍井,電視句裡經常會提到什麼「珍品明前茶」,其實就是龍井茶樹在清明節之前擇採的嫩芽炒制的茶葉,而與之相對應的,自然還有「雨前茶」,是指清明到穀雨這段時間摘採,並且製作的龍井茶。

白茶

而六種茶中,可以算得上是最珍品的白茶,採集時間的要求就更為苛刻了。白毫銀針是白茶中最名貴的品種。白茶只能用新春剛長出來的布滿白色絨毛的茶葉來制,採摘的時間是按照茶樹的生長狀況來定,而不是和龍井一樣,以節氣做參考。

白茶這個品種,早兩天採摘製作的茶葉,和晚兩天製作的茶葉味道,衝泡起來口味完全不一樣。

所以,這樣嚴苛的採摘條件也決定了白茶珍貴地位。

小的時候覺得茶味苦澀,不如汽水可口,等到長大了才懂得聞茶香,賞茶色,品茶味。口中苦澀過去,舌頭底下的甜味,總是比汽水甜後發苦的感覺,好的很多。

苦盡甘來,這種道理,也藏在茶中啊。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酒與愁:午醉醒來愁未醒,舉杯消愁愁更愁

相關焦點

  • 【寧品讀】吃茶去
    「吃茶去,一飲清心再飲益壽"啟功書於1989年喜歡茶,喜歡它的鮮爽,喜歡它的清和,喜歡它的溫潤。一杯清茶,剛抿進嘴裡,似乎帶著那麼點苦澀,但細細品味,唇齒間又留有微微甘香。一杯茶下肚,身心俱爽。由濃而淡,苦中有甜,這便是生活的真味。一窗月,一卷書,一杯茶,幾乎是我這些年業餘生活的全部,也是我悠然人生的一大樂趣所在。
  • 吃茶與飲茶
    今衣冠家名食,有蕭家餛飩,漉去湯肥,可以瀹茗;庚家粽子,白瑩如玉;韓約能作櫻桃饆饠,其色不變;又能造冷胡突、鱠鱧魚臆、連烝詐草、草皮索餅;將軍曲良翰,能為驢鬃駝峰炙。」【意譯】現在士紳豪族吃的名牌食物,有蕭家餛飩,濾出湯上漂浮的肥油,可以用來泡茶;庚家粽子,白瑩如玉;韓約能作櫻桃餡的點心,做熟了櫻桃色不變;又能造冷糊塗、鱠鱧魚腹部的肉、連蒸詐草、像草葉一樣薄的麵條;將軍曲良翰,能燒烤驢脖子和駝峰肉。
  • 許嵩的第五張專輯《不如吃茶去》
    《不如吃茶去》是許嵩2014年第五張獨立音樂專輯。主打曲《山水之間》於2014年7月11日在咪咕音樂搶先試聽,2014年7月15日正式全網上線。《不如吃茶去》定於2014年8月中旬由海蝶音樂發行。許嵩想通過專輯傳遞出「大千世界有很多想不通的事、猜不透的心與看不透的人,倒不如不想、不猜、不看,攜寄情山水的快意人生吃茶去」的淡然態度。《詠茶詩》有言「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 元宵節不如吃茶去
    這是佛家的一句妙語,字面意是讓人們放下一切去吃茶。不過此時此刻,空憂百千思,不如吃湯圓的詞句顯得更為應景。小師在此先祝各位元宵節快樂啦~一家人一起賞花燈,吃元宵是千百年來不變的傳統。其實小師覺得與其說傳統文化選擇了她,不如說她選擇了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作為我們千百年來的「精神財富」,一直受到國家的重視和保護。我們作為青少年中的一份子,更應該如其般為守護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在這條勢在必行的道路上,仍會聽到相悖的言論。知名媒體人李輝談到:  在一個需要快速閱讀的時代、在一個需要拿字數換稿費的時代,詩簡直該被千刀萬剮。
  • 每天學點茶知識:早時期的茶並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吃的
    確實,茶能點綴生活,喝茶不僅能有益健康還能舒緩身心、消除疲勞。在我們的印象中,茶是用來喝的,它是一種健康的飲料。然而筆者家鄉的方言,通常把「喝茶」叫做「吃茶」。那麼問題來了,為啥福鼎方言用「吃茶」來形容喝茶的行為?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茶最早就是用來吃的,而福鼎方言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部分古代語言的用法,所以就管「喝茶」為「吃茶」。
  • 日本人的「下午茶」都吃些什麼?
    眾所周知,平日裡認真又負責的日本人,雖然兢兢業業立足於當下的每一份工作,但是到了下午茶的時間,還是會抽空去「享受」一會自由的時間。那麼,在下午茶的時候,傳統的日本人都會選擇吃些什麼呢?一般而言,傳統的下午茶,更多的是選擇各種日式的甜點和咖啡搭配在一起更加合宜。咖啡可以驅散上午工作的疲勞,提起精神開啟下午的日程,甜點可以剛好用來填報微微感到飢餓的肚子。在甜品的選擇上,新鮮出爐的麵包更加受到歡迎。
  • 下午茶,下午茶吃什麼?
    現代下午茶是從英格蘭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下午茶發展而來的,您可以在這裡一邊吃西式蛋糕一邊喝茶。它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並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在世界範圍內悄然發展。最正統的下午茶時間是下午四點。面對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和快節奏,上班族常常吃得太少或匆忙吃午餐。均衡的下午茶不僅可以驅散下午睏倦的蟲子,還可以幫助恢復體力。它還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能量直到黃昏,從而使晚餐更輕,並養成最完美的飲食習慣。在下午茶中,「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不容忽視。紅茶的味道溫和,香氣柔和,首先有助於增強骨骼。茶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可降低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 吃茶記|淺析中日茶文化差異之「一期一會」與「吃茶去」
    從兩個詞說中日茶文化的區別關於日本茶文化和中國茶文化的區別,很多人會有很多視角,但我想從兩個詞來說,一個叫「一期一會」,一個叫「吃茶去」。而掛的第二多的就是這個「吃茶去」。吃茶去是個很有意思的禪宗公案,說的是唐代的趙州和尚。故事是這樣的,有兩個小和尚來禪寺裡,趙州問第一個,你來過這裡嗎?小和尚說沒來過,趙州說,吃茶去;又問另一個,你來過這裡嗎?小和尚說來過,趙州說,吃茶去,最後院主很納悶,便問老和尚,怎麼來過的也吃茶去,沒來過的也吃茶去?趙州和尚大喊一聲,院主!
  • 吃茶去|授業·嚮往·馨香
    鄧毅富|文·圖師者,渡人也【吃茶去·授業】今天教師節,三人行必有我師,能者為師,所以每個人都是老師,走萬裡路,不如讀千卷書,讀千卷書,不如名師指導。「我沒碰上個好老師,所以去做老師,所以要做好老師。」可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老師不難,有三招即可:如果:搞清楚定位,比如:搞清楚門道,如是:搞清楚套路……如是!
  • 下午茶吃什麼?看我的蘋果香檬蛋糕
    今天的美食主題是【下午茶吃什麼?看我的蘋果香檬蛋糕】。前幾天,女朋友突然跟我說:「你很久沒做蛋糕了」,真是奇怪了,明明就在不久之前就做過。有一個人褲頭越來越緊,態度堅定地跟我說:「現在太胖了,不能再吃甜點了」。
  • 走,去洋蔥餐廳吃下午茶
    曾經,當茶餐廳在上海開始流行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去不同的茶餐廳吃正宗的廣式點心。
  • 找一段獨處的時光,吃茶去
    每天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孤獨。躋身在人群裡,卻看不到一張熟悉的臉,也沒有發現一張自然微笑的臉,真的很失望。有人衝你笑一笑,那是一種職業的微笑,是有利可圖的微笑。偶爾有天真的孩子,對你笑一笑,那一刻真的很溫暖,但是孩子的父母馬上就把孩子拉到一旁去了,父母說:「不要對陌生人笑,知道嗎?」
  • 唐代的茶是什麼味道?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成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那麼,中國人是何時開始飲茶的?古人的茶和現代人的茶有什麼區別,味道有什麼不同?小小茶葉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文化理念?  西漢時皇帝已開始飲茶 唐朝時茶從宮廷走向民間  可以說,茶一直伴隨著中國文明。
  • 大地原點涇陽三美食,葫蘆頭、讓餄、茯茶,滿嘴流油還想吃,香!
    就這,吃的時候還得拿盤子接著,因為油會順著饃的邊緣滴下來。咬一口,真的是絕了。這個肥腸處理得是非常乾淨,吃不到一點的腥臊味。本身肥腸裡頭有一層肥油,但這個肥腸仔細看,肥油也是刮掉了的。如果不刮這層油,那就更油膩,當然也更香了。啥叫香?吃得滿嘴流油卻還是停不下來,還是想吃,這就是香啊。
  • 喜茶吃瓜公司|這次又吃什麼瓜?
    2017.8月,喜茶第一代瓜瓜「初出瓜廬」,「芝士蜜瓜」吸引了第一批吃瓜群眾!2019.7月,【喜茶吃瓜公司】開張大吉,清爽甜美的「多肉瓜瓜」是去年盛夏的消暑佳品。2020.7月,喜茶吃瓜公司上新,喜茶賣瓜,自賣自誇。
  • 春茶入菜香四溢 這些「茶料理」你吃過嗎
    一入口茶香四溢則是喧賓奪主,不太高明,這道菜追求的是回甘,蝦仁裡裹著的茶味要在唇齒咀嚼中徐徐釋放,考的是廚師下料的把握。  在上海,想要吃到正宗的龍井蝦仁也不是難事,不少杭幫菜和本幫菜館都有供應,還有諸如外婆家、張生記、桂滿隴等特色餐廳,也可以品嘗到這道美味。
  • 下午茶吃什麼?5種零食解饞又減肥
    原標題:下午茶吃什麼?5種零食解饞又減肥   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午餐消化得差不多了,你肚子開始餓得牙痒痒的,想找點東西吃。其實下午的輕微飢餓並不是什麼壞事!午餐吃得太少或者過於匆忙,到下午4點左右肚子呱呱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此,不要有愧疚感,想吃就吃吧,它不僅可以讓你恢復體力,還有助於保持身材呢。
  • 下午茶吃什麼好呢?
    那是1840年,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英國貴族貝德福德公爵夫人覺得很餓,吩咐僕人準備些茶點,漸漸的下午茶社交方式開始流行起來。一百多年後,網際網路公司把下午茶的傳統繼續發揚光大,每周會有固定的下午茶時間,同事圍坐一起,吃美食,聊生活。
  • 農村孩子清明超愛吃的茶泡,形成過程真複雜,油茶樹更是珍貴油料
    不過吃過這個東西的朋友,你們可知茶萢是怎麼形成的?悄悄告訴你們,它居然是果實的一種變異體,那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茶泡的前世今生!好吃的茶泡,到底經歷了什麼?一到這兩天,哥哥姐姐們就帶著我去找茶泡吃。第一次吃茶泡其實我心裡是害怕的,因為怕他們騙我說是好吃的,其實裡面是蟲卵。是的,茶泡長得太讓人懷疑,有的青白色,有的微紅,看起來肉呼呼的,形狀也不像桃子梨那樣規則。
  • 那些從宜家到我家吃灰的東西 by「酥油茶的大草原」
    宜家,一個讓人不知道為啥就是想去逛逛的地方 只要準備開業就是備受矚目,一旦正式開業就是人滿為患,即使工作日去並沒有覺得人少多少不過,可能好多小夥伴和我一樣,去了並不會買什麼大件家具(畢竟從他家網上商城購買更方便),只是為了逛個氣氛,吃個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