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段獨處的時光,吃茶去

2020-12-17 布衣粗食68

一個人奮鬥太久,總是會活得很累,最累是心累。

一個座城市待得太久,就會湧現出莫名的煩惱和焦慮。

世界很鬧騰,人心很不安,總讓人嚮往一段獨處的時光。獨處不是寂寞,獨來獨往也不是孤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形單影隻是一個人的愜意生活。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越來越喜歡獨處,就像有酒癮一樣,如果很久不喝酒,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好像生命中缺少了一點什麼,具體缺什麼,又說不出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和月亮對飲,可以是酒,也可以是茶。

酒可以醉人,茶也可以醉人。酒是烈性的,讓人酣醉,茶是柔和的,讓人似醉非醉,或者說,「眾人皆醉我獨醒」。有醉意的茶,是人生陶醉在茶味裡,正所謂「茶禪一味」,只能自己領悟到,卻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

生活本是禪意的,生命本是無欲無求的,只是我們後來,被金錢蒙住了眼睛,掩蓋了心靈,不知道要何去何從。賺錢越多,反而活得更加不自在,也沒有了快樂。

每天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孤獨。躋身在人群裡,卻看不到一張熟悉的臉,也沒有發現一張自然微笑的臉,真的很失望。有人衝你笑一笑,那是一種職業的微笑,是有利可圖的微笑。偶爾有天真的孩子,對你笑一笑,那一刻真的很溫暖,但是孩子的父母馬上就把孩子拉到一旁去了,父母說:「不要對陌生人笑,知道嗎?」

越是走進大城市,越懷念家鄉的小院。「人老了,還能落葉歸根嗎?還能夠回到家鄉嗎?」這樣的問題,在心頭繚繞。好多年以前,有月亮的夜晚,左鄰右舍在一起,喝茶聊天,感悟一年的收成,說一說今年的計劃,感嘆歲月不饒人。

年紀越大,越懷念小時候的茶,但一切都回不去了,只能一個人獨坐,卸下一生的疲憊,在月光裡,慢慢吃茶,任由記憶湧上心頭,也任由記憶慢慢消散,讓心靈得到解脫。

「吃茶去」,就讓月亮陪伴你,就讓一抹茶香沁人心脾。獨處的時光,越來越沉默,到底是禪意,還是逃避社會現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千秋,隨它去。

人生就是一杯茶,自有用處,爭來爭去,爭個什麼?熱了可以暖手,溫的時候可以暖心,涼了可以解渴,過夜的茶,還可以澆花。

做人,不解釋,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個人承擔就好了。有人誤解自己,有人巴結自己,也有人故意誹謗自己,這一切,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就像一杯茶,從來不說自己的味道如何,愛它的人,自然喜歡,不愛喝茶的人,就是一杯上好的茶,也不會去搭理。

遇事,不爭辯,越爭辯,煩惱越多。人這一輩子,錢多錢少,夠用就好,你都可以不在乎金錢了,又何必在乎地位。古人說:「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你的心中有了美好,那麼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是流落街頭,也是一種生活,並不需要任何人去評判。做人,一定要取悅自己,努力展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活給別人看。

學會不生氣,因為生氣沒有意義。當你想要生氣的時候,就努力控制情緒,讓自己冷靜三分鐘。很多事情,就是在「氣頭上」,氣不打一處來,就讓自己犯錯了,把生命的美好,都打破了。

不解釋、不爭辯、不生氣,一切都順其自然。就像你面前的一杯茶,冷暖自知,端茶的時候,你會發現茶杯裡也有漣漪,聞一聞茶香,你會發現吃茶有一種洗心洗肺的妙用。煩惱不見了,茶就有了各自滋味,變成了「人生百味」,最後「一飲而盡」。

一道茶、二道茶、三道茶……濃是一種精神,淡是一種優雅,無滋無味是一種乾淨的美。

下雨了,小樓獨坐,聽雨吃茶。小雨滴滴答答,從瓦楞上,匯聚起來,變成了一顆很大的水滴,「啪」的一聲,落在堅硬的地面上。一個人閉目養神,感悟到空氣中有茶香,也有一股溼潤的味道,空氣是甜的。

天冷了,烹雪煮茶,優雅從容。採一些乾淨的雪,放在爐火上煒一煒,雪化了,就可以溫茶了。一個人在爐火邊打盹,聽著茶壺「咕咕嚕嚕」的聲音,夢裡也有茶的熱氣冒上來。等你醒來的時候,茶已經恰好了,或者你打盹太久了,茶已經很濃了,帶著一點點苦澀的味道。濃也好,淡也好,都沒有關係,「吃茶去」就是一種心情,不太在乎吃什麼茶。

想一個人的時候,慢慢喝茶。思念就像茶杯裡的茶水,從嘴唇,到喉嚨裡,到胃裡,過程很忙,但很滋潤。愛情,是滋潤人生的「秘方」。因為愛一個人,人世間才變得美好,才有了更多的春暖花開。讓思念湧上心頭,思念有一點苦澀,茶也是如此,不分伯仲。

作家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幾十年的光陰,匆匆忙忙就過去了。走著走著就迷路了,就很累了。既然是這樣,那就放下所有的工作,不要想未來會如何,不要糾纏過去的爛人爛事,也不要擔心現在好不好,走出生命的「鬧市」,讓心靈回歸到大自然,讓人生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慢慢升華。

走,放下所有,「吃茶去」,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光裡,讓心如湖面一樣安靜,讓生命如茶一樣禪意。

「古來聖賢皆寂寞」,手裡有茶,心中有暖,人生有希望,如此,是否寂寞?

茶有回甘之甜,人有苦中作樂,用心活著,處處詩情畫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在沏一杯茶的時光裡,和自己獨處
    綠水青山的中國味,不用去遠方,去長江。新一季的《中餐廳》如期到來。此次的節目錄製在船上展開,一行幾人順長江水直下,經六站七地,開啟一段美食之旅,綻放長江流域的味道和風採。美食之旅的第一站,是湖北宜昌的一個小鎮。
  • 獨處時,擷一段時光,想一個人,思念漾漾
    不經意間,時光牽手心靈走過一秒秒,挽著夕陽走向黑暗。曾經何時,同樣的時光,同樣的環境。我們手牽手,走在搖曳的樹蔭裡,心情翩然。幸福對視著,互相慕望著,遙遙時光戀戀而去。一切盡在不言中,時光代表我的心,也代表你的心。
  • 真正讓你「發光」的,是那些獨處的時光
    梭羅享受著屬於一個人的寂靜時光,這讓他能夠專心寫作,不被外界幹擾,體驗自然的奧秘,感受生命的偉大。所以,當《瓦爾登湖》一經問世,便引起世界文壇的極大震動,這部經典名著,影響著無數讀者。人們常常將「孤獨」和「獨處」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貶義詞。
  • 你在經歷獨處時光嗎67.0%受訪者建議獨處時做好生活規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 山在這段時間,不少人經歷了獨處的時光。獨處的時候,如果能夠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不會覺得煩悶,還能從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抽離出來,和自己好好相處,充實內心。66.5%受訪者覺得獨處的感覺好老家在河北的文玲,二月初就返回了天津,她的室友回來得比較遲,文玲就有了一段獨處時光。「開始一個人的時候,我會有些不適應,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屋子裡靜得嚇人。後來我慢慢調整,現在已經很享受這種感覺了」。文玲說,她最近早睡早起、按時吃飯,每天堅持健身、看書,狀態越來越好,外形也變得更好,自我的認同感增強了。
  • 上班族必備下午茶:尋一時閒暇,品一段美好時光
    時間原是海綿中的水,不如找一個午後,泡一杯清茶,配上兩塊小點心,沐浴在陽光中放空自己,讓疲憊的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憩,讓思緒從工作中抽出,在閒暇的下午茶時間中品出一段別樣的風情。關於下午茶:下午茶的用餐時間介乎午餐和晚餐之間,它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國17世紀時期,綿延至今,漸變成現代人休閒習慣。由於下午茶並不是每天的正餐,所以不是每天都會有下午茶。對於上班族來說,在進行了一上午忙碌的工作後,適當加入一段下午茶時光,身心放鬆,緩解疲勞也是十分有效的。
  • 獨處的時光,決定了你的層次
    與其花費時間與精力在酒桌上觥籌交錯,去結交一些無關痛癢的「朋友」,還不如學會好好與自己相處。 獨處,是一種智慧的沉澱。 能與自己好好相處的人,才是內心足夠強大和豐富的人。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 給自己一個房間,享受恬淡的獨處時光
    走過一段又一段的人生路,心裡有欲望,心裡有厭倦,而你會渴望有一間自己的屋子。你想要開始一段平靜的生活,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看明白,所有的話已經說完。此刻,你面對的自己就是同情。說你這樣,太孤獨了。如果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幾件熟悉又喜歡的物品,有一個可以躺下的沙發,又可以做飯的地方。
  • 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就是他獨處的時光,加速成長
    獨處的時光,對於我們來說,尤其重要。現代人每天生活都忙忙碌碌,周圍都是人,因此,一個人的時光,就顯得格外珍貴。 你如何對待獨處的時光,就是在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 長期以來,我都是一個特別享受獨處的人。
  • 享受、珍惜我的獨處時光
    總是抱怨工作太忙家裡太吵,沒有一個人的獨處時光。當單獨面對自己的時候,我並不覺得忙裡偷閒自在快樂,反而不知何去何從。短暫而寶貴的自由,到頭來還是用來刷手機。就像現在,到家了卻不上樓,家人不在家,不知道一個人回去可以幹什麼。索性熄了火,坐在車裡,密閉的小環境給了我極大的舒適感和安全感。窗外有車駛過,有人路過,不吵不鬧剛剛好。
  • 隨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網友沉默了好一陣,才回道:「倒真的是清閒了十來天,但之後就變得有些發悶了,這難受的感覺現在是見天日漲,估計等過不了多久,就又得滾回城裡去生活了。」網友說得有趣,聽著也就跟著笑了出來。雖然書對於修行這一方面向來都不是很懂,但卻深知,一杯茶不管是倒在杯裡或是碗裡,還是盤裡之類等等,這茶的本質依舊是茶,是斷然不會因為外在容器的轉變就能有所轉變的。同樣的道理,修行,不一定會非要到深山老林,更不用去刻意強調去什麼地方,或是那個角落,才能得以修行。
  • 冬日休閒時光從茶開始
    中國西藏網訊 早上喝酥油茶,下午喝甜茶,晚上喝啤酒,或許可以概括拉薩人的一天。扎西從小生長在西藏,養成了早餐喝茶的習慣,並深受其益。一杯茶,一首歌,一份閒適的心情,於忙碌中覓得的那份輕鬆與恬靜,享受著自由靈魂的滌蕩和升華。  早餐吃什麼?但凡與人在茶桌上聊天,常常將其掛在嘴邊。早餐喝牛奶,頂多一杯就飽。但奶茶不會,三五杯下去,還意猶未盡。
  • 現場 | 為你講述一段茶故事,「有茶時光·划過指尖的茶故事」展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開幕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天氣轉涼,杭城近日悄然入冬,12月7日,中國茶葉博物館「有茶時光·划過指尖的茶故事」展在大雪節氣裡迎冬開幕,氤氳的茶香為寒冬帶來了一份暖意。擁爐煮水,圍爐烹茶。為配合展覽開幕,在展覽序廳的茶互動體驗空間裡,舉行了一場形式豐富的「陳皮遇見茶」主題品鑑會。「紅焙淺甌新火活」,燃爐煎茶,餘煙飄渺,茶香四溢。
  • 人為什麼需要獨處?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她說,以前下班的時候,經常和同事一起去看電影。無奈,同事話特別多,喜歡邊看電影邊評價演員的演技,她每次都備受幹擾。後來,交了男朋友之後,和男友一起去看電影。男友卻有個習慣:邊吃零食邊咂巴嘴。《安頓一個人的時光》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有時候,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作家李尚龍說過: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不幸的是,那些獨處的時間,終究會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而減少。
  • 浙裡品讀|獨處時做什麼,決定了你是誰
    你把獨處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它就會回饋給你一個什麼樣的自己。我有一個朋友,做了六年全職媽媽。這五年裡,她的生活就是帶孩子、打理家務,每天忙得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今年小孩上小學了,她終於有了可以自己安排的時間,可是當孩子去上學、老公去上班,她忽然覺得很迷茫,不知道該幹點什麼。
  • 精緻的生活:約個下午茶吧!
    下午茶是西方國家的代表,一談起下午茶腦海裡出現的就是各種蛋糕甜點、咖啡、紅茶、牛角包等等,由此可見西方人的生活是非常是精緻了。中國人還沒有下午茶的習慣,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地方都沒有下午茶的習慣,有些地區也是受到西方下午茶的影響,下午茶開始逐漸流行起來,下面隨小編來了解一下「中式下午茶」。下午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往往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也就是包括茶以及各種糕點小食物的統稱。
  • 在變老的路上,會獨處的女人,往往生活得簡單又舒適
    那時候,她日常的活動排得很滿,除了正常八小時工作之外,自然都是別人約她去吃喝玩樂,聊天說笑,訴苦說閒話,每晚都要應付到晚上一兩點,才回家。幾年之後,朋友跟我說,她因為經常胡吃海喝,熬夜,身體感覺明顯不好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要她晚上少食,清淡,不要熬夜了,才能慢慢調理好。從那以後,朋友漸漸退出了各種人際圈子。
  • 長期一個人獨處,最恐慌的是什麼,對於這種獨處,該怎麼去習慣
    1,、獨處的日子裡,你最不想面對的是什麼對於自己獨處的那段時間你還留有什麼記憶,或者你正處於這個階段。記得在那段孤獨的時光裡,或許在沒有朋友在身邊,或許跟父母分隔兩地,少了友情,少了親情。關於這段時光你最不想面對的是接受不了孤獨,《千與千尋》裡面有句話說:「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或許在某一站沒有人上車,或許有人提前下車,但是列車不會停,儘管孤獨,你也要走到屬於你的那一站。
  • 越能「善用獨處時光」的人 心理越健康
    人際交往和獨處是每個人在世上生活的兩種方式,兩種都必不可少,只是比例不同罷了。由於選擇和天生性格的不同,有人更愛社交,有人更喜歡獨處。人們總是嘉許社交能力高超的人們,卻忘了能獨處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甚至比社交能力更重要!
  • 《精緻的獨處》:一本優雅的旅行筆記,教你感知獨處的幸福
    愛上讀書後,你會發現,獨處並不是孤獨的,而是那麼地豐富和自在。美國的一位教授曾在文章中寫道,「最理想的獨處並不是為了逃避這個世界,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其中。」認真面對獨處時光,因為獨處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能夠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機會。
  • 學生時代的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成長期(圖)
    孤獨是感受不到別人關愛,是被動接受情緒;而獨處是主動追求,刻意空出時間和空間給自己。為了不被大家孤立,就一起去聚餐去唱歌,但是自己並不喜歡這樣做,表面上是合群,內心卻是孤獨,即使在一群人當中,也可能有孤獨感。獨處雖然是一個人,卻可以隨著自己的意願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聽自己想聽的音樂,唱自己喜歡的歌,享受一個人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