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必修三文言文知識點儲備——《寡人之於國也》

2021-03-02 高中語文課堂

核心知識點,半仙傾情整理

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

1.《孟子》:

為記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於戰國中後期。此書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司馬遷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參與。該書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孟子》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為「四書」。「四書」始終是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初級標準書。

2.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3.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河內兇:河內遇到饑荒。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粟:穀子,脫殼後稱為小米,也泛指穀類。

4.謹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後也泛稱學校或教育事業。《史記·儒林列傳》:「聞三代之道,鄉裡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漢書·董仲舒傳》:「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

5.申之以孝悌之義

孝悌: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姐妹的友愛,也包括和朋友之間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4.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並解釋其義

(1)不百步耳:直通「只」 只是、不過

(2)則望民之多於鄰國也:無通「毋」 不要

(3)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 頭髮花

(4)有餓莩:塗通「途」 道路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1)河內:荒年,穀物收成不好

(2)不農時:耽誤

(3)數罟不入洿池:細密的網;池塘

(4)塗有:餓死的人

(5)非我也,也:年成

(6)謹庠序之教:學校

(7)申之以孝悌之義:尊敬父母,敬愛兄長

6.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1)寡人之於國也

古義:古代君主的自稱。

今義:形影孤單之人。

(2)河內

古義:黃河。

今義:泛指河流。

(3)棄甲曳兵而

古義:逃跑。

今義:一般行走。

(4)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古義:供養活著的人。

今義:保養身體。

7.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並釋義

(1)生喪死無憾:動詞作名詞,活著的人。

(2)五畝之宅,之以桑:名詞作動詞,種植。

(3)然而不者,未之有也:讀「wànɡ」,名詞作動詞,稱王,統一天下。

(4)五十者可以帛矣:名詞作動詞,穿。

(5)庠序之教:形容詞作動詞,謹慎地辦好。

(6)王無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詞作動詞,歸罪,歸咎。

(7)填然之:名詞作動詞,擊鼓。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判斷句

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後置

04

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9.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譯文: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呢?

解析「何異於」的譯法,譯為「跟(與)……有什麼不同呢?」

10.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譯文: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

解析 關鍵詞「謹」「庠序」「申」「孝悌」要譯出。

/最後想說/

篤信安哥、人生亮澤

相關焦點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47)|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識清單——偏義複詞和同義複詞(第748期)
    18.斧斤以時入山林(《寡人之於國也》)斧斤:斧子。19.謹庠序之教(《寡人之於國也》)庠序:商代學校叫序,周代學校叫庠,合用泛指學校。20.東割膏腴之地(《過秦論》)膏腴:肥沃。21.率疲弊之卒(《過秦論》)疲弊:疲憊,睏乏。22.躡足行伍之間(《過秦論》)行伍:古代軍隊編制,5人為一伍,25人為一行,合用泛指軍隊。
  • 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精讀材料集錦:原文、譯文及逐字句精解
    「文言精讀」,是一種高效的文言文學習方式,主張和強調在文本語境當中,反覆閱讀來積累文言知識、強化文言語感。 每一份「文言精讀」的材料,主要包括「無注釋原文閱讀」、「原譯文對照閱讀」和「逐字句精解」三個部分。 本輯為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精讀輔助材料,即《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及《師說》四篇文章的無注釋原文,原譯文逐段對照,逐字句精解練習。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18)|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識清單(三)《語文③》第三單元(第643期)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識清單(三)       ——《語文③》第三單元單元說明:高中《語文③》第三單元是古代議論性散文單元,有《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4篇古文。(《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2.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細密 3.願令得補黑衣之數(《觸龍說趙太后》)           數目,數量 4.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 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重點知識梳理總結,回歸課本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學習乾貨是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必修1-5重點知識總結。高中語文教材所學文言文歸納(必修一到必修五);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必修二《赤壁賦》、《蘭亭集序》、《遊褒禪山記》、《離騷》、《詩經》必修三《蜀道難》、《琵琶行》、《寡人之於國也》、《過秦論》、《勸學》、《師說》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必修五《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
  • 高三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必看
    高三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必看高三複習是考生最為緊張的備考階段,高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不足,來進行針對性的複習。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高三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點歸納總結,高三語文一輪複習必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在高中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寡人之於國也》這篇文章,是戰國時期亞聖孟子與梁惠王談論治國安邦之策時的言論。語言嚴謹、條理層次清晰並且內涵深遠。這是一篇高中必修3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文章,同時也是難以理解的文章。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議論性散文的論點和論據,體會古人聖賢的治國智慧。通過思辨性的文字,涵義深刻,啟發世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 【第84期】必修3 《寡人之於國也》知識歸納學生版+教師版
    同學們好,感謝眾多網友留言,從今天開始,文言文讀寫在線會認真傾聽的。
  •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了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
  • 《寡人之於國也》學習要點
    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了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文章。三、原文(三)、一詞多義1.數①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③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命運④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⑤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數目、數量⑥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包含必修一、二、三,總共三本,建議收藏!
    隨著新課標的逐步運行,高考中對於生物學科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發展,新課標對於學生的能力要求會更加嚴格,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理解能力、有獨立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 高中語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識點梳理,快來看!
    好了,今天給大家說說語文文言文!相信一提到高中語文,許多同學都會認為這不是很難的學科,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語文中有三大難(文言文、閱讀理解、作文)要想學好這三樣,可以說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今天來說說文言文方面!
  • 《寡人之於國也》章法淺說
    中學教材中編選的《寡人之於國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選文如下:⑴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⑵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⑶曰:「不可。
  • 高中語文必修1-5文言文必考知識點一網打盡,看看你是否有漏下的
    文言文翻譯難在基礎不牢,脫離語境翻譯;文言文基礎知識最難的是通假字和古今異義詞,文言文對於語文來說是一個重點中的重點知識,也是難點。由於教材改革,所以高考對於文言文知識點的考查力度也加大了。文言文在考試中佔了20分左右,如果平時沒有花時間精力好好學這些知識,考試這種題型是非常容易丟分的。想要學好文言文,首先要理解詞的古今義,有的與現代漢語意義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這兩類詞都可以不去管它,重點應放在古今既有聯繫又有差別的實詞上。其次,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文言以單音詞居多,漢語以雙音詞居多。
  • 高中語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全匯總!
    高中語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全匯總!
  • 中考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全文詳細翻譯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冬冬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
  • 《寡人之於國也》上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了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
  • 期中備考|人教必修三課內文言句式匯總
    今天小編老師給大家歸納一下高中人教必修三裡面文言篇目中出現的特殊句式,篇目包括:《寡人之於國也》、《勸學》和《師說》,大家好好趁著這個機會查漏補缺,不放過期中考試可能會考查的任何一個知識點。【溫馨提示】當中的狀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和定語後置句是重中之重喔,大家複習時要重點掌握並能夠把句子準確翻譯出來。
  • 高二語文教案:《寡人之於國也》教案五
    高二語文教案:《寡人之於國也》教案五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中重點句子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誦讀、理解、分析、評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  2、領悟我國政治文明的淵源流長,  3、初步養成經世濟民的政治胸襟。
  • 《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與反思
    《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與反思《寡人之於國也》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該單元的學習內容為古代議論性散文,學習目標是聆聽其中的濟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胸襟與睿智,體會傳統文化思想精華。首先看兩種教學設計的對比第一種:第1課時介紹寫作背景、作者孟子及《孟子》、生詞注音、師生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