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流浪地球》地下城?江北新區這處地下「巨無霸」更摩登...

2020-12-23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韓飛 記者 徐紅豔 文 / 攝)今年是江北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五周年,也是規劃布局照進現實的重要節點之年。

" 南京新主城 自貿新時代 " 長三角主流媒體 2020 南京江北新區採風行活動啟動

4 月 23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 " 南京新主城 自貿新時代 " 長三角主流媒體 2020 南京江北新區採風行活動中獲悉,當前,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地下空間建設已按下 " 快速鍵 ",項目一期預計 2023 年完工。城市快速路從地面穿入地下,4 條地鐵線將部分交匯實現無縫換乘,逛街累了便能坐在地下公園休憩 …… 這裡不僅有著《流浪地球》" 地下城 " 一樣的酷炫,還是一處舒適的現代都市生活新空間。

科幻大片照進現實

江北新區 " 地下城 " 火熱建設中

地上高樓大廈在不斷 " 長高 ",地下也有神秘空間在延伸 …… 科幻大片裡的場景,正在江北新區照進現實。

未來,在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地下,將有一個深七層的 " 巨無霸 " 地下城。根據規劃,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核心區,超過 300 米的超高建築有 3 幢,建築高聳入雲。而與之對應的地下,將是更加龐大和複雜的系統——擁有 " 城市倒影 " 之稱的 CBD 地下空間。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位於中央商務區,總用地面積約 64.1 公頃,區域內共計 24 個地塊,規劃商辦用地 21 塊,廣場綠地 3 塊,總建築面積約為 148 萬平方米,將地下商業、綜合管廊、軌道交通、換乘樞紐等功能實現互通與整合。

中央商務區核心區未來地上地下空間效果

早在兩年多前,地下空間一期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總用地面積 29.66 公頃,包含 12 個地塊及地塊間道路。 4 月 23 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位於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施工現場。遠遠望去,鑽機和起重機一字排開,正在作業;而在另外一邊,則出現了一個個正方形分割的巨型坑。

"24 個地塊上對應的是 24 棟樓,最矮的 60 米,最高的近 500 米,目前一期是 12 個地塊,對應的是地面的 15 棟樓。其中,9 個地塊已經開始打牆打樁。" 南京江北新區中心區發展有限公司地下空間事業部副經理劉思傑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地下 7 層都有啥?

最深 48 米!購物商場、公園綠地等一應俱全

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施工現場

根據規劃,地下空間總共分為 7 層,這裡的 " 層 "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住宅層高,而是將這地下空間劃分為 7 大層次的 " 層 ",最深的地方達到了 48 米。為何要開挖這麼深?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間施工總承包項目部技術員高朋園介紹,最深處是在 4 號線二期的濱江站,由於緊鄰長江這個位置,其樁基高度必須打到江水之下的土層(入巖),才能保證工程穩定性。

是不是對地下 48 米,還沒什麼概念?答案是:相當於一棟 15-18 層的大樓建在地底下。

那麼地下 7 層都有些啥?現代快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地下一層相當於江北新區的 " 新街口 ",將打造高品質人行商業大平層,沿定山大街方向的商業主軸由商場、城市公共綠地、地下公園等構成,消費者在逛吃購物的同時,還能享受公園綠地的休憩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打破常規的地下空間設計,通過設置採光天窗和提高建築層高等方法,將 " 風光水綠 " 引入地下,為地下空間提供陽光、引入綠植等,像是 " 陽光房 " 一般。 也就是說,逛街購物時,陽光將灑進負一層,照在消費者身上,並沒有在地下的壓抑感。

無縫換乘!地鐵、快速路被 " 搬 " 到了地下

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施工現場

想像一下,如果把鼓樓廣場 " 搬 " 到了地下,是怎樣的一種畫面?據介紹,地下二層將設置停車交通大平層,提升出行效率。根據規劃,整個地下空間將被橫江大道、九袱洲路、定山大街以及定山大街西一路四條路,劃分為井字形格局。環路中間為停車區域,將有 1 萬個以上停車位。其中,橫江大道是江北新區構建的 " 六橫十縱 " 的重要一橫,是新區重點打造的快速化道路。

也就是說,未來行車至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可將車輛直接開入地下空間。屆時,地上擁堵將大大減少,路面步行會更為舒適。

再往下去,地下三層為市政綜合管廊,將納入管線,包括電力、通信、給水、再生水、燃氣、汙水、雨水、真空垃圾管等。投入垃圾管道的垃圾,將通過氣體壓力運送,乾濕分離,最後高壓壓縮後由垃圾車統一運走,集中處理。地下四、五層,引進國際標準安保的私人保險庫,提供高端保管服務。

地下六、七層為地鐵通行層。其中,將設置中央商務區站和濱江站兩個地鐵站,屆時,地鐵 4 號線、13 號線、11 號線、15 號線 4 條地鐵線將在地下空間部分交匯,並可與地面公交無縫換乘,實現地上地下一體化的公共運輸網。

(編輯 王鵬)

相關焦點

  • 世界最「誇張」的2個地下城堡:1個有百年歷史,都堪比流浪地球
    前一段時間,最火的國產電影,恐怕非《流浪地球》莫屬。《流浪地球》雖然是小說改編,並且劇情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畢竟是呈現在熒幕上,所以依然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流浪地球》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場景除了地球發動機之外,就是各大城市的地下城了。但是你知道嗎?
  • 《流浪地球》加長版加了個寂寞
    今年7月,傳出了《流浪地球》要出加長版的消息。一時間引來不少討論——加了多少?加了什麼?又撈一筆?謎底揭曉——加長版命名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比去年院線版多了約12分鐘。有人期待,有人嘲。
  • 加長版《流浪地球》,有誠意沒新意
    早前,確定重映之後,《流浪地球2020》曾遭受過一些非議。有這條爆料在前,使得很多人都對此次上映的《流浪地球2020》充滿期待。可事實上,這次加長的11分鐘,並沒有對劇情主線產生明顯的影響。它更像是原版劇情的「潤滑劑」,讓電影在節奏方面變得更加流暢。
  • 《流浪地球》第一部,有哪些科幻元素,能否在未來成為現實?
    在《流浪地球》第一部中,有哪些科幻元素呢?地球脫離太陽系後,沒有熱量來源,地表已經零下八十多度。因此在發動機的下面,建立了地下城,利用發動機的熱量,保持地下城的生活熱量和電力的來源。這個科幻元素,是一個合理的科幻設計,符合建築設計的思想和理念。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在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有一群人喊:「還我陽光」,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其實,這是隱藏在原著中一條非常重要的情節線。這也是《流浪地球》中後半部的開篇:叛亂。電影的劇情結束在這裡,而小說劇情在這章達到了高潮,也為《流浪地球2》埋下了伏筆。
  • 《流浪地球》只拍了小說的一半內容,而原著卻不是你看的那樣!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個好原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劉的科幻小說就非常有影響,然而《流浪地球》電影對原小說的還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劉的寫作風格小說中肯定會有充滿爭議而黑暗的一面,當然兩個小時是不可能把劇情完全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電影與原著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淺談電影《流浪地球》,劇情中設定奇怪的幾個地方
    淺談電影《流浪地球》,劇情中設定奇怪的幾個地方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流浪的地球》因為電影的受歡迎而吸引了很多讀者。正是因為原著被更多的粉絲所熟知,電影的情節漏洞才得以凸顯。這裡,從電影的角度,我們梳理出《流浪地球》混亂的7個方面:首先地下城,劉培強為了韓子昂和劉淇能夠進入地下城,放棄了對劉淇母親的治療,韓子昂成為劉淇進入地下城的唯一監護人,影片中有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入這個地下城市。在原來的作品中,進入地下城市的條件是年輕人優先考慮的。然而,我們後來看到的地下城市裡有各種各樣的人。
  • 《流浪地球》細節考據及影評
    《流浪地球》上映之初,我曾經更新過一篇考據細節的頭條文章,不過由於涉嫌劇透,所以很快刪除。如今正片上線,因此特意重新搞一個高清重置版。 1、新聞報導「流浪地球」計劃時,下方滾動播出簡訊:汽車方向球技術誕生,減輕駕駛重型車輛的身體負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韓子昂七十多歲了還能承擔高級駕駛員職責。
  • 蘭大學子制定「流浪地球」版的校園流浪之旅計劃
    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大劉的經典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可以說是相當科幻了,成為眾多國人熱議電影。
  • 《流浪地球:飛躍2020》首日票房78萬 新增11分鐘內容讓電影更流暢
    備受矚目的加長版《流浪地球:飛躍2020》11月26日正式上映,首日觀影人數40萬左右,低於《除暴》《金剛川》,由於該片建議票價15元,所以首日票房只有78萬。在新增的11分半內容裡,導演郭帆主要增加了部分細節以及連貫劇情的內容,還有寧浩在烤蚯蚓串店裡客串出鏡的鏡頭。
  • 如果地球真要流浪,你的專業能夠做些什麼?
    帶著地球去流浪 時至今日《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突破40億 看完電影大家都會想:如果這一天真的來了…… 我們該怎麼辦 來看抱團的工大人如何用自家專業力挽狂瀾!
  • 8座攝影棚玩轉電影魔術,《流浪地球》中未來場景是怎樣搭建的?
    新華社青島2月16日電(記者張旭東)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朋友圈持續刷屏。記者從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了解到,《流浪地球》2017年在東方影都開機拍攝,使用了影視產業園8座攝影棚,置景車間加工製作了1萬多件道具,置景延展面積近10萬平方米,相當於14個足球場,包括運載車、地下城、空間站等都是實景搭建。↑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座山上的「東方影都」標誌。
  • 「流浪地球」上的人們如何吃飯?
    一部科幻電影激起了科幻迷心中無數的漣漪,從這個角度來看《流浪地球》是相當成功的。今天小編也來湊個熱鬧,大膽猜想下在地球流浪的路上,人們如何解決吃飯的問題。自從人類誕生以來,農業生產便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石。沒有農業生產,人類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發展出人類文明。
  • 《流浪地球》跨語言無障礙交流設備現實版,訊飛翻譯機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不僅特效不遜於好萊塢工業標準,未來「黑科技」產品更是細節逼真。超級計算機Moss、換臉技術、翻譯耳機等都有科學理論基礎,翻譯耳機更是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影子:訊飛翻譯機2.0就與劉培強(吳京)使用的高科技耳機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巨獸,《流浪地球》裡也出現過,什麼叫大傢伙!
    小夥伴們看了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了嘛?在末日危機的背景設定下,這一作品以恢宏磅礴的特效給廣大影迷帶來了震撼的視覺享受。《流浪地球》中出現的巨型挖掘機 末世中,地下城和推動地球的行星發動機等宏大工程的建設,以及維護地下城和行星發動機運轉的能源礦產供給等等,無不需要強大的土方剝離技術的支持
  • 以後,請叫江北新區"南京新主城"……
    (圖源:江北新區官微)同時,借鑑南京園林的瑰寶——瞻園,展示出珍藏期間的東方園林,使其成為一個可行可觀可居可遊的「城市會堂」。龐大地下城建設江北新區核心區地下空間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包括了地鐵4號線、13號線、11號線、15號線區間段落和換乘站點。
  • 流浪的地球下,又是怎樣的藝術?《流浪地球》影評淺析
    流浪仍在,希望依舊--淺析影片 《流浪地球》之視聽語言璀璨的群星,照耀著流浪的地球,蒼茫莫測的宇宙中,它在向著希望前行。郭帆導演的科幻巨製《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海報更是冠以「中國科幻元年」之稱。而在其背後,導演細膩動人的鏡頭拍攝,以及意蘊深刻的色彩描繪,更是闡釋出在流浪的地球中,人們所堅守的信仰與希望。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流浪地球:即使到了2075年,這些東西也不會改變
    2019年,《流浪地球》的誕生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作為一部現象級的電影,其實這部片子不僅僅做到了票房爆棚,它的很多細節照樣值得推敲。而在這部影片中,在主線故事之外,有很多細微的設定告訴我們,即使是到了2075年,關於人類的這些習慣,仍舊不會有所改變。
  • 記者探訪江北新區國內最大地下空間建設現場
    2019-12-18 07:1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地上無懼高樓壓 地下撐起「大動脈」——記者探訪江北新區國內最大地下空間建設現場 城市快速路從地面穿入地下四層,4條地鐵線將部分交匯實現無縫換乘,停車場、商業大平層等功能區構成完善的生活配套,這一切都將在江北新主城規劃48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