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2015年12月至今,業內陸續曝出合併後「美團點評對商戶上架費大幅提價」的消息,大量商戶對這一舉措怨聲載道。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文章說,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多地團購商戶開始公開抵制合併後的美團和大眾點評。原因就在於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對包括餐飲、婚紗、按摩、足療、KTV、美甲、理髮等行業的不少原有平臺商戶均要求繳納數額為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上架費,部分行業還需要捆綁數千元的商戶通以及推廣費。此外,美團點評還將一些行業的團購抽成比例,從合併前的1%-6%提升到10%-15%,部分原團購抽成比例為12%-15%的行業,也被提價至15%-18%。
來自廣西KTV行業的一位於先生告訴記者,以前跟美團合作,合同上都是2%的提成。就是每掙100塊,美團會直接從系統裡扣2元,其他錢會在一周之後打給商戶。目前合同還在有效期。但是2016年2月底,美團方面就私自將2%的提成提高到5%,結算時商戶才知道被漲價了。這種提價對於很多商家來說感覺到負擔很重。
大眾點評有點評篩選類服務外,主要的服務業是團購。相比之下,大眾點評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客戶較多,而美團覆蓋三四線城市,活躍的使用人群大概能超過兩億人。對於專家來說,數以億計的活躍用戶固然讓他們難以割捨,但團購帶來的微利模式,也讓他們難以承受成本的上漲。
來自杭州美發行業的表示,服務業的生存基本上靠回頭客,而團購其實是通過賠本賺吆喝的方式來吸引客流量,但現在團購來的客戶是沒有黏性的,而回頭客經常使用團購服務。也就是說,商戶自己的客戶逐漸成了美團的流量,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團還要對客戶利潤進行抽成,無疑是商戶們抵制新美大提價的主要因素。
在目前接受採訪的商家裡,只有比較少數幾家接受美團點評的要求,也有部分表示,一定會考慮切換門檻較低的一些平臺。還有一些商戶則打算繼續這麼耗著,看看新的平臺將會如何應對這個情況。
去年10月初,廝殺已久的大眾點評和美團網正式合併,成為佔據市場80%以上份額的O2O巨頭。
2015年的10月初,美團的CEO王興與大眾點評的CEO張濤正式發表聲明,宣布合併成立新公司,公司實行CEO聯席制度,王興和張濤同時擔任聯席的CEO和聯席的董事長。兩家公司的人員架構基本保持不變,並保留各自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這是繼優酷、土豆,趕集、58,滴滴、快的合併之後,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再次發生的兩大競爭對手間合併,合併的新公司估值大約在150億美元左右。
業界普遍認為,此次合併是大勢所趨,長期的燒錢補貼模式業務已經很難維持下去。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顯示,美團的業務單月虧損高達6億人民幣,這對於國內的風投是無法承受的,因此大眾點評與美團偃旗息鼓,對雙方而言都是最體面的未來。
通過比較美團和大眾點評不難發現,兩者的主要業務擁有大量的重合的地方。餐飲酒店預定等領域已經陷入白熱化狀態,大眾點評在一二線城市具有絕對性優勢,而美團則在三四線城市稱王稱霸。雙方在業務上短時間難分勝負,為未來的市場格局埋下了極大隱患。再加上百度、糯米等新秀,巨大的資金不斷的加入,對於大眾點評以及美團兩大巨頭而言,勢必造成威脅,這對於兩者背後的投資方而言,都是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業內觀點認為,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併,能夠有效地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減少業務上的惡性競爭,加快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步伐,兩者都能騰出更多的精力,開闢新業務和進行產品的創新。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