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之疑鄰盜斧

2020-12-25 一把刀詞典合集

成語出處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呂氏春秋.有始覽.去尤》篇

具體故事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找了許久都找不到。於是他懷疑是被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鄰居兒子的一言一行。

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盜斧的賊;看那人的面部表情,像是盜斧的賊;再聽那人的言談說話,更像是盜斧的賊。他越看越像,就覺得那人無論幹什麼,都像盜斧的賊。

後來,這個人上山砍柴,斧子找到了。他才想起原來前幾天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就把斧子失落在山谷裡了。

找到斧子的第二天,他又碰見鄰居家的兒子。再留心看看,就覺得那人走路的樣子、面部的表情、說話的聲音等,一舉一動,完全不像是偷斧子的賊了。

釋義:

疑:懷疑。

斧:斧頭。

字面意思為懷疑鄰居偷斧頭。

成見可以攪昏人的頭腦,蒙蔽人的眼睛。一時把自己的主觀臆想變成成見,就會離事實更遠。因此,遇到問題時, 我們只能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客觀事實做出判斷,絕不能毫無根據地瞎猜一氣。

示例:

胡亂猜忌、疑鄰盜斧,只會讓鄰裡之間隔閡日深,漸至反目成仇。

警方如果以"疑鄰盜斧"的心態辦案,在偏見的誤導下,會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

同事之間應將心比心,切莫疑鄰盜斧。

相關焦點

  • 神奇的「自證預言」,從「疑鄰盜斧」說開去
    作文如作田,一丘一丘來……【千丘生·千丘說】第12丘神奇的「自證預言」,從「疑鄰盜斧」說開去戰國時期的列禦寇,在他的《列子·說符》裡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叫《疑鄰盜斧》: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頭。列禦寇《列子說符》【原文:人有亡斧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也。
  • 「中國故事」之《成語故事三》十一首演
    疑鄰偷斧劇照  9月25日下午,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創系列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在中國兒藝四樓排練廳召開媒體見面會現場還進行了《成語魔方三》的片段展示,贏得了媒體的廣泛稱讚。  一個故事 一個哲理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由「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都蘊含了獨特的哲學智慧,或給人以警醒,或教人處世之道。作為「疑鄰偷斧」的編劇,郭馨陽表示,「疑鄰偷斧是可笑的,但是若不警惕,每個人都有可能自己墜入疑鄰偷斧的『陷阱』」。
  • 疑鄰盜斧的蓬佩奧之流正成政治流氓!
    現在他們居然裝出一副受害者的樣子反咬一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正如有關人士所說,蓬佩奧之流的美國政客毫無底線可言,已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流氓。事實上,美國政客炒作所謂「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中國間諜滲透美國社會」的謬論並不新鮮。
  • 雲縣一女子上演「疑鄰盜斧」鬧劇 | 警情無大小,民警查看監控視頻後還店家清白
    然後,就會演繹出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今天,小警要和大家講述的就是這樣一起《疑鄰盜斧》的警情。
  •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歡樂首演
    中國兒藝10月1日首演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講述「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讓觀眾在快樂中感受傳統哲學智慧。  《成語魔方三》三個成語故事依舊獨立成章,組合成一個「魔方」,「轉」出中國成語文化多彩的魅力。演出一開場,大山村裡的石爺爺和張爺爺便用歌舞展開了一場「能工巧匠」大賽,融入流行樂元素的音樂瞬間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 《成語魔方三》今日首演 成語也能快樂學
    疑鄰偷斧  繼「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一》、《成語魔方二》之後,由「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組成的《成語魔方三隨著熟悉的舞臺呈現在觀眾面前,一個個蘊含中國傳統智慧哲理的成語故事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敘述開來,讓小朋友在歡笑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懷疑別人偷了你的斧子,他就真的偷了嗎?把池塘裡的水抽乾來捕魚,以後還能捕到魚嗎?羊被狼吃了再把羊圈補牢,還來得及嗎?「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來講述三個成語故事,每個都蘊含了獨特的哲學智慧,或給人以警醒,或教人處世之道。
  • 「合租者不像好人」是疑鄰偷斧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成見可以攪昏人的頭腦,可以蒙蔽人的眼睛,一時把自己的主觀臆想變成成見,就會離事實更遠。因此,遇到問題,我們只能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客觀事實做出判斷,絕不能毫無根據地瞎猜一氣。    然而,就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疑人偷斧的一幕再次上演,謂予不信,請看:被盜後偷對方手機「報復」「我看她長得就像賊,所以肯定是她偷的!」
  • 小學語文常見的有趣成語故事,學習一下講給孩子聽
    成語故事是漢語言文化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也可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今天我們就來看幾個非常有趣的成語故事。
  • 朗讀者|勇敢女孩童音讀成語(疑鄰盜斧)
    之前,我們說過,成語是屬於中國人的獨有的偉大語言財富。成語中,有歷史有哲理,無疑最能豐富孩子的作文儲備。
  • 瘋狂猜成語之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2013-08-21 11:3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美眾院揚言調查中國在非影響力 中方用兩個成語回應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用「相由心生」和「疑鄰盜斧」兩個成語巧妙回應。據路透社3月25日報導,這位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共和黨人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在非洲國家的投資將加強北京對世界貿易的控制。報導稱,努內斯列舉了中國2017年夏天在位於非洲之角、紅海入口處的吉布地建造「軍事基地」(實為後勤保障基地——本網注)的例子。
  • 輕鬆記成語,做成語小達人!
    成語故事是孩子小時候的必修課,家長們應該多給孩子們講一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在熟悉古代歷史的同時,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 一天一個成語·失斧疑鄰.你以為天下人都對你態度不好的時候,反省一下也許只是你自己對他人態度不好啊
    文:xiaobai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成語名字】失斧疑鄰 【成語拼音】shī fǔ yí lín 【成語釋義】疑:懷疑;斧:斧頭。 【成語出處】戰國·鄭·列禦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 美眾院揚言調查中國在非投資,華春瑩用這兩個成語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用兩個成語回應努涅斯的言論:「相由心生」「疑鄰盜斧」。據路透社25日報導,努涅斯是在參加美國福克斯新聞一檔訪談節目時發表這番言論的。他說,中國在非洲各國的投資讓北京得以增強對世界貿易的控制。他特別提到,去年夏天中國啟用在吉布地的保障基地,就是北京維護貿易權力手段的例證。報導稱,吉布地位於非洲之角,是進出紅海的要衝。
  • 歷史寓言-成語小故事-班門弄斧
    班門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這個成語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也有記載,「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原文: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 沒有藥可以救了,這就是不可救藥成語的由來
    現在在生活中都會用一些成語來比喻一些事情吧,但是你們知道用這些成語可以來形容古時候的一些事情嘛,可以說這些成語都是由他們的事情而得到來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幾個經典的歷史故事!第一個疑鄰盜斧,就是有一個農夫,他每天都有上山砍柴,有一天他準備去砍柴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斧頭不見了,然後她就開始懷疑自己的鄰居偷的她的斧頭,然後他就開始每天的觀察鄰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覺得他就是偷自己斧頭的那個人。結果有一天他在去上山的時候,在路上看見了自己的斧頭,這時候他才知道結果是自己前幾天砍柴的時候掉在這裡了!然後他在去看鄰居,就覺得不像賊了!
  • 這些成語逼瘋了無數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作為中國人的你能懂幾個!
    更何況中國還有讓小燕子都頭疼的成語,外國人想要達到中文八級的程度更糟心了。尤其是外國人遇上了生僻難懂的成語,肯定是一臉懵逼,不知所措,分分鐘想原地爆炸的節奏。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那些逼瘋外國人的成語吧。牛衣對泣看倒這個成語有沒有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兩個穿著衣服的牛對著哭泣。
  • 中紀委副書記第三次教外媒記者成語
    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回答外媒為什麼中國不建立一個獨立監督機構的提問時,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削足適履」作了精闢而形象的解答。 發布會上,有路透社記者提問:中國有沒有計劃建立一個不向黨匯報的、完全獨立的反腐敗系統?
  • 幼兒園園長:16個經典成語典故,父母肯教,孩子自然才高八鬥
    因此,成語典故便成為最好選擇,今天園助選了16個經典成語,搭配典故,各位粑粑麻麻可以多給孩子講講,配合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輸入成語知識,這16個成語簡單易理解,最適合2+幼兒,一起來看看吧~註:成語典故和成語寓言是有區別的哦,園助下期就收集一些著名的成語寓言哈~1、疑鄰盜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