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一起來看看作家們的書房

2021-02-19 湖南圖書館

轉載自公眾號:網易蝸牛讀書(readclub163) 

博爾赫斯曾說過:「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依此類推,書房是每個家的天堂。

今天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來看看作家們的天堂吧,他們筆下的動人文字都是在這裡產生的。如果讓你們在這樣的環境裡讀書寫字,不知道你們的興趣會不會變得濃鬱一些。

之前因為油膩一詞大火的馮唐,他的書房在北京後海的一座清幽老宅裡,裡面的藏書量驚人。馮唐喜歡給來家裡做客的朋友點香泡茶,不愧是學醫出生的作家,十分懂得養生了。

馮唐寫作的書桌和座椅都是實木打造,面朝林立高樓,周圍空空蕩蕩,桌上還有鎮紙和香插,幫助他進入專注的寫作狀態。

 

 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的書房看上去十分簡潔,配色溫暖柔和,他的書房並沒有什麼華麗的裝修和擺設,卻是極其舒適的狀態,能回歸到最原始的寫作閱讀狀態。桌面整整齊齊,一目了然,一看就是生活規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呢。

值得一提的是他書房裡的大書櫃,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書,和友人們在沙發上各自挑個舒服的位置讀書真是愜意極了呀,可是新買的書還可以放哪裡……

 

 韓寒  

 

Um……韓寒的書房十分接地氣了。書櫃的書擺放的雜亂無章,但是可以看得出來,閱讀量也不小。書櫃最右邊放著他的賽車頭盔,韓寒向我們示範了一個書櫃的多樣性,除了書以外,還可以放置跟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物品,增加書櫃的使用率。

至於昏暗的書桌,只能說,不要隨意猜測一個作家的寫作習慣。

 

 李敖  

 

李敖的書房看上去更像是一家書店,不論是書籍數量還是陳列,都讓人有種置身於圖書館的感覺,放眼望去好多原版書。書房案頭的陳設也很特別,有打字機,雕塑鎮紙,還有各種照片書法。

 

 莫言  



莫言的書房更像是咖啡吧,藏書不多,整體清新淡雅,用了大量的竹製材料與紅磚結合。不論讀書還是寫字,都別有一番滋味。

 

 布雷克·莫裡森  

 

如果你們看過《崎路父子情》,相信你們會知道這位作家兼詩人。他的書房在地下室,雖然常年陰冷,但是莫裡森為了保持自己的清醒很少使用煤爐。桌面上的電腦是早期的iMac,他一直捨不得換,寫作時可以看到窗外的後花園。看著這滿牆搖搖欲墜的書,真的很擔心會砸下來。

 賈平凹  

 

賈平凹的書房非常古色古香,連燈都是做成燈籠形態,桌面上的佛像,香插,左右的多寶格和酒罈,書桌背後的牌匾及字畫,都能感受到他對於古代文化的深深著迷。

 

 韓松  

 

請大家重點關注一下韓松的桌面,小編表示看了渾身難受,很想幫他收拾一下。韓老師的桌面乍一眼看去以為是帶學生參加高考的班主任辦公室桌面,試卷,筆筒,書籍一應俱全,可能科幻作家的寫作習慣就是這麼任性吧,享受被書包圍的感覺……

 

當然也不是所有科幻作家都是韓老師這樣的,比如下面這些各具特色的書房,都出自科幻作家們之手,請隨意欣賞一下。

 謝默斯·希尼  

 

這位愛爾蘭詩人曾獲得199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詩被評價「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他書房裡的書桌是用兩個文具櫃和一塊桌板搭成的,卻意外的毫不違和。小小的天窗漏下來從組的光線,據說能看到開闊的海景,令人十分嚮往。

 

有一個好的書房很美好

有一顆愛學習的心更重要

祝各位讀者節日快樂!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國作家們的書房長什麼樣?
    然而,作家筆下的世界,虛實交織、如夢似幻,令無數讀者心嚮往之:對於許多讀者來說,讀了一本好書後,都會想更加了解這本好書的作者,甚至是這本好書誕生的地方——書房,這可能又是另一種人之常情。對於作家而言,人生的一半時間在看書,另外一半時間在寫書,書房既是面子也是裡子,是人生中最獨特的地方之一。一般而言,書房不屬於生活必需品,即便對於作家也是一樣。
  • 書房裡的世界觀|作家苗煒:陪孩子讀書,是重回理性的過程
    【編者按】書房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物質呈現,通過書房,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人的內心風景。在2020年「世界讀書日」之際,建投書局和澎湃新聞·翻書黨聯合推出「書房裡的世界觀」系列人物專訪,我們將陸續邀請學者、詩人、作家、音樂人、舞蹈家與讀者們分享他們的書房與閱讀。本期嘉賓為作家苗煒。
  • 書房就在自己心房裡|孫南京將軍4.23世界讀書日裡話讀書
    所以,我雖然知道要學習,但那是強迫自己讀書,這時的學習興趣和效果並不好。直到後來讀了《論語》後,才真正的升華了讀書境界。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聖人把讀書學習分為三種境界: 知道學習、愛好學習、以學為樂。我想去體驗快樂學習法。二,心中有書房, 處處是書房,隨地可讀書。
  • 世界讀書日 蒼南「半書房·城市文化客廳」如約開啟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從今天起,無論你是想抿一口咖啡,掃除滿身疲憊,還是想找一個角落,尋找片刻寧靜,亦或是捧一本書,寄放心靈的蕩漾,都可以到坐落於美麗中心湖畔的「客廳」來,尋找一份屬於你的品位。由蒼南縣政府與半書房眾籌團隊合作打造的公益文化空間——「半書房·城市文化客廳」,在世界讀書日,伴著朗朗書聲,嶄新開啟。
  • 金庸、莫言、北島、錢鍾書……作家們的書房到底長啥樣?
    圖書館太大,書房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的心。」對於作家們而言,書房大概就是人間的天堂。一桌一椅一方幾,一窗一屏一天地。文房裡讀萬卷書,方寸間行萬裡路。書房既是面子,也是裡子。周作人曾講:「自己的書房不可給人家看見,因為這是危險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
  • 「阿來書房」落戶西部文化產業中心 4·23世界讀書日正式發布
    阿來書房logo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封面開講了——名人堂·2019年度人文榜單頒獎典禮」將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在此次活動上,城市文化生活新空間——「阿來書房」將被正式宣布落戶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首個大型文化商業綜合體——西部文化產業中心。
  • 合肥:世界讀書日書香滿城 展現愛「閱」之城風採
    ,「4.23世界讀書日,讓閱讀點亮生活」大型活動「閱讀之夜」在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一樓精品館舉行。  活動當晚,秦明、陳更、許諾晨三位作家蒞臨會場,為「4.23世界閱讀日,讓閱讀點亮生活」代言,並且作家們在現場與作家劉政屏共同進行品書論壇,與在場讀者分享了自己成長中的讀書心得。
  • 村上春樹曬書房,看看這些著名作家書房什麼樣
    [摘要]書房的重要性對作家而言是不言而喻的。他們的人生一半在看書,一半在寫書。誰不想知道自己鍾愛的小說在怎樣的地方誕生的呢?村上春樹曾在其 Q&A 網站「村上的地方(村上さんのところ)」連篇撰文,介紹了他的私人書房。
  • 走近作家儲福金的書房:存整套《哈利·波特》
    這,就是著名作家儲福金讀書生活的寫照。   門開了,儲福金的笑臉露出,用著名作家朱蘇進的話來說,那是「介乎嬰兒與花朵間」的微笑,純淨透明。果然,他邊招呼大家進屋邊細心提醒,「書太多了,亂得很。不要介意哦。」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筠 文/攝   儲福金語錄   論作家   作家的大小在於心的大小。
  • 馮驥才:書房是作家不設防的寫作場
    作家說  馮驥才:書房是作家不設防的寫作場  要進馮驥才的書房,得先經過一個走廊,陽光從書房的窗戶照進來,在走廊裡留下黑白的剪影。這些特別的剪影印在馮驥才的心裡:每天去書房,就像要先經過一個只展水墨的畫廊。
  • 世界讀書日的來歷 世界讀書日背景知識普及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和中國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的辭世日。
  • 推開書房的門,《書房裡的世界觀》照亮每一個讀書人的精神世界
    書房同樣是作家逃離世俗的喧囂,自由的享受靜謐的空間,作家苗煒很珍惜書房帶給自己的精神上的自由與放鬆,「對外面太喧囂的世界能夠先置之不理一會兒,這是一個特巨大的安慰。」在繁華喧鬧的時代,書房給予了讀者一個獨立的空間,使其可以放慢腳步,給予心靈一個放空的機會,自由的在書房與自己獨處。
  • 世界讀書日 「人民好書雲書展」開啟「書事」新體驗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人民網文娛部聯合中國出版集團舉辦春風十裡·書香如你「雲端」讀書沙龍,邀請單霽翔、朱永新、曹文軒、蒙曼、李洱、郎朗等多位文藝名家「線上」暢談讀書心得,帶網友「雲」遊網紅書店和知名出版社,「人民好書雲書展」平臺也在當日同步上線。
  • 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 2018世界讀書日的由來及意義
    我們常說一個人要讀書才有出息,很多人都自動理解為,要去學校讀書才有出息。不可否認這樣的理解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其實也沒錯,但是卻曲解了讀書意思。讀書不是或者不僅是在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自身的修養與提升。而現在真正讀書的人已經愈來愈少了。你還記得世界讀書日是什麼時候嗎?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今年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號?
  • 世界讀書日 安徽著名作家分享閱讀體驗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4月23 日是世界讀書日,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靈感源自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讀書日只是一個提醒我們閱讀樂趣的由頭,而閱讀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 作家馮驥才的文學世界:擁有一間書房曾是奢望
    【來源:中國新聞網】一米九多的高個兒,永遠隨和的笑臉……馮驥才的經歷很豐富,他曾是籃球隊員,也當過畫家,如今最為人熟知的身份之一,是作家。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登上文壇,他的《神鞭》、《珍珠鳥》等作品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不久,他的新書《俗世奇人》(叄)、《書房一世界》出版了。
  • 網曝作家書房照 書房是用來看書的嗎
    看過《紅樓夢》或者《大紅燈籠高高掛》,就能很輕易地知道,臥室是女人的天下,每個臥室都有一個女主人,而大富人家的男人生活區其實是書房:與清客們聊天,會私人朋友,一個人沉思—當然也包括看書,如果他願意。  而現代中國書房又多了一重功用:裝飾。你希望人看到你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之外還有精神世界嗎?那你一定需要個書房。
  • 郵票上的世界讀書日 || 靜坐窗前 看一本閒書
    一年365天,8760小時,525600分鐘裡,我們留給讀書的時間有多少?2018年4月23日,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郵票上的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
  • 世界讀書日 || 給你100本好書推薦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而其靈感則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
  • 城市書房·塵去拾光:開在百姓家門口的「書房」
    「位於麒麟東路的城市書房·塵去拾光,就是要帶給市民們一個高品質的讀書用書購書的環境。」曲靖新華書店黨總支書記、總經理肖明說。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也是我國的「全民閱讀日」。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曲靖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曲靖新華書店黨總支聯合開展主題為「閱讀走向未來」世界讀書日主題黨日活動,參加活動的人們領略了城市書房·塵去拾光。肖明說起城市書房·塵去拾光,有著很多感慨。曲靖新華書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原麒麟東路書城原址上,於2019年10月1日重裝後對全市公眾開放的高品質書城。書城重開後,取名城市書房·塵去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