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季或者哪一場街拍,有一件單品的出鏡率絲毫不輸於時下的「 網紅單品 」,換個角度來說,它也屬於爆款,風靡的時間跨越了一個世紀,已經成為了經典的存在。
不賣關子,它就是 Bandana。
或許你對這個英文單詞比較陌生,那我們換個稱呼,國內更多的人喜歡把它叫作「 絲巾」,也就是在街拍裡經常系戴在男性脖子上的這條東西。
其實,用絲巾來稱呼它是不貼切的。因為絲巾的英文是 scarves,它包含了 Bandana 在內的很多種類,比如大方巾、小方巾、絲質圍巾,意思上會更接近圍巾單品。
而 Bandana 相比來說小得多了,一般只有 20英寸x20英寸(20英寸=50.8cm)的面積,有大手帕的方巾意思。
當然,它也不分性別,男女都可以系戴,只是對國內大部分男性來說,「 Bandana 」也是熟悉又陌生的對象。熟悉的是它在街拍裡刷屏的重複程度,而陌生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很多人都不敢去嘗試。
因為在國內我們潛意識裡會覺得:一個男人系條花花綠綠的「 手帕 」在脖子上是幹嘛,多娘氣啊,一點都不陽剛。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Bandana 的反叛時尚
Bandana 發源自頭巾,最早可以追溯到過羅馬時期。到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頭巾 」被用來當作政治工具,美國第一人總統 喬治·華盛頓 的妻子,把華盛頓的畫像繪製在頭巾上用作政治宣傳。這時候在外形上跟如今的 Bandana 已無太大的區別。
現代意義上的 Bandana 誕生在20世紀初的美國工廠文化當中,最初是人們幹活時用來綁在臉上防塵的「 大口罩 」。後來也延伸到牛仔文化當中,為 cowboy 們遮擋風沙。
很長一段時間內,系戴 Bandana 都是被人「 看不起 」的,因為它是勞動階層的象徵。在1921年,為了爭取到更好的權益,美國維吉尼亞發生了勞工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武裝起義,工人們以系戴紅色的 Bandana 為統一標誌。
至此,Bandana 與工人群體的關係更加親密,也誕生出了一個英文單詞「 redneck 」,用以諷刺工人脖子山系戴的紅色 Bandana。從表面組合單詞來看,是紅脖子的意思,但其實它的真正意義是「 鄉巴佬 」。
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大部分男人走上了戰場,Bandana 則成為走進工廠女性的代表單品,而女性更多的是綁在頭髮上作為髮帶或者頭巾使用。
Bandana 真正成為大眾流行的搭配單品要到了60年代,藉由嬉皮士和搖滾群體的帶貨推動作用,逐漸風靡了起來。而他們在當時代表的是不被主流文化接受的亞文化,這也為 Bandana 賦予了反叛時尚的個性標籤。
Bandana 的叛逆屬性還體現在它成為了美國匪幫的標誌。
從70年代開始,美國的監獄警察用 Bandana 來標記犯人,久而久之在他們出獄之後,Bandana 也慢慢成為了 gangsta(幫派匪徒)群體的象徵。其中最「 著名 」的兩大幫派,Blood(血幫)和 Crips(瘸幫)就是以紅藍兩種顏色的 Bandana 作為自己的代表。
由於這兩大幫派對美國 Hip-Hop 說唱文化影響非常深遠,所以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很多 rapper,尤其是偏 Gangsta Rap 風格的說唱歌手,都可以看到其經常系戴著 Bandana 出現,只不過他們同樣也是綁在頭上或者當成面罩。
至於,誰是第一個將 Bandana 帶上T臺的品牌,葉子無法準確得知,不過在我的印象裡,Gucci 應該是最喜歡釋出 Bandana 單品的大牌了。
所以,從 Bandana 的誕生以及代表的意義上來看,它不但不娘,相反還很粗獷野性,很叛逆。只是在當今的時尚風格裡,更多地還是會把它系戴在脖子上。
那麼,對於這種我們國人不太習慣熟悉的脖子上的「 搭配 」,如何才能把 Bandana 戴得不娘呢?
Bandana 怎麼「戴」?
首先,我們從系法上來看。
就跟領帶一樣,在網上我們也能搜到關於 Bandana 的很多系法,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都是大同小異,無非就是在幾種基礎系法上「 變異 」出來的而已。
最基礎,也是葉子個人最想推薦給國人的便是簡單的 方巾結。它的系法就跟綁紅領巾一樣,連續打兩個結,留出兩個「 小辮子 」,能夠達到修飾臉型的作用。要是你忘了紅領巾怎麼打,那就看看身邊有沒有小學生,讓他教教你。
第二種是 圍巾結,跟上面的方巾結有點類似,也就是用圍巾的打法來系 Bandana 都可以叫圍巾結,只不過這裡大多時候只留下一邊的小辮子而已。
第三種叫 三角巾結,葉子也把它歸類到牛仔結當中。
簡單來說,這類打法會在前面留出一個倒三角,在脖子後面打結繫緊,「 匪幫打法 」主要也是這樣。不過,有些牛仔結會把後面的結繞到前面三角區域才來繫緊,但它們的視覺作用大體相同。
與上面兩種相比,三角巾結修飾臉型的效果較弱,而且萬一駕馭不好還很像小Baby的口水巾,所以不太建議大家去選擇這樣的系法。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的話,也不妨嘗試一下。
還有一點要千萬注意,Bandana 一定不能系得太緊,要剩出有適當空餘的修飾留白。
否則,一旦hold不住,對男性來說會造成兩種不好的效果:一種感覺是像日本的糙漢一樣,綁了條毛巾在脖子上;第二就是跟女生的 Choker 差不了,太過娘氣。
同樣的,也要儘量避免穿著太過緊身的衣物,否則也是會太過小氣陰柔。
很多人會覺得黃面孔的亞洲人系上 Bandana 始終是怪怪的,不好看。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很多亞裔時尚博主,他們都能夠把它駕馭得很有味道,所以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不能否認,有些人跟 Bandana 確實「 無緣 」。
如果是健身達人,上圍臂膀比較粗壯的,或者是像下面博主這樣脖子短,臉比較胖的型男,那麼系上 Bandana 的確是缺少了美感。
所以,Bandana 更適合稍微瘦弱一點,特別是上圍肌肉不能太過發達和脖子不能太短的型男。
在搭配上,其實穿西裝拋棄了正統的領帶、領結,換上 Bandana 很有風流灑脫的雅痞格調,迷人的魅力將更加足夠。不過,Bandana 始終是不那么正式的單品,所以佩戴它主要是應付一些沒那么正式的社交娛樂,凹造型場合。
還有,葉子覺得圖案顏色鮮豔的 Bandana 跟水洗的 丹寧材質也是非常相襯,一個高調醒目,另一個低調有質。搭配在一起,丹寧面料壓一下既不會顯得太過輕浮,也有型出挑。
不過,上面模特示範的是丹寧夾克,現在穿肯定是熱了些,那麼牛仔襯衫和牛仔褲將是我們在夏日裡搭配 Bandana 最好的選擇,清爽舒服之外,整體的型格同樣不俗。
我們都知道 Bandana 上身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 化腐朽為神奇 」,即便是夏日一些過於簡單的純色衣物,系上它之後,造型都會顯得豐富得多,無論是元素內容還是搭配層次。
最後,葉子也建議你選擇有領的上衣,夏季當然就是襯衫和 Polo 居多了。
解開一兩粒紐扣,敞開領子,或者是嘗試小V形的古巴領,加條 Bandana 上去營造點睛之筆,顯然不會太過隨便,不修邊幅,反而呈現出來的是不羈的瀟灑態度。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TOPMEN男裝網(ID: topmencomcn),新浪微博:@TOPMEN男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