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日軍當翻譯三年,有日本名字說日語,真實身份曝光令人敬佩

2020-12-11 好片我悄悄告訴你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在這個時候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全國人民本應該都站出來共同抵抗敵人,將小鬼子趕出我們的家園,可卻有很多的人覺得中國即將面臨消亡,於是就大批的投靠日軍,去當漢奸。這些人的存在給抗日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他們將大量的情報透漏給日本人,還有為日軍侵略當活地圖當翻譯,即使是他們沒有親自去殺中國人,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傷害自己的同胞。

日軍拉攏中國人為他們服務,我軍也採取了相對的措施,就是在日軍的內部安插眼線,為我軍獲得情報。情報人員是在戰爭中最危險的人,他們需要深入敵人的內部,所以一旦暴露身份想跑都跑不了,這些情報人員才是真正的英雄。當時有一個13歲的男孩,他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一嘴流利的日語,後來就成為了日軍的翻譯,他擁有了自己的日本名字,導致後來所有的人都以為他是日本人,結果最後身份曝光,讓日軍驚訝不已,國人敬佩。

鈴木三郎,聽上去是個日本人,而且日語也說的非常流利,但是他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而且是一位革命者,是一個抗日英雄。他的真名叫陳敏學,是一個廣東人,在1939的時候,那個時候他才剛剛十歲,日軍就侵略進了深圳,為了弘揚日本的文化,就在當地開辦了一個日語學校,當時有四十幾個孩子被迫去學習日語,陳敏學也在內。他天生聰慧,在學了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就可以說一嘴流利的日語了,後來就被招進司令部,成為了一名翻譯,從此改名為鈴木三郎。

在1943年的時候,他正在家裡學習,突然一個聲稱遊擊隊的人進入到他的家裡,兩人在交談一番後,陳敏學的愛國熱情突然高漲,遊擊隊員在說明來意之後,陳敏學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於是他成為一名情報人員,後來也將司令部的很多情報偷偷傳遞給遊擊隊。在第二年,深圳的日軍被調走了,他的翻譯工作也結束了,他被安排進了安東洋行,也是日軍組建的洋行,他在這裡繼續翻譯。

他繼續幫助遊擊隊傳遞情報,日軍接連幾次秘密行動失敗後,他們終於意識到可能有內奸,於是陳敏學引起日軍的注意,就將他送到審訊室審問。在日軍的嚴刑拷打下,他沒有透露任何的消息,後來日軍就把他給放了。

在日軍投降的那一天,陳敏學跟著遊擊隊出現,大家才知道他是一個中國人,是遊擊隊,他的那些日本同事都驚呆了。

相關焦點

  • 此人13歲起就開始為日軍效力,起日本名字口語一流,真實身份卻讓人...
    ——培根 提到「鈴木三郎」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個日本人。然而事實上,他不僅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還是個值得敬佩的抗日英雄。鈴木三郎的真名叫做陳敏學,十三歲時就潛伏在日軍司令部當翻譯,不斷給遊擊隊提供珍貴情報員,可謂是年少有為。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廣東一少年13歲就為日軍效力,改日本名說日本話,最後卻成了英雄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和張嘎一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然而他卻走上了一條和張嘎相反的路——他改日本名,說日本話,成了一個「小漢奸」,令人無比憤怒,然而抗戰勝利後
  • 此人雖說是日軍翻譯,定居日本還娶了日本女子,但國人欠他聲謝謝
    此人正是夏文運,於1925年考入日本廣島高師,並在1932年3月畢業回國大連,因其過高的學歷,再加上日語甚好,因此日軍十分的看重他,並於同年就擔任了侵華日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和知鷹二的隨身翻譯,對於這樣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其目的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僅作為翻譯,而是受日本人的指使,利用自己在國的名望來策反更多的中國軍人。
  • 他是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強迫十多歲的少年兒童學習日語。有個10歲的兒童叫陳敏學,他被抓進「日語學習班」學習,3年之後,這個兒童成為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時,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廣東一少年13歲時加入日軍,用日本名說日語,戰後卻成大英雄
    陳敏學小小年紀,便隻身深入敵軍內部,其膽魄令人敬佩,而他究竟如何在侵華日軍眼皮下,為我軍效力的呢?今天就為大家解答。 可在日軍強迫的手段下,他們也不得不乖乖聽命,以保留自己性命。在這之後,自小聰明的陳學敏很快就學會了,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見此狀的日軍,大喜不已,便將陳學敏招到了軍隊中,給他們充當翻譯官。
  • 13歲給日軍當翻譯,15歲飽受日軍折磨,看陳敏學戰士的錚錚鐵骨
    愛國有很多種,有的人上陣英勇殺敵,有的人冒著生命危險,甘受萬人唾棄的從事臥底工作,今天小編說的就是這樣一位老戰士——陳敏學。 關於陳敏學戰士,他13歲便開始給日軍當翻譯,在15歲時,他飽受日軍的折磨也沒有出賣國家,其鐵骨錚錚,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 日軍抄家,此人坐鎮家中,用日語把敵人臭罵一頓,日軍聽完離開了
    抗日戰爭時期,許多中國人非常害怕日本的殘暴殺戮,於是許多中國人在路上遇到日本人時,都是繞著走,但害怕的是,大部分中國人的骨氣還是很硬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其中非常優秀的一個,在與日本人作堅決的鬥爭時,在日本軍抄家時,此人在自己家裡坐著,等著日軍來,用日語罵了敵人一頓,日軍聽了之後就離開了
  • 此人曾是日軍翻譯,戰後無奈娶了日本女人,國人欠他一句感謝!
    但是遠在上世紀抗戰時期,翻譯這個工作很有可能不受到別人待見的,畢竟那個時候人民識字率都非常低,學習外語一般都被看做是別有企圖。特別是你學會了個日語,那你基本上就可以被人判定為「賣國賊」、「漢奸」了。在中日戰爭的時候,非常多的翻譯被定為漢奸,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給日本人做事兒,咱們現在看電視劇,那個「胖翻譯」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過這些翻譯也並不是都是壞的,十惡不赦的,其中也是有不錯的。
  • 日軍抄老人的家,老人用日語破口大罵,日本軍官:師哥,對不起
    日軍抄老人的家,老人用日語破口大罵,日本軍官:師哥,對不起 陳寅恪是我國近代有名的國學大師,他出身名門從小飽讀詩書,曾遊學日本就讀於東京宏文學院,一口地道的東京日語非常流利,陳寅恪先生的父親陳三農是清末四公子之一,抗戰爆發後,日本人本想拉攏陳三農,但是先生為表抗議絕食而死,這樣的高風亮節著實令人敬佩
  • 13歲孩子日語說得溜,被日軍強徵為翻譯,暗中把消息透給遊擊隊
    東江縱隊的發展極度困難,由於深陷日軍重兵聚集的地方,因此每戰損失慘重,而且由於當時香港淪陷以後,駐港英軍戰敗投降,因此東江縱隊還專門派遣了一支港九遊擊隊,日軍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要求當地少年兒童都要從日語開始學起。
  • 日軍為何最喜歡說「八格牙路」,翻譯成中文,才知道有多狠毒
    大家在看抗日劇的時候會發現,日軍在侵略我國的時候經常對著我們同胞說「八格牙路」,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日本士兵確實如此,他們非常囂張和狂妄根本就不把我國同胞當人看,那麼為何日軍最喜歡說這句話呢?因為這是日語中級別最高的髒話,翻譯成中文非常惡毒。
  •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日本在佔領東北三省後,侵略野心就開始膨脹起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 抗戰片中一堆「翻譯官」,侵華日軍中真的那麼多翻譯嗎?
    《小兵張嘎》裡的翻譯官但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困惑:日本部隊的翻譯官是配到哪一級呢?而且,如果這個翻譯官是中國人來當,那這人可了不得。那個年代,中國人能認識幾個大字就算是「知識分子」了,這人竟然會說日語,那在中國算是萬裡挑一的文化人了,這麼一類人,能配發到日本軍隊的基層部隊嗎?
  • 真實的小兵張嘎 曾經是日本人的翻譯
    關於「張嘎」的人物原型到底是誰,一直流傳有諸多版本,莫衷一是。在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浩如煙海的塵封檔案中,有一份檔案記載另一個真實的「張嘎」,在冀中智取炮樓讓日軍大為惱火。他,就是張恩淼。自幼跟隨在山西平遙郵電局當職員的父親上學,1938年日軍再度入侵平遙後,推行奴化教育,小恩淼因此學會幾句日本話。父親1941年冬去世以後,他回到老家楊各莊隨奶奶生活。
  • 日軍野蠻破門抄家,51歲老人用日語大罵,日本兵:對不起,這就走
    譬如章太炎、魯迅、梁啓超等等不勝枚舉,而在眾多大師當中,有一顆最璀璨的明珠,他就是陳寅恪。 為何說陳寅恪是最厲害的那位呢?近代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如是說「陳先生的學問,300年來一人而已」,梁啓超這般說道「我梁某人算是有不少著作,對得起自己的學問了,然而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甚至連當年蔣介石敗逃臺灣時,都準備用專機護送陳寅恪去臺灣,可見他的學問有多廣。
  • 揭兩會美女翻譯張京真實身份:牛掰學姐背景曝光
    可以說,歷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尤其是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上,主席臺上美女翻譯的出現都能引起網絡上的一陣騷動。她們不僅擁有一副姣好的面容,而且還擁有能在中英文之間自由切換的能力,為現場的領導和中外媒體記者及時提供翻譯幫助。正是她們的才貌雙全,才讓兩會上翻譯這份工作成為人人眼中的焦點。
  • 日軍最失敗的間諜行動:策反者反被策反,漢奸翻譯變成了諜戰英雄
    抗日時期的漢奸翻譯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也是現實中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令人痛恨卻又無可奈何。就拿抗日戰爭來說,中華民族面臨的不僅僅是餓狼般的日本侵略者,還有更加可恨的「自家人",這些人拋棄了自己的民族和良心甘願為侵略者提供幫組來迫害同胞和出賣國家利益,被人稱之為漢奸,直白的說直白的說就是賣國賊。這樣的人即使死了也將被世人唾罵,但有些情況並不是我們便面看來的那麼簡單。有些軍事常識的都應該知道,在兩軍正面對抗的背後情報也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時就不得不有人背上」漢奸「這樣的罵名。
  • 參閱 他竟是中共臥底:汪精衛最信任的貼身秘書、日語翻譯!
    他在這裡認識了一個叫日高的日本人。一天,日高閒聊中說要到共產黨的中央蘇區江西瑞金去。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汪錦元將此情況悄悄告知手島。後來,手島對汪錦元說,日高受日本海軍部指派,準備打入到江西瑞金長期潛伏。汪錦元在不經意中為共產黨又立了一功。手島離開上海後,將汪錦元介紹給日籍中共黨員西裡龍夫。
  • 最有血性的日軍翻譯:曾截獲日軍屠殺密令,聯合島民將鬼子殲滅
    日軍還在島上推行奴化教育,強制要求居民學習日語,妄圖將潿洲島變成日本永久的殖民地。潿洲島上的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駐守潿洲島的日軍,除了日本籍日本兵外,還有臺灣籍士兵。臺灣籍士兵雖然也屬於日軍,卻經常受到日本兵的欺壓和侮辱。臺籍士兵對日軍早已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