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部名為《小兵張嘎》的影片在央視播出,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劇中那個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並對日本鬼子嫉惡如仇的主角張嘎,給觀眾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對這個十幾歲的少年,產生敬佩之情。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和張嘎一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然而他卻走上了一條和張嘎相反的路——他改日本名,說日本話,成了一個「小漢奸」,令人無比憤怒,然而抗戰勝利後,他卻又成了大家口中的「英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他叫陳敏學,1929年出生於廣東梅州一普通家庭,隨著抗戰全面爆發,日軍入侵廣東等地,為了快速實現自己的侵略夢,日本人在當地強行抓捕幼童,接著將他們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管理和「培訓」,目的是讓他們學習日語,學習日本文化,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洗腦,從此成為日本侵略中國的工具,年幼的陳敏學便不幸被他們抓走,這一年他年僅9歲。
由於陳敏學是個聰慧的孩子,學習日語非常快,短短3年,他便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了,做起事來也麻利,日軍對這個孩子非常滿意,1943年時便將他提升為翻譯員,還給他取了「鈴木三郎」這個日本名,完全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收到這個名字的那天,陳敏學笑得很開心,並不斷感謝著日本人,說自己以後一定會好好為他們服務云云,但送走日本人後,陳敏學的笑容瞬間消失,他緊緊握著拳頭,發誓一定要將這群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其實被日軍關起來的每一天,陳敏學都不曾忘記過自己的身份,他是一個中國人,他絕不會對日本人屈服,他知道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跑出去,也無法做什麼,所以他假意誠服於日本人,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1943年11月的某天,陳敏學等來了這個機會,這天晚上,一位自稱「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隊員偷偷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成為我國的情報員,陳敏學二話不說,立刻同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陳敏學利用自己「翻譯員」的身份,把日軍無數情報偷偷送到了遊擊隊員手中,導致日軍遭受重創。
很快,日軍就對陳敏學產生了懷疑,日本憲兵隊將他關進了審訊室,這是一間無比陰森的房間,到處都是刑具,能從這裡走出去的人,並不多。而負責審訊陳敏學的,是日本軍官中島,他可是隊伍裡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他甚至連問題都沒問,就先揍了陳敏學一頓,接著才開始詢問他和遊擊隊是否有聯繫,陳敏學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他忍住疼痛,大聲說道:「不關我的事!我不是叛徒,你要是不信就殺了我!」然後狠狠盯著中島。
中島被這個孩子的眼神給震懾住了,但他並不願意放過他,中島抽出佩刀,橫在陳敏學脖子上,然後開始倒數,若陳敏學再不老實交代,那麼就……10、9、8、7……數字越來越小,陳敏學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脖子上的刀有多麼鋒利,但他已經做好必死的準備,他絕對不會出賣組織!
但在數字變成0時,中島放下了刀,他被陳敏學給騙了過去,接著將他放了。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收到消息的陳敏學開心極了!他終於不用再用「鈴木三郎」這個噁心的名字了,他叫做「陳敏學」!很快,陳敏學的事跡就傳開了,原來大家眼裡的「小漢奸」,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英雄!再後來,陳敏學加入了我黨,並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黨員。如此英雄,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