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少年13歲就為日軍效力,改日本名說日本話,最後卻成了英雄

2020-12-14 騰訊網

2004年,一部名為《小兵張嘎》的影片在央視播出,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劇中那個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並對日本鬼子嫉惡如仇的主角張嘎,給觀眾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對這個十幾歲的少年,產生敬佩之情。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和張嘎一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然而他卻走上了一條和張嘎相反的路——他改日本名,說日本話,成了一個「小漢奸」,令人無比憤怒,然而抗戰勝利後,他卻又成了大家口中的「英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他叫陳敏學,1929年出生於廣東梅州一普通家庭,隨著抗戰全面爆發,日軍入侵廣東等地,為了快速實現自己的侵略夢,日本人在當地強行抓捕幼童,接著將他們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管理和「培訓」,目的是讓他們學習日語,學習日本文化,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洗腦,從此成為日本侵略中國的工具,年幼的陳敏學便不幸被他們抓走,這一年他年僅9歲。

由於陳敏學是個聰慧的孩子,學習日語非常快,短短3年,他便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了,做起事來也麻利,日軍對這個孩子非常滿意,1943年時便將他提升為翻譯員,還給他取了「鈴木三郎」這個日本名,完全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收到這個名字的那天,陳敏學笑得很開心,並不斷感謝著日本人,說自己以後一定會好好為他們服務云云,但送走日本人後,陳敏學的笑容瞬間消失,他緊緊握著拳頭,發誓一定要將這群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其實被日軍關起來的每一天,陳敏學都不曾忘記過自己的身份,他是一個中國人,他絕不會對日本人屈服,他知道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跑出去,也無法做什麼,所以他假意誠服於日本人,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1943年11月的某天,陳敏學等來了這個機會,這天晚上,一位自稱「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隊員偷偷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成為我國的情報員,陳敏學二話不說,立刻同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陳敏學利用自己「翻譯員」的身份,把日軍無數情報偷偷送到了遊擊隊員手中,導致日軍遭受重創。

很快,日軍就對陳敏學產生了懷疑,日本憲兵隊將他關進了審訊室,這是一間無比陰森的房間,到處都是刑具,能從這裡走出去的人,並不多。而負責審訊陳敏學的,是日本軍官中島,他可是隊伍裡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他甚至連問題都沒問,就先揍了陳敏學一頓,接著才開始詢問他和遊擊隊是否有聯繫,陳敏學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他忍住疼痛,大聲說道:「不關我的事!我不是叛徒,你要是不信就殺了我!」然後狠狠盯著中島。

中島被這個孩子的眼神給震懾住了,但他並不願意放過他,中島抽出佩刀,橫在陳敏學脖子上,然後開始倒數,若陳敏學再不老實交代,那麼就……10、9、8、7……數字越來越小,陳敏學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脖子上的刀有多麼鋒利,但他已經做好必死的準備,他絕對不會出賣組織!

但在數字變成0時,中島放下了刀,他被陳敏學給騙了過去,接著將他放了。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收到消息的陳敏學開心極了!他終於不用再用「鈴木三郎」這個噁心的名字了,他叫做「陳敏學」!很快,陳敏學的事跡就傳開了,原來大家眼裡的「小漢奸」,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英雄!再後來,陳敏學加入了我黨,並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黨員。如此英雄,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敬佩!

相關焦點

  • 廣東一少年13歲時加入日軍,用日本名說日語,戰後卻成大英雄
    但不論是哪一種做法,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保家衛國;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人民英雄、革命戰士。陳敏學小小年紀,便隻身深入敵軍內部,其膽魄令人敬佩,而他究竟如何在侵華日軍眼皮下,為我軍效力的呢?今天就為大家解答。
  • 此人13歲起就開始為日軍效力,起日本名字口語一流,真實身份卻讓人...
    ——培根 提到「鈴木三郎」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個日本人。然而事實上,他不僅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還是個值得敬佩的抗日英雄。鈴木三郎的真名叫做陳敏學,十三歲時就潛伏在日軍司令部當翻譯,不斷給遊擊隊提供珍貴情報員,可謂是年少有為。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被日軍厚葬的抗日少年,被抓時說了6個字,在場的日軍都為之動容
    戰場上有一位川軍少年,和其他人一樣,在戰場上光榮犧牲了,當時他的遺言雖然簡短,卻深深的感動了世界,甚至在場的日軍士兵也不禁為之淚流滿面,為之感動,同時也自問這場戰爭是否正義。,發現一名身負重傷,生命垂危的國軍士兵,這個士兵看上去也就13歲左右,是個沒成年的孩子。
  • 他12歲成日本軍官養子,學日語取日本名,抗戰結束為啥成了英雄?
    01 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先後制定了「大陸政策」和「大東亞共榮圈」政策,妄圖通過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掩蓋他們企圖侵吞中國、滅亡中國的本意。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試圖通過教育途徑徹底把中國人變為日本的附庸和奴隸。
  • 他是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強迫十多歲的少年兒童學習日語。有個10歲的兒童叫陳敏學,他被抓進「日語學習班」學習,3年之後,這個兒童成為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時,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此人為日軍當翻譯三年,有日本名字說日語,真實身份曝光令人敬佩
    這些人的存在給抗日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他們將大量的情報透漏給日本人,還有為日軍侵略當活地圖當翻譯,即使是他們沒有親自去殺中國人,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傷害自己的同胞。日軍拉攏中國人為他們服務,我軍也採取了相對的措施,就是在日軍的內部安插眼線,為我軍獲得情報。
  • 12歲就當了「漢奸」,用日本名字認日本爹,抗戰勝利後成了英雄
    抗戰期間,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甘願成為日本人的馬前卒,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祖國殘害同胞,這群人就是漢奸。抗戰時期出現的漢奸數量大的驚人,漢奸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日本正規軍的數量。然而在當時卻有這麼一名「漢奸」,他13歲就投靠了日本人,還有了自己的日本名字。但是抗戰勝利後,他卻成了英雄,這是怎麼回事呢?
  • 我在日本記錄侵華日軍口述史
    經過問詢當地派出所、正在除草的老菜農,終於在13點之前,找到了久保寺的家。他已經94歲,不能外出走路,勉強地扶著牆走到我們面前,想了好一會似乎想起來的樣子,與伊藤握手。他聽伊藤敘述著曾經一起被抑留的那些事,沒有什麼回應,記憶很模糊的樣子。當伊藤向他介紹我訪問的來意時,還沒等我開口他就說:「你是中國人啊,對不起,當年我殺害了兩個中國少年。大約12-13歲吧。」
  • 他從小就被日本人培養,做日文翻譯,抗戰結束後卻成了民族英雄
    在艱苦的抗戰時期,千千萬萬英雄好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誓死抵抗。這14年的艱苦奮鬥中,最值得我們敬仰和銘記的,是那些在戰場上英勇殺敵,視死如歸的英雄先烈們。最使我們感到厭惡和羞愧的,就是背信棄義的漢奸們。漢奸已成為各種抗日題材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人數多,而且所作所為絲毫不亞於日本軍。
  • 中國最牛「漢奸」夏文運:本是日軍翻譯,卻成臺兒莊戰役功臣
    留學日本的海歸碩士1905年,夏文運出生在日本軍國主義鐵蹄統治下的旅大港,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大連市。在這座日俄戰爭中淪喪的國土上,夏文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由於日本統治者"民族日化"的文化統治政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日本的"日式教育法"。因此,在16歲之前,夏文運並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 侵華日軍林彌一郎,為中國培養四個空軍司令,至今被日本罵賣國賊
    林彌一郎對中國的貢獻完全有資格刻在天魂碑之上,他帶領日軍在東北航校為中國培養了160多位飛行員,其中有23人參加了49年的閱兵,還有四位是空軍司令。林彌一郎於1932年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航空二等兵。不到三年,林彌一郎就成了戰鬥機飛行員以及飛行教官,然後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受訓。
  • 13歲少年神秘失蹤,7年後家人收到陣亡通知書,結果少年平安返鄉
    13歲少年神秘失蹤,7年後家人收到陣亡通知書,結果少年平安返鄉這是一個傳奇的故事。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各界群情激憤,青年學生拿著報紙在各個教室裡振臂高呼「抗日救國,還我河山」!招兵的周連長見他才13歲,就決定把他打發回家。「怕死我就不來了!」羅見淵堅定地回答道。「這樣吧,你回去徵得你父母的同意後再來部隊。」周連長見他一再堅持,只好出此下策。
  • 13歲給日軍當翻譯,15歲飽受日軍折磨,看陳敏學戰士的錚錚鐵骨
    關於陳敏學戰士,他13歲便開始給日軍當翻譯,在15歲時,他飽受日軍的折磨也沒有出賣國家,其鐵骨錚錚,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日軍的翻譯,陳敏學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鈴木三郎」,不過這個名字是日軍給他起的。說到這,我們還要再說一說這裡面的緣由。
  • 清末五大日本間諜,學會廣東話辦報紙,天才少年假冒和尚被殺!
    清末時期,日本就一直在窺視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為了順利地獲取利益,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悄悄在中華大地安插間諜,為日本國內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資料。尤其是甲午戰爭前後,日本間諜的潛伏活動尤為猖獗,他們以各種身份走遍中國大江南北,為日本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和軍事情報,其中以下面這五個人最為有名!
  • 抗戰著名漢奸,吃日本的喝日本的,最後用8個字殺了2萬多日軍
    1905年以後,隨著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勝利,不少中國人開始將日本作為一個留學的目的地,很多人學成歸國後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這些人中有些成為國民政府的高級官員,有些就在留學期間接受了日本的糖衣炮彈成為日後萬人唾罵的漢奸,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人利用給日軍做事的便利,套取了不少關於日本方面的情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夏文遠了。
  • 尋訪王二小:童謠背後的少年英雄
    在河北平山、淶源都有王二小紀念地,在河北順平以至山西等地都有王二小式少年英雄的事跡流傳。「六一」前夕,記者踏訪太行山,從多個地方王二小夥伴、研究者口中,還原出多個王二小式的少年英雄,雖難以確認誰就是歌中所唱的那個少年,但能感受到了那少年成為英雄所經歷的苦難與磨礪,一首童謠背後,是一群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際,堅韌不屈,慨然赴死的壯烈。
  • 他曾是日軍翻譯官,娶日本妻定居東京,卻被稱為「無名英雄」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日軍不斷的侵略中國,無數的民族英雄為了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有英雄那也就會存在與之相反的人物,那就是漢奸,為了一己之私,出賣民族兄弟,出賣國家利益,以此來獲取自己的利益。
  • 中俄混血兒嘎麗婭:日本投降前曾隻身進入日軍要塞勸降(圖)
    1945年8月11日,日本正式投降前夕,會日語的中俄混血少女嘎麗婭受蘇聯紅軍指派,只身前往駐紮於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的日軍要塞勸降日軍。之後,只有17歲的她再也沒有回來。2天後,蘇聯紅軍進行了幾小時的毀滅性轟炸,日軍要塞成為一片廢墟。直到1984年,當地民眾與政府開始尋找這位烈士的蹤跡,他們不僅找到了嘎麗婭親屬與照片,還為她在綏芬河市建起一座青銅雕像。
  • 身高只有一米二的「巨人」,13歲參加八路軍,曾刺殺多名日本軍官
    然而,在這些抗日英雄中,卻有一位這樣的猛士,他的身高雖然只有一米二,但是他卻執行著最危險的任務,那就是專門刺殺日本軍官,並且還成功地刺殺了多位日軍重要的軍官。這位抗日特殊猛士,就是抗日英雄李安甫老人。由於生理的特殊性,李安甫的身高只有一米二高。但是身高的缺陷,絲毫也沒有影響李安甫刺殺日本人的決心,並且在打擊日本侵略者時,他還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這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