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十指連心,拔甲這種畫面,真的是想想都疼。可最近,武漢有一位女士因為一根麵條而不得不拔掉指甲。
48歲的劉女士家住漢口,四天前在廚房洗碗時,右手大拇指猛地一陣撕裂痛,她抬手一看,大拇指的指甲蓋裡竟豎著插進一根異物,仔細一看,竟然是隔夜剩下的乾麵條。
麵條居然插得非常深,裡面還有血。
劉女士懵了,可不管怎麼弄都有一段留在指甲和肉之間,沒過多久指頭也腫了,也更疼痛了。 隨後,她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
在該院皮膚科門診,接診的皮膚科主任高英檢查後發現,劉女士受傷的指頭已出現感染,原因可能是當時受到外傷後,沒有清除乾淨。
由於麵條卡得「嚴絲合縫」,感染又比較嚴重,最後,高英只得把指甲全部拔除了,清除了異物及膿液分泌物。拔完指甲後,高主任又做了消毒等措施。預計2-3個月後,指甲可以完全長出來,但這段時間一定要保持乾燥,不能見水,在指甲長出來之前要注意保護避免受傷。
高英主任介紹,指甲裡進了異物的事還算常見,但大多是以牙籤等尖銳的物品為主,像麵條扎進去的很少碰到。
專家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用指甲去摳堅硬、銳利的東西,否則,這些舉動都有可能會劈壞指甲,或者形成指甲與甲下的肉跟甲床脫離。
甲床非常柔嫩,自我修復能力也很強,只要沒有傷到骨組織就沒有問題。但一旦傷害到了,有異物要及時取出,消毒以防感染。因為有指甲蓋著,引流不暢,易感染,如感覺疼痛加劇、發紅,請儘快上醫院。
延伸閱讀;
一根頭髮引起的血案 理髮的頭髮渣扎進皮膚 讓他上了手術臺
「密斯脫趙經過火燒、針挑、自我消毒一系列抗爭後,終於倒在了手術臺上——一根頭髮引起的血案。」1月17日,西安男子趙先生發的一條朋友圈引發了朋友們關注討論。
趙先生向記者表示,這次「事故」是因為理髮後一截發渣扎入皮膚引起的,「前兩天忙著出差,沒時間也沒條件去醫院,就自己試著處理,結果嚴重了」。
據趙先生介紹,他在1月11日理了一次發,12日的時候感覺胸前隱隱有疼感,才發現是一截頭髮渣扎進了皮膚,「發渣長一毫米左右,在距右邊乳頭不到一釐米的位置,開始就像青春期臉上長的小白點一樣,沒在意。」
之後,趙先生因公出差去了陝北。在此期間,發渣扎入的地方開始發炎。1月14日,趙先生在賓館用縫衣針試圖將發渣挑出來,「還用火把針燒了一下,就當是消毒了。」但針挑發渣未果,反倒使傷口更大了。
1月15日,趙先生的傷口炎症更加嚴重,他又用蘸了碘酒的棉籤伸進傷口清創,這一次,棉籤終於將「肇事」的發渣粘了出來。傷口有多大呢?趙先生說:「黃豆放進去都妥妥的。」
據趙先生1月16日所拍傷口照片顯示,當日傷情更加嚴重,胸前皮膚紅腫面積大小如一個啤酒瓶蓋,並結了綠豆大小的血痂一個,「這是1月16日下午的照片,到了晚上膿水就到處流了。」
見此情況,趙先生不敢怠慢,1月17日早上,趙先生去醫院治療,最終在活檢室的手術臺上,醫生做了一個切開引流的小手術。術後趙先生跟朋友開玩笑:「奶頭差點被切了。」
記者檢索發現,因頭髮扎進皮膚引發感染的病例不在少數。2017年5月,媒體也曾報導過類似病例:南通如東周女士被頭髮扎入腳掌,引發感染,最終不得不就醫治療。
看似柔軟的頭髮,怎麼就扎進了皮膚,還導致皮膚感染?
南通如東縣第四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馮志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頭髮扎進皮膚的原因與頭髮的質地、直徑和角度有關。另外一個,也和人體的外力作用,接觸毛髮的力度、速度等多種原因的巧合有關。一旦扎進人體以後不及時取出,就可能引發異物炎症反應,自己難以取出的要儘早到醫院取出來,避免感染。」
寶寶腳底突現「黑蟲」,竟然還會動!醫生取出後一看哭笑不得
小寶寶腳底突現「黑蟲」,在皮膚裡時而舒展、時而捲曲,嚇壞了家長。醫生取出一看,竟是根黑色頭髮,哭笑不得。
男孩軒軒(化名)來自武昌,1歲9月大。7月28日,爸爸吳先生無意中發現孩子腳底有條細長的黑色線。以為是畫筆塗上的,吳先生沒在意。
8月1日,吳先生發現軒軒腳上的線突然「變形」了,從一開始的一條直線變得縮成一團!他用手摸,又仔細看,發現它竟然是在皮膚裡面,頓時嚇得不輕。擔心是蟲子在孩子皮膚裡「遊走」,父子倆開始跑醫院,可連去幾家醫院,醫生都看不出是什麼問題。
8月3日,在朋友推薦下,吳先生帶孩子到武漢兒童醫院看病。接診的皮膚科主治醫師曾穎邊查看邊問吳先生,孩子有沒有疼痛或者瘙癢症狀,是否影響走路。吳先生回答,孩子經常在家光腳玩,不痛不癢,跑得挺歡。曾穎觀察後推斷,「蟲子」是光溜溜的一條,沒看到明顯的蟲體外觀和觸角,不像蟲更像是異物。
在醫生的建議下,軒軒接受了皮膚鏡檢查,鏡下顯示,異物是黑色線狀結構,中央捲曲,整體類似毛髮,而並非蟲體入侵,僅「侵犯」了孩子腳底表皮角質層。
隨後,皮膚科經驗豐富的護士董豔驪,為軒軒做了局部消毒,將異物快速取出。這是一根頗具韌性的短毛髮,推測是一根成年男子的頭髮。吳先生大吃一驚,實在是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該科主任付桂莉分析,軒軒足底的毛髮進去得很奇怪,可能是軒軒玩水足底皮膚被水分浸泡,皮膚泡軟后角質層細胞之間間隙增大,行走時,在體重壓力的作用下,髮絲侵入皮膚。如果「入侵」的是其他堅硬異物、侵襲較深,時間長了,很可能引起異物肉芽腫等疾病,必要時需手術切除。
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兒童醫院多個科室了解到,夏季天氣炎熱、衣著單薄,外傷導致異物入皮、扎肉的小患兒很多見,有被涼蓆上的毛邊刺傷的,有在竹林玩耍時被竹籤「戳中」的,還有摔倒時樹枝扎進肉裡的。專家提醒,孩子去戶外玩耍時應儘量穿長袖長褲,避免長時間在樹叢、草叢中玩耍,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率。一旦遭遇外傷,一定要對傷口進行徹底清創處理,不能大意。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楚天都市報 中華網 長江日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