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湖北經視頻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吞飯糰、喝陳醋,說起這些,不少人都能想到這是在魚刺卡喉後,民間採取的一些取刺偏方。最近,竟然又出現了一些「鼻塞蒜」「口含糖」的所謂「網紅妙招」,這些方式真有用嗎?
前不久,武漢市民陳女士突然衝進了醫院耳鼻喉科診室,原來她在喝魚湯的時候,不留神被魚刺卡了喉嚨,陳女士說,她按網上新近出現的取刺妙招「口含糖」、「鼻塞蒜」的方法做了之後,一點用都沒有。
武漢長航總醫院五官科主任介紹,這種網紅取刺法就是用大蒜刺鼻的氣味加上含白砂糖,有吞咽的動作,促進喉部的蠕動,可以把刺逼出來。
不過讓陳女士意外的是,用了之後全無效果,無奈之下只能趕到了醫院,醫生僅僅只花了五分鐘就把這根長達兩釐米的魚刺給取了出來。
武漢長航總醫院五官科主任:「她的刺卡在了會厭溪的這個地方,我們用喉鏡找到了異物,麻醉後,用異物鉗給取了出來。這個部位靠聞大蒜和吞白砂糖的方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醫生介紹,長期以來對於魚刺卡喉,一直有各種各樣的偏方。但實際上,效果一直都不太好,對於一些卡在喉部深處的魚刺、骨頭,不管是傳統的吞飯糰、喝醋,還是「口含糖」、「鼻塞蒜」,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極有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魚刺卡喉後,自行吞飯菜或摳喉嚨催吐,壓力之下,可能導致魚刺卡到更深,更難拔,甚至醫生連藉助喉鏡都看不清楚。而且就算魚刺被從喉嚨 「推」到了食道,過程中不但可能會造成劃傷,還會使魚刺越刺越深,有可能會刺破血管。如果魚刺僥倖順利被推入胃內,一般來說,會被胃酸消化掉。但是,也有極個別的「刺堅強」,胃酸也消化不掉,可能會在胃腸道興風作浪。
所有偏方取刺的背後,其實就是患者怕麻煩,不願去醫院的想法所導致。實際上,處理魚刺是相當簡單的門診小操作,耳鼻喉科醫生幾分鐘就能搞定。而民間那些土辦法卻可能在不經意間把一根魚刺釀成一場大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