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吳海舒 文圖
在鄭州,自助洗車已不再是新鮮事。數年前,低價、便利、省時的自助洗車自帶傳統洗車比不了的優勢進入市場,尤其是前期推廣階段,3到6元一次的洗車價格,讓車主們喜出望外。但喜劇開頭,不一定能喜劇收尾,鋪設受阻、資金困難也讓大批自助洗車成為路邊的「機器屍體」。即使如此,自助洗車的腳步從未停止,有人倒下,又有人站起。
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讓汽車服務業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洗車行業也成為許多商家切入該市場的一個入口。
【現象:有「夭折」,就有新生】
自助洗車來到鄭州已有些年頭,鄭州的王先生深感自助洗車帶來的便利,「我工作很忙,有時候專門去找洗車店很浪費時間,自助洗車在距離上和時間上都很適合我。有時候臨時接到通知第二天去接客戶,又來不及去洗車店,下了班幾分鐘的功夫就能把車洗好。」但王先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自助洗車了,「機器壞了,也沒人維修,就不用了唄。」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時看到,姚寨路上三臺汽車機器已經荒廢閒置,據附近的一個看車小哥說:「這些機器從去年就沒人用了,一是因為汙水排放城管不讓繼續經營,二是也一直沒人維護。反正有被迫關閉的,也有老闆跑路幹不下去的。」
舊的機器還沒清走,新機已經悄然待命了。
建設路的一個小區內,新來不到兩個月的自助洗車機器安置在舊機器旁,機身增加了二維碼,可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衝水、泡沫、水刷、衝淨,四個按鈕平鋪在機器身前,頂部有自動感應燈光設計,讓用戶在夜晚洗車時方便尋找。
該小區物業霍女士對河南商報記者說:「就是更新換代啊,以前的機器用挺久了,也都有些破損了,馬上到期沒跟我們續約。」
品牌換了、機器升級了,功能和模式卻大同小異。新的機器價格依舊很低,目前還不能清理內飾,人工精洗功能還暫時沒有到位。同樣採用會員充卡的方式以價格優勢留住用戶。
【分析:自助洗車解不開的行業痛點】
對於一些車主來說,自助洗車本是件方便的好事,但鄭州的自助洗車一直不溫不火。
省汽車服務業商會秘書長趙記強說,目前鄭州市道路旁的自助洗車還沒有納入市政管理,行業內也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這就會導致一些機器在排放上造成汙水橫流、影響市容市貌,一些路段還可能會堵車,造成交通上的混亂。
商戶自身來講,不乏有些商戶初衷不正,有為了掙加盟費圈錢的,有為了搶佔小區車主資源的,後續維護和管理上缺失的也不在少數。除此之外,產品自身的缺陷也是硬傷。目前市面上的自助洗車機器,能做到的也僅是將車身衝洗乾淨,裡面的內飾無法清理,也沒有更多的養護服務,僅限於滿足部分車主最低的洗車需求。
鄭州汽車服務業商會秘書長丁瑾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盈利問題是失敗的一大原因,一些機器後期維護維修費用,以及支付人工代洗的費用使得運行成本增加,小商戶難以為繼。
再者,自助洗車歸根到底在於「自助」,自助洗車模式作為舶來品從外國引進之後,國內車主的自助意識、動手能力和消費習慣沒有跟上。丁瑾說,與傳統洗車的價格僅相差30—40元左右,卻要自己動手,這一點也很難大範圍地吸引消費者。
【觀點:自助洗車是補充,但目前還無法替代傳統洗車】
趙記強說,自助洗車迎合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提供了便利的服務,也有一定的市場接受度。就如同百貨業,有大超市大商場,也有小賣部便利店,百花齊放,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會自己動手洗車,說顛覆或者替代傳統洗車行業還是太過了。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時發現,傳統的單一洗車店多多少少會受到自助洗車的影響,店面和人工是最大開支,利潤薄弱只能依靠增加的客源。但是對於一些綜合性的養護洗車店,卻絲毫「沒感覺」。「我們人工洗得乾淨細緻,價格也就40塊錢左右。還有美容等其他服務,多省心。」紅專路一家傳統洗車店的老闆告訴記者,洗車只是最基本的服務,動輒幾百上千的汽車美容項目才是經營重點。
自助洗車在時間上、距離上、價格上的優勢明顯,是傳統洗車行業的一種補充,單靠這些優勢的確能夠吸引部分用戶,但是服務體系單一薄弱,想要長久地佔據洗車市場,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從路邊轉移至小區,自助洗車未來在哪?】
北京車位科技有限公司CEO楊景峰的自助洗車機器進入鄭州已有兩個月,目前投放了十餘個洗車點,以後還將陸續在各個小區內投放100個洗車點。「我們還屬於前期設備完善階段,此後會有新的功能,我們計劃前兩年在全國把機器鋪開,只有先形成規模,才能慢慢探索出更好的服務模式。」楊景峰說。
至於為何只在小區裡投放,楊景峰迴答,「放路邊的話本質上還是不合法不合規的,會影響交通。在小區裡面會好一些。」他也表示,確實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並且盈利點也僅限於做好車身服務,不會考慮廣告投放和加盟等其他模式。
趙記強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從2009年開始,行業內就提出將自助洗車行業規範化,希望有政府的支持,制定相關行業標準,但一直沒有成功。
楊景峰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全國的自助洗車行業還屬於發展前期。以往的行業從業者大都是個體戶,沒有強大的資本支持,只能從小型「作坊」購買便宜的洗車機和清洗劑,這些機器看似沒有差別,但低價的材質和工藝導致產品質量很差,也無法形成規模,都是「小打小鬧」。他期待的,是一個規範化的、規模化、高質量的自助洗車行業,而目前來看,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
(首席編輯 徐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