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收藏入行的經驗之談

2020-12-16 私享藝術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自古就有,其歷史即便沒有2000年,恐怕也有1500年了,但拍賣這種形式確實是近二三十年才引入中國的。從1993年開始到現在,藝術品的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藝術終於在價格上、在市場上得到了一些表現,進步的速度讓世界震驚。

說到中國繪畫史,它的核心是風格的傳承。中國書畫藝術的基礎在唐宋時期基本就確定了,可以說那時候確定下了90%的基礎。之後歷朝歷代湧現出的大師級人物,其中絕大部分的成就其實是在於對前朝典範的臨摹和再創作。中國畫的傳承是精神的傳承,總有一些人會對風格作出一些改變,有一些新的創造,中國書畫的門類就這樣變得越來越豐富。今天我們可以這樣評價:宋代是中國繪畫和書法藝術成就最傑出的時代,後來的元、明、清,大的發展態勢是遞減的態勢,但每個朝代也都會出現一些高出同時期其他人很多的傑出人物,這就是中國美術史的大致狀況。

對於今人來說,應該買什麼樣的藝術品呢?中國的拍賣市場發展到今天發生了兩極分化,在高端層面,以保利為例,其夜場部分,6張畫就能賣5億元,而全部500件古代書畫作品總共只賣了7.2億元,這6張畫的成交價佔到80%。可見,市場上傑出的作品、重要的作品數量少,但佔據的份額非常巨大。而普通作品的價值增值並不是像媒體宣傳的那樣滿天飛漲,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經過2012年調整之後,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是泥沙俱下的狀況,好的東西、真正精彩的東西還有很大的增值空間,而普通拍品的增值空間就相對小了一些。

但普通拍品也不是沒有投資機會,不是沒有交易價值。比如,在比較小的門類中,有一個門類叫信札。玩信札跟收藏傳統書畫是有區別的,因為玩信札更需要具備相關人物和歷史的知識,假的東西不像名家書畫那麼泛濫,所以鑑定起來也相對容易,當然判斷時也還是需要一定的經驗。這個門類在近兩三年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之前一通名家信札賣10萬、50萬元已經是天價了,大部分名頭價格不是很高,大多幾千塊錢就可以入手。

而近三年,很多原本人們認為很普通的拍品價格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是因為參與進來的人更多,進來資金量也更大了。以前如果想在信札收藏市場裡佔據一定份額,大概投資上千萬元就可以達到,但現在不太容易了。業內做過大致的統計,如保利每年都有新客人進場,尤其是2010年、2011年增加迅速,突然間有很多基金進來,它們是以橫掃一切的態度來購買藝術品。但是,凡是抱這種態度進來的參與者,對藝術品市場的了解往往不夠深入,盲目地認為這些東西今天賣5億元,明天就能賣10億元。隨著2010年、2011年泡沫的破裂,大部分資金遭遇了很大的損失,如果清盤來看,損失50%的就算不錯了。

泡沫破裂讓人們冷靜了下來,筆者覺得這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們可以更客觀地來看這個市場,不要以為這個市場沒有風險,但同時也要看到行業裡的機會。現在經常會看到全球範圍內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爆出大新聞,比如日本的一場小拍賣會突然冒出件東西,一下子賣了幾百萬、幾千萬,美國也有10萬美元上拍的東西,最終以將近1億元人民幣成交,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這說明中國古代書畫市場有其複雜性。在普通商品買賣中,往往是「買的沒有賣的精」,賣家知道商品的缺陷但是藏著不說,買家稀裡糊塗地就買走了。

但是在古代書畫方面,往往是買的人更懂,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點。但這是否能說明隨便哪個買家都能成為在拍賣市場撿漏的人呢?關於這一點,我建議大家千萬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每一次古代書畫市場真正出現一些大行情和大的價格變動,最後報出來說什麼東西從很不起眼的價格賣出了天價時,最終我們都知道最後是誰買的,最終買到的人大家都認識。在中國古代書畫領域,有這種撿漏能力的人總共只有30-50個,非常少。現在全球資訊很發達,不管世界上哪個角落出來的東西,最終都是被這幾十個人,或是其中幾個人背後的老闆買走了。可見這個市場並沒有那麼大,一定要認清自己在書畫鑑藏方面的能力,高手們經過二三十年的歷練之後已經爬到了半山腰,而我們剛從山根起步。

中國古代書畫的傳承有一個特點:好的東西幾乎都是見於歷史記載的,都是皇家或者歷代收藏大家收藏過的,很少出現一個作品很好但是從來沒有收藏記錄的情況。經常有朋友說自己撿漏了,東西好得不得了,但是沒辦法證實。可能確實有運氣買到這樣一件好東西,但除了自己相信之外,如何讓其他人也認為這件東西是真跡,還需要時間和很多其他的證據來證明。當然,如果最終你選擇出手並帶來了更好的經濟回報,證明自己買對了,當初的選擇是對的,那就是一個完美的過程了。

相關焦點

  • 寇建軍:中國書畫的收藏與投資
    2019年10月16日,北京問古齋總經理寇建軍向嘉賓介紹了如何進行書畫收藏與投資。寇建軍講,收藏好的書畫作品必須要建立高的審美眼光,學會欣賞書畫。如果對中國書畫史理解的比較少,藝術修養缺乏,審美就是孤立、膚淺的;如果只關注當代的書畫家,對中國書畫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欣賞中國書畫就很容易斷章取義。
  • 書畫鑑賞與書畫收藏的含義
    書畫鑑賞與收藏,古人稱之為鑑藏。它包括鑑定、欣賞、收藏、流傳、著錄等方面,是一個十分廣泛而又具有相當研究價值的課題。 具有一定眼力,又有財力收藏,從事這方面研究,並藏有一定數量的歷代優秀作品者可稱為收藏家。然歷代也有一些好事之徒,這些人並不懂得鑑賞卻庋藏有眾多歷代珍品,如明代的嚴嵩父子。嚴格地說,這些人稱不上收藏家。因為,欣賞水平不高,眼力不好,收藏再多,既不能陶冶情操,也難以著稱於世。他們只是將其作為個人財富,顯貴獵奇而已。為此,歷代許多著名收藏家,其眼力、收藏與著錄總是連在一起的;這類人才應稱為收藏家。
  • 展訊丨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
    謹定於2020年12月28日(周一)下午15:00在深圳東方美術館舉辦「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開幕式,敬請光臨指導!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主辦單位丨Sponsor中國畫學會承辦單位丨Organizer深圳東方美術館中鴻信國際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協辦單位丨Co-sponsor
  • 理財-書畫作品有哪些分類書畫收藏價格是多少?
    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也稱字畫。那麼,書畫收藏價格是多少?中國古代書畫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厚的筆墨功力和稀缺的存世數量,自有藝術市場以來,價格一直以穩定的態勢逐步上升。在關注書畫收藏價格是多少之前,先了解書畫作品的分類。
  • 書畫收藏不能盲目,遵循這4個規則,找準書畫「潛力股」!
    書畫收藏,在文玩圈,算是一種比較大項的收藏類別,畢竟書畫收藏,收藏的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一種修養,所以,現在的書畫收藏,講究的是文化內涵,和藝術審美,隨著玩家們對於韻味的追求,書畫市場展現出一片繁榮的影像。
  • 2018首屆中國書畫春節聯歡晚會全國書畫大賽評委簡介
    中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玉器珠寶工作委員主任;主化部青年美術家提名展評委;中央電視臺《藝術品投資》、《尋寶》欄目專家組成員;《華豫之門》欄目專家組成員;《收藏快報》專家組成員;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藝術顧問;金陵書法藝術院副院長、研究員,北大資源學院客座教授。人人書畫網顧問、中國書畫春晚書畫藝術顧問。
  • 湖南衛視收藏並懸掛榜書「踏雪尋梅」,牛立峰書畫作品欣賞
    1973年生於河南鞏義市站街鎮(鞏 縣窯唐三彩發源地黃冶村),幼承庭 訓,苦硏書畫。信奉董其昌、黃賓虹所倡導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以書悟畫,以詩入畫」、「筆是骨,墨是肉,水是血」的藝術思想。用筆以中鋒為主,間施側鋒裹鋒,追求:清 、奇、闊!寫意畫推崇八大、石濤 、徐青藤、齊白石,經常投訪書畫 名師,曾得到陳大羽、黃苗子、歐 陽中石、沈鵬、段成桂、陳天然、 李剛田等前輩的指授,將莊子美學 理想與禪宗文化融入創作之中,以求清奇互補、儒雅靈動的藝術效果 。
  • 中國傳世書畫——展子虔《遊春圖》
    它經宋徽宗題籤後,約在宋室南遷之際即行散出,後歸南宋奸臣賈似道所有。宋亡後,元成宗之姊魯國大長公主得到了它,並命馮子振、趙嚴、張珪等文人賦詩卷後。明朝初年,《遊春圖》卷收歸明內府,而後又歸權臣嚴嵩所有。萬曆年間,畫卷為蘇州收藏家韓世能所藏。入清後,經梁清標、安歧等人之手而歸清內府。隨溥儀出宮被攜至長春。
  • 「中國夢·光明行」知名書畫家華續先書畫作品展在揚州開幕
    光明網訊(張舒煒 謝俊彥)6月26日上午,以「初心使命、君子文化、家風家訓」為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夢·光明行」——知名書畫家華續先書畫作品展在揚州市揚州八怪紀念館開幕。
  • 唐中宗的收藏印大小得體,乾隆的書畫收藏印既土豪又惡俗
    收藏印對書畫鑑定是有很多的幫助的。一則可以被用於證明書畫作品的流傳經過情況。將收藏家的時代排列一下,便可弄清楚它的傳世經過,即前人所謂的"流傳有緒"。收藏印怎麼蓋?一般情況下要鈐蓋在幅面之外的地方,如果書畫幅沒有之外的地方可蓋,一般要鈐蓋在幅面的不起眼處,以不影響書畫品收藏品的整體構圖效果為度。每個人蓋在書畫上的收藏印宜少不宜多,印章宜小不宜大,以朱文為宜。收藏印的用印位置及大小反映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及學識。
  • 拍場上從日本回流的中國書畫
    即使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通過貿易渠道,流到日本的古代及近現代書畫作品也為數不少。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日本經濟顯露頹勢,藝術品市場也進入蕭條期。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內地富人數量增多,藝術品市場迅速發展,有實力的私人收藏家不斷出現,中國藝術品在國內的成交價格逐漸超過日本,內地公私收藏直接引發日本藝術品的回流熱。
  • 書畫藝術品收藏,讓靈魂脫俗,傳遞的是崇高的人生層次
    書畫藝術品收藏,讓人靜心,讓人靜神,讓人靜氣,讓靈魂脫俗,讓格調崇高。中國書畫藝術,是那些具有高境界、高層次藝術素養的藝術家們,讓藝術與靈魂的融合,如陽光般傳遞給大眾的是正能量。其藝術作品能夠讓人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讓人掃除頹廢萎靡之風……似遇隔千裡,且濃情依舊。
  • 看錢君匋的書畫收藏:從金農到鄧石如、伊秉綬、吳昌碩
    此次展覽挑選了錢君匋先生所收藏書畫作品30件,其中以書法、繪畫作品各15件。書法既有「清代四大書家」之一的劉墉作品,又有如鄧石如、伊秉綬、趙之謙、吳昌碩等清代中後期的名家書作,還有如王福廠(讀庵)、馬公愚、沙孟海等近現代名家的書法真跡。繪畫則包含從揚州八怪到「老海派」,再到近現代名家,從金農到趙叔孺、王一亭,再到張大千、謝稚柳、劉海粟、潘天壽。展覽將持續至12月2日。
  • 2020年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張東平
    藝術簡歷:張東平, 湖南 冷水江市人,中國書法十六格創始人,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會員,愛國公益使者,輝煌70年大國工匠精神傳承者,傳承紅色基因模範人物,勞動最光榮實幹踐行者,新時代建設者,中國傳統藝術傳承人
  • 許禮平談書畫信札收藏:用收藏發潛闡幽,伸張遲來的正義
    集古齋五十周年晚宴六七十年代香港大道中雪廠街交界有一古老大樓「中和行」,二樓有家集古齋,專門銷售中國書畫、古硯、古籍等,集古齋樓底很高,也是掛兩層畫,我時常去那裡看書賞畫。當時沒有錢,畫只能看,沒想過去買。書也很貴,但偶爾還可幫襯,咬牙切齒買一兩本。其實當時的畫,說貴並不很貴。
  • 玖如私塾書畫學堂——
    2017年始面向書畫愛好者招生,所教學生從少兒、成人、老年不等,其獨特、速成、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玖如堂私塾長期致力於書畫印的研究與培訓,私塾導師殷延國曾任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書畫考級》項目主管、中央美院繼續教育學院書法教師,並參與編寫了《教育部中國書畫等級考試教材》,現長期受聘於北師大藝術傳媒學院書法系,執教碩士研究生的楷、行、草臨摹與創作課程。
  • 著名旅法書畫篆刻家、收藏鑑賞家沙家櫪其人其藝
    沙家櫪,又名沙力法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國作家書畫院特聘書畫師,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沙孟海第五孫,著名旅法書畫篆刻家、收藏鑑賞家,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浙江寧波鄞州,1984年應邀赴法文化交流,1985年定居巴黎,曾就讀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1986年加入法國美術家協會,並先後在法國十四個城市做巡迴個展,作品多被歐美人士及博物館收藏,以及國內如杭州靈順禪寺、宜興娘娘廟等的楹聯。
  • 專訪波士頓美術館:有些書畫,翁同龢家族已收藏十三代
    2018年底,翁萬戈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了183件文物收藏,轟動一時。這183件文物中,包含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橫跨了五個朝代,併集中體現了翁氏家族明清時期的收藏優勢。 波士頓美術館也因此收到了歷史上數量最多,而且意義最為非凡的一批中國書畫捐贈。
  • 2019年第二屆「中國書畫人」全國書畫大賽面向全國徵稿!
    全國第二屆「中國書畫人」藝術大賽2019年,我國書畫藝術不斷發展,學校將書法納入考試科目。為了響應國家關於弘揚中國書畫藝術、傳承國粹經典、興盛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藝術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升書畫藝術,鼓勵廣大書畫愛好者不斷創造與創新,由中國燕書協會協辦、畫夢網絡、現代藝術評選網、國際書法聯盟共同舉辦,「中國書畫人」全國書畫藝術大賽在北京盛大啟動,輻射全國。本次大賽預計將超過百萬人關注,大賽也將在今日頭條、騰訊網、搜狐、新浪等百家媒體宣傳報。
  • 中國古代書畫的起源及鑑賞
    一、 書畫及其分類:1、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①書法,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②中國繪畫是指用筆、墨、顏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3)中國書畫用紙、絹、綾還須明確以下幾點:①做舊和原舊的區別。紙、絹、綾做舊和原舊,從其氣色來看,終究兩樣。做舊不外乎用赭色石、藤黃加墨或髒水染、油煙薰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