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好的記性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如果好記性能夠通過後天訓練獲得,你願意去嘗試嗎?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有超強記憶力的人,有的人甚至能夠過目不忘。在【三國志-魏書-王粲】裡,就記載了王粲是位語文與算術俱佳的全才。
有記憶力天才曾說過,提高記憶力並不是沒有技巧的,非但如此,還有許許多多巧妙的方法。在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用自身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將一些需要記憶的東西與其他事物聯繫起來記憶。因為記憶力其實並不僅僅是一種記憶能力,它還是一種思維方式。
其實不管是古人王粲還是後面的其他記憶天才,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很多內容,練就「過目不忘」的本領,這都要憑藉他們平日裡的學習與訓練,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正是這個道理。那麼,到底要怎樣訓練,提升記憶力呢?
我們其實可以利用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來進行記憶,也就是聯想記憶法。所謂聯想,就是我們由當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些相關的事物,或者是由大腦想到的一件事,聯想起另外一件事。因為客觀事物之間是相關聯的,所以知識與知識之間也應當是相互聯繫的,而聯想作為一種思維方式,越是活躍的聯想,經驗的聯想也就越牢固,如果人們能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性的運用聯想的方式去記憶一些東西,久而久之,記憶力就會有所提升。
但聯想也並非無規律的聯想,這不僅要根據個人的習慣,還要有一些特定的模式,比如接近聯想,因果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等。
有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每天有四個記憶高峰期,分別是早晨起床後,上午八點到十點,下午六點到八點,臨睡前一小時。
清晨起床時,很少會出現新的信息幹擾,此時記憶東西會很快且深刻,上午八點到十點之間的這段時間,是人的精力旺盛期,記憶的容量增大,並且識記效率高,下午六點到八點,是人在一天中記憶的最佳時期,最後就是睡前的一個小時左右了,因為即將入眠,此時輸入大腦的信息將不再受到外界信息的幹擾。
此外,還有研究者發現,在上午八點時,人的大腦比較適合做周密而嚴謹的思考工作,下午兩點的思考能力比較敏捷,人的推理能力是在一天之內呈現遞減趨勢的。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還會發現一些屬於自己的記憶高峰期,比如有的人在空腹時記東西就比較快,吃飽了反而不願思考了,也有的人感覺再夜深時記東西比較好,而早上就相對困難。記憶力是無線的,它是一片尚未被完全開發的沃土,一旦被開發出來,它將發揮出巨大的能量,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片土地,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去開發,有沒有勇氣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