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往往很容易忘記自己以前學過的文章,單詞,數字等內容,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忘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記憶力慢慢提升,讓我們自己不再那麼容易忘事,讓學習變的更輕鬆呢?
記憶力鍛鍊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記憶力的原理,並就怎麼提升記憶力尋找方法。
我們人類的記憶力分為兩部分,一為存儲,二為提取。相當於把東西先存入腦子這個硬碟中,而後在回已思考時進行提取硬碟裡面的內容。提取不出來的部分就是被遺忘了的內容。因此當我們說一個人的記憶力很強時,實際上說的是這個人的「儲存能力*提取能力」很強,兩者類似乘積關係。如下:
l 50分的存儲能力,50分的提取能力,那得到的記憶力能力為:50*50=2500分
l 99分的存儲能力,1分的提取能力,那得到的記憶力能力為:99*1=99分
在很多的情況下,我們都只注重「存儲」的能力,而忽視了「提取」能力。
一項教育心理學針對大學生的實驗,他們分別找到100個大學城,分兩A、B兩組各50人,讓A組學生以「100%的時間集中熟讀材料(暢快學習)」,而B組學生以「50%的時間熟讀,50%的時間背誦」,實驗結果如下:
a、5分鐘之後,A組記得80%的內容,B組記得75%的內容,
b、2天後,A組記得55%的內容,B組記得68%的內容
c、1周後,A組的同學記得45%的內容,B組還記得58%的內容。
實驗中,不管是A組同學還是B組同學,都在漸漸遺忘內容,但是時間越久,B組的同學遺忘的速度相比A組要慢,這是什麼原因呢?
很顯然A組注重的是存儲能務,而B組是存儲與提取相結合,讓得記憶力提升了,因此由此可以得一個結論,我們的大腦越是費力挖出某項記憶,你對其學得的程度就越深,因為這個過程,「提取」和「存儲」都得到了強化,從而讓自己對該項記憶不易忘記。
記憶力鍛鍊
上面已經得到了記憶力的原理,那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提升我們自己的記憶力呢?
這裡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面的兩種方法吧。
方法一:用「自檢」取代「重複練習」
首先,儘量用默讀代替熟讀。
學到差不多的時候即可以放一放,然後儘量用心去回想剛才的內容,就像回想某個小說情節一樣或電視劇的情景一樣,一遍一遍的回放剛才學到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效果比直接看書要更好。
教育心裡學實驗證實,時間分配上,大概是1比2的「學習-背訟」時間比例最為科學。
如一手詩,用30%的時間來看與記,其餘的時間用來「默誦」,長久記憶效果最佳。
其次,將學習時間分散,今天學一兩遍,隔天先嘗試背誦一番,肯定會有遺忘之處,別慌,這是好事,對照原文,查缺補漏,然後隔一兩周再回憶並查缺補漏一遍。
間隔時間,是刻意留給大腦一個遺忘的「時間」,讓大腦自發去識別哪些記憶記得好,哪些存在缺陷,需強化提取。
最後,不要「看著」筆記複習,你不妨試著複習時重新「速描」一份筆記,再跟原筆記對照,這才是筆記的正確用法
如此,學習時間更少,但反倒記得更好。
現在,知道為什麼「恐懼錯誤」很影響學習了吧?
我們「自檢」的時候,必然要面對「遺忘」。而遺忘在主流文化中一直被視為「錯誤」,因此,「自檢」會給你帶來負面體驗。
這也是讓你反覆閱讀,你不反感,但只要讓自己默誦、考試、反思就特別討厭的原因。
但無論「默誦」、「反思」還是「考試」是一個非常強大、好用的自檢工具。
你唯一的障礙,就是擁抱錯誤、擁抱遺忘、不要讓自己學的太順暢。
記住,沒有遺忘,就沒有牢靠的記憶。
方法二:做練習時,採用大雜燴練習
該方法的原理就是不要學習太過「舒適順暢」
今天我們的主流學習方法是,今天學習的新內容,然後就只專注於做今天學習的練習或複習。但這種學習方式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如下例子,
1978年,人體動力學家找兩組志願者做一個沙包投擲實驗,實驗最終考核是,閉著眼睛投擲1米遠畫在地上的靶心。
兩個小組分別以兩種方式練習:
一組是完全跟最終考試一樣,1米訓練;
一組以0.5米、1.2米交替訓練,但就是不能在1米練習;
如此訓練三個月後,兩組進行比賽。你猜哪組會贏?
結果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第二組完勝。
或許你認為這只是針對運動,但對大腦神經元而言,只要是「學習」就意味著神經元的重塑,運動跟書面知識的學習,共性還是很多的。
孩子記憶力鍛鍊
如果上面的案例還是足以證明的話,下面我們來看另一個案例
在貝爾實驗室組織的一項語言記憶實驗中,記憶過程中被「隨機幹擾」組,比起「專心重複練習組」的一周後考核成績平均高出15%。
隨後的數學實驗中,交替練習組的數學成績更是比專注練習組高出了驚人的39%!
如何解釋這一系列「反直觀」的實驗結果?
首先,交替、隨機練習,能讓我們的大腦辨析各種不同概念、技能、適應情境的微妙差距,混淆中尋求正解,是特別好的鍛鍊「提取」能力的方式。
其次,這也是更符合真實的世界的學習,更接近我們的大腦的學習記憶原理。
要知道,真正意義的「學會」,就是在缺乏任何暗示的情況,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讓大腦隨時準備好去解答大自然交給我們的隨機問題,這才堪稱「適應力強」。
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說到具體要怎麼做,其實也很簡單,做心習題的時候,把不同的知識點的練習題通通混在一起做。別關做今天的所學的內容練習。這樣隨機的做,交叉的做,那效果就會出來。
總之一點,就是不要記學習過於「順暢」。
記憶力就是在不斷強化「存儲」、「提取」兩個步驟。讓我們對所記得的事物不在我們腦子裡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