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樣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2020-09-26 蟲蟲的夢想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往往很容易忘記自己以前學過的文章,單詞,數字等內容,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忘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記憶力慢慢提升,讓我們自己不再那麼容易忘事,讓學習變的更輕鬆呢?

記憶力鍛鍊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記憶力的原理,並就怎麼提升記憶力尋找方法。

我們人類的記憶力分為兩部分,一為存儲,二為提取。相當於把東西先存入腦子這個硬碟中,而後在回已思考時進行提取硬碟裡面的內容。提取不出來的部分就是被遺忘了的內容。因此當我們說一個人的記憶力很強時,實際上說的是這個人的「儲存能力*提取能力」很強,兩者類似乘積關係。如下:

l 50分的存儲能力,50分的提取能力,那得到的記憶力能力為:50*50=2500分

l 99分的存儲能力,1分的提取能力,那得到的記憶力能力為:99*1=99分

在很多的情況下,我們都只注重「存儲」的能力,而忽視了「提取」能力。

一項教育心理學針對大學生的實驗,他們分別找到100個大學城,分兩A、B兩組各50人,讓A組學生以「100%的時間集中熟讀材料(暢快學習)」,而B組學生以「50%的時間熟讀,50%的時間背誦」,實驗結果如下:

a、5分鐘之後,A組記得80%的內容,B組記得75%的內容,

b、2天後,A組記得55%的內容,B組記得68%的內容

c、1周後,A組的同學記得45%的內容,B組還記得58%的內容。

實驗中,不管是A組同學還是B組同學,都在漸漸遺忘內容,但是時間越久,B組的同學遺忘的速度相比A組要慢,這是什麼原因呢?

很顯然A組注重的是存儲能務,而B組是存儲與提取相結合,讓得記憶力提升了,因此由此可以得一個結論,我們的大腦越是費力挖出某項記憶,你對其學得的程度就越深,因為這個過程,「提取」和「存儲」都得到了強化,從而讓自己對該項記憶不易忘記。

記憶力鍛鍊

上面已經得到了記憶力的原理,那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提升我們自己的記憶力呢?

這裡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面的兩種方法吧。

方法一:用「自檢」取代「重複練習」

首先,儘量用默讀代替熟讀。

學到差不多的時候即可以放一放,然後儘量用心去回想剛才的內容,就像回想某個小說情節一樣或電視劇的情景一樣,一遍一遍的回放剛才學到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效果比直接看書要更好。

教育心裡學實驗證實,時間分配上,大概是1比2的「學習-背訟」時間比例最為科學。

如一手詩,用30%的時間來看與記,其餘的時間用來「默誦」,長久記憶效果最佳。

其次,將學習時間分散,今天學一兩遍,隔天先嘗試背誦一番,肯定會有遺忘之處,別慌,這是好事,對照原文,查缺補漏,然後隔一兩周再回憶並查缺補漏一遍。

間隔時間,是刻意留給大腦一個遺忘的「時間」,讓大腦自發去識別哪些記憶記得好,哪些存在缺陷,需強化提取。

最後,不要「看著」筆記複習,你不妨試著複習時重新「速描」一份筆記,再跟原筆記對照,這才是筆記的正確用法

如此,學習時間更少,但反倒記得更好。

現在,知道為什麼「恐懼錯誤」很影響學習了吧?

我們「自檢」的時候,必然要面對「遺忘」。而遺忘在主流文化中一直被視為「錯誤」,因此,「自檢」會給你帶來負面體驗。

這也是讓你反覆閱讀,你不反感,但只要讓自己默誦、考試、反思就特別討厭的原因。

但無論「默誦」、「反思」還是「考試」是一個非常強大、好用的自檢工具。

你唯一的障礙,就是擁抱錯誤、擁抱遺忘、不要讓自己學的太順暢。

記住,沒有遺忘,就沒有牢靠的記憶。

方法二:做練習時,採用大雜燴練習

該方法的原理就是不要學習太過「舒適順暢」

今天我們的主流學習方法是,今天學習的新內容,然後就只專注於做今天學習的練習或複習。但這種學習方式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如下例子,

1978年,人體動力學家找兩組志願者做一個沙包投擲實驗,實驗最終考核是,閉著眼睛投擲1米遠畫在地上的靶心。

兩個小組分別以兩種方式練習:

一組是完全跟最終考試一樣,1米訓練;

一組以0.5米、1.2米交替訓練,但就是不能在1米練習;

如此訓練三個月後,兩組進行比賽。你猜哪組會贏?

結果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第二組完勝。

或許你認為這只是針對運動,但對大腦神經元而言,只要是「學習」就意味著神經元的重塑,運動跟書面知識的學習,共性還是很多的。

孩子記憶力鍛鍊

如果上面的案例還是足以證明的話,下面我們來看另一個案例

在貝爾實驗室組織的一項語言記憶實驗中,記憶過程中被「隨機幹擾」組,比起「專心重複練習組」的一周後考核成績平均高出15%。

隨後的數學實驗中,交替練習組的數學成績更是比專注練習組高出了驚人的39%!

如何解釋這一系列「反直觀」的實驗結果?

首先,交替、隨機練習,能讓我們的大腦辨析各種不同概念、技能、適應情境的微妙差距,混淆中尋求正解,是特別好的鍛鍊「提取」能力的方式。

其次,這也是更符合真實的世界的學習,更接近我們的大腦的學習記憶原理

要知道,真正意義的「學會」,就是在缺乏任何暗示的情況,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讓大腦隨時準備好去解答大自然交給我們的隨機問題,這才堪稱「適應力強」。

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說到具體要怎麼做,其實也很簡單,做心習題的時候,把不同的知識點的練習題通通混在一起做。別關做今天的所學的內容練習。這樣隨機的做,交叉的做,那效果就會出來。

總之一點,就是不要記學習過於「順暢」。

記憶力就是在不斷強化「存儲」、「提取」兩個步驟。讓我們對所記得的事物不在我們腦子裡丟失!

相關焦點

  • 孩子記憶力不好,學習日漸吃力,家長應如何提升孩子記憶力?
    比如老師正在說:&34;孩子此時可能把&34;和&34;兩個信息檢索進去了,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整合加工,因此隔一兩秒鐘,就又忘了。孩子的學習及生活工作都需要良好的記憶力,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權威的簡單實用好操作的訓練方法,使得孩子的記憶力短期有很大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
  • 7個提升孩子記憶力的小方法,堅持做,孩子記憶力會更強
    7個提升孩子記憶力的小技巧,堅持做,孩子記憶力更強1、堅持讓孩子午睡美國的一位專家研究發現:午睡可幫助學齡前兒童記住早上所學知識。3、反覆強化想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反覆的強化是必不可少的,曾有記憶力大師曝光自己的記憶方法,一篇文章先看一遍,再讀一遍,再抄一遍,反覆7次,用這種方法他記住了很多東西,這種記憶方法非常適合孩子們使用。
  • 小孩記憶力差是什麼原因?孩子的記憶力怎麼提升?
    孩子的記憶力到底應該怎麼提升呢?要避免這種引起孩子腦功能的損傷因素,可以及時的給孩子來進行調理,並且給孩子適當的吃一些牛肉或者是瘦肉之類的。合理休息、合理營養以及積極訓練,都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RSHWHO 記憶增強劑改善大腦健康:尤其是γ-氨基丁酸,茶氨酸,酪蛋白水解肽有助於記憶力的健康。(父母必備教程!小孩記憶力差是什麼原因?孩子的記憶力怎麼提升?)
  • 四個提升孩子記憶力的小技巧,經常做,孩子的記憶力會更好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後,都比較注重孩子記憶力的培養,畢竟在孩子以後的成長中,不管是學習還是背書,都與記憶力密切相關。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呢?
  • 孩子記憶力低?試試圖像化學習法,提升孩子記憶力不是夢
    現實生活中,孩子記憶力低下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我們找到原因,才能發掘適合孩子記憶力的方法。一、為什麼孩子的記憶力差?受不良情緒影響當孩子情緒處於焦躁、壓抑、憤怒的時候,他們的記憶力會出現衰退的徵兆。因為這些不良的情緒會擾亂孩子的思維,損耗孩子的心力,從而對孩子的記憶力產生不好的影響。
  • 孩子記憶力不好?教你5個辦法,提升孩子記憶力,成績也會變好
    孩子記憶力不好?教你5個辦法,提升孩子記憶力,成績也變會變好孩子的成績不好,是所有家長最憂心的事情,說起成績不好的原因,每個孩子的都不一樣嗎,有的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因為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夠高,這些其實都不是最讓家長憂心的,最憂心的應該是孩子的記憶力問題。
  • 3-6歲是記憶力黃金期,把握好三個技巧,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3-6歲是記憶力黃金期,把握好三個技巧,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圖文/蓓蓓編輯/蓓蓓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能快速勝出,比同齡的孩子,表現更加優異。記憶力是孩子學習的基礎,記得好,才能學得快;記不好,對學習成長都會有拖累。打個比方,我們會發現,有些記憶力不好的孩子,總是容易丟三落四,老師教的東西,也要反覆記很多遍,才能記住。而那些記憶力好的孩子,經常老師講一遍,他就懂了;或者看一遍書本就能過目不忘。這個其實就是差距。另外記憶力好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在學習生活中,明顯上手更快,也更事半功倍。
  • 讓記憶力的提升伴隨你陪伴孩子的每一天
    記憶力的重要性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擁有良好的記憶力是孩子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保證。那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會發現,很多孩子的記憶力並不怎麼好。記得速度慢,記得質量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記住,沒過一天又忘了。記憶力問題讓很多孩子與家長一籌莫展。其實,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就要從生活細節中培養孩子的記憶力了,例如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記憶遊戲。
  • 五種訓練方法,提升孩子記憶力!
    >五種訓練方法,提升孩子記憶力!2020-09-21 14:46: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家長們可知道,孩子的記憶力的好壞不完全是天生的,也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對於孩子早期智力發育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屬於是一個既實用又簡便的親子遊戲。  除了日常生活的小技巧,孩子的日常餐食也是需要營養搭配的,下面整理了能提高孩子記憶力的食物,繼續一起看看吧!     牛奶。牛奶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營養品。它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所必需的胺基酸。
  • 孩子學樂器有助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
    8月13日,在貴州省思南縣雙塘街道麗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志願者在指導孩子學彈電子琴。(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喬穎)如今不少家庭出錢讓孩子學習樂器。智利一項小規模研究顯示,孩子學樂器有助於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這錢不白花。由智利天主教大學牽頭的一個神經科學研究團隊招募40名10歲至13歲孩子,其中20人學習樂器至少兩年、每周練習樂器至少兩小時且常參加樂團活動,另20人沒有接受過樂器訓練。
  • 世界記憶大師:這6個記憶力訓練法,幫孩子快速提升記憶力
    記憶力並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力還成什麼智慧呢? ——美國教育家看著最強大腦中那些記憶力超強的孩子,家長們應該很羨慕吧?其實那些記憶力強的人並非天生如此,很多記憶力強的人都曾透露過自己是從小訓練出來的。是的,吃也可以提高記憶力,曾有科學家表示,吃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滋補人的大腦,那麼富含磷脂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像魚頭、核桃、花生、蜂皇漿等都屬於富含磷脂的食物,常吃這些富含磷脂的食物,對大腦有很大好處,但是這並不是提升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方法。
  • 7個提升孩子記憶力的小技巧,天天堅持,保證孩子過目不忘
    因此如何培養一個記憶力出色的孩子,往往會成為父母親著重關注的地方。但是很多時候父母親找不到專業的方法來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接下來小編就告訴您七個方法!就讓家長們時常感覺很不錯吧,那麼接下來,小編會告訴您多個拯救孩子記憶力的小技巧,讓您不再擔憂孩子記性差!
  • 這些小遊戲,讓記憶力的提升伴隨你陪伴孩子超長假期
    記憶力的重要性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擁有良好的記憶力是孩子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保證。
  • 優異學記憶力訓練,快速提升孩子學習力!
    原標題:優異學記憶力訓練,快速提升孩子學習力!聊起一個人是否聰明,不少人都愛以「記憶力」作為評判標準。很多人羨慕賈寶玉「過目不忘」,出口成詩的本領,也驚嘆於《最強大腦》選手們的超強記憶力。幾年前,《國學小名士》中13歲的飛花令少女賀莉然,更是僅用了5分鐘,以一敵百,對出127句帶「花」字詩詞,一夜間變成全國不少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如何提升孩子記憶力?送你五個方法,快速提升記憶力
    相信很多寶寶上小學的媽媽都有一個苦惱,那就是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放學後問今天學了什麼,孩子一問三不知,那麼今天就來教大家在家怎麼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今天的方法主要是一個拓展孩子記憶力和注意力的方法。
  • 如何提升寶寶的記憶力?父母做好這些細節,孩子會更聰明記憶力好
    孩子爸爸看到二寶的舉動,非常驚訝地說:「二寶的記憶力真好啊,才兩歲的寶寶就會悄悄地把平時的事情記在腦子裡,以後肯定會是聰明的孩子。」我笑著回答:「是啊,我們要好好培養,讓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為了更好地培養寶寶的記憶力,我們來看看寶寶神奇記憶力的發展過程。
  • 經常給孩子吃3物,補腦特厲害,改善記憶力,提升學習效率
    歸根到底,有可能是孩子的記憶力出現了問題,而記憶力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好壞,如果記憶力不好,無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積累,就很難再學習新的知識,再報補習班,用處都不大,該不會的還是不會,想要孩子學習好,首先是要培養孩子超強的記憶力。記憶力是什麼?
  • 孩子學完東西忘得快?了解「記憶回漲」特性,有效提升孩子記憶力
    文丨飯飯媽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孩子年齡小,記憶力強,到了自己的這個年齡就什麼都記不住了。希望藉此讓孩子知道珍惜時間,好好學習,但是效果卻往往並不樂觀,因為孩子根本體會不到那種記憶力逐漸衰退的情況,也就無法懂得家長口中的記憶力減退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 《最強大腦》王峰:孩子記憶力不是天生的,可用這些方法得到提升
    有了這個認知,再回到記憶力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上,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認為:對孩子們來說,上課時間的50%都是在聽老師講話,因此上課能不能專心聽課、聽到多少、聽懂多少、記住多少最終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也曾經說過: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所以,不得不說,記憶力作為伴隨孩子一生的必備能力,是提升孩子學習力的關鍵要素。往長遠了看,更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息息相關。
  • 讓數字編碼遊戲記憶力訓練幫你提升記憶力!
    東方仁智教育數字的記憶對於4歲的小孩子讓她死記硬背、強行灌輸最後只能讓孩子覺得學習一點也不簡單,更不能使孩子很好的去記憶,孩子記不住的時候再加上家長在一旁責備,孩子就更加記不住了,死記硬背、強行灌輸對孩子的記憶力有什麼影響?1.對學習恐懼:當孩子因為記不住課文、公式等,老師、家長就會讓孩子抄到能記住為止,或者一直重複讀,讀到會為止,到最後孩子看到書本的時候就會開始厭煩、恐懼、不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