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的由來,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手打造的一次評選活動。在此活動上,許多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員,他們或是學工程設計,或是搞技術研發。
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這次大會上得到「大國工匠」的稱呼,得到他們應有的表揚。同樣,這個活動也旨在鼓勵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使他們能在自己的領域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
大國工匠,通過這個榮譽稱號,就可以發現他們在國內某個領域已經算是集大成者,對國家來說,那就是不可多得的寶貝。這些國寶有的是學成之後紮根底層,慢慢鑽研細究,使得自己的領域為國家建設出大大的力。有的是海外歸來,帶著新思想新技術使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煥然一新,科技成果再上一層樓。
由此可見,大國工匠除了是對他們本人的極大鼓勵外,更顯示出我國技術發展層面欣欣向榮的氣象。他們在研究領域所得到的辛勤成果也正是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並對國家發展起了不可小覷的作用。這麼厲害的人物,很多人會好奇,他們曾在哪裡就讀啊,又在哪裡高就啊?
通過問畢業學校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國內有哪些優秀的學校。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曾經獲得「大國工匠」的30位人物的就讀和就職履歷。同時,我們也可以自己觀察哪所高校出來的「大國工匠」更多。履歷表如下:
以上的表格內容能夠清楚回答我們剛才的疑問。經過觀察,我們會看到竟然有10位「大國工匠」出自西北工業大學,已經超過其他高校出現「大國工匠」的校友人數,排名第一。這也說明西北工業大學出來的學生在戰鬥機的科學領域幾乎呈現出一種「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霸主氣勢。
西北工業大學雖為985高校,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或了解。這也是該學校專業優勢的特點所決定了的。他們很多的科研項目都涉及到國家技術發展的核心,所以對外就儘可能地做好保密工作,研究成果不能全然地公之於眾,這也使學校的排名並不靠前。但是該校的優勢又是不能忽視,在航空航天航海領域,西北工業大學培養出這麼多令人敬佩的人物,也能聯想到該校在該領域的實力有多麼強勁。
當然,表格裡面其它的高校也表現得很搶眼。比如中科大75級無線電專業的著名校友——吳偉仁院士。作為嫦娥探月工程系列的總設計師,吳老可謂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全面來看,從中科大出來的優秀畢業生多集中在國家的高新技術領域,為國家新技術的發明創造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從而也再一次證明中科大有著栽培人才的豐厚沃土。
讓人有些吃驚的是,清華大學只有一位畢業生,即中國天眼總設計師南仁東。清華一向偏重理科,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投出經費也在全國數一數二,怎麼在人才培養方面卻有些實力稍弱呢?或是說培養出的優秀人才都到國外高就去了,不甘在國內發展呢?
從而我們能夠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好的學校不再於名氣多高,關鍵在於它能否讓它的學生為國家建設做貢獻。我們相信一個有著強烈愛國思想的人才,才能購成為對國家真正有用的人才。
最後,小編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那些實力強勁、名氣低調的學校,讓這些大學能夠被更多人發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