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重大機遇!中國這一領域生產總值破7萬億,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21世紀,人類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這也是中國海洋事業歷史上總體發展最好的時期。
五年來,中國海洋經濟年均增速高達7.44%,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增速3.8個百分點。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7萬億元。
1.8萬公里海岸線,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如此密切。
從海上糧倉,到海上油氣田。從海水淡化,到海上風場。海洋正為中國經濟提供澎湃動力。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第一次可燃冰試開採成功;創新發展的「藍色中國夢」正越來越近。依海富國,以海強國,建設海洋強國,中國,正擁抱深藍。
布局海洋,中國都有哪些利器?細數大國重器「英雄譜」,每一件「超級裝備」都讓世界發出驚嘆
中國造出一個海上巨無霸,破解了人類千年的能源難題!
「藍鯨1號」,這個自重43725噸的「深海巨獸」,長117米,高11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是全球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鑽井平臺。據悉,地球上可燃冰的儲量可以供人類使用千年,怎樣將這種深藏在海底沉積物當中的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出來,是一個世界難題。然而,在中國南海,水下1266米,中國首次海底可燃冰試開採成功!可燃冰安全開採持續了整整60天,產氣總量超過30萬立方米。產氣時長、產氣總量,雙雙打破世界紀錄。只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裝備,才能創造全球獨一無二的奇蹟。十年前,中國還完全沒有自主製造海上鑽井平臺的能力。現在,不僅能夠自己製造,而且多項技術領先全球。如今,我國的工程師在碼頭完成水下推進器的安裝,這是全球範圍,首次在碼頭安裝推進器。過去,這樣的安裝只能在深海完成,僅安裝費就需要1000多萬元。現在,中國工程師把安裝成本降到了十分之一。
最牛實力:全球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鑽井平臺。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能夠確保12級颶風下,開採過程依然平穩、安全。
重器地位: 藍鯨1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最高水平。被稱為「流動的國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和發展方向。今天,中國鑽井平臺的多項技術已經領先全球。
中國派出一名「強將」,探索4500米水下寶藏!
中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長9米,高4米,重20噸,是目前全世界同一級別深海下潛作業時間最長的潛水器。深海,海洋大國都在競相開發的領域。海平面1000米以下,蘊藏著數之不盡的寶藏。全球30%的生物,生活在海底,全球40%的油氣資源未來也將來自深海區。誰能率先擁有深海重器,誰將贏得屬於未來的先機。4500米的水下,「深海勇士號」正在挑戰水下機械臂毫米級的高精度作業,此前也沒有國家進行過類似試驗。潛水器在深海所承受的壓力,相當於每平方米被4600噸的重物壓著。海底洋流、地質形態都會對機械臂的穩定操作造成影響!這個杆部直徑不到7毫米,是深海生物海綿,抓取過程力道控制要絕對精確,這相當於在氣球上切豆腐。鉗狀的機械爪在抓取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目標調節不同的力道,抓取精度可以達到百分之百。
最牛實力:深海勇士號創造了世界同一級別深海載人潛水器作業時間最長的紀錄。
重器地位:標誌著中國深海技術裝備由集成創新向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轉變。深海4500米,是海洋生物資源和礦藏分布最密集的區域,率先擁有這個深度的勘探能力,是成為海洋強國的重要標誌。此前,全球只有美國,法國,俄羅斯和日本擁有4500米載人深潛技術。
中國造出「超級裝備」,排水量超過全世界所有現役航空母艦!
「振華30」,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這個長度超過297米,寬度58米,排水量近25萬噸的龐然大物,體量超過了全世界所有現役航空母艦。眼前你所看的「振華30」,正前往伶仃洋海域,要完成一項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安裝。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堪稱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在它身上,凝結著過去數十年中國橋梁設計、施工、材料研發、工程裝備等各項成果。據悉,「振華30」要將這個重6000噸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接頭,準確地插入30米深的海底,完成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貫通。對接時水下安裝餘量僅有十幾釐米,即使水面風平浪靜,海底湧動的洋流也會形成巨大推力。整個吊裝過程要確保絕對平衡,任何傾斜都將是災難性的!「振華30」如何大展身手?聽說它的臂力最多能吊起1.2萬噸重物,相當於60架波音747客機的重量。甲板面積相當於2.5個標準足球場,並做360度迴旋哦!
最牛實力:排水量超過了全世界所有現役航空母艦。臂力最多能吊起1.2萬噸重物,相當於60架波音747客機的重量。甲板面積相當於2.5個標準足球場。
重器地位:中國自主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全迴轉起重船,是建設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的不可缺少的神器。可無限航區航行,在世界各海域進行海上起重作業。
重器: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機——泰山吊
身高:118米
主梁跨度:125米
結構:高低雙梁
設計提升重量:高達20000噸
最牛實力:世界上唯一吊裝重量達到20000噸的超大型橋式起重設備,相當於把250節滿載的火車車廂同時提升到23層樓的高度。可以實現同時提升、同時放下,起升速度為每小時14米。
重器地位:世界上起重量最大的起重設備,也是當今世界技術難度最高的大型起重設備。它是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機」保持者,革新了半潛平臺建造方法。
重器:造島神器——天鯤號絞吸疏浚船
體長:140米
身高:9米
最牛實力:輸送功率世界第一,適應惡劣海況的能力全球最強;裝備了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和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是全球疏浚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重型裝備。
重器地位: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絞吸疏浚船,實現了我國重型自航絞吸船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核心技術的掌握,填補了中國自主設計建造重型自航絞吸船的空白,使我國挖泥船設計和建造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絞吸疏浚船是疏通航道、浚深泊位、吹砂造陸的重要海上利器。
重器:造島神器——天鯤號絞吸疏浚船
體長:140米
身高:9米
最牛實力:輸送功率世界第一,適應惡劣海況的能力全球最強;裝備了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和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是全球疏浚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重型裝備。
重器地位: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絞吸疏浚船,實現了我國重型自航絞吸船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核心技術的掌握,填補了中國自主設計建造重型自航絞吸船的空白,使我國挖泥船設計和建造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絞吸疏浚船是疏通航道、浚深泊位、吹砂造陸的重要海上利器。
重器:深遠海「驛站」——海洋牧場平臺
樁腿數:4根
身高:40米
最佳拍檔:長寬7米,高3米的魚礁;各類監測系統
最牛實力:擁有完全可以媲美軍工裝備精度的液壓裝置。平臺與魚礁共同構成完整的海洋牧場體系,使海藻附著,聚攏魚群,為魚群提供食物,成為海底魚群的家。平臺還可根據各種功能需求進行升級改造,用於海上水質觀測科研、海上養殖及看護、海上觀光、海上垂釣休閒、海上監測等領域。
重器地位:全球第一個民用海洋牧場平臺,也是海洋牧民們海上的「移動帳篷」,還可用作各類海洋大數據檢測平臺,可以根據需要放置在任何海域,真正意義上形成海岸陸地的延伸。
重器:煮海巨釜——天津海水淡化工程
身長:135米
單套產能:日產3.5萬噸
最牛實力:一期海水淡化日產淡水可達到20萬噸,年節約淡水資源超過500萬噸,在實現淡水資源零開採的前提下,還能向社會供應90%以上的淡化海水,節約鹽田用地達22平方公裡。
重器地位:是國內最大規模海水淡化基地。海水淡化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重器:海上電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裝機容量:482兆瓦
最牛實力:研究並掌握全套潮間帶及近海風電施工技術,取得多項海上風電施工專利,其中無過渡段單樁沉樁技術單樁施工垂直度最高達到0.19‰,使我國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成為可能。
重器地位:有效肩負起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先行者的歷史責任,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海上風電開發之路,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巨大的社會價值,真正引領中國海上風電跨越式發展。
重器:月亮使者—中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
裝機容量:4.1兆瓦
機組數量:6臺
最牛實力:能利用潮水漲落雙向發電,相比傳統單向潮汐發電站發電量有很大提高。新投運的1號機組,系世界上首次成功研發的三葉片六工況雙向高效運行的新型潮汐發電機組。
重器地位:全球第四大潮汐發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汐發電工程之一,機組正、反向水輪機和正、反向水泵運行效率及變工況控制的關鍵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
重器:浮動的海上油氣工廠——希望六號儲卸油平臺
身高:18層樓高
體重:28000噸
最牛實力:液氣處理能力50000桶/天,原油處理能力44000桶/天,存儲量400000桶。
重器地位:中國總包完整建造的第一座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標誌著我國海工裝備製造業從海工中端產品設計建造向高端產品設計建造裡程碑式的重大跨越。
重器:海上大叉車——新光華輪半潛船
載重:10萬噸
最牛實力:可以託運海上平臺、潛艇等超長、超重,無法分割吊運的超大型海上重器,並且可以完成上萬公裡的長距離運輸。
重器地位:新光華輪是全球第二大半潛船。半潛船,是體現一個國家海洋裝備運輸實力的戰略型裝備。今天,中國的半潛船總數已達25艘,覆蓋2萬噸到10萬噸所有級別,位居全球首位。
重器:極地精靈——雪龍號極地科考船
體長:167米
體重:11400噸
滿載排水量:21025噸
最牛實力:「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隻。雪龍船耐寒,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含0.2米雪)。
重器地位:極地考察船是專門在南北極海域進行海洋調查和考察的專業海洋調查船。具有船體堅固、破冰能力強、防寒性能好等特點。世界上,俄、美、加、日等國擁有極地考察船。
雪龍號已經31次赴南極,6次赴北極,執行科考補給任務,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
重器:出入北極的大力神——系列極地冰區模塊運輸船
船長:173米
船寬:42米
載重量:21000噸
最牛實力:主甲板面積相當於標準足球場大小,具備在零下55度的超低溫環境下正常工作能力,可在最厚1.9米冰層的海況下保持5節航速。
重器地位:中國建造的新型極地冰區模塊運輸船,它的成功建造標誌著我國冰區特種船建造能力已達國際一流水平。
重器:海上巨無霸——2萬標準箱貨櫃船
身高:24層樓高
甲板面積:將近24個遊泳池大小
最牛實力:可以裝載2萬個標準箱貨櫃,所有貨櫃交由單列火車承運,長度可達147公裡。
重器地位:是全球海洋運輸的旗艦船型。今天,中國自主建造的兩萬標準貨櫃船已經達到20艘,擁有30%的全球份額。每年,中國90%的對外貿易要通過海運完成。
重器:海上車庫——4000車位雙燃料汽車運輸船
體長:181米
型寬:30米
最牛實力:在使用LNG作為燃料時,能夠基本實現硫化物及顆粒物的零排放,完全滿足國際海事組織和歐洲地區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
重器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推進系統汽車運輸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船型之一,確立了中國造船業在節能環保和高新技術船型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