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皇后《十香詞》流傳千古,當初因太豔而被聲討,最終身敗名裂

2020-12-17 解憂文史

唐詩宋詞所光耀的歷史橫跨六百多年,不僅照亮了那個滿紙菸霞的時代,更為後世舉起了一張富麗堂皇的大旗,一張包含世間所有美好的大旗,更是一張令後世無法企及的大旗。至今我們仍將那時的霓虹再度擦亮,把玩著那時的色調,傳唱著那時的經典。不過,唐詩宋詞的影響力或許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唐宋文化不僅滲透進了中國文化的根基裡,更擴散到東、南亞各國,被不同語種的人們爭相傳誦。那麼,假如在遼、金國文化中感受到了詩詞的魅力,就不足為奇了。今天我們來介紹一首遼國皇后寫的一組香豔之作,它為遼後賺足了名氣,但她也最終葬送在了這組作品之下。

遼國皇后蕭觀音是遼道宗的妻子,史書載其「姿容冠絕,工詩,善談論。自製歌詞,尤善琵琶」,一句話形容那就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關鍵人長得還漂亮。不出意外,她迅速成為道宗的紅顏知己,並為道宗誕下太子耶律浚。蕭觀音平時就喜歡舞文弄墨,曾寫下不少精彩的詞句,在遼國境內享有盛名,而這恰恰成為了她的滑鐵盧。

道宗一朝,有一個著名的奸臣名為耶律乙辛,因他是先帝舊臣,又在平定叛亂時立下功績,因此深得遼道宗的信任和器重,以至於執政後期,道宗竟將國事全權將予他打理。太子耶律浚成人之後,開始參與朝政,這讓大權在握的耶律乙辛很不舒服,他也害怕新君登基後會找自己算帳,所以他決定先下手為強。

可是耶律浚天性聰慧,很少犯錯,突破口不大,所以耶律乙辛便調轉槍口對準了耶律浚的親生母親蕭觀音。故事流傳的版本是這樣的:耶律乙辛派人暗中寫下《十香詞》,然後買通宮中婢女,將詩傳給蕭觀音賞讀。蕭觀音本就是愛才之人,不僅將《十香詞》手抄了一遍,還寫下一首感悟詩:「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耶律乙辛馬上得到了把柄,他稱《十香詞》是皇后蕭觀音所寫的豔詩,那麼寫給誰呢?他又將感悟詩中的「趙」、「一」、「惟」等字摘出,誣陷蕭觀音與趙惟一之間有私情。雙方殿上對峙,當耶律乙辛拿出她手抄的《十香詞》時,蕭觀音蒙了,她知道已經無法辯解。那麼這《十香詞》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香詞》

青絲七尺長,挽作內家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

紅綃一幅強,輕闌白玉光;試開胸探取,尤比顫酥香。

芙蓉失新顏,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蠐那足並?長鬚學鳳凰;昨宵歡臂上,應惹頸邊香。

和羹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安知郎口內,含有暖甘香。

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

既摘上林蕊,還親御苑桑;歸來便攜手,纖纖春筍香。

鳳靴拋合縫,羅襪卸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鉤香。

解帶色已顫,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內,銷魂別有香。

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合裝;無非瞰沉水,生得滿身香。

說白了,這就是一組亂情詩,共有十首,每一首皆為香,故為十香。每首描寫身體的一個部位,按照順序依次是:發、胸、頰、頸、舌、口、手、足、陰、肌膚。

隨便拿一首出來,都是香豔無比且水平很高的作品,合起來那更加動人心弦。遼道宗氣壞了,於是將蕭觀音打入牢獄,太子耶律浚也被密謀害死。可以說,蕭觀音因《十香詞》名垂千古,也因《十香詞》身敗名裂。然而,《十香詞》究竟是耶律乙辛誣陷她而找人代寫,還是蕭觀音自己寫的?

小解傾向於是蕭觀音自己所寫。理由有二,其一,《十香詞》言語曖昧淫靡,蕭觀音是飽讀詩書之人,怎會輕易透露內心想法,況且她又怎麼抄寫下來給人留下口實?其二,蕭觀音死時方才35歲,那時候她在宮中寂寞清寂,寫下這樣熾熱的詩作不足為奇,而她與趙惟一之間有點什麼也就不算奇怪了。

相關焦點

  • 詩詞雅客頌,妙曲柔情藏;十香詞兩首,幽幽韻猶長
    雖然有的詩像詞,比如《將進酒》、《蜀道難》,有的詞像詩,比如《玉樓春》,但有些詞,其實就是詩,比如 今天古典君要和朋友們分享的《十香詞》。據說,宋遼時期,遼國皇后蕭觀音非常喜歡詩詞也有很高的造詣。一次,朝中奸臣進獻一首歌詠人身體十個部位的《十香詞》,謊稱是宋朝皇后所作,讓蕭觀音抄寫一份並留詩點評。後來,蕭觀音因此被誣陷與伶人通姦賜死。
  • 蕭觀音:遼國才女皇后,太后外甥女,活到36歲卻被一首詞冤死
    這個男人就是太后蕭耨斤的弟弟蕭惠,而這個女孩就是遼道宗的第一任皇后——蕭觀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重熙二十二年,蕭觀音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遼史》稱她是「姿色冠絕,工詩,善談論。自製歌詞,尤善琵琶。」
  • ...中國艷后,是今藏族人,聽政但不垂簾,因得罪情人而殞命,與埃及豔...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古埃及的託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在文學作品的形象裡,她為保持國家免受羅馬帝國吞併,色誘蓋厄斯·儒略·凱撒大帝及其手下安東尼,被稱作埃及豔后。她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然而,中國歷史上有位本國的艷后卻湮沒在史書裡鮮為人知,她就是西夏沒藏皇后,被稱作西夏艷后。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忠臣賢士流傳千古,被人津津樂道,如匡扶蜀漢政權、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忠心輔國,直言敢諫的魏徵、英勇殺敵,精忠報國的嶽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縱觀歷史,鮮少有帝後和睦,感情深厚,子嗣昌盛,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子女數量來看,兩人相識相知的二十三年必是情深意篤,愛意綿綿,這份愛情,歷史可以見證。在這短短的二十三年間,長孫氏是因何能得到李世民的尊重寵愛?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又從何而來呢?
  •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時間:2020-09-24 13:5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皇后誇一首豔詩寫得好,皇帝得知後讓她自盡,死後遺體用草蓆包裹
    被稱為才女的皇后就相對少一點,今天要說的這個蕭皇后算一個。蕭皇后是契丹人,遼朝遼道宗的皇后,名字叫蕭觀音。遼朝皇帝和蕭家通婚是慣例,如果按輩分算,蕭皇后是遼道宗的姑姑,但對遼朝皇室來講,這都算不了什麼問題。更何況,蕭皇后是當時蕭家最出色的適齡女,她精通詩詞音律,熟悉漢文化,而且容貌十分美麗。
  • 蕭燕燕當年的一個錯誤選擇,竟使整個遼國開始由盛轉衰
    遼國也是在她的帶領下達到了頂峰,但是她晚年的一個錯誤選擇卻為遼國後世留下了無窮的禍根。公元1001年,蕭燕燕為他的兒子遼聖宗耶律隆緒選擇了一位皇后,也就是後來的齊天皇后蕭菩薩哥,這位齊天皇后是蕭燕燕的侄女,從小賢良淑德,但遺憾的是她嫁給遼聖宗多年卻沒能生下子嗣。
  • 揭秘:遼國皇后分娩是個什麼樣的情景?為何綿羊咩咩叫?
    可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卻有著一套完整的皇后分娩時的制度,這和契丹這個民族古老的遊牧習慣有著必然的聯繫,這種制度中的細節更是十分有趣。據說,在皇后待產將生之時,會在一寬闊之處,建造團白氈帳49座,並圍成一大圈。皇后在中心處最大的一座氈帳中準備生產,而剩下的其餘48座氈帳之中都會準備綿羊一隻。會令一人抓住綿羊的羊角,而其餘眾人則抓住綿羊的身體各處,等待中心氈帳中皇后分娩的動靜。
  • 揭秘:蕭遠山既然是軍官,為什麼遼國沒有出兵為他報仇?
    蕭遠山是《天龍八部》中蕭峰之父,曾師從漢人學武,武功極強,因帶領妻子及族人在雁門關外慘遭中原武林人士中途狙殺,而心灰意冷背妻抱兒跳崖輕生,中途扔出蕭峰。在少林寺中隱藏三十餘年,暗中調查「帶頭大哥」,血腥復仇,是為「大惡人」。後經掃地僧點化,歸隱少林寺。
  • 遼國使者出一上聯稱無人能對,蘇軾:不好意思,我有四幅下聯
    古人的興趣愛好大多都和詩詞有關,就像是遊玩時都得出幾首詩詞還一決高低,真是有閒情雅致,不過最適合進行智商考驗的則是對對子了,一人出上聯,大家來對下聯,誰對的工整,誰的意境最高,那個人就獲勝,對於對對子在中國歷史上是流傳已久,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小夥伴都知道,唐伯虎和那個軍師的對對子絕對是刷新了大家的三觀
  • 母儀天下、垂範朝野——中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曾經三立皇后,第一任陳皇后冊立於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七年(1528年)因與世宗發生衝突爭執而導致驚悸流產,在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崩逝,在皇后位七年,諡號「孝潔皇后」。第二位張皇后在嘉靖七年(1528年)十二月冊立,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月初六,因忤逆世宗,張皇后被廢,改居別宮,在皇后位六年。
  • 憑學問官居丞相的匡衡何以最終身敗名裂?
    由於匡衡的名聲實在太大了,許多儒生為他抱不平,紛紛上書朝廷,認為匡衡精通典籍,學問當世無雙,應該在京城做官;如果要去平原,那後學之輩都要跟著去平原了。這一來,動靜就大了,朝廷就讓太子太傅蕭望之等人去調查這個匡衡到底有何能耐。蕭望之把匡衡招來親自面試。這一番面試,匡衡就顯出其學問功底了。
  • 遼國歷史上最殘忍的一對皇室母子:斷腕皇后述律平和耶律李胡
    《遼史·后妃傳》記載,遼國的開國皇后述律平以「簡重果斷,有雄略」著稱。在阿保機為統一契丹東徵西討時,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隨行軍中,或策劃於帷幄,或馳騁於沙場,是阿保機不可或缺的參謀與幫手。為此,阿保機把述律平比作漢相蕭何,賜蕭姓為述律家族姓氏,定蕭家世代為皇后,共享富貴。
  • 糜夫人為救阿鬥不惜跳井自殺,為何沒有流傳千古?
    糜夫人為救阿鬥不惜跳井自殺,為何沒有流傳千古?只要是提起三國,那必然是讓人想想都覺得十分的精彩,這其中單單是湧現出來的有能之人變非常的多,天才少年更是數不勝數,有著四歲便知道讓梨的孔融,也有著參透「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孔融年幼的兒子,更是有著七歲就能夠算出大象體重的曹衝。
  • 明熹宗死後,身為「五大艷后」之一的張皇后下場如何?
    可就是這樣一個皇帝,卻豔福不淺,他的正宮皇后就是被評為「中國古代五大艷后」之一的張嫣。那麼明熹宗死後,張嫣的下場如何呢?張嫣自小就是個美人胚子,唇紅齒白,姿色天然。長大後,更是傾國傾城,端麗冠絕,並且張嫣自小便熟讀經書,茹苦耐勞,可謂是眾多男子心中最完美的女人。
  • 10首「無名氏」的古詩詞,雖然不清楚作者,但依舊流傳千古!
    10首「無名氏」的古詩詞,雖然不清楚作者,但依舊流傳千古!1、無名氏·豔歌何嘗行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躇躕顧群侶,淚下不自知。「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一句中「來」字同「哉」字都是用於湊音節。這首詩道出了人生的滋味,最大的悲傷便是離別,最大的快樂便是相知。
  • 千古流傳的名詩絕句都做到了這3點……
    千古流傳的名詩絕句都具備三個特徵:意象豐富,意境唯美格律詩,字數多的七律無非56個字,而五絕僅僅只有20字。如此短的篇幅,如果是現代詩歌絕對無從下手,而古詩卻能做到言簡意賅,字少意豐。這也是古詩的魅力所在。其中的「意」字,就是指所描寫的意象和內容。一首詩不能僅僅寫一兩個意象,而是要靠眾多的意象,搭建出一幅立體的畫面。
  • 遼國「攝政王」:你只知他的緋聞,卻不知他的牛掰
    臨終前,指定韓德讓和皇族名將耶律斜軫為新皇帝的顧命大臣,遺命時年11歲的梁王耶律隆緒繼承皇位,軍國大事皆聽皇后命。整個擁立過程看似順風順水,其實不然。從遼景宗病危到新君登基的這段時間,遼國朝堂暗藏危機。當時,位列朝堂的200多位皇族宗室或握有重兵,或掌控實權,大家都對皇位虎視眈眈。
  • 蘇軾因後悔而寫下一首詞,託物言志生動傳神,最後5個字千古流傳
    從初中開始,就開始學習蘇軾的作品,「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對人生不如意的感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是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對歷史英雄豪傑的追憶,「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自我的安慰和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