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火的電視劇基本上都是這樣一個套路:女主很美很善良,男主、男配都愛他,女配是個白蓮花,活該沒人誇。
這樣的劇情,滿滿的主角光環。全世界的好人都在圍著女主轉,全世界的壞人都在琢磨怎麼讓女主不好受。
小編有時很納悶,難道女人都那麼小心眼,見不到自己愛情的競爭者死就不罷休嗎?難道她們就沒有閃光點讓人真心愛她而非把她當成一枚棋子嗎?
小編在追的一部漫畫叫做《我才不是惡毒女配》,講的經典惡毒女配飾演者蘇曉與影帝肖簡的故事,其中的蘇曉就是在劇中是個「妖豔賤貨」,在生活中很積極向上的人。(不得不說劇中劇外兩個人啊)
除了「瑪麗蘇」,還有「傑克蘇」,而這不過是性別互換了而已。我們看到,在一些男生漫畫或男生小說裡,男主角會有各項逆天技能,會有各種長相甜美身材火爆的美女為其獻身,這些女王、御姐、蘿莉、鄰家小妹妹都愛男主角愛的死去活來的,當然,在房事方面,男主角總是把人推到,然後幾個小時過去了才會完事(這沒人能做到啊)。
那麼這些編劇、筆者的就是抓住了觀眾、讀者對自己現實情況的不滿足,你想要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好,給你。你想要帥氣的臉龐、健碩的身材?你想要想要真心喜歡你的人?好,給你。你想要多金?好,給你。你想要童話裡的生活?好,統統都給你。
這樣就滿足了這些觀眾、讀者想要一個慰藉方式的要求。
這就是奶嘴效應:現實中得不到或者暫時得不到的就去找慰藉。真是一個自我麻痺的好方法。
我們需要麻痺?需要。畢竟所謂「夢想」 遙不可及,電視劇和小說裡的一些地方卻可以給我們力量。別說你不需要,小編雖說現在將一些太俗、太蘇的電視劇視為精神鴉片,但也曾經迷過這些「精神鴉片」(不過我當時的狂熱程度也是可以證明這些電視劇是鴉片的)。
說到 「蘇」,小編就想起了《古劍奇譚》,想起了被風晴雪叫做「蘇蘇」的百裡屠蘇,不得不說這一部的仙俠劇也是很「蘇」的,雖說結局有些虐。
書歸正傳,成年人的「奶嘴效應」還是十分有害的。(以下高鹹度雞湯,不喜勿噴)我們作為一名具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不應該在公司、單位受挫後就回到家吮吸精神奶嘴,做一名巨嬰,而是應該從內部出發,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
你怎麼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