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加強制度建設 規範兒童福利院撫養未成年人的送養和收養工作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今年,上海市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上海市兒童福利院撫養的未成年人送養和收養工作操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為規範兒童福利院撫養未成年人的送養和收養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明確送養對象範圍和有關要求

《規程》明確,上海市兒童福利院(以下簡稱「市兒福院」)撫養的未成年人,包括喪失父母的孤兒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被公安部門確認為棄嬰(兒)身份、由民政部門監護、市兒福院收留撫養的未成年人,以及經人民法院指定民政部門監護、市兒福院收留撫養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市兒福院代表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未成年人。

對查找不到生父母,被公安部門確認為棄嬰(兒)身份、由民政部門監護、市兒福院收留撫養的未成年人,首先對被送養人的DNA採樣與公安部門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進行比對,未比中的可以送養。同時,對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門或市兒福院監護未成年人的送養作出了規定。

二、規範送養工作流程

《規程》對送養流程作出以下規定:一是送養前評估。市兒福院結合兒童日常體檢報告和生長發育等情況,對其進行綜合評估,提出是否適合送養、國內或涉外送養的評估意見。二是送養前體檢。經評估,初步篩選擬送養兒童,並安排至符合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送養前體檢,填寫《被送養兒童體格檢查表》。三是準備送養材料。經體檢,各項指標符合送養條件的,列入擬送養兒童名單,由市兒福院準備相關送養材料,主要包括被送養兒童進入社會福利機構的原始記錄和其它相關材料(主要是被送養兒童成長狀況表、被送養兒童成長情況報告、被送養兒童體格檢查表、被送養兒童生活照等),年滿八周歲以上的被送養兒童還應徵得其本人同意。四是報送送養材料。送養材料完成後,由市兒福院報送到上海市婚姻(收養)登記中心(以下簡稱「市收養中心」),由市收養中心開展後續收養相關工作,市兒福院繼續做好該兒童的日常照料、教育康復等工作。

三、規範收養工作流程

《規程》對收養流程作出以下規定:一是收養需求備案。在本市申請收養由市兒福院撫養的未成年人的中國公民(以下簡稱「收養申請人」),可以向市收養中心諮詢有關收養法律法規政策,填寫收養意願。市收養中心審核收養申請人基本情況,符合要求的,進行收養需求備案記錄。二是收養前培訓。市收養中心根據收養申請人申請時間先後順序,定期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收養申請人進行培訓。三是收養能力評估。市收養中心根據收養申請人收養需求比對被送養兒童情況,按申請時間先後順序以1個被送養兒童對應3個家庭的比例進行篩選和初步配對,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收養申請人撫養教育能力進行評估,並向市收養中心提交收養能力評估報告。四是試養融合跟蹤。市收養中心審核收養能力評估報告後,對收養申請人和被送養兒童進行配對,並向收養申請人籤發《試養通知書》,收養申請人與市兒福院籤訂《試養協議書》,接被送養兒童回家試養1個月。試養期間,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收養申請人和被送養兒童的融合情況進行跟蹤反饋,並向市收養中心提交試養融合情況反饋報告。五是辦理收養登記。試養期滿且融合成功的,收養申請人填寫《收養登記申請書》,並與市兒福院籤訂《國內收養協議書》,辦理相關收養登記手續。六是收養後回訪。在完成收養登記手續後3個月內,由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收養家庭開展跟蹤回訪服務工作,對被送養兒童融入家庭生活和成長情況進行了解,必要時可提供專業幫助。(根據上海市民政局信息整理)

相關焦點

  • 從福利院收養孩子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實中,社會福利機構充當了送養人主體,普通人要想收養子女,大多通過兒童福利機構實現。可是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有身體或智力殘疾的。而許多家長都想收養一個健康的孩子,且不說時間、手續繁雜,光「第一關」都難過去。    鄭州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領養孩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關於送養、收養,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關於被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第4條規定,以下三類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作為被送養人: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關於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第5條規定,孤兒的監護人、社會福利機構、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這三類主體可以作為送養人。
  • 去福利院收養孩子 最難的是「緣份」
    雖然目前國內約有400戶家庭在深圳福利中心登記等待領養孩子,但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卻表示,「符合國內家庭收養意願的是完全健康的孩子,但是很少。」 「去年,我們接收了31名孩子,只有2名是健康的,有12名腦癱患者、6名唐氏患者、3名智力障礙和患癲癇的孩子,其餘的有不同程度的殘疾。」深圳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負責送養工作的潘老師介紹,十年前,福利院每年會接管200多個孩子,而近幾年,接管的數字呈下降趨勢。但不管數字如何變化,福利院接管的孩子中,有殘缺的孩子始終佔大部分。
  •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嗎?
    《民法典》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納入到婚姻家庭編中,不僅明確了收養制度的基本原則,也對收養的具體規定進行了修訂和完善,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保障了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收養制度的一個巨大進步。
  • 美國人近20年領養中國12萬兒童 不嫌棄孩子缺陷
    「河南蘭考7名孤兒和棄嬰命喪民居火災」事件,民政部9日回應稱,下一步將推動兒童救助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並出臺規定鼓勵民眾收養孤兒。院裡目前承擔著400多名孤殘兒童的養育職責,這些孩子都是找不到監護人、監護人無力撫養或未被收養的孤兒、棄嬰。」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介紹,由於目前孤兒棄嬰發現、報案、移送網絡體系尚不健全,兒童社會福利機構不完善等原因,分散在社會上的孤兒棄嬰仍佔多數。  據了解,我國現有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有61.5萬名。
  • 民政部:收養兒童福利院孤兒不受是否有孩子限制
    據統計,2014年至2018年5年間,全國共辦理收養登記97819例。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家庭開始收養輕度殘疾兒童或病癒康復的孤棄兒童,幫助這些兒童儘早回歸家庭。目前,全國共有孤兒34.3萬人,共有福利機構1217家。在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的約6.8萬人,佔比不到20%。不少收養家庭希望收養健康兒童,年齡越小越好。
  • 民間收養不規範之痛
    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瑛瑋教授認為,該事件暴露出民間收養不規範等問題,應引起相關監管部門重視。 患病女嬰被暫送福利院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王女士的父親在杭州一小區當保安,他聽說當地一戶人家生了孩子因無力撫養,想送人收養。他覺得孩子可憐,便跟家裡人商量,想收養這個孩子。
  • 不知道爸爸是誰的孩子,可以送養嗎?
    】下列個人、組織可以作送養人: (一)孤兒的監護人; (二)兒童福利機構; (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兒童福利機構能有權送養由其收留撫養的兩類未成年人:1、無法查明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兒童;2、父母死亡或者宣告失蹤且沒有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兒童。這兩類的特點都是監護缺失。
  • 知乎回應平臺存在兒童送養信息:全面清理,相關帳戶永封
    鄧麗認為,私自收養脫離國家視野,缺乏規範監管和充分支持,法律關係和法律責任均不明晰,往往會導致所涉兒童權益不保。王小豔也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指出,民間送養可能侵害兒童的人身權利,包括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受教育權等,比如因送養行為導致的性侵、虐待、遺棄等行為。
  • 鮑毓明案牽出送養黑產:知乎上有送養信息 小孩售價10萬起
    私自收養是指未辦理收養登記、自行建立親子關係/類親子關係(祖孫關係)的收養。鄧麗認為,私自收養脫離國家視野,缺乏規範監管和充分支持,法律關係和法律責任均不明晰,往往會導致所涉兒童權益不保。比如2013年,河南省蘭考縣「愛心媽媽」袁厲害收留無家可歸兒童的處所發生火災,7名孩子死亡;2018年,河北武安市「大愛媽媽」李利娟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其照看的69名兒童全部轉到當地福利院。「被私自收養的兒童身處原生家庭、國家監護與收養機制的罅隙之間,面臨極大的風險和危險」,鄧麗說。
  • 中國民政部制定公布《收養登記工作規範》(全文)
    中新網9月1日電 據中國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網站今日公布《收養登記工作規範》,規範共八章五十四條,對收養登記、解除收養登記、撤銷收養登記、補領收養登記證、解除收養關係證明等方面進行了規定。規範全文如下:  收養登記工作規範  為了規範收養登記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和《華僑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的管轄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的規定》,制定本規範。
  • 40多歲的單身漢能合法收養8歲的小花嗎?
    再次,因為花花已經年滿8周歲,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案例中,花花表示願意接受老張的收養。再次,李某夫婦徵得女孩的同意,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 被解救拐賣嬰兒安置成難題:父母不要 進不了收養程序
    蒼南縣福利院辦事員郭女士告訴記者,無論男嬰還是女嬰,相對於申請領養的家庭來說總是「供不應求」。嬰兒拐賣案被報導後,社會福利院的電話馬上被詢問收養程序的人打爆了,接收的6名被解救嬰兒很快就被愛心家庭以寄養的形式領走。寄養家庭的年收入至少在10萬元以上,而且還要接受福利院工作人員對家庭環境的實地考察,擇優寄養。  而在滸嶼澳村,撫養孩子的成本並不低。
  • 正規收養多難?想領養健康娃,福利院排到600多號
    「福利院的孩子99%都是殘疾或有疾病。」濰坊市福利院孤殘兒童護理員楊守偉說,「比如腦癱、腦積水、肛門閉鎖、先天性心臟病、智障、手足畸形等,有的甚至還患有愛滋病、梅毒等重症疾病。」  8日,在濟南市福利院,孩子們下了課在走廊玩耍,他們雖像正常孩子一樣嬉笑著,但走路的姿勢和神態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國內很少有人收養這些殘疾孤兒,目前來領養的都是外國人。」
  • 《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於今年實施 兒童福利機構服務對象擴充至...
    除傳統上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無法查明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兒童、父母死亡或者宣告失蹤且沒有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兒童外,《辦法》還根據《民法總則》、《國務院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等,將收留撫養兒童的範圍作了擴大,包括了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且沒有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兒童;經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兒童;需要集中供養的未滿16周歲的特困兒童;法律規定應當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其他兒童
  • 北海市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細則徵求意見公告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桂民規〔2019〕5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我們起草了《北海市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收養法角度,我們能為被性侵未成年人做些什麼?
    在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都希望「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無論從立法上還是社會關註上都從不缺少善良的影子,所以我們都希望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和親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於是出現了收養制度。然而,收養人卻不全都抱有純粹善良的心態,那我們在將未成年人交給收養人的時候就必須要慎之又慎,不能讓好事辦壞。
  • 通州區社會福利院今天對外開放!活動現場設有生日party~
    幫助孩子回歸家庭是首要工作全院送養孤兒超過百人通州區社會福利院成立於1952年,是通州區民政局所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04年1月,通州區社會福利院正式接收通州區域內的棄嬰,開始孤棄兒童養育工作。37位工作人員擔負著24小時養育、護理、教育、生活照顧和後勤保障工作。以院為依託建立困境兒童公益慈善服務平臺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院內的孩子大多被國內外家庭收養。
  • 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簡介
    建院以來,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宗旨,以滿足兒童需要和發展為核心,著力為孤殘兒童構建一個以專業社工理念和方法為主導,以養育、醫療、康復、教育、技能培訓等功能為基礎,以整合社會資源為補充,以促進兒童發展和回歸為目標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在鞏固傳統棄嬰、孤兒收養渠道的同時,努力探索社會散居孤兒等困境兒童的救助和服務。
  • 記者暗訪網絡送養:中介建群牽線,已出生孩子10萬起價
    私自收養是指未辦理收養登記、自行建立親子關係/類親子關係(祖孫關係)的收養。鄧麗認為,私自收養脫離國家視野,缺乏規範監管和充分支持,法律關係和法律責任均不明晰,往往會導致所涉兒童權益不保。比如2013年,河南省蘭考縣「愛心媽媽」袁厲害收留無家可歸兒童的處所發生火災,7名孩子死亡;2018年,河北武安市「大愛媽媽」李利娟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其照看的69名兒童全部轉到當地福利院。「被私自收養的兒童身處原生家庭、國家監護與收養機制的罅隙之間,面臨極大的風險和危險」,鄧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