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送養、收養,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民間送養、非法收養亂象再次引發人們關注。有人離婚後雙方都不想養孩子,要將孩子送人;有人發帖送養孩子,索要「感謝費」或者「營養費」;還有人收養一段時間後遺棄被收養的孩子……

關於送養和收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針對生父母能否任意送養孩子、收養孩子需滿足的條件、收養關係能否解除、民間送養收取「感謝費」或者「營養費」的行為是否違法等問題,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鄧雯芬律師,一起來聽聽律師怎麼說。

1

生父母能否任意將孩子送養?

生父母能否送養子女,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綜合進行判斷。

首先,我國現行的收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被送人和送養人的主體範圍均做出了明確規定,只有同時符合,才能送養。

關於被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第4條規定,以下三類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作為被送養人: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關於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第5條規定,孤兒的監護人、社會福利機構、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這三類主體可以作為送養人。

生父母除非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原則上不能以放棄撫養權為由,私自將孩子送養。但收養法第7條也做了例外規定,即年滿35周歲的無子女的公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4條第3項、第5條第3項、第9條和被收養人不滿14周歲的限制。舉例來說,符合收養法規定的其他條件時,父母可以將13周歲的孩子,送養給孩子的伯父(38周歲,膝下沒有子女),這屬於親屬之間「過繼型」送養。

其次,收養法對送養子女還提出了以下要求或限制,送養需要滿足相關條件。如:(一)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2

想要收養孩子需滿足哪些條件?

一是收養人需具備法定條件才能實施收養行為。根據收養法第6條的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年滿三十周歲。一般情況下,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但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條件(一)即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二是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三是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特殊規定。為維護社會公德,保障被收養人的人身權利不受侵害,收養法第9條規定,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該條的限制。如收養13周歲的女孩,收養她的單身男性,要比她大40周歲以上,即滿足53周歲以上的條件,而有血緣關係的大伯收養她時,就不受該條的限制。

四是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此外還需要注意,收養的孩子如果達到一定年齡時,收養前要徵求孩子的同意。收養孩子時,除被送養人、送養人需具備法定條件,收養、送養雙方自願外,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求被收養人的同意。

3

收養關係成立後能否解除?

收養關係的有效成立,需要有符合法律規定收養條件的收養人和送養人籤署收養協議,並依法辦理收養登記手續。收養協議是由收養人和送養人之間籤署,被收養的孩子屬於收養法上規定的養子女,收養關係能否解除要分情況討論。

養子女未成年的,屬於無行為民事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自己解除收養關係。根據收養法第26條、27條的規定,在此期間收養人也不得解除收養關係,但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可以協議解除,養子女年滿十周歲以上的,應當徵得養子女的同意。如果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養子女合法權益行為的,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係。送養人、收養人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係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養子女已經成年的,如果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可以和養父母之間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訴訟的方式解除收養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係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係的登記。

4

民間送養收取「營養費」「感謝費」的行為是否違法?

民間送養收取「營養費」「感謝費」的行為是否違法不能一概而論,具體要考慮收取「營養費」「感謝費」的數額和目的 、送養子女的原因等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的規定,不是出於非法獲利目的,而是迫於生活困難,或者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私自將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給他人撫養,包括收取少量「營養費」「感謝費」的,屬於民間送養行為,不能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論處。對私自送養導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符合遺棄罪特徵的,可以遺棄罪論處;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根據收養法第31條的規定,如果借收養名義拐賣兒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遺棄嬰兒的,由公安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出賣親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門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民間送養收取「營養費」「感謝費」,如果是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出賣親生子女,根據我國刑法第240、241條的規定,孩子父母涉嫌拐賣兒童犯罪,收買人涉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

另外,在收養和送養中如果對兒童有猥褻、性侵、非法拘禁、綁架等行為的,還可能涉嫌猥褻兒童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遺棄罪、強姦罪等,都會被依法處罰。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生父母或者養父母的附屬品,送養、收養需遵守法律相關規定,以有利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的撫養、成長為出發點。合法收養,是對孩子的保護,也是對收養人、送養人的保護。(作者:劉欣)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從熱點案件看法律如何規定收養關係!
    【以案釋法】從熱點案件看法律如何規定收養關係!根據澎湃新聞2020年4月8日採訪視頻所載內容顯示,女孩「蘭兒」於2015年9月被生母為衝「災氣」而送養給「養父」鮑某某。送養時,「養父」鮑某某時年43歲,未婚;而「蘭兒」時年13歲。律師點評收養時,「養父」鮑某某43歲,被收養的女孩13歲,未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登記。
  • 雙方自願領養送養小孩違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領養人是可以領養孩子的,而在現實生活中,私下抱養的行為是非常多的,那麼,雙方自願領養送養小孩違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網友諮詢:雙方同意私自抱養孩子犯法嗎?北京市京師(南昌)律師事務所樂治用律師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雙方同意私下抱養孩子並不是犯罪的行為,如果沒有辦理收養手續的,是屬於違反收養法的行為。收養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可以收養被收養人。其之間的關係主要有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產生法定的父母子女關係,二是對被收養人及其生父母之間的父母子女關係以及基於此的其他親屬關係同時消滅。
  •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嗎?
    再次,因為花花已經年滿8周歲,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案例中,花花表示願意接受老張的收養。現行《收養法》第十一條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願。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哪些?
    ,確保了關於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權益的合法性,《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哪些呢?最後,因為花花已經年滿8周歲,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案例中,花花表示願意接受老張的收養。
  • 中國內地涉外收養相關法律規定(曉魯律師信箱)
    為了有利被收養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障收養人和被收養兒童的合法權益,中國制訂了有關收養的法律法規,並加入了《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同時我國民政部門確立了「優先國內公民收養,適量涉外送養」的涉外收養工作指導思想。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外國人、華僑及港澳臺同胞在中國內地收養兒童的條件和程序。
  • 上海市加強制度建設 規範兒童福利院撫養未成年人的送養和收養工作
    今年,上海市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上海市兒童福利院撫養的未成年人送養和收養工作操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為規範兒童福利院撫養未成年人的送養和收養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對查找不到生父母,被公安部門確認為棄嬰(兒)身份、由民政部門監護、市兒福院收留撫養的未成年人,首先對被送養人的DNA採樣與公安部門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進行比對,未比中的可以送養。同時,對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門或市兒福院監護未成年人的送養作出了規定。二、規範送養工作流程《規程》對送養流程作出以下規定:一是送養前評估。
  • 法律對收養人義務規定嚴格 收養地震孤兒應謹慎
    法律對收養人義務規定嚴格 收養地震孤兒應謹慎  這些日子,無數熱心人牽掛著「震地孤兒」,表達收養意願的人打爆了諮詢熱線。然而「收養」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活名詞,從法律的角度講,裡面還包含著更多的責任與義務。
  • 沒有辦理收養手續,怎麼解除收養關係?
    很多人覺得寄養就是收養。事實收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如果雙方因為糾紛不知如何解除未經登記的寄養關係。 沒有登記的收養關係,如果想要解除,首先確實雙方的的收養關係是否形成事實。 很多收養關係雖然經過親友的見證共同生活,但是尚未辦理收養登記,也需要按照收養的關係看待,如果想要解除,也要按照收養關係的解除規定進行。被收養人如果已經成年,可以和收養人或送養人協議解除。如果被收養人年齡大於10周歲,需要本人同意。
  • 追劇學法,從民法典角度看「收養」
    以家人之名中,小哥子秋在生母賀梅將其留在家中之後,被李海潮撫養成人,那麼從《民法典》的角度來看,李海潮對子秋的收養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七條的規定:「生父母送養子女,應當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賀梅已經離婚,而當時生父不知所蹤,賀梅可以對子秋進行送養。
  • 收養孩子需滿足什麼條件,收養的孩子對養父母有法定贍養義務嗎?
    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孩子的,如果想要去收養一個孩子需要什麼手續和條件呢?收養的孩子畢竟不是親生的,如果以後老了養子女不贍養自己,養父母是否可以通過法律維權?在收養關係中主要涉及到三個主體,被收養人、送養人和收養人,想要滿足合法的收養關係,這三者都要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
  • 鮑毓明案牽出送養黑產:知乎上有送養信息 小孩售價10萬起
    作為百度貼吧裡「未婚媽媽吧」的創建人,「送養、收養」是宇文無豔(網名)聽不得的字眼。4月10日,法治周末記者在網上向她提出一些關於民間送養的問題,她很快發來大段的文字。「收養女孩的,多是賣給鮑某明(原文為具體姓名)那種禽獸!」她寫道。
  • 知乎、QQ清理「領養送養小孩」信息後,母嬰網站仍有人發帖
    說法讀法條:關於領養送養我國的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對於收養人,法律也有明確規定。第一,無子女;第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第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第四,年滿三十周歲。一般情況下,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另外,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孤殘兒童或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棄嬰兒童不受限制)。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時,需要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年齡相差40歲以上。而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 未婚生育孩子可否送養他人?
    女方有意將小孩送養他人,但男方不同意怎麼辦?  江西哲遠律師事務所方律師:《收養法》第10條規定: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因此,如作為生父母並非下落不明或查無蹤跡,要送養小孩須經父母雙方籤字同意。如父親不同意則不能送養。
  • 民法典來了|條件放寬、範圍擴大,收養規定的那些新變化!
    無子女……」;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第一項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第一千一百條第一款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 知乎QQ清理「領養送養小孩」信息後 母嬰網站仍有人發帖「換養小孩」
    記者反問對方領養送養孩子是否違法,其稱不清楚。說法讀法條:關於領養送養我國的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北青報記者查詢有關法律發現,根據我國現行的收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中規定,生父母除非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原則上不能以放棄撫養權為由,私自將孩子送養。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單身人士收養異性子女有哪些規定?
    長江日報-長江網6月11日訊(記者陳勇)單身人士收養異性子女有哪些規定?民法典對現行的收養規定作了適當調整和強調,總的原則是擴大了被救濟者的範圍和保護未成年收養人的力度不減。湖北協立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好介紹,我國現行有關收養的法律規定嚴格,單身人士收養異性子女,僅在年齡上就有三個硬性標準,單身人士收養異性子女必須相差年齡40歲以上;被養人的年齡應在14周歲以內,十周歲以上的孩子還要徵得其同意。艾先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35歲時,單身的他萌生了收養一個孩子的想法。
  • 送養兒童!是變相拐賣還是為了孩子?網友:養不起就別生
    隨後,知乎等媒體也作出回應,知乎官方帳號「知乎小管家」發布消息稱,對知乎網站內「送養」相關信息進行了全面的清理,並對相關帳號進行永封處置。該消息稱,監測到個別用戶在站內發布「送養」等可疑信息。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私自籤訂收養協議是違法的,也是無效的。
  • 被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是否有權要回監護權和扶養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姚邢說,收養是擬制血親關係藉以發生的法定途徑,變更親子法律關係茲事體大,各國法律均以收養為要式法律行為,只有符合法定形式,收養的成立才產生法律效力。   姚邢進一步解釋到,《收養法》第十五條規定: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係自登記之日起成立。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為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 在民間抱養了一個男孩,孩子的生父母卻不願辦法律收養手續,該怎麼辦?
    孩子是超生的,至今快十四歲了一直沒辦收養手續,現在孩子的生父母卻不願辦法律收養手續。孩子的戶口在朋友名下,我朋友該怎麼辦?A5:送養人不配合辦理收養手續的,無法成立合法的收養關係。但確定收養關係是否成立,除了適用《收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外,也應當考慮子女的意願,你朋友可以考慮通過訴訟確認事實收養關係。首先,送養人不配合辦理收養手續的,收養關係不能依法成立。
  • 未辦理收養登記的被收養人撫養權如何處理
    依照1992年4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15條的規定:「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孤兒的,應當向民政部門登記。除前款規定外,收養應當由收養人、送養人依照本法規定的收養、送養條件訂立書面協議,並可以辦理收養公證;收養人或者送養人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1999年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15條:「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