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三五」|堅持立德樹人,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2021-02-25 江蘇科技大學

「十三五」期間,學校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主動適應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秉承「船魂」精神,弘揚「篤學明德、經世致用」校訓,培養具有「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齊心、幹得成事」特質的人才,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出臺《「課程思政聚合行動」方案》《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持續實施「課程思政聚合行動」。成立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建設「1+1+1」課程思政課程群,深度挖掘各學科專業課程及各教學環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強化價值引領,厚植育人底色,實施「課堂、網絡、實踐」三位一體課程思政教學項目。實施青年教師「三個一」工程,依託黨的基層組織匯聚育人合力,將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協調育人效果納入《二級黨組織黨的建設綜合考核辦法》。

逐步形成「系統化、精準化、特質化」的行業特色型高校素質教育模式,形成了五步進階、涵養特質的培養路徑;實施文明修身工程、讀書明德工程等素質教育六大工程,構建「一核心四模塊四驅動四協同」的誠信教育體系,通過認知、養成、實踐等育人體系加強友善教育;深化與船舶行業、科研院所合作,發揮校友積極作用,助推大學生成長成才,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不斷拓展優質生源基地建設, 通過「校園開放日」「流動船模館」、專題講座、「優秀學子母校行」「我和江科大的故事」「共建創新實驗室」「生源地中學合作專人負責制」等重點項目推進,學生生源質量得到不斷提升。近幾年,在投放招生計劃的30個省份中,超省控線20分以上省份超過20個;2020年鎮江校區在江蘇省內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與2016年相比較,理科提升8分、文科提升4分。

建立本科專業預警與動態調整機制。制定《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與發展規劃(2015-2033年)》(試行)及《本科專業預警與動態調整實施方案》《本科專業目錄指南(2015-2033)》等校級文件,實施專業辦學狀態監測。十三五期間,共增加14個新專業,其中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及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11個「新工科」專業,專業布局與時俱進,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以「雙萬」計劃為契機,提前謀劃,科學設計,超前布局,有計劃、有重點、分階段組織實施一流專業建設工作, 「十三五」期間,我校新增國家一流專業8個,省特色專業18個。

我校新增國家一流專業

序  號

專業名稱

1

船舶與海洋工程

2

焊接技術與工程

3

自動化

4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5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7

工業工程

8

應用化學

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構建了校級—省級—國家級梯次遞進的重點課程建設體系;組織制定了「走向深藍」系列「金課」建設規劃(共50門課程);遴選1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校級重點培育建設課程,另有13門課程被江蘇省遴選為立項建設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校獲認定首批國家一流課程6門(其中:線下課程1門,線上課程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門)、省一流課程7門。

「十三五」期間,「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省級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1個,新增省級示範中心1個,全校擁有實踐教學基地300餘個。此外,獲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研究生教改成果獎2項,省高校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126項。

「十三五」期間,學校積極構建以學科競賽為牽引、以本科生創新計劃為核心、大學生科技文化節為基礎分層推進的「金字塔型」創新素質培養體系。本科生創新計劃工作全面推進,共資助本科生創新計劃2379項,其中552個項目獲江蘇省教育廳經費資助,共計8700餘名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累計發表研究論文565篇、申請專利338項、完成實物模型562個。獲「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1項、銅獎6項;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賽二等獎8項;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6項;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8項,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4項。此外,獲批省優秀研究生工作站38個;獲得研究生相關競賽國家獎9項,省級獎22項。

成為「留學江蘇目標學校」,在校留學生規模達到729人,具有海外訪學交流經歷的學生達578人,佔在校生2.59%;有計劃地開展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工作;中烏、中澳2個合作辦學項目順利通過「江蘇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範性建設工程」終期驗收;與俄羅斯奧加遼夫莫爾多瓦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的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獲教育部批准。依託中烏合作辦學項目成功獲批「江蘇省教育廳首批中外合作辦學平臺聯合科研項目」1項。發展優質海外合作夥伴達到47家;建成留學生優質生源基地7個。


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招生總人數3.18萬餘人,畢業生總人數近2.3萬人,社會培訓量達2.5萬餘人,獲江蘇省優秀繼續教育院校稱號,獲批3個省級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專業和9門江蘇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共享課程。積極開展政產學研合作,爭取設立了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江蘇省產業人才培訓示範基地、江蘇省軍轉幹部培訓基地等12個培訓平臺,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借鑑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思想理念,高水準地重構2018級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實「四新」建設思想,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

落實「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出臺《專業類招生、大類培養與專業分流實施方案》,設置10個招生專業類、17個培養大類,實施「1+3」人才培養模式,深藍學院選拔「深藍學子」,全程開展「高階課程+素質拓展+國際交流」的模塊化培養和全程化的學術導師制培養。

實施輔導員職級制,強化「五個一」崗位要求,加強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獲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優秀工作案例一等獎2項,江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論文一等獎3項、全國獎項4項,獲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2人、入圍獎3人,獲輔導員素質能力競賽省級複賽三等獎3人。

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做細做實分類教育及幫扶工作,成立大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為學生提供一站式服務。構建立體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形成 「三位一體」的資助格局和「多元混合」資助模式,學校連續獲評「全省學生資助工作績效評價優秀」單位。

充分發揮各學院、系、專業教研室、班級各層級力量,打造「就業輔導員+心理輔導員+就業指導教師+專業課教師+校友」工作矩陣,加大就業指導工作的落實力度,就業指導由「一對多」轉變為「多對一」,提升崗位精準性,最大程度實現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

全方位組織「線上線下」結合的立體化就業服務,實現「線上+線下」雙線渠道求職服務,推動招聘面試從「群面」向「獨面」轉變,優化網上就業服務,使畢業生掌握線上應聘技巧,提升線上就業能力。

「十三五」期間,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本科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4.38%,位居江蘇本科高校前列。



審核|毛暉

校對 | 王琳

統稿 | 文軒

排版|王文強


相關焦點

  •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院校人才培養中心環節
    >院校教育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必須把立德樹人擺在人才培養首要位置學校是立德樹人的地方,立德樹人既是根本任務,也是工作標準。軍隊院校人才培養效能發揮得好不好,關鍵在於能否緊緊扭住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節,真正為軍事人才培養提供方向保證。立德樹人,是我們黨對包括軍事教育在內的社會主義教育根本問題的鮮明回答。早在1931年,毛澤東就提出要辦一個「紅埔」,並強調必須向紅軍源源不斷地輸送經過學校訓練的軍政素質好的紅色指揮員。
  • 蘭州大學: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會上,校長嚴純華作了題為《堅持立德樹人 推動內涵發展持續推進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臺階》的報告。他說,立德樹人是大學最根本的任務,最核心的使命,蘭州大學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堅持立德樹人 培養時代新人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筆談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過程中高度重視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教育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中的崇高使命,提出了「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十三五」回顧 | 立德樹人守望初心,追求卓越勇...
    「十三五」以來,中山大學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紮根中國大地、加快進入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努力邁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作為戰略發展目標,凝心聚力搞建設,銳意改革促發展,進入了「邁進一流、追求卓越」的新時期。
  • 武漢學院不忘立德樹人初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20年教師節賀詞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校廣大教職員工迎難而上,投身抗疫,尤其是廣大教師克服種種困難,開展線上教學,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目標,並保證了教學質量。一直以來,我校廣大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甘於教書育人,勤於科學研究,樂於服務社會,教育、培養、感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武院學子,為學校事業發展和國家、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貢獻,是學校發展歷史的創造者和見證者!
  • 戮力奮進創輝煌 立德樹人譜華章——嶽西縣「十三五」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綜述
    ,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育人質量,讓《嶽西縣「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列出的各項目標一一變成現實,譜寫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全新華章。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9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4.1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1%,較「十二五」末分別提高8.67、5.13、2.78個百分點。 (嶽西縣中洲小學維修改造後新貌)堅持方向,落實落細立德樹人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設「復旦本科...
    「十三五」期間,上海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強化市級統籌,深化教育綜改,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就,育人探索實現新突破,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教育質量得到新提升,綜合改革釋放新活力,服務貢獻開闢新格局,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 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價值目標,意味著從關注規模、數量向重視結構、提高質量轉變。《禮記大學》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高校要堅守大學育人的初心宗旨,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核心使命與根本任務,而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三大使命則是由人才培養功能所派生並且為人才培養服務的,最終彰顯為對人民群眾、國家民族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所作的貢獻。
  • 怎樣立德如何樹人
    原標題:怎樣立德如何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 西安翻譯學院:在立德樹人中培養青春追夢人
    近年來,西安翻譯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始終把嚴和愛貫徹在人才培養全過程,讓管理嚴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活動實起來、讓學生忙起來、讓人才培養質量更高起來,在立德樹人中為國家培養新時代的青春追夢人。  為學之道在於嚴  西安翻譯學院由我國當代傑出教育家、中國民辦教育的拓荒者丁祖詒所創辦。
  • 迎接黨代會丨堅守教育報國初心 勇擔立德樹人使命 努力推進高質量人才培養
    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持續推進專業、課程、教材和實踐教學體系「四大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模式「三項創新」,著力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構建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 楊志彬:堅持立德樹人是未來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
    2020年就要過去了,時間非常快,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的學前教育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19年全國的幼兒園數量已經達到了28.1萬所,毛入園率也取得了81.3%的好成績。這當中是和我們廣大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辛勤的努力分不開的。
  • 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黨的十八大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做出批示指示,強調高等學校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書寫奮進之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迫切要求。
  • 東南大學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經驗做法
    強化崗位培訓、強化職責管理、強化示範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高水平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隊伍保障。學校注重從頂層規劃高度,錨定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制度化和規範化導師的「育德」和「育才」工作。《東南大學十三五規劃》「人才培養」章節中,開宗明義「立德樹人,培養一流人才」。《東南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方案》明確規定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要求導師將德育工作貫徹於人才培養全過程。
  • 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秉國:堅持立德樹人 培養時代...
    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徐秉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過程中高度重視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教育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中的崇高使命,提出了「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的重要論斷,為我們在新時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 浙大校長吳朝暉:努力構建以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明確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三項基礎性工作要求。  全國教育大會進一步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要求高校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山東大學孫康寧:一以貫之的「傳道授業」中,始終堅持「立德樹人...
    從剛開始執教以「授業」為主,到現在更加注重「傳道」,雖然教學理念發生了轉變,但他終身學習、「立德樹人」的初心卻未曾改變。當新工科的理念逐漸成為主流,全新的領域便需要有探路者為之探索。前路漫漫,非志堅者無以行遠。回望來路,背後飽含艱辛。本期讓我們聚焦齊魯名師山東大學孫康寧教授,看他如何用立德樹人的初心與在新學科的探索,二十年如一日培養「大寫的人」。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
    此次集體學習研討的專題為「堅持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圍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教育部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李克強總理在對首屆「職業教育活動周」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劉延東副總理多次強調,職業教育要「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就「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專門部署。
  • 立德樹人:探索新時代青年法治人才培養的新進路
    立德樹人:探索新時代青年法治人才培養的新進路孫曉雷 韓煦(復旦大學團委)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