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花了50年調查丹麥人的家庭生活,發現他們不只是Hygge那麼簡單

2020-12-15 界面新聞

記者 | 來舒敏1

前幾年,Hygge一詞被大家所知曉。它起源於19世紀的丹麥,代表了丹麥人在家追求舒適、溫暖的生活方式。

如果把它具象化,那就是:

就算有電燈也喜歡在家裡點蠟燭,營造一種溫馨的感覺;

每天給自己泡一杯熱飲,或者在家做做甜點;

家裡有一個冬天可以烤火的暖爐;

或者給自己蓋上軟軟的毯子,躺在沙發上讀書……

丹麥人在家裡的真實生活真的如此hygge嗎?

宜家花了半個世紀,調查了丹麥人在家裡的真實生活,有66%的丹麥人認為他們的生活方式被媒體、網絡給曲解了,並沒有那麼樂活。

33%的丹麥人會在不告訴家人的情況下扔掉他們的東西;21%的丹麥人難以在家裡找到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

36%的丹麥人選擇在客廳爭論;50%的丹麥人會在大掃除後如釋重負;也有13%的人從來沒有做過大掃除。

看來丹麥人活得沒有那麼佛系,他們也有一些生活小煩惱。

為了展示丹麥人最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宜家專門做了一個「Ikeahomeview」網站,供丹麥人自由上傳自己的家以及一些生活小視頻。

目前有11個丹麥家庭展示了自己的家。有的是年輕的三口之家,有的是老年家庭;有的是藝術家,有的是環保主義者;有的擁有大農場,有的生活在船上……

總之,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而且大部分丹麥人難以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53歲的Morten是個藝術家、爵士樂手和美食家。他和兩個孩子住在400平米的別墅裡。作為一名藝術家,他的住所也是他的工作室,有100%的自由度。

他可以睡到自然醒,隨意決定自己的休息日。別看Morten生活得那麼瀟灑,他說:「我的生活就是工作的生活,別想著平衡了。」

24歲的Gittemarie是素食主義者和環保人士,一個人住在66平方米的公寓裡。

Gittemarie喜歡變廢為寶,用一些可重複利用的垃圾做小家具,還能保證家裡沒有任何塑料容器。

她覺得對生活的觀察比舒適更重要。

Sofie和Jonas夫婦帶著兩個小孩住在船上,他們的居住面積只有45平方米,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甚至容納得下一個走入式衣櫃。雖然Sofie有時候會暈船,但在陸地上擁有一個房子會讓她更焦慮。這個小小的空間反而讓家人之間變得更親密。

看了所有丹麥人的家後,我發現沒有一個人會做Hygge裡闡述的那些事。

為了讓外人了解丹麥人真正的生活樂趣,宜家正在招聘一位「快樂研究員」,邀請TA來丹麥旅行半個月,走訪丹麥家庭,找到丹麥人生活幸福度高的秘密。

最驚喜的是,宜家不僅幫你支付所有的旅程費用,還支付你將近8000美金的薪水!

「快樂研究員」的招募活動面向全球,只要你滿18周歲,有好奇心,喜歡拍攝、旅行、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就有機會參與這個項目。

7月中旬,我們就會知道誰將會是被選中的幸運兒,大家拭目以待吧!

圖片來源:www.ikeahomeview.com

相關焦點

  • 解讀丹麥人幸福秘訣 「hygge」中譯本新書發布
    解讀丹麥人幸福秘訣 「hygge」中譯本新書發布 2017-07-  該活動由丹麥駐華大使館,聯合中信出版集團和搜狐共同舉辦,旨在介紹丹麥人幸福的秘訣,以及秘訣背後的支撐理念「hygge」。該書英文版The Little Book of Hygge: The Danish Way to Live Well 於2016 年9月由英國企鵝出版社面世後,便迅速登上了《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榜單。
  • CHN 印象 都在講hygge,到底是在講什麼?
    2016 年《世界幸福報告》的評比中,丹麥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對於丹麥人來說,他們的幸福哲學其實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單詞:hygge。
  • 「Hygge」帶你解鎖現在最流行的家裝幸福風
    在丹麥,家是社交生活的中心丹麥人的幸福指數一直居世界之首。在新一年的《世界幸福報告》的評比中,丹麥又一次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冬天挾裹著陰霾和寒冷而來,讓人心情莫名低落,因為缺乏自然光照和溫暖,連狗都可能會抑鬱,那麼丹麥為什麼在幸福指數上高居榜首?——這大約都是Hygge文化的功勞。
  • 裹上毯子、喝杯咖啡,你就能體驗時下流行的丹麥「Hygge」生活
    Hygge 也是丹麥的國民宣言,而且燭光晚餐、圍爐取暖、毛線絨襪、暖粥咖啡、蛋糕好友……這些都是丹麥人永恆追求的家庭幸福感,他們對 Hygge 有著一種痴迷。因此丹麥人顯得都非常內向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大不列顛,Hygge 一詞已經與「英國脫歐」(Brexit)和「川普主義」(Trumpism)等一道,被《柯林斯大辭典》列為 2016 年 10 大熱詞之一了。
  • Hygge丹麥式溫暖家,「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學
    這間雙層住宅位於臺灣新北市,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丹麥的hygge概念*,擁有270度城市和山脈美景視野,由本地設計工作室CA Design傾力打造。住宅的感覺更像是一家酒店,卻擁有家的溫暖和舒適感。丹麥處在北歐,一年有很長的一段日子都是日短夜長,丹麥人非常注重在家中營造舒適、溫暖的感覺。業主是一對夫妻倆,CA Design設計了他們的第一套房子,所以當他們買下第二套房子時,他們首先想到了CA Design。 夫妻倆想要一個更像是度假屋的空間,而新北市的這個地區離市區不遠,卻遠離喧囂,非常適合度假和退休生活。
  • 在「Hygge工具箱」找到丹麥人幸福的秘密
    在一個「一年有6個月晝短夜長,連狗都可能抑鬱」的國度,丹麥人的幸福指數為什麼位居榜首?全球暢銷書《丹麥人為什麼幸福》作者麥克·維金給出的答案是:Hygge就是讓丹麥成為世界幸福之都的魔力秘方。
  • 宜家在中國5個城市做了廚房調查 到底發現了啥?
    他們普遍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平時下廚頻率不高,也不太講究;但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卻會為食物拍照,偶爾也嘗試烘焙、西餐等非傳統烹飪體驗,還把一起下廚、相聚而餐作為了呼朋引伴的新理由——當使用廚房的人變了,當做飯和吃飯不單純是為了滿足溫飽,廚房和餐廳自然也就會變得不同。  年齡已屆30歲上下的80後已成為了中國廚房的主力軍,而且下廚習慣明顯區別於他們的父母輩。
  • 調查顯示:丹麥人對女權主義有著明顯的反感
    但根據權威機構輿觀(yougov)——劍橋全球主義項目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除了丹麥之外,英國也是發達國家中女權主義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調查發現,只有六分之一的丹麥人認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三分之一的丹麥人認為對大街上路過的女性吹口哨是合適的。
  • 千萬別逛貴陽宜家!它根本不只是賣家居那麼簡單!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商場提供超過9,000種家具及家居用品,以及48間為貴陽人真實家居生活設計的家居展間,以提供直觀、實用的家居生活靈感,用宜家的專業設計啟迪顧客對家的憧憬。為了讓顧客有更好的購物體驗,商場提供800多個免費停車位,其中包括更寬大的家庭停車位和無障礙停車位讓停車更便利。
  • 像丹麥人一樣生活,Hygge起來!據說試過的人都為之著迷!
    根據2014年透明的國家數據,丹麥是這個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98%的丹麥人相信政府、立法機關,相信警察會保衛國民們的安全。他們大多關心家庭現狀,關注結婚率、離婚率和生育率,在意兒童在放學後,是更多的與自己的父母待在一起,還是說在學校和託管中心裡生活。
  • 宜家小冊子停刊,70年了網友才發現:賣家具原來是宜家副業
    宜家小冊子停刊,70年了網友才發現:賣家具原來是宜家副業 2020-12-18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丹麥Hygge式設計,遇見生活中的小確幸
    丹麥人對於他們設計的椅子是如此自豪,甚至在博物館裡開闢了一個椅子陳列專區。近百款標誌性的丹麥椅子極具設計感,而設計感的背後則是源於Hygge理念的舒適。丹麥人對於音樂的品質極為苛刻,此外,他們更是將獨有的設計天賦傾注於音響設計,造型極具藝術感。近年來,丹麥人更是將酷炫的科技融入音響設備,已然成為時尚潮流的風向標。丹麥達尼CALLISTO音響系統,將卓越音質和丹麥設計風格完美地融為一體。結合酷炫的科技感和簡易的操作,這一套系統是丹麥Hygge風真實全面的體現。
  • 商業|宜家家居憑什麼那麼火?
    最近宜家這個名詞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翻起了一波輿論爭辯。其實,中國是宜家在全球增長最快速的市場,目前中國共有18家宜家商場,其中8家位列全球十大之列,可以說是一家比較成功的家具企業啦~ 那麼問題來了,宜家家居憑什麼那麼火?它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 宜家為何不懼「天貓」?
    消費者可以非常便利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你要購買,就必須去宜家賣場,各種信息能夠讓你非常容易在現場找到。可能有人會問,這算是什麼電商,這明明是傳統的宣傳方式。那麼,宜家的所謂電商為什麼只是展示和宣傳,而不作交易呢?其實,品途網劉宛嵐女士,於2012年12月25日發表的《宜家:電商?O2O!》
  • 一些「hygge時刻」
    hygge,北歐語,沒有特指的含義,詞典裡是「舒適愜意」的意思。但在丹麥,它形容的是一種感覺和氛圍,一縷陽光、一杯熱飲、一頓滿足的晚餐、窩在沙發裡的舒適、周末的無所事事......都可以形容成「hygge」 進入9月,秋天已至,夏天未遠,2020年在不覺中已過去大半。感慨時間過得太匆忙,但平淡細碎的生活中也有一些閃亮,每次再翻看讀者們的投稿都會有治癒感。
  • 理想生活,Hygge當道
    左:Picture from Coco Lapine Design右:Picture from Skona Hem如果說大眾對於北歐風格的理解是一種克制、素淨的「性冷淡」,那麼現在,他們迎來了一個新興熱門概念:「Hygge」(讀作「hoo-gah」)。
  • 再見了,宜家小冊子!70年了網友才發現:賣家具原來是宜家的副業
    最高達2億本的宜家小冊子 自1950年誕生至今 剛好整整70年 與其說它是一本宣傳冊 它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看得讓人停不下來
  • 丹麥人過聖誕節
    由於丹麥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家,農民們不僅習慣於和動物們生活在一起,還會將尼森小人擺在閣樓中,尼森是斯堪地那維亞傳說中的小精靈,雖然和聖誕老人有著近似的衣著打扮,但是尼森小人的衣著更平民化,他或者她穿著灰色的褲子(或者裙子),腳穿木鞋,頭戴紅色的尖帽。丹麥人在聖誕月會擺出尼斯,恭敬地對待,並在聖誕夜盛上一大碗米粥,否則丹麥人相信尼斯會發怒,來年不讓農民們有好收成。
  • 出售「生活方式」的宜家
    每一個家具,都有故事和生命力,這種家具帶給人的情懷,讓瑣碎的生活增添了享受其中的理由。以宜家的Martin椅為例,這是一把以男人的名字命名的椅子,它的產品文案是這樣寫的,「Martin椅,Martin要離開我?沒關係,買個宜家不離不棄的Martin椅,只要4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