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該被槍斃!」——疫情之下,家是最危險的地方

2021-01-08 德國知道君

我媽說同性戀是邪惡疾病,魔鬼把我變成同志,她每天大聲禱告讀經,要我擺脫原罪去娶老婆。在這段糟糕的時期,基本上我無處可去,只能活在這樣的霸凌環境。

——23歲的出櫃男生Sam

當各國採取封城、禁足措施,試圖壓制新冠疫情時,LGBT族群遭遇恐同霸凌的問題也正在加劇。

沒飯吃、被家暴……今年的冬天來得似乎格外早,也格外冷。

沒飯吃、被家暴……

在德國,諸多未成年同性戀人群並不為家人所接受。

19歲的妮奇(Nicky)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她「被出櫃」之後,遭到母親和母親伴侶趕出家門,但這期間只能困在家,「我不能吃他們買的東西,我媽的伴侶還說我很噁心,希望不會被我傳染」。

"我快瘋了,我爸在數天前發現我是同志,就不給我飯吃了",住在奈及利亞最大城市拉哥斯的費斯圖斯(Festus)說,"我爸趁我睡覺時,偷看我手機的對話紀錄,現在他想把我趕出家門。」

Sam則稱,看著大家在社群平臺上分享在家健身、線上開趴的內容,「他們完全沒有認知到,有像我一樣生活困難的人,而我們困難的原因不是病毒,而是性向。」

疫情期間,由於居家限制,這些同性戀青年被限制在不支持他們作為家庭成員或同居者的惡劣環境中,增加了他們接觸暴力的機會,以及他們的焦慮和抑鬱。

他們受到越發嚴重的家庭暴力,承受著長時間的心理壓力,他們急需一個「庇護所」。

科隆的「anyway」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這裡,孩子們可以表現出他們真正的樣子。遺憾的是,受疫情影響,「anyway」被強制關閉68天。

在此期間,一份針對296名曾到訪者的在線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青少年受到疫情嚴重或極嚴重影響,而這之中五分之一與他們的性別認同有關。甚至有年輕人與「anyway」員工聯繫,表達了自殺意向。

「隔離期間,家是最危險的地方。每隔幾天,家裡的緊張氣氛就會升級,」來自Hürth的Hannah正是其中一員,「我的父親是保守派,每當同性戀話題出現在媒體上時,他就會說『他們都該被槍斃』」。

幸運的是,如今anyway已經重新開啟,至少部分孩子能重新回到「庇護所」。然而類似機構的缺乏、機構資金的不足,依然是橫亙在大家面前的一塊大石。

德國真的是LGBT的天堂嗎?

在人們的印象中,對於LGBT人群,德國似乎已是天堂:各類遊行、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新生兒可選中間性別,小編本人也曾多次在街頭看到牽手、擁抱的同性情侶。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相比一些欠發達的國家,德國作為一個經濟發達、文明程度高的國家,對同性戀就像他們對難民的態度一樣,都是相對開放的。

但相比於其他的一些發達國家,德國在同性戀的態度上相對保守。並且德國文化上本身就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國家。

根據反歧視機構的研究,近20%的德國人認為同性戀是「不自然的」。參與調查的人中有近40%的人表示,他們發現看到男人或女人在公共場合對彼此表達愛意是不愉快的,例如親吻。

此外,當同性戀影響人們自己的私生活時,他們就會變得更加不支持。例如,39.8%的受訪者會覺得有女同性戀女兒是不愉快的,而40.8%的受訪者會對同性戀兒子感到不愉快。大約27%的人認為學校的性教育應該只涉及異性戀關係。

德國經濟研究所和比勒菲爾德大學的一項共同研究顯示,30%同性戀人群在工作中受過歧視,而在跨性別人群中這一比例超過40%,甚至有7%被調查者表示,他們「經常」受到歧視。也因為這種歧視行為,接近三分之一的LGBT人群不敢「出櫃」。

其實,德國的LGBT之路走得並不容易:

1994年,關於同性戀性行為違法的法條才實際廢止。2001年,德國通過了生活伴侶關係法,從法律上認可同性伴侶關係。2006年,《平等待遇法》正式生效,將對同性戀的歧視列為非法就業歧視。2017年,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伴侶得到領養小孩的權利。可以看到,LGBT人群在德國獲得平等權益也不過20年,而在此之間,正是大家的一次次發聲、呼喊,才讓這條路愈發通暢。

疫情對LGBT群體的打擊尤為嚴重

疫情之下,社會停擺,所有人都或多或受受到影響。而其中,受到打擊最為嚴重,同時又最常被忽視的,正是LGBT群體。

第38屆CSD同性戀遊行,其主題為「無可感謝(Danke für nix)」,用以諷刺LGBT群體的待遇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改善。

這句響亮的口號,除了可以提醒政府和社會向性少數群體投向更多關注外,或許也可以用來提醒我們自身。

作為社會一員,作為某些「出櫃」或「未出櫃」的性少數群體的朋友、家人,我們或許可以做些什麼,讓他們不再「無可感謝」。

相關焦點

  • 他們在最危險的地方,寫下最溫暖的日記
    他們在最危險的地方,寫下最溫暖的日記 2020-02-1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之下的「普通職場人」該怎麼過?給你3點忠告
    以下,Enjoy:常識君|有話說作者:Ray先森2020年的職場,以我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開啟了第一個季度。疫情之下,各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首當其衝的,就是衣食住行各個民生行業,西貝賈國龍接受採訪就如是說:「目前最大的壓力還是養人啊,2萬多人,1萬多人在宿舍,1萬多人在家。
  • 疫情之下,去年買房的他們後悔了嗎?
    那麼,他們的買房計劃還能實現嗎?他們的購房想法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故事!90後萌娃奶爸住在老家,交著房租,準備還房貸!「因為疫情,房子暫時無法過戶!但萬萬沒想到,一場疫情,不僅把他困在了湖南老家,也讓他有了機會重新思考「買房」這件事。「我還沒決定毀不毀約,最近一直在猶豫。」小H告訴記者,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疫情之後,二手房價會跌,不想自己在高位時接盤。如今,他最期待的就是希望廣州能有一些優惠的政策出來,可以降低一下自己的的購房成本和購房壓力。
  • 疫情之下,全球卻都在搶衛生紙,他們做錯了嗎?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累計確診人數已達百萬的當下。各國民眾在防疫的同時也開始搶購食品和生活用品。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這場搶購風潮當中,最先出現全球性緊缺的並非糧食等物資,而是衛生紙——這是真的,在當下的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地,衛生紙都成了最搶手的物資,有人甚至為了爭搶它不惜暴力相向。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衛生紙,為啥成了搶手貨呢?
  • 疫情之下,設計師們對家的再定義
    在疫情之下,許多設計師的工作節奏都被打亂,原本的項目計劃有很多改變、推遲甚至是取消;但同時,設計師也因此能夠重新思考生活,運用設計加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為家庭、生活、社會注入新的設計靈感和力量。在這場疫情中,「設計上海」2020延期至5月26至29日舉行。
  • 疫情之下,他們救助那些滯留在家的武漢小動物們
    1月26日,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會長杜帆在公眾號裡發布了一則通告《貓狗留在武漢的主人們,可以聯繫我們》,表示在疫情管控期間,為武漢滯留動物提供無償援助。截止到目前,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已經救助了400多戶家庭,新的求助仍然源源不斷到來。但即便再苦再累,杜帆的志願者團隊裡,沒有人願意放慢下救助的腳步。因為他們都知道,在這場疫情中,不僅僅是人類遭受了磨難,動物也一樣。
  • 全球最危險的一個國家,酒駕直接死刑,黑幫人數比警界多出10倍
    那我們再舉一個反例,你覺得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是哪一個呢?是不是很多人都會回答,那種處在戰爭中的國家,但實際上,那些國家還真不一定是最危險的,我們今天說的這個國家才是最危險的。而這個國家呢,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是黑社會成員,他們的黑幫人數比警方的人數要多出十倍還要多,想一想這個比例你就知道,當地的人民究竟處在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之下!
  • 疫情之下的差評:零食小賣部關門歇業,火鍋有家難回...
    他們往往會事先一口氣註冊好幾個微信公眾號,在所有的號都發差不多的內容,簡單替換一下基本信息,就能一文多發。他們找到了海外華人這個切入口,註冊了一批名為 「 掌上 XX  」 的號,每天都推的內容都大差不差。
  • 疫情之下,如何找到內心篤定的力量?
    第一時間被派到疫情一線,過年回不來家,你確定你媽想讓你做這樣的工作?」你會發現,疫情之下,不同人的反饋天差地別。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不單單是這條朋友圈本身,而是我想起來,今年三月我在混沌參加過的一場辯論賽。這個辯論賽的題目叫做「危機時刻,創業公司是堅持使命重要,還是活下去更重要?」
  • 疫情之下,「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全世界疫情能否控制得住,不是取決於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國家,而是取決於疫情控制得最差的國家。」而且,張醫生還認為,這場疫情要做到持續一到兩年的準備。真令人心碎。這幾天,新病例往往都是來自於海外輸入。比較不幸的是,昨天,廣州出現了海外輸入、感染本地人的病例。
  • 疫情之下,海外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情況如何?看看他們怎麼說……
    隨著海外疫情形勢的緊張,中國削減了大部分的航班,華人華僑到底能不能回來、要不要回來成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話題。處於海外疫情之下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了哪些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煩惱與期待?記者對其中一些人進行了連線採訪。
  • 九龍坡區交巡警彭懿瑩:讓最危險的地方安全暢通
    面對群眾停車的種種疑問,彭懿瑩都會耐心的解釋:「這是120救護車通道,你車停在這裡,會妨礙救護車出警,一分一秒對病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現在是疫情期間,你在這裡進進出出,對你是也是危險。」衝鋒在最危險地方疫情期間,道路交通壓力相對較小,但與此同時,由於城中心的幾家醫院周邊老舊小區多,停車位數量不足,周邊道路亂停亂放現象較嚴重,可能影響救護車的同學。到崗後,彭懿瑩對亂停亂放車輛的駕駛員進行教育勸離,讓車主們都意識到疫情期間警民共同維護好交通秩序,就是在為防疫做貢獻,保證了醫院的120救護車通道隨時暢通。
  • 疫情之下,視頻平臺的「宅家」大數據
    從不同內容選擇來看,疫情新聞資訊、科普知識學習、娛樂放鬆等都不同程度滿足了網民不同需求,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用戶量上升。對於抖音、快手、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等視頻平臺而言,在疫情期間,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及知識學習的同時,積極賦能平臺內容創作者流量支持、內容指導就變得重要起來。  上線疫情專區,在家也能及時了解疫情動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減少外出是廣大民眾最有力的防疫措施。
  • 疫情之下開學我們怎麼做才最安全?
    疫情之下開學我們怎麼做才最安全? 近日,廣西一所高中多名師生出現低燒發熱的症狀,經醫生診斷,該校發熱師生均為上呼吸道感染。雖然此次群體發熱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無關,但是學生和老師們在佩戴口罩,按時消毒通風的前提下都能這麼多人同時發熱,不免讓家長們對疫情之下孩子們開學後的安全問題有些擔心。那麼,現在這個階段開學,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孩子的安全呢?
  • 「最危險的疫情前線讓我去」——記市公安局榮市街派出所副所長...
    因為家庭原因,每年只有放假時兒子才能從廣州來哈與她短暫團聚,然而一個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母子倆的幸福時光變成了泡影,即使還沒疼愛夠孩子,卻只能狠心把他送到外地由親人照顧,因為自己有更艱巨的任務。" 國難當頭,我是人民警察、是共產黨員,只能把對兒子的思念和愧疚深埋在心底,衝到最危險的崗位上去。"
  • 時尚,在疫情之下
    即使銷售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損失,國內外的時尚品牌都在第一時間為克服疫情貢獻著力量。一筆又一筆來自時尚行業的捐款,湧上最前線,這些堅定的物質支持,是一線醫護工作者們最好的盔甲。 我們採訪了9位來自時尚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中有設計師、攝影師、公關,還有樣衣物流從業者、線上直播平臺的負責人,他們是這個看似璀璨絢爛的行業背後默默付出的那群人,在疫情的陰霾之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
  • 海外戰「疫」:疫情之下,華裔房東們該怎麼辦?
    嚴重的疫情令美國租房市場迅速冷卻,部分不良租客又令房東們有苦難言。在這艱難的一年裡,華裔房東們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出租未必租得出去,租出去又可能被拖欠房租,甚至被房客趕出自己家門。 疫情之下,華裔房東們該怎麼辦?
  • 川普:芝加哥是比阿富汗更危險的地方 都是民主黨的錯
    原標題《川普:拜登成為總統的話,美國將成地獄,芝加哥比阿富汗還危險》眾所周知,目前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分別是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這些戰亂國家,其他就是墨西哥、金山角等這些販毒猖狂的地區。然而,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稱該國最大城市之一的芝加哥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理由是芝加哥的犯罪情況比阿富汗還糟糕!
  • 20天往返8縣市21次,德州疫情防控督查員許慧: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
    她說:「這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們去的地方」。▲1月30日,許慧(中)帶隊在在樂陵市環魯檢查站督查防疫情況一頓匆匆的「團年飯」時針撥回到1月23日。下午5點多,許慧的母親王舒珍還是決定給她打個電話,「年夜飯回來吃嗎?」「不能回來,你們吃吧。」
  • 平凡與不凡——疫情之下,他們仍對世界報以微笑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平凡與不凡——疫情之下,他們仍對世界報以微笑中新社記者 張碩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陷入至暗時刻。困境中,平凡人們的堅持總能帶給世界更多感動。許多過往行人選擇走上去與他擁抱,還有人為他摘下口罩和遮擋眼睛的圍巾,用理解和微笑表達支持……彼時的中國,正與疫情全力抗爭,來自外國官方和民間的理性聲音與幫助支持,跨越地理空間,帶給中國溫暖的力量。疫情面前,「沒有哪個人或哪個國家是一座孤島」。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