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詞典評選出來的那些年度熱詞

2020-12-13 騰訊網

來源:bustle.com等

作者:Lani Seelinger等

編譯:負暄

輯:羅布君

Via:新京報傳媒研究(xjbcmyj)

圖源:網絡及視覺中國

每年,不少國家的語言研究機構、詞典出版社會根據詞語的傳播度、影響力等方面選出年度熱詞。這些熱詞一般都是對該年重要事件和趨勢的一種概括,不同國家選出的年度詞彙也折射著不一樣的關注焦點。

2018年10月,「add oil」(加油)被收錄進《牛津詞典》。

今年,美國在線詞典(Dictionary.com)將「misinformation」(錯誤信息)選為了年度詞彙。其定義是「散布的錯誤信息,不管是否有意誤導」。美國在線詞典的語言專家簡 所羅門(Jane Solomon)告訴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她和她的團隊有意選擇了「misinformation」而不是「disinformation」(虛假信息)為年度熱詞。美國在線詞典將「disinformation」解釋為「故意誤導或有偏見的信息;操縱敘事或事實;宣傳」。

所羅門說,他們選擇了「mis」而不是「dis」是想作為一種「號召行動」,去警醒那些有意或無意散布不實信息的人。

美國在線詞典的官網上,有每一年度熱詞的詳盡介紹。

所羅門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2018年,錯誤信息的泛濫給生活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認為,理解錯誤信息的概念對於如何識別它至關重要,這可能有助於遏制其不良影響。」

美國在線詞典2018年度詞彙候選名單

representation

self-made

backlash

正如美國在線詞典解釋的那樣,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可能同時出現並擴散開來。當有人在網上分享一條錯誤信息時,其他人通常會相信這是真的。然而,這條錯誤信息很可能起源於另一個人——例如一位參政者,這是他故意傳播的虛假信息。

這導致了現在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很難辨別什麼是真實的信息,什麼是假新聞。

正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在11月初報導的那樣,《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y)在見證了人們大量使用「toxic」(有毒的;毒物)這個詞,並拓寬其語境後,將其選為2018年度詞彙。

正如《牛津詞典》解釋的那樣,「toxic」已經不僅僅是化學品或其他物質「有毒」的簡單描述詞。如今這個詞的語境拓寬了,例如,與它關聯最多的詞是「masculinity」(男性),僅次於「chemical」(化學)。而「toxic masculinity」(毒男)常用來指擁有霸權氣質的男性,也應用到政府的言辭、議程等方面。

2018年與toxic搭配的十大詞彙

(源自牛津英語語料庫)

chemical

masculinity

substance

gas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culture

waste

algae

air

牛津大學出版社(美國)詞典總編輯凱薩琳·康納·馬丁(Katherine Connor Martin)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很多不同的詞都與『牛津熱詞』聯繫在一起。」

查看詞典的年度詞彙排行榜,你會對今年最重要的趨勢有更深的了解。例如,《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彙榜單上包括「incel」(該詞為involuntary celibate的縮寫,意思是非自願單身)、「gaslighting」(原是心理治療方法的一種,現指用心理手段操縱某人的行為,以讓其接受對現實的錯誤描述或懷疑自己)等。美國在線詞典網站公布的榜單顯示,年度熱詞候選詞彙有「representation」(代表性)、「self-made」(自力更生的)、「backlash」(反對)。

《牛津詞典》2018年度詞彙候選名單

Big Dick Energy (BDE)

cakeism

gammon

gaslighting

lncel

orbiting

overtourism

techlash

《柯林斯詞典》(Collins Dictionary)選出的年度詞彙則是「single-use」(一次性)。

其官網稱,「single-use」這一詞語描述的是用一次就扔掉的物品,通常指塑料製品,它破壞了環境,也影響著食物鏈。自2013年以來,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已經增長了4倍。新聞報導和影像記錄的不斷推出大大提高了公眾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如英國廣播公司(BBC)出品的紀錄片《藍色星球2》便是很好的例證。

入圍年度熱詞的還有「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的縮寫,是足球專用術語,意指視頻助理裁判)、「plogging」(一項起源於瑞典的休閒活動,結合了慢跑和撿垃圾)、「gammon」(指持反對意見的中年男性白人,特別是支持英國脫歐的人)。

《柯林斯詞典》2018年度詞彙候選名單

backstop

floss

gammon

gaslight

MeToo

plogging

VAR

vegan

whitewash

沒有跡象表明這些詞典共同評選出了年度詞彙,但無論是「misinformation」還是「toxic」,抑或是「single-use」顯然代表了2018年的一面。也許,正如美國在線詞典所希望的那樣,強調年度詞彙有助於讓群眾關注它,從而減少「misinformation」——錯誤信息帶來的影響。

你能為我摘一顆星星嗎?

相關焦點

  • 「你有毒吧」|權威詞典評選出來的那些年度熱詞
    、影響力等方面選出年度熱詞。這些熱詞一般都是對該年重要事件和趨勢的一種概括,不同國家選出的年度詞彙也折射著不一樣的關注焦點。2018年10月,「add oil」(加油)被收錄進《牛津詞典》。美國在線詞典的語言專家簡所羅門(Jane Solomon)告訴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她和她的團隊有意選擇了「misinformation」而不是「disinformation」(虛假信息)為年度熱詞。美國在線詞典將「disinformation」解釋為「故意誤導或有偏見的信息;操縱敘事或事實;宣傳」。
  • 牛津詞典公布2018年度熱詞:有毒
    11月15日,英語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詞典》通過官方推特向外界公布,其選擇「有毒」(toxic)作為2018年的年度關鍵詞。在《牛津詞典》的推特頁面上,還發布了一段視頻解釋說,之所以將「有毒」選為年度關鍵詞,是因為「其應用之廣泛使其脫穎而出」。
  • 2015牛津詞典年度詞竟是個囧表情 那些標記時代的年度詞你都知道嗎?
    中國日報網11月18日綜合 又到了年底,一年一度的牛津詞典評選的年度詞彙也揭曉,然而今年的年度詞它並不是一個「詞」,而是一個emoji表情「笑哭了」。由於編寫詞典的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權威地位和悠久歷史,其評選的年度「熱詞」總能受到熱捧。但是這次的評選結果之與時俱進也讓讀者「笑哭了」。下面一起來回顧下近十年來牛津字典評選的年度熱詞漲漲姿勢,再一同看看每年的其它候選詞。還有「LOL」也被牛津在線詞典收錄,你知道嗎?(其實這樣看來,今年的結果也很水到渠成……)年度詞彙是如何誕生的?
  • 除了笑哭了,2015牛津詞典年度熱詞還有哪些?
    站長之家(Chinaz.com)11月17日消息 2015年牛津詞典年度熱詞出來了,其中一個壓根就不是詞彙的emoji表情竟然入選了,讓不少媒體都感到驚訝,該表情被解釋為:Face with Tears of Joy(笑哭了、喜極而泣)。
  • 年度翻譯熱詞盤點2019招募令
    ——那些年、那些詞,那些熱翻譯、那些「神翻譯」,你都還記得嗎?國外各大權威詞典如牛津、劍橋、柯林斯每年會評出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國內由商務印書館2006年起發起的「漢語盤點」活動熱度不減,關注翻譯的你,是否也有一種衝動想要做點什麼。
  • 有道詞典勘察用戶動態,公布的「2020年度中英熱詞」榜單
    新年已至,網易有道詞典最近新公布的「2020年度中英熱詞」榜單數據受到了大眾的關注。與其他電子詞典評選熱詞的方式不同,有道詞典年度熱詞是通過整理平臺用戶查實數量,以及查詞量上升速度得出的結果。此次熱詞榜單是根據網易有道8億用戶查詢情況數據統計總結,能夠充分反應網際網路用戶日常關注話題熱點。
  • 2020 那些搶了我們頭條的熱詞
    作為一個合格的 網際網路「衝浪達人」 我們來盤點一下 2020那些搶了我們頭條的熱詞
  • 柯林斯英語詞典2017年度熱詞:「假新聞」
    柯林斯英語詞典2017年度熱詞2日揭曉——「假新聞」(fake news)。這個詞將加入柯林斯詞典的最新印刷版本。  根據柯林斯詞典的定義,「假新聞」指「假借新聞報導形式傳播的錯誤虛假、聳人聽聞的信息」。  詞典編纂者說,自2016年以來,「假新聞」一詞的使用率增加了365%。
  • 5大詞典公布2019年度熱詞:看看今年國外最火的是啥?
    轉眼間,2019即將進入尾聲,各大詞典都陸續公布了各自的年度熱詞(Word of the Year),英大在這裡已經給大家總結了這些備受關注的詞語。  接下來就一起看看,今年全球人民最關心的是什麼吧?
  • 土豪等詞或入牛津詞典引關注 專家:熱詞熱≠漢語熱
    對此,有專家指出,熱詞走出國門是國家影響力的提升,但不能簡單地將熱詞熱等同於漢語熱、文化熱。土豪、大媽被關注 或收入牛津詞典日前,英國廣播公司(BBC)專門為「Tuhao」一詞所做的一個短片,回顧了「土豪」一詞在中國的起源:這個詞早已有之,1930年該詞發展出一種貶義,用來描述那些壓迫百姓的地主們,之後絕跡了好幾十年。
  • 網易有道詞典公布:Vlog成為2019年度熱詞
    2019年度十大熱詞。根據用戶的查詢量,2019年度最大量查詢數的熱詞是vlog,該詞在網易有道詞典app的全年查詢量超過了1726萬,並且與2018年相比,用戶對vlog查詢量增加了近47倍。以下為網易有道詞典公布的2019年度熱詞榜單:   1. vlog 視頻博客   2. garbage classification 垃圾分類   3. Brexit 英國脫歐   4. punchline 關鍵句   5.
  • 我在十多個版本的年度熱詞裡,看到了十多個平行世界
    每年的年終盤點,總少不了年度熱詞。這些年來,幾乎已經習慣了每半個月就會有 1-2 個新鮮出爐的網絡熱詞,截止至年末,上一個新流行並正在變涼的熱詞是——「佛系」。下一個現象級的流行語,還沒有出現。我們整理出了中外十多個版本的年度熱詞,發現它們折射出了一個又一個平行世界。
  • 我們,在年度熱詞裡
    最終,「民」「脫貧攻堅」「疫」「新冠疫情」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年度熱詞日益受到公眾關注,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語言生活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對語言的社會本質有所認知。」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中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年度熱詞是對現實生活的映射與總結。首屆年度熱詞誕生在何時?今年的年度熱詞還有哪些?它們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 韋氏詞典將「They」評選為2019年度詞彙
    美國老牌詞典《韋氏詞典》近日評選出2019年度詞彙「They」。在這裡,「They」並非指通常意義上的「他們」,而是非二元性別者對自己性別的定義。在英語中,如果稱呼他人,可以用「he(他)「,或者「她(she)」,這取決於被稱呼人的性別。
  • 有道詞典發布2016年度熱詞榜
    2016年剛剛過去,這一年湧現了很多新詞、熱詞,這些或嚴肅或娛樂的語言表達,代表了社會公眾的民意和情緒,表現出了當今文化的創造力。不久前,有道詞典發布全新品牌Slogan「陪你看世界」,立足國際化的語境再次出發,與用戶溝通。以6億用戶為基礎,有道詞典聯合有道翻譯官共同發布了2016年度熱詞榜。
  • 美國韋氏詞典年度十大熱詞,第一名居然是「文化」
    美國詞典書籍出版商韋氏公司(Merriam-Webster)最近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熱詞,排在第一的居然是「culture」(文化)(而去年的韋氏榜首熱詞是「科學」)。此外,繼2012年法詞詞彙「touché」(說得好)難得地入選了韋氏年度詞後,今年的「韋氏十大詞」又多了法語新成員——「Je ne sais quoi」(我不知道)。              12月15日,中國的《咬文嚼字》編輯部也評選出極具中國特色的「2014年度十大熱詞」,分別是:頂層設計、新常態、打虎拍蠅、斷崖式、你懂的、斷舍離、失聯、神器、高大上和萌萌噠。
  • 《牛津英語詞典》年度熱詞揭曉
    |《牛津英語詞典》推出2018年度熱詞。(美國石英財經網)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還記得2015年麼?當年《牛津英語詞典》的年度熱詞是一個面帶喜悅淚水的表情符號,這頗為可愛。而2018年的熱詞卻是「有毒的」(toxic)。據美國石英財經網11月15日報導,牛津出版社在其官網發布的一則告示中宣稱:「牛津年度熱詞是某個經評判被認為反映過去一年的思潮、情緒或執念,並且有可能持續作為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用語的單詞或表達。」
  • 《牛津英語詞典》2020年度詞彙實在選不出來
    每一年,《牛津英語詞典》都會評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年度詞彙,但是今年,《牛津英語詞典》卻表示,沒有辦法用一個詞彙來概括2020年,他們實在是選不出來。《牛津英語詞典》無法選出傳統的年度詞彙,而是探討了今年英語語言發展的程度之深、速度之快。
  • 牛津年度熱詞「自拍」(selfie)
    當地時間18日,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發布2013年度熱詞「自拍」(selfie)。它在過去的12個月中使用頻率增加了170倍。
  • 劍橋詞典選出年度熱詞「隔離」,阿卡索外教用行動打破「隔離」
    按照慣例,每一年的年末,各大詞典官方都會選出一個本年度最具代表性的熱詞,作為年度詞來反應過去一年的社會思潮、公眾情緒和人們最關注的事情。 日前,作為英語世界三大最為權威的詞典之一的《劍橋詞典》,公布了自己的2020年度熱詞——隔離(quaran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