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溫網節節晉級,賽後,國外媒體提問李娜:你是否背負了為國家贏得溫網冠軍的壓力?對此李娜表示:「為什麼我要背負整個國家的期望?我只是個網球運動員,在賽場上,我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這是我的工作。」那麼是否會對自己施壓呢?「我喜歡壓力,如果沒有壓力,人們怎麼生活?壓力讓我更加強大。」
興許是我們在個人跟事業,榮譽與祖國的拷問讓全世界都聽得夠不夠,所以這回外媒又拿我們的金花開涮。李娜答得無懈可擊,「為什麼我要背負整個國家的期望?」她說自己只是一個打球的,沒有壓力就沒有生活,壓力反而使她更強大。
其實早在好幾百年前,明代思想家李贄就對談經論道者進行了尖銳的諷刺,指斥那些貌而不情的切磋之彥,文而喪質的博雅之儒,一天到晚高談闊論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反不如市井小民身履是事口便談是事,做生意者但說生意,力田者但說力田,鑿鑿有味,真有德之言矣!」什麼叫「真有德之言」?那就是賣什麼的吆喝什麼,種莊稼的就該談怎麼種好莊稼,做生意的談的就是怎麼把生意做好。那些張口閉口一天到晚海闊天空地奢談社稷家國者,在他眼裡都是扯淡。
靜下心來細想,作為農民,首當其衝是得把莊稼種好;作為商人,更是要看你的買賣打理得怎麼樣。旁及到李娜,正是因為她沒有背上國家社稷的包袱,全身心地從技術心理生理上訓練與調整,才給中國人掙了面子長了志氣揚了國威。退一步看,義大利人倫霍爾德·米什尼在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後,只是搖起了一塊手絹。他說:「我不帶國旗,就是要告訴全人類,不僅僅義大利人才能登上這個高度」——非凡境界,崢嶸出一道別樣風景,難道不值得方方面面的相關人士好好咂摸思索一番嗎?
魏潤身(首師大文學院教授)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