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反詰外媒的思索

2020-12-11 人民網

  李娜溫網節節晉級,賽後,國外媒體提問李娜:你是否背負了為國家贏得溫網冠軍的壓力?對此李娜表示:「為什麼我要背負整個國家的期望?我只是個網球運動員,在賽場上,我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這是我的工作。」那麼是否會對自己施壓呢?「我喜歡壓力,如果沒有壓力,人們怎麼生活?壓力讓我更加強大。」

  興許是我們在個人跟事業,榮譽與祖國的拷問讓全世界都聽得夠不夠,所以這回外媒又拿我們的金花開涮。李娜答得無懈可擊,「為什麼我要背負整個國家的期望?」她說自己只是一個打球的,沒有壓力就沒有生活,壓力反而使她更強大。

  其實早在好幾百年前,明代思想家李贄就對談經論道者進行了尖銳的諷刺,指斥那些貌而不情的切磋之彥,文而喪質的博雅之儒,一天到晚高談闊論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反不如市井小民身履是事口便談是事,做生意者但說生意,力田者但說力田,鑿鑿有味,真有德之言矣!」什麼叫「真有德之言」?那就是賣什麼的吆喝什麼,種莊稼的就該談怎麼種好莊稼,做生意的談的就是怎麼把生意做好。那些張口閉口一天到晚海闊天空地奢談社稷家國者,在他眼裡都是扯淡。

  靜下心來細想,作為農民,首當其衝是得把莊稼種好;作為商人,更是要看你的買賣打理得怎麼樣。旁及到李娜,正是因為她沒有背上國家社稷的包袱,全身心地從技術心理生理上訓練與調整,才給中國人掙了面子長了志氣揚了國威。退一步看,義大利人倫霍爾德·米什尼在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後,只是搖起了一塊手絹。他說:「我不帶國旗,就是要告訴全人類,不僅僅義大利人才能登上這個高度」——非凡境界,崢嶸出一道別樣風景,難道不值得方方面面的相關人士好好咂摸思索一番嗎?

  魏潤身(首師大文學院教授)

(來源: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李娜的憤怒從何而來_騰訊體育_騰訊網
    一位知名經紀人在今年的深圳公開賽期間觀摩李娜比賽,李娜與媒體球迷的幾次衝突令身為香港人的他極為不解:「國內外沒有任何一個大牌敢於如此說話行事,為什麼媒體人可以這樣忍受李娜?李娜明顯不願意打交道,甚至對自己的經紀團隊也很高傲。」   很簡單,中國體育界一向唯成績論,中國的媒體也從來只能屈從於這一現實。冠軍光環,是大家容忍李娜「言行無忌」的根本。   內外有別,是李娜的另一個標籤。在很多中國記者的經歷中,李娜對待外媒的態度多數時候都算得上和善,一旦轉回中文回答,態度就急轉直下,完全憑藉心情回答問題。
  • 外媒:李娜靠近衛冕桂冠 "操控"WTA誰登No.1寶座
    路透社:李娜終結科維託娃登頂希望  路透社在第一時間以《李娜在雪梨終結科娃希望》為題,對本場比賽進行了介紹。文章指出,隨著科維託娃在雪梨站半決賽中被李娜2-1逆轉之後,捷克姑娘在澳網之前登頂的希望也就此被終結。
  • 外媒:李娜商業價值超2億 超過雪梨歌劇院(圖)
    比起年入3300萬卻正被「三停」反省的孫楊,李娜要想得更多:「在國家隊不需要擔心支付教練的薪酬、旅行的開支等等。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團隊,當然壓力更大。如果你的成績不好,就沒有錢付給教練。」  如果用數字說話,2011年CCTV5直播李娜法網奪冠的全國收視率達到2.75,收視總人數高達9577萬,加上CCTV新聞頻道,全國收視總人數達到1.6億,這相當於今年熱播劇《咱們結婚吧》在央視一套和湖南衛視日均觀眾規模之和。在眼球經濟時代,兩年前的李娜與今年的高圓圓有得一拼。  如果用影響力衡量,李娜早已習慣了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
  • 在歷史的還原中反詰與叩問現實-光明日報-光明網
    更重要的是,高建國試圖以政論體報告文學的形式渾融政治話語和文學敘事,在歷史的還原中反詰與叩問現實,進而實現對當下社會思想精神的建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在我看來,歷史就是通過這樣一種轉譯才有可能達成它的歷史性。而朱光潛先生對克羅齊這一著名論斷的闡發讓我欽佩不已:「沒有一個過去史真正是歷史,如果它不引起現實底思索,打動現實底興趣,和現實底心靈生活打成一片。
  • 三千字告別信 21個感謝李娜溫情脈脈說再見
    昨天上午,中國網球一姐、兩屆大滿貫冠軍得主李娜通過個人微博發布了3000多字的「退役告別信」,親自宣布退役。自此,網壇的李娜時代正式畫上句號。  在這封告別信中,從教練、同行,到親朋、球迷,再到贊助商和媒體,李娜共表達了21個感謝。  為什麼要告別?
  • 外媒作者承認爭議內容翻譯自李娜自傳 非本人自述
    昨天,李娜在2013美網女單首輪以2比0輕鬆戰勝加沃爾索娃,晉級第二輪。場內波瀾不驚,但場外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李娜專訪被網絡轉載後卻引發軒然大波,《紐約時報》披露李娜2002年退役的一大原因是被教練逼迫服用類固醇藥物。
  • 前女乒主帥:隊員應以李娜為榜樣 用英語推銷自己
    前中國女乒的主教練李曉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桌球隊選手都應該以李娜為榜樣,提高自己的外語能力。他以倫敦奧運會上丁寧為例,說:「如果中國桌球隊的選手,都能提高外語能力,像李娜那樣,可以和裁判交流,那麼賽場上的誤判會可能會避免,因為丁寧奧運會上屢次被裁判判罰發球違例,就是因為她英語不好,跟裁判沒法交流。」喜愛桌球的球迷都應該對今年夏天倫敦奧運會女子單打決賽引起的風波記憶猶新。這場最高榮譽的決賽在丁寧和李曉霞之間進行。
  • 李娜:三叩九拜?向他們道歉?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李娜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反問記者  李娜習慣性發飆了。在法網次輪輸給馬泰克後,李娜回答問題時多以反問式語句結束,且帶著濃濃的火藥味。末了,提及「一些媒體朋友的誤寫」,李娜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也是學新聞的,他們這樣做,給我的感覺就不是人。」  與往常一樣,輸球後的李娜很快來到發布廳。根據慣例,先是英文提問,「你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受傷了還是病了?」
  • 韓男校現最美女教師:李娜永顏值超高網絡爆紅 網友稱想回去上學...
    韓男校現最美女教師:李娜永顏值超高網絡爆紅 網友稱想回去上學【組圖】2015-09-24 14:30:56來源:???責任編輯:呂英河字號:T|T【摘要】【韓國最美女教師李娜永】據外媒報導,韓國社交網上近日瘋傳一張超級美麗的女老師照片,讓不少男網友看完後直呼「好想回學校上課」。
  • 【十佳VIP教師】李娜:教育是培育幸福之樹的土壤
    作為一名教師,李娜深深地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入馬思特的五年來,她始終堅持初心,關注學生的點滴成長,用一串串堅實的腳印,譜寫出一首動聽的教育讚歌。一份熱愛,一份堅持,一個初心,一份守候。
  • 李娜演大片「納尼亞傳奇」 「梟雄」李娜出亂世
    儘管觀眾的心已經懸在嗓子眼,但李娜的表情是最好的安慰。事實上她做到了,極具進攻性的打法、關鍵時刻穩定的心理、霸氣,這些都是年輕的沃茲尼亞奇所缺乏的。當世界第一煩惱地砸了手中的拍子,她的失敗就註定了。    李娜心理的恢復,丈夫姜山功不可沒。這個看起來溫和的受氣包男人,實際是最懂李娜心的人,他懂得如何疏導李娜的情緒,讓李娜變得平和、開朗、樂觀。
  • 吉星鵬法庭上講述殺妻過程 多次反詰公訴人(圖)
    吉星鵬法庭上講述殺妻過程 多次反詰公訴人(圖)   庭審中,吉星鵬數次反詰公訴人。當公訴人問到,其行為「是否和以前一樣?」吉星鵬反問公訴人,「什麼叫和以前一樣?我這天就打了她兩個嘴巴。」之後,公訴人問吉星鵬用刀砍傷了小祁哪些地方?吉星鵬再次反詰公訴人:「起訴書上不是有嗎?」當公訴人指出其供述與在偵查機關的口供不同時,吉星鵬又一次質問公訴人「怎麼會不一樣?我有10份口供!」  雖然吉星鵬當庭表示「所有的事,我都認。」
  • 李娜目前的重心是家庭,她有個五年的預言,自傳電影中胡歌演姜山
    與李娜打球的時代相比,如今已經成勢的「中國賽季」無疑是中國球員的「福利」。只要一名中國球員能夠在這段時間打好比賽,不僅不用舟車勞頓倒時差,還可以賺取許多積分。如今王薔能夠排在WTA單打世界第18位,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去年她有一個亮眼的「中國賽季」。這就是李娜作出「5年說」的理論基礎。那麼,在李娜心中,有沒有兌現「5年說」的理想人選呢?她的答案是「沒有」。
  • 馬英九棄特優被蘇貞昌質疑 藍營反詰蘇媽媽呢?
    馬英九棄特優被蘇貞昌質疑 藍營反詰蘇媽媽呢?國民黨中常委姚江臨反詰「蘇貞昌媽媽也有18%,她為什麼不放棄?」臺灣「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中新網1月30日電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3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為紛擾的軍公教及勞工年金改革方案做出說明。馬英九在記者會末還宣布放棄領取18%優惠存款,與民同甘共苦。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馬英九此舉遭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批評,「好像不想改革?」
  • 當李娜把愛好變成職業
    這是李娜奪取法網女子冠軍的第二天。忽然想到,前一天晚上,這個酒吧裡面,應該也有不少網球迷觀看比賽,只是不知道,李娜的支持者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歡她的球技,還是僅僅因為她是中國人?這樣的問題,不會發生在法網男子決賽身上,不管是費德勒還是納達爾的球迷,沒有人在乎甚至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們的國籍問題,選擇支持他們中的一個,完全是因其在球場上的個人表現。
  • 李娜首奪大滿貫那一天:腿抽筋都不知道疼 慶功宴持續到凌晨4點
    比賽前一天,他也成了現場眾多外媒上前攀談的對象,包括《紐約時報》、法國當地媒體,來自決賽對手斯齊亞沃尼家鄉義大利的記者,還有日本、丹麥的媒體,輪番把程文當做採訪對象。「網球在中國什麼樣情況?」「李娜在法網的表現在中國轟動麼?」「李娜帶給中國網球哪些變化?」大家從對李娜的好奇,延展到對中國網球運動發展的觀察。
  • 李娜姜山家裡從不開夥,聽到姜山的另一種解釋,李娜眼神瞬間帶殺氣!
    李娜能來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這個節目還是讓大家大吃一驚的,這是李娜和姜山合體參加的第一個綜藝節目,兩個人一開始也是直接就撒狗糧了。
  • 華西都市報:李娜打球到底為了誰?
    上周,一位「有預謀」的外國記者,讓李娜「說著英語也中槍」「I"mnothereforthecountry,Ijust play mytennis。(我在這裡不是為了國家,我只是打我的網球)」  「為了誰?」上周的體壇,我們一直糾結於此。
  • 胡歌戀上《李娜》,飾演姜山演繹網壇好男人
    本報訊 已經升級為媽媽的李娜如今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陳可辛執導的傳記片《李娜》卻一直被球迷們期待著。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網球運動員李娜的傳奇人生,時間線橫跨李娜人生的不同階段。據了解,《李娜》已經殺青,但是電影的選角卻一直十分神秘。
  • 李娜掀起網球英語學習熱潮
    6月5日,李娜在法網的決賽賽場上擊敗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獲得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獎盃,也成為首個奪得大滿貫冠軍的亞洲選手。在上周四的半決賽中,李娜還擊敗了俄羅斯高手莎拉波娃,莎拉波娃當天賽場上的10個雙發失誤將李娜送進了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