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設計小說情節?20種經典情節指明方向(下)|小說解構

2020-12-13 源碼007

本篇接「如何快速設計小說情節?20種經典情節為你指明方向(中)| 小說解構」,講述20種情節模式剩下的10種。

每個模式從定義,要點,情節結構展開講述。

11.變形記

變形通常源於詛咒,愛能破解詛咒。愛以多種形式存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愛,男女之間的情愛,人們彼此之間的友愛以及上帝對於世人的慈愛。

關鍵在於描述變性人變回人的過程,要刻畫人物的內心改變

變形人:主角,本身是悲劇角色,生活受到各種條條框框和禁忌的束縛,渴望逃離困境。擺脫詛咒不能靠變形人自己。

反面人物:在故事開始遭遇不幸變形人必須依靠反面人物的幫助才能擺脫詛咒

變形記情節結構:

第一幕:變形人通常不能解釋自己之所以會被詛咒的原因。我們只是了解他被詛咒的狀況,包括由來及根源。

第二幕:交代反面人物和變形主角之間關系所發生的實質變化。雙方通常會在情感上彼此吸引。

第三幕:魔咒被解除的條件得以滿足,主角擺脫魔咒或回歸原形或者死亡。

《別惹螞蟻》,從螞蟻的敵人到朋友

變形記的使用:皮克斯動畫的《別惹螞蟻》,迪斯尼動畫的《青蛙王子》《美女與野獸》等。

12.轉變

轉變,描述主角歷經生活發展某個階段時所做出的改變,以及具體過程。

這個階段,是主角人生轉變的代表性階段,在此階段中,他將從一個階段跨越到另一個階段。比如從童年正式步入成年。

重點描述轉變給主角帶來的影響,轉變的本質。

轉變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開始轉變,講述導致故事主角陷入危機從而開始發生轉變的意外事件。

第二幕:描述轉變所帶來的後果。重點在主角的自我反省。

第三幕:轉變的最終階段,一個使整個故事明晰化的事件,使主角理解他真正經歷的一切,轉變使主角獲得成長。成長的醒悟可能帶來一些傷感情緒。

《窈窕淑女》

轉變的使用:蕭伯納的《 賣花女》,《賣花女》也被改編成《窈窕淑女》,但故事的結局從悲變喜。

13.成長

成長的定義:指的是道德和心理層面的成長

成長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描述主角成長前狀態,他是誰,他的所作所為,道德和心理狀態。他的「孩子特徵」,比如缺乏責任心,兩面派,自私,天真。他應沒有人生目標或人生目標不甚明確,他也不具有成年人的價值觀和感知他是受人喜歡,還是雖然有小缺點但值得期待?

第二幕:意外發生,人物開始注意並動搖信仰體系。事件可能是場意外,親人離世,家庭破裂,被逐出家門等。人物的應對應該符合「小孩子行為」。他要麼拒絕接受,要麼不知道如何作出正確選擇。他要付出代價(情感和身體上),才能獲得經驗教訓。

第三幕:人物建立新的信仰體系,並經受住考驗。

成長前後要形成對比。

《麥田裡的守望者》

成長的使用: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大衛塞格林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日劇的《學生聖日記》一方面是講述師生戀,但其實也講述了作為學生的男主角的成長。

14.愛情故事

戀人需要經歷愛情中最為嚴酷的考驗,要麼攜手,要麼某一方獨自克服

愛情的阻礙:擁有愛情,但不能成為戀人,短期內不行;戀人間的不和諧:地位出身,外形不匹配(殘疾)

結局不一定完滿。

重點在人物塑造,要招人喜歡且使人信服。

情節中要描寫多層次情感:喜,樂,憂,思,悲,懼,厭惡,吸引,失望、重新接納,功德圓滿等。要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

愛情故事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戀人相遇。建立關係,兩人相愛,並且以某種形式確定終身(結婚,訂婚,定情信物)。意外事件發生,戀人分離。

第二幕:戀人分離。一方竭盡全力挽回,一方等待戀人或強烈反對對方的努力。主動方需要經歷挫折。「三次定律」,至少經歷3此挫折。

第三幕:戀人再續前緣。主動方最終找到克服阻礙的方法。愛情經受住考驗,兩人感情愈深。

愛情故事的使用:網文裡幾乎所有的女頻文,《傲慢與偏見》《簡愛》

15.不倫之戀

不倫之戀的性質:

有悖於社會習俗,因此戀愛雙方將會遭受顯性或隱性的社會壓力

戀愛雙方無視社會習俗,繼續聽從自己的內心,而這也通常會為他們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不倫之戀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交代戀人之間的關係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他們觸犯了怎樣的社會禁忌?他們又是如何應對的?他們周圍的人對此做出了怎樣的回應?他們是選擇耽於幻想還是選擇直面社會壓力?

第二幕:加深加強戀人之間的關係。戀人們處於平和歡暢的狀態之中,在面對社會和現實壓力下,愛情逐漸消退。

第三幕:戀愛雙方之間的關係走到盡頭,同時解決所有的道德衝突。戀人最終會因死亡、社會壓力或被拋棄而分開。

不倫之戀的使用:《紅字》《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

16.犧牲

重點描述人物,尤其是人物內心的變化

犧牲需要付出沉重的個人代價,包括身體上或精神上的風險

犧牲的價值由讀者判斷,作者不要給人物扣上聖人的帽子

犧牲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描述人物的性格,為犧牲的行為鋪墊,目的在於使讀者理解角色犧牲的心理和行為動機。比如愛情,榮譽,善心,人類福祉。

第二幕:讓人物面對一個兩難境地。人物要意識到犧牲的風險,要變現人物內心的猶豫與爭鬥。

第三幕:表現人物為犧牲付出的代價,以及人物因此發生的改變。人物發生改變,從較低的道德水準提升至較高的道德水準。

犧牲的使用:《雙城記》《卡薩布蘭卡》

17.自我發現之旅

重點在於做出了發現的人,是人物而不是行為;發現的目的是為了理解人性的本質。

區別於成長,改變的是人物的理解和對待人生的方式

自我發現之旅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介紹人物在發生改變前的狀況,他是誰,他看重什麼,他的目標。不要過多描述,儘可能將故事開始的時間延遲至變化開始前的最短時間內。

第二幕:引入令人物發生改變的事件。該事件應使人物的生活從平靜轉化為不平靜,且能引起讀者興趣。人物要在現在和過去的衝突中,產生痛苦,對過往產生懷疑,對是否改變猶豫不決。

第三幕:發生了使人物頓悟的事件,人物作出決定。讓人物自己行動,不要讓人物替作者說教,讓讀者自己得出結論。

自我發現之旅的使用:《流動推銷員之死》《俄狄浦斯王》

18.可悲的無節制行為

講述「非正常環境下受困的正常人,和正常環境下受困的非正常人」。是角色遭遇心理危機的故事。心理危機主要是其自身的缺陷使然。

人物的心理危機的三個階段:

在意外使其發生變化前,故事主角處於怎樣的生活狀態;

一步步惡化的過程中他又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在危機爆發之後,他又經歷了什麼——是完全被自己的缺陷所控制,還是從中走了出來。

目的要引發讀者的同情。要讓人們同情人物的一步步淪落。不要讓人物成為一個只會亂喊亂叫的瘋子。

重點在於塑造讓人同情又真實的人物。對於能引發讀者同情的人物的信息,不要隱瞞;對能減輕讀者同情的設定,不要增加,比如人物是個殺人犯。

人物的真實性,體現在對無節制行為的本質的理解,有時出於作者的個人體驗,有時出於對人性的理解。不要讓人物迷失在無理智當中。

可悲的無節制行為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講述人物變化之前的生活狀態,危機發生,人物開始淪落,但事態還不嚴重。

第二幕:事態逐漸失控。講述人物受到的影響,給周圍人帶來的影響,人物可能面臨的深淵。

第三幕:人物失去理智,事態完全失控。

危機爆發之後,人物要麼會徹底毀滅,要麼開始自我救贖。

《哈姆雷特》

可悲的無節制行為的使用:《奧賽羅》《李爾王》《哈姆雷特》《麥克白》

19,20.盛衰沉浮

盛衰沉浮,包括人物的兩種狀態,崛起和衰落。

重點在於人物的刻畫。人物應該是一位意志堅強、魅力超凡並且與眾不同的人。其它人物活動都要以這個人物為中心。

故事的核心應該有一個道德困境。藉此來考驗正反面人物,並使人物發生改變。

人物影響事件的發展,要讓讀者看到人物對世界的影響。

盛衰沉浮的情節結構:

第一幕:描述人物改變前狀態,提供一個比較的背景

第二幕:描述人物改變中的過程。展現人物的本性如何被事件改變,不要突變,要介紹人物的動機和意圖,人物的改變雖然又環境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其內在原因,要凸顯人物自身的特質。改變要一波三折,可能是假變化;不要人為為人物製造人生沉浮,要讓人物經歷挫折後改變人生。

第三幕:人物改變後,和改變前對比。

《教父》

盛衰沉浮的使用:《百年孤獨》《教父》《伊凡伊裡奇之死》《公民凱恩》

結語

本篇介紹20種模式種的後10種:變形記,轉變,成長,愛情故事,不倫之戀,犧牲,自我發現之旅,可悲的無節制行為,盛衰沉浮。每種模式或可獨立成文,或可作為小說中的部分情節,作則會可根據需要自由選擇,組合,改造。

關於情節模式的使用,各位有志於網文寫作的作者們,應對每種模式都有所了解,並且能夠針對具體模式展開深入挖掘,比如經典的「愛情模式」,就可做關於「男女如何相遇」的套路總結,並考慮將總結撰寫成文,比如利用系統文或快穿文+每天都會失憶梗,重複讓男女經歷花式相遇相戀的過程,達到練習的目的。作者可大開腦洞,選擇其一作為自己今後小說的情節。

在確定了情節模式後,距離故事還有一段距離。後續將繼續展開篇幅說明。

本篇為模式解構第7篇,為20個情節模式的第3篇,也是最後一篇。

本文原創,希望對諸君有所幫助。

我是山水不重,致力於創作「偉大的小說」。接下來將講述小說環境(背景)設定,人物塑造,小說大綱撰寫,提供小說素材,靈感來源等。

如果期待,就關注我吧,以防走失。

你的分享和點讚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若有什麼想看的內容或建議,也可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小說如何設計情節?首先你要明白情節是什麼|小說解構
    ;但如果是情節,讀者則詢問「為什麼?」。通過這兩種詢問方式,可從側面分辨是故事還是情節。2.情節的設計不宜過於複雜故事依靠好奇心吸引讀者,他們只會問「然後如何,後來怎樣」而不關心為什麼;但情節的鑑賞卻需要讀者付出記性和思考。
  • 《經典情節20種》創建小說強烈的衝突:增強人物的三角關係
    一本小說之所以讓人放不下,就是有劇烈的衝突,通過人物與情節劇烈的衝突,來展現小說更強大的張力。那麼怎樣創建小說更加劇烈的衝突呢?《經典情節20種》提出了一個觀點:增強人物的三角關係。就只是三個人之間的關係而已,就這簡簡單單的關係,他們在情節前後發生的人生態度的改變,就是這本小說吸引我們不斷讀下去的原因。
  • 《經典情節20種》:寫小說要寫大綱嗎?沒有情節小說能成型嗎?
    #關於寫小說是否應該寫大綱這個問題,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你是一個小白,相信你也聽說過這具工人的教人寫作的名言:情節就是結構,沒有結構你將一無所有。也就是說,在開始動筆之前,最好有這本小說的大綱,提前布局這本小說的情節,把框架搭建起來以後,就算後續卡文,看看大綱還能記起當初的思路。
  • 《經典情節20種》:構建小說深層結構,讓主人公探索生命的真理
    一部偉大成功的小說,一定有它自己的邏輯深層結構,通過小說的深層結構,影響主角的三觀,讓主角在小說開始的前後,能夠有不一樣的做法,對她所處的世界有不一樣的認知,筆力強勁的作者,還能夠通過影響主角的三觀,影響讀者的三觀,這就是構建小說深層結構的意義。那麼,構建小說的深層結構,有什麼可以遵循的邏輯方法和技巧嗎?
  • 《經典情節20種》:小說情節怎樣寫更吸引人?如何才能留住讀者?
    答案就是,設置一個個緊張又扣人心弦的情節。那麼,情節是什麼?情節要怎麼設置,才能讓故事看起來更加緊湊,讀者讀起來也更加帶勁,從而源源不斷地追這本書呢?所謂情節,正如埃德加·愛倫·坡所說:劇中情節多是罪惡,陰森恐怖,喪心病狂。
  • 高考—論小說的情節概括,情節作用及分析情節的技巧
    為了便於學生們掌握,特分析概括如下:首先看概括情節。對小說情節梳理的考查主要是從分析作品結構來入手的。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注意小說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又要注意各個段落以及各段內部層次之間的關係。因此,學生們須知道兩個要點。
  • 《經典情節20種》:情節的因果關係,是讓小說邏輯更通順的方法
    由因果構成的小說邏輯,會讓小說邏輯更加通順,好看的小說看起來非常隨意,但實際上是有原因的。生活或許由許許多多混亂的事情組成,這些事情,構成了我們的生活,而在這些混亂事情之中又有簡單的有序,因此我們的生活看起來似乎變得有序。
  • 設計情節時如何確定小說的篇幅,避免出現越寫越多的情況發生
    小說以字數分為短篇、中篇、長篇小說等等,如果我們不能在設計情節時確定小說的篇幅或者出現創作時意猶未盡,越寫越多的情況發生,那麼寫下的小說必定情節不緊湊、拖沓,不能成為引人矚目的小說作品。對此,我們要如何正確認識和解決呢?
  • 寫小說該怎樣設置情節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而人物形象又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故事情節來刻畫。寫作小說,可能最難的是情節的設置。情節是如何設置的呢?最常見的是擴展法。擴展法就是把一簡要的敘述通過添加關鍵限定詞語來體現的方法。
  • 小說情節結構漫談
    正常行進中添加了一個元素,想推進事物發展,結果卻是向相反方向發展。(8).相向交叉式。如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9).節外生枝式。如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沈從文的《阿金納》。(10).絕境逢生式。如捷克倫敦的《陌生人》,另一篇小說《絕處逢生》(或叫《熱愛生命》)。
  • 小說寫作中,什麼是大情節,小情節和反情節,又如何運用?
    作者談到,一個優秀的小說故事,離不開精心設計的情節。而情節包括大情節、小情節和反情節,缺一不可。那這三種情節具體長什麼樣,又如何運用呢?01大情節的外化大情節,指受多種因素影響,引起外在的劇變,常常是劇情小說的主旋律。
  • 小說中神奇的「3」,如何構建牢固的人物及情節關係
    在小說中,通過人物的的行動,構成了一個個精彩的情節,而正是通過情節,才豐滿了人物,讓人物不只是一個人名而已。但是在小說的片段中,人物和情節時候可以由主次之分的,這取決於創作的重點,你想寫一個精彩情節的故事,那麼人物就是情節的人物,創作人物是為了讓行動發生。而如果你創作的重點是一個人物,就要創作基於人物的情節了。
  • 《經典情節20種》:小說的有趣之處,是矛盾的升級與糾紛
    小說之所以讓人魂不守舍的東西,是把小說寫得熱鬧非凡,小說裡面要有觀眾,並且觀眾對小說的事情感興趣,讓讀這本書的人,就像書裡面的觀眾,對這個故事的發生感興趣,想要探索事情的真偽,以及知道故事發展的進程。那麼,怎樣寫小說,才能吸引觀眾,才能讓觀眾更加滿意呢?
  • 創作商業小說如何構思情節?
    創作小說和劇本最困難的情況,莫過於作者腦中缺乏精彩的情節。我的親身感受就是,在寫出情節之前,我先會有想法,一開始只是一點火花,某一個時刻它突然燃燒起來,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發展成驚心動魄的故事,可通常就在這個階段已經註定了失敗,因為大多數的想法在冷靜後就會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價值。想寫出精彩的情節,我只能逼迫自己想出幾百個點子,再選出最好的幾個發展成情節。
  • 如何從零開始設定小說背景?|小說解構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此篇講環境,也叫背景。背景為什麼能被稱為小說三要素之一?背景可以省略嗎?如何設定背景?1.背景的作用:推動情節發展,營造氣氛「透過人物所生活的環境,你揭示了他的真實身份。」
  • 殷尋懸疑言情文《素年不相遲》,解析小說的情節設計
    殷尋的作品風格是懸疑加言情,小說處處體現者完美主義的想法。《素年不相遲》中,男主是商界精英,女主是富商之女。女主在遇到男主後,變得小鳥依人、脆弱、敏感、容易受傷,每次有危險或麻煩都需要男主出面來救……這些情節設計滿足了很多女生渴望英雄救美的心理。所以,在這部小說上線以來,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好評,微博上到現在還有關於這部小說的超話。
  • 【中考小說閱讀】小說人物形象特點分析和情節的作用
    3.藉助情節來展現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徵情節是小說故事推進的過程,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人物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必須從情節入手。4.把人物置於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展現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活動的。
  • 為什麼你的小說沒人看?從故事的起源分析好故事的要素|小說解構
    2.小說必須遵從時間順序,展示價值故事是對依時間順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的敘述。小說的基礎是故事,因此小說必須遵從自己的時間節奏來敘述,不然就會陷入混亂,讓讀者摸不著頭腦。即使是時間線循環的小說,每個時間線依然要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
  • 小說情節手法題不會做?來看這裡的大招
    「情節手法」是指能使小說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而運用的各種藝術技巧,具體包含情節敘述手法和情節結構手法。情節敘述手法指作者是如何敘述故事的技巧,包含敘述方式和敘述人稱;情節結構手法是指作者在安排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過程中運用的線索串聯、懸念設置、伏筆照應等技巧。一、回扣教材(1)《裝在套子裡的人》一文採用了怎樣的敘述手法?
  •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小說人物形象特點分析和情節的作用
    情節是小說故事推進的過程,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人物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必須從情節入手。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活動的。鑑賞人物如果離開了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確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因為人物的個性形成與他的生活環境有關,作者塑造一個人物,都是把他當成特定歷史時期的典型人物來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