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齡前寶貝共讀繪本重要嗎?

2020-08-27 聽小悟育兒

提到讀繪本這個話題,爸媽總覺得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呀?連字都不認識,讀了也是白讀,浪費時間。有這樣想法的父母,常常把陪伴和讀書割裂開來,總覺得陪伴的內容就只有帶孩子戶外玩耍,陪孩子在家做遊戲,提到讀繪本、讀書,就總會和上學、寫作業緊密聯繫在一起。

其實,讀繪本也是一種親密的陪伴方式,平時那個說話頤指氣使、怒氣衝天、大道理一堆的爸爸媽媽不見了,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是說話溫柔、會講有趣故事、認識海量文字的大朋友,可想而知,孩子內心的小幸福會瞬間爆棚。

而且,學齡前寶貝的閱讀,是一種非功利的、自由的、專注的過程,這個階段更有利於培養他們對知識、對文字純粹的喜歡,有了這些美好時光的支撐,他才會在學習瓶頸期願意堅持下去,這是激發孩子內驅力的最好機會,閱讀則是最優質的媒介。

我家有兩個寶貝,我自己也是親子閱讀的踐行者和受益者。5歲的大寶可以獨立閱讀《查理的巧克力工廠》等單本小說,1歲10個月的小寶也每天捧著繪本到處找我們給他講,孩子閱讀的過程也非常的專注和享受。所以,請堅持給寶貝讀繪本吧,你會收穫滿滿的驚喜。

一 / 什麼是繪本

繪本即圖畫書,也就是「畫出來的書」,書中的圖畫承載著知識和豐富的情感意義。種類多樣,有布書、無字書、洞洞書、翻翻書、地板書等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繪本。


二 / 讀繪本的時間

從大腦發育、語言習得規律和親子閱讀實踐經驗分析,親子共讀繪本可以從小朋友咿呀學語,有講話的需求時就開始。

1、大腦發育:腦科學研究證明,新生兒接受豐富的視覺刺激,可以促進神經元突觸的形成,同時有利於大腦早期發育。不同的顏色會刺激寶貝的視覺反應,在逐漸的識別中發現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的差異所在,也叫「腦部掃描」。

2、語言習得: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我們需要通過「輸入→記憶→輸出」的過程進行學習,新生兒出生後,多看黑白卡、彩色卡,進行物品認知等都是在進行親子共讀,也都能增加嬰兒的輸入,他在輸出時才會有足量的信息,更早學會語言轉化。

3、親子關係:親子共讀也是密切親子關係的重要一環,我們與嬰兒之間的親情可以通過共同讀物、識物的過程儘早產生連接,孩子會感受到幸福和快樂,這樣的關係培養當然是越早越好。

三 /共讀繪本的內容

目前市面上有豐富多樣的促進親子共讀的繪本資源,簡單為寶媽介紹一下:

第一階段(0-1歲)-建立共讀關係

這個階段採用黑白卡、彩色卡、布書等形式的繪本,與傳統繪本不同的只是承載媒介,但卻可以培養孩子早期的閱讀習慣。

第二階段(1-2歲)-與繪本培養感情

這個階段以翻翻書、洞洞書、認知繪本類作為共讀內容,小朋友這個時期以認知、探索為主,會出現咬書、撕書等行為,這時候的書採用硬質、圓角等製作工藝能適當保護孩子、也保護書本。當然這也是孩子與書建立感情的階段,就像孩子玩心愛的玩偶一樣。

第三階段(2-3歲)-探索讀書喜好

根據孩子喜好的題材,選擇生活、行為習慣養成類繪本及獲獎經典繪本

比如,孩子喜歡恐龍題材,那就可以購買《家有恐龍習慣養成圖畫書》等,比如孩子喜歡小熊,就可以購買《小熊寶寶》系列繪本,喜歡小豬,就可以購買《小豬威比》系列繪本等。如果拿不準孩子的喜好,可以從獲得凱迪克、國際安徒生插畫獎、格林威大獎等經典繪本入手購買,慢慢探索孩子的喜好。

第四階段(3-5歲)-由繪本向兒童讀物過渡

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的偏好,根據喜好縱深發展。實現從繪本向兒童讀物的過渡,銜接好的小朋友會從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

這個階段買書的頻率和數量都要隨之上漲,廣撒網,然後精確定位孩子喜歡的內容。

以我們家大寶為例,有一次帶他買了洋洋兔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年表》,他回家反覆看,可以記住裡面的各種歷史人物,但別的題材興趣一般,我們就嘗試著買回來該出版社的《漫畫史記》,發現他依然看的津津有味,在之後,接著購買二混子陳磊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半小時漫畫世界史》,再到陳衛平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陳麗華《幼兒趣味中國歷史繪本》等成套系的書籍,他依然興趣濃厚,並在這過程中自然識得大量漢字,並最終過渡到涉獵《明朝那些事兒》等歷史小說。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從共讀到獨立閱讀的過程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用心堅持的力量,孩子一定會給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




作者:聽小悟育兒

二胎寶媽,專注親子閱讀,分享共讀好書、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晚安,寶貝》一本非常溫馨、充滿韻律感的親子共讀繪本
    《晚安,寶貝》這是一本連續暢銷超過11年的親子共讀繪本。 這本書通過簡潔易懂的小歌謠,配上富含趣味的小插圖,講述了小熊、小貓、小狗和其他小動物是如何睡覺的,很適合0-3歲的寶寶閱讀。媽媽抱著寶寶,一邊安撫一邊輕聲朗誦:「我親愛的寶貝,睡吧睡吧,睡個好覺,美夢相伴!」
  • 英語發音不標準,怕教壞寶貝,還能陪寶貝一起讀繪本嗎?
    很多寶爸寶媽總是擔心自己的英語水平差,平日裡也不敢開口和寶貝互動,全把希望寄托在了每周幾次的機構培訓上。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想要給寶貝建立良好的英語環境,親子互動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環節。相信那些想要為寶貝認真做好英語啟蒙的寶爸寶媽,家裡都準備了不少生動有趣、押韻重複的經典英語繪本,但每次拿出來跟寶貝講解時卻不知從何下手。
  • 教你帶孩子讀繪本|美國圖書館出借率超高的Pete the Cat
    第一步:繪本導入好的繪本導入會拉近與孩子親子閱讀的距離,同時也會削弱孩子對讀繪本的「任務感」我們在做這本繪本導入時呢,可以和孩子們聊聊關於「朋友」的話題。例如:寶貝,能告訴我你的好朋友都有誰嗎?他們會做什麼?
  • 掌握這5個識字竅門,學齡前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1000字
    其實,掌握了這5個識字竅門,學齡前孩子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輕鬆認識1000字。5個竅門幫助學齡前孩子輕鬆識字1、從孩子感興趣的字開始學木村久曾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親子共讀繪本、法治飛行棋 讓學法多彩又有趣
    親子共讀繪本、法治飛行棋 讓學法多彩又有趣 2020-09-18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葛瑞米·貝斯《寶石魚的秘密》親子共讀繪本分享課(內含完整視頻)
    不知道怎麼讀繪本?不知道怎麼帶孩子一起讀繪本?不知道一本看起來簡單的繪本到底怎麼讀?
  • 育兒專家推薦「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值得陪孩子一起讀100遍
    小孩在看繪本,大人在玩手機,這樣的現象十分普遍,看完這篇文章,各位寶爸寶媽們,請你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繪本。>>>>>直奔主題,育兒專家推薦的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今天給大家匯總一下:《我爸爸》《我媽媽》怎樣才是最好的父母?
  • 來自靈魂的拷問,你給娃讀繪本的方式,真的正確嗎?小心讀多錯多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意識到給娃讀繪本的重要性了,確實給寶寶讀繪本好處多多,但前提是正確的給娃讀繪本,來自靈魂的拷問,你真的會給孩子讀繪本嗎?你給娃讀繪本的方式,真的正確嗎?小心讀多錯多錯誤一:讀繪本時總是教娃識字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在讀繪本的時候,往往將讀繪本演化成了「識字課」,繪本上的畫面總是一帶而過,而把更多的時間都放在繪本的文字上面。比如大寶貝,這個昨天媽媽剛教過你,該怎麼念呀?
  • 孩子不願讀繪本?4招掌握正確的親子共讀法,讓孩子「愛不釋手」
    玩了一會,選了一些繪本,臨走時我給閨蜜說:「不是小天不喜歡讀繪本,而是你還沒有真的融入到親子共讀中。」01.什麼是親子共讀?它有哪些好處呢?親子共讀,又稱親子閱讀,是指在家庭中大人與孩子一起閱讀。在親子共讀中,親子共讀繪本是一種普遍流行也非常好的方式。繪本是神奇的,能夠讓大人、孩子通過它,感受到各種各樣的「世界」。本來繪本之初只是用來引發孩子興趣、給孩子帶來快樂、培養他們情趣的,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讓很多的父母在和孩子共讀時不由自主的陷入了一種「錯誤閱讀」模式。
  • 陪孩子讀繪本,你是怎麼把天聊死的?
    話說孩子到了一兩歲左右,關注早教的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給孩子安排讀繪本。一方面能夠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還可以給孩子了解世界更多的方法。但是你可不要小瞧了讀繪本,並不是媽媽爸爸,簡單的把書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讀就可以了,如果方法掌握不對,即使讀的繪本再多,孩子也是不能體會到。所以讀繪本很重要,讀繪本的方法那就更重要了。
  • 家長給孩子讀繪本時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因為讀得不夠豐富!
    觀察就是看每幅圖畫的是什麼,然後就著圖畫內容提問:「寶貝,你看這幅圖上有什麼呀?」「它們在幹什麼呢?」「你認為它做得對嗎?」 媽媽:六種,對嗎?孩子:我看看……對啦! 媽媽:狐狸為什麼去找兔子呢?……孩子認真地尋找和回答問題,幾輪下來,繪本翻了好幾遍。 媽媽:寶貝真厲害,這本書的任何問題都難不倒你!孩子:我們再找一本書來提問好嗎?媽媽:好啊。
  • 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讀繪本(一)
    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不要只盯著故事,即便是在故事類繪本中,也有人物、場景等多種元素值得孩子去關注、發掘。該怎樣給孩子讀繪本?閱讀是個更廣泛的概念,不要把它局限在「識字」上相比文字,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對圖像更敏感識字並不是學齡前階段的孩子最主要的學習和發展任務,因為在這個年齡段,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甚至親子共讀繪本還有輔導班,由專門的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怎樣閱讀繪本。家長興致盎然,還會打卡,一個月下來倒是能讀了不少繪本。有的孩子對看書比較有興趣,有的孩子沒有,親子共讀的行為可能也就堅持打卡一個月,家長的耐心有限,過了這一陣,可能就投入到了其他的學習活動中去了。不管是繪本、漫畫、英文書,親子共讀是行為,繪本是內容,行為結合內容,我們得到學習結果。
  • 博士閨蜜的一通「吐槽」,逼我放出親子共讀繪本的終極大招
    現在,如果你再問他們要不要給孩子讀繪本,他們會爭先恐後講出一百種一定要讀繪本的理由,雖然最後還是會很肉疼地說:「就是貴。」樂樂媽對自己曾經的動搖若有所思:「繪本……是不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讓孩子先自己看看,讓他自己去觀察和感受,然後對照繪本給他讀一讀,幫他把故事講清楚;再提幾個問題,讓他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給寶寶讀繪本這件事真幸福
    相信很多媽媽都跟我有同樣的感受,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寶貝們更多,就算沒有能力也希望創造條件給予他們。讓寶貝們能夠更好地度過每一個階段。在選繪本這件事情上,我跟寶貝爸爸是達成一致意見的。像她三個月現在這個階段可以選擇一些關於「愛」的小故事。關於父母的愛,朋友的愛....在讀繪本的過程中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是我們的目的。這樣繪本就成了一個契機,一個再怎麼忙都不想要忘記的約定。
  • 家長如何給孩子讀繪本,這5點很重要
    你是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的?後來我跟孩子一起聽我朋友讀繪本,我才知道原因。  原來晨媽還真是讀繪本,自己在那裡讀的津津有味,讀完一頁還問孩子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話,孩子也不知道什麼,就對是的答應著,等大人讀完了,一問孩子啥都沒有記住。  對於一個不識字的小孩子來說,他們了解繪本故事只能從聽的角度出發去了解,如果你不跟孩子互動,讓孩子參與進來,那你只能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津津有味,卻讓孩子懵逼狀態。
  • 關注學齡前教育 助力教師成長
    羅良斌廣東省學齡前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創新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廣東省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研究部副主任一枝秀——中國幼兒園男教師聯盟秘書長廣東省學齡前教育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10月19日,自成立以來,研究院肩負著社會責任,以實踐研究為前提,提升發展為導向,公益交流為原則,為學前教育行業的專業、科學發展提供助力
  • 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讀繪本(二)
    對於還處於「讀圖階段」的學齡前孩子來說,繪本中的圖畫對他來說是更合適的工具,所以家長沒有必要非盯著文字不放。繪本這種書籍類型,本身就是圖畫和文字的結合,很多繪本的畫面內容不是通常理解的「插畫」,而是各有各的內容,互相配合,圖文綜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表達。還有一些繪本乾脆就沒有文字,純粹用畫面來呈現。
  • 超有用 | 你覺得讀繪本好嗎?你會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嗎?
    比如,業界公認,讀繪本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好處。2002年美國時任總統籤署了《不讓任何孩子落後》(NCLB)法案,並在這一法案中增加了兩個重要的新閱讀計劃,即閱讀優先(Reading First)和早讀優先(Early Reading First)[1]。
  • 一起來讀繪本吧
    今天我們來讀繪本,如何?孩子不好好吃飯,讀繪本吧。孩子不好好睡覺,讀繪本吧。孩子做事不獨立,讀繪本吧。孩子做事不認真,讀繪本吧。孩子沒時間觀念,讀繪本吧。今天我們來讀繪本,如何?今天我們來讀繪本,如何?好啊,一起來讀吧:《無法入睡的小公主》,《不睡覺世界冠軍》,《小羊羅素睡不著》,《你醒了嗎?》,《你睡不著嗎?》———啊哈,媽媽,我好睏。今天我們來讀繪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