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材與中國讀物編寫與推廣研討會在柏林舉行[組圖]

2020-12-13 中國網

  2008年1011日,漢語教材與中國讀物的編寫與推廣(中德)研討會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內成功舉行。圖為在柏林舉行四方籤約。

 

  2008年1011日,漢語教材與中國讀物的編寫與推廣(中德)研討會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內成功舉行。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致辭。

 

  在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中國外文局)、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德國漢語教學界的共同努力下,「趨勢與合作——漢語教材和中國讀物的編寫與推廣(中德)研討會」,於2008年1011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內成功舉行。

 

  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德國柏林政府代表特拉姆、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會長顧安達、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董俊新、公使銜參贊姜鋒、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白陽參加了會議並在會上致辭,中德有關方面40餘人出席會議。

中國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總幹事許琳女士向會議發來賀信。

會上,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會長顧安達博士、法蘭克福大學韋荷雅教授、北京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劉頌浩教授、上海華東師大對外漢語學院副院長張建民分別做了發言。與會人員就德國中學、大學漢語教材的使用現狀,德國漢語教學的潛力與發展趨勢,如何有針對性地為德國漢語學習者提供教材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討了中德合作編寫、開發面向德語地區漢語學習類教材的方式和途徑。在會上,我局華教社有關領導與德方參會人員還進行了重點交流。

周明偉在講話中指出:作為中國最大的從事對外出版的專業機構,集團長期致力於圖書期刊等出版物以及網際網路等多媒體形式,向世界說明中國,並在多語種漢語教學和中國讀物的出版與發行方面形成了諸多優勢。這次研討會將旨在與德國漢語教學界共同研討現行漢語教材與輔助讀物優缺點的同時,更加注重探討合作編寫、共同推廣發行模式,使之更加適應德語區漢語教學的新趨勢、新要求,更加符合中學和大學生學漢語的新特點。

會後,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中國駐德使館教育處(代表孔子學院總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共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備忘錄主要內容包括四方將共同研發、推廣針對德國市場的漢語學習教材和中國讀物;四方開發的漢語教材和中國讀物將符合中國孔子學院的指導性要求及德國聯邦和各州相關法律及教學大綱的規定;合作將通過具體項目來實現,開發漢語教材和中國讀物的資金及相關財務安排由四方共同按個案協議。今後每年召開一次《趨勢與合作》研討會,在德國與中國輪流舉行,下次會議暫定於20098月在北京召開。( /陳實)

相關焦點

  • 會議 | 2019年國際漢語教材研討會
    1993年5月,世界銀行獎學金獲得者李復新博士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提升發展中國家教材出版項目」 成員赴澳大利亞參與澳大利亞聯邦課程公司漢語教材合作編寫與出版,並於1996年在墨爾本正式法律註冊澳新漢語教材發行中心,規模化引進大陸版漢語教材,是澳新地區最早發行推廣簡體字漢語教材的先行者,為澳新地區中文教育教材升級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 漢藏雙語版《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編譯研討會舉行
    原標題:漢藏雙語版《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編譯研討會舉行  近日,漢藏雙語版《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編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今年1月,語文出版社出版《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得到了業內專家高度評價。
  • 如何為兒童製作漢語分級讀物?
    10月24日, 「2020第一屆中國原創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上,兒童閱讀專家、學前教育專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一線幼兒園園長和童書出版人們對最近有許多熱度的「分級讀物」的話題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及觀點,同時,會上也發布了原創漢語分級讀物《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後簡稱《小羊上山》)。
  • 首屆原創兒童漢語分級讀物研討會:跨學科專家探討分級閱讀的理論與實踐
    10月24日,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組織的 「2020第一屆中國原創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郵電出版大廈隆重召開。會上隆重發布了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套原創漢語分級讀物《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下稱《小羊上山》)。
  • 一位編寫漢語教材的芬蘭人:讓漢語學習變得快樂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對於任何一個學習外語的人來說,都離不開好的教材。對於學習中文的外國人當然也不例外。教材是否對路,直接關係到他們的中文學習能否堅持下去,也直接關係到他們中文學習的效果。如果一位精通外語的中國人編寫了一本對外漢語教材,這並不令人驚奇,但是由一位外國人來做成這件事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了。
  • 第十一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第十一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陝西省教育廳協辦,西安外國語大學承辦的第十一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在陝西賓館隆重召開。
  • 周小兵等 | 國際漢語教材四十年發展概述
    商務漢語教材主要為課堂教材,佔85.3%;讀物、工具書、考試輔導用書等比重較少。近70%的商務漢語教材為中國出版;其他國家,日、韓出版較多。教材媒介語包括漢、英、日、韓、泰等12種語言,最多的是漢語和英語。
  • 教學有誤區教材成瓶頸 對外漢語教育之困
    法國著名漢學家、法國教育部漢語總督學白樂桑說,中國的漢語國際推廣教材在法國並不太適用,以至於他不得不向法國教育部另外申請資金用於教材開發。   瑞典漢學家羅多弼認為,漢語教學與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等語言教學有很大區別,沒有適用的教材就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對於瑞典來說,編寫出更適合瑞典具體情況的教材,這個任務相當艱難,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
  • 最新漢語教材《漢語900句》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齊中熙)中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8月30日出版一套最新漢語教材——《漢語900句》。今後海外漢語初學者將有一部簡明、實用的漢語實用教材。    《漢語900句》是一套為海外漢語初學者編寫的多媒體實用口語教材,旨在使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輕鬆、有趣的學習方式,掌握基本的口語會話,迅速提高漢語交際能力。
  • 泰北漢語教師教材教法培訓班成功舉行
    泰北漢語教師教材教法培訓班成功舉行 >   來自清萊、帕夭、南邦等府14所大中小學的泰國北部38名漢語老師19日-20日在皇太后大學孔子學院,就在泰漢語教學中的「三教」問題進行為期兩天的集中培訓。
  • 中國情景劇多媒體漢語教材將「登陸」美國
    中國情景劇互動式多媒體漢語學習出版物——《行知中國》即將「登陸」美國。該教材主要面對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用戶,其在美國的銷售和推廣將填補美國「漢語熱」背景下多媒體漢語教材的空白。《行知中國》由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教學專家編寫,以一個來自加拿大的留學生借住在一個中國家庭為背景,全景的展示了一個中國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所見所聞。全劇採用高清技術拍攝,共三十集九十幕。《行知中國》將情景電視劇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學習者為主體,通過使用角色替換、語言焦點提示、互動練習、中文書寫演示、拼音拼讀示範等多項功能,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 《當代中國語文教育家口述實錄》叢書編寫研討會在京舉行
    由廣西教育出版社主辦的《當代中國語文教育家口述實錄》叢書編寫研討會,於9月20日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由廣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陸思成主持。教育部原總督學、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教育部原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振有,民進中央出版傳媒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會長王晨,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施偉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顧之川,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程翔,語文報社副總編輯、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語文名師教研中心主任任彥鈞,語文報社副總編輯、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語文名師教研中心副主任劉遠
  • 南開大學土耳其留學生編寫漢語詞典—新聞—科學網
    這部已經在土耳其各大書店銷售的漢語詞典,由白徐克和他的研究生導師歐凱共同編寫,是第一部在土耳其本地出版的漢語詞典,一共收錄了9600個常用詞彙。 「我當時正在伊斯坦堡的海峽大學參加一場研討會,突然接到出版社打來的電話,告訴我詞典出版了,我立即高興地叫了起來!」白徐克回憶道。 這位29歲的土耳其小夥是漢語言文化學院高級進修班的一名學生。
  • 德國漢語教學發展迅速
    據柏林自由大學孔子學院德方院長羅梅君介紹,在該院學習的很多中小學生對學習漢語充滿熱情,他們迫切希望了解中國。一些學員雖然家離學校較遠,但是學習熱情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有位學員甚至每次開車70公裡來上課。
  • 兩岸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四冊兩岸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在臺北、高雄等地舉行
    本次兩岸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四冊兩岸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也受到了人民網等各大新聞網站的關注。以下是人民網對此的報導:兩岸合編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張 盼2018年12月10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兩岸合編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為加強兩岸合編教材交流研討,促進兩岸語文教學相互學習借鑑,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鄭家建近日率大陸編寫團隊赴臺,與臺灣編寫團隊共同舉辦兩岸語文教學交流研討暨兩岸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
  • 新東方召開託福教材專家研討會,發布託福備考系列教材
    藍鯨教育9月28日訊,昨日,「厚積·薄發」2020新東方留學考試託福教材專家品評研討會於北京舉辦,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兼國外考試推廣管理中心總經理劉爍煬、新東方留學考試研究院院長何鋼與多位語言專業學者就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與新東方合作研發的首套託福備考系列教材以及培訓機構託福教學發展等問題進行探討
  • 英國高校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舉行
    本報倫敦7月12日電(記者戴軍)第十三屆英國高校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8日下午在牛津大學開幕。研討會為期3天,主題為「歷史·現狀·展望」。本屆研討會由牛津大學中國中心承辦,英國漢語教學研究會主辦,得到了季羨林基金會和倫敦英國大學中國委員會的聯合贊助。
  • 《李端棻人文讀本》研討會在築舉行
    本報訊 10月16日,《李端棻人文讀本》研討會在貴陽舉行。  此次研討會由南明區教育局、貴州人民出版社主辦。《李端棻人文讀本》大概分為七個章節,從李端棻艱辛求學成為儒家士大夫,到吸收維新思想,倡導京師大學堂,再到回到家鄉傳播思想、創辦新式公辦學校,講述了李端棻的生平經歷。
  • 駐瓜亞基爾總領事雷同立向華文學校捐贈漢語教材(組圖)
    (原標題:駐瓜亞基爾總領事雷同立向華文學校捐贈漢語教材(組圖))
  • 黃廖本《現代漢語》出版四十周年研討會舉辦
    半島記者 黃靖斐為紀念黃廖本《現代漢語》出版四十周年,4月13日至14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在青島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召開紀念黃廖本《現代漢語》出版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會議由青島大學文學院承辦,並邀請「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黃廖本《現代漢語》(增訂六版)編寫團隊成員介紹教材的修訂與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