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背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需要對學生練習的答題結果進行批改,從中獲取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數據信息,傳統的做法是學生在練習本上作答,然後教師收上來批改,再下發進行評講。這樣做雖然可以獲得學生答題的完整信息,但是效率無疑極為低下,統計起來更是費時費力,對課堂效率影響太大。針對這個環節,現代信息技術的突破則採用了手機或平板app,解決了這一難題,學生在手機或平板上利用app作答,然後數據信息直接傳送至教師端,自動進行批改和統計,形成課堂實時反饋,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但是我們也清楚,這對學生手中硬體有一定要求,至少要給每位學生配備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這在大學生中普及問題不大,但在中小學生中,基本很困難,尤其是經濟落後地區,所以,利用信息技術,打造一種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課堂教學實時反饋平臺,可迅速推廣使用,從而成倍提高課堂效率,便成為當務之急。
平臺搭建:硬體需求為教師一部手機或平板,再加上每個學生一張卡片紙即可。軟體需求為Plickers手機app,設置需要先在網頁和手機中進行。
01
第一步:註冊Plickers帳號,在www.plickers.com中註冊用戶名,設置密碼,這是英文網站,暱稱字符、學生姓名均可以使用中文,在網站中創建好自己的班級,錄入學生姓名,與序號對應好,生成相應的二維碼,下載後列印;
02
第二步:在手機上下載安裝Plickers軟體,蘋果或安卓均在相應軟體商店或市場中下載,並用網頁上註冊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
03
第三步:將二維碼按序號分發給相應學生,教會學生舉卡片表示選擇A-D,在手機上設置題目和正確答案,題目無須輸入原題,只要諸如「第一題」字樣便可,答題只要指定正確選項即可;
04
第四步:課堂運用時,按傳統方式給學生紙質練習,作答後舉卡片,老師用手機或平板掃描,自動統計出答題結果。
在網頁端,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學生全部答題結果,教師可藉助這個平臺進行簡單的課堂練習結果分析。
用這種方法,能解決的問題是客觀題的自動批改,效率提升之處在於,相比傳統檢查作業方式,不再需要收取學生作業本,再進行批改,也不需要學生舉手,教師再來統計,掃碼比眼光掃視的先進之處是,眼光掃視完,數據由人腦統計,手機掃碼完,數據由電腦統計,在題目數量較少,例如只有三四道題,人腦相比電腦優勢不明顯,而一旦數據量大,電腦優勢則明顯得多,更何況,將答題結果直觀顯示出來,人腦無論如何也辦不到。
如果你沒有條件給學生配備平板,那麼本文則是最接近於平板使用效果的教學信息化手段,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