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1世紀,古老的漢字還能否勝任?最難普及化的文字,漢字

2020-12-14 無名狂客

許多人都在說漢字的優點,明天我們就剖析一下他的缺陷,更好的看法他的優缺陷。明天只談缺陷我已經準備好挨噴了。

漢字最大的問題在於:所寫非所讀,學習它既要記住字形,又要記住發音,而字形又很複雜。這是所有詬病漢語的人士都要提出的一個問題。比如,讓一個文盲(中國人)去學習漢語,儘管他能夠說得十分流利,但是,要讓他到達可以看報的水平,沒有幾年的時間,恐怕不行。而不是只要知道一些根本要素,就能隨意讀寫。而使用拼音文字的國度,特別是像芬蘭這樣的國度的文字,沒有特殊發音變化,只要學會那 20來個字母,和一些根本的發音規則,能把說的100%地寫出來,也能把文字100%地讀出來(儘管不一定知道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平民化。漢語是最難平民化的語言,儘管我們只需要比英語少得多的詞彙量,我們還得從小學學到中學。英語有不太多的特殊發音變化,不能做到100%所寫即所讀。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拙於口語表達,甚至中國的官員學者都不能通過自己的語言來向社會溝通,這是漢語使用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也是漢字局限了漢語開展的最顯著證據。此外,漢語的四聲,漢語的單音節語素特徵,漢語的詞彙貧乏,漢語的*12*方言眾多,漢語的對外交流障礙,漢語的語法缺失,漢語的表達不嚴謹,。。。等等,都是漢字這個不拼音的落後文字造成的社會語言現象。

從記載語言的角度看,字母拼音文字比漢字要更容易使用,所以也能更忠實地記載語言本身。語言首先是語音語言,是人類區別於其它植物的最根本特徵之一。人類使用語音語言的歷史有十幾萬到五十萬年(各種說法不同)之久,在臨時使用語言的漫常年代裡,人類的大腦已經從外部構造上適應了語言的學習,現代語言學和認知學已經證明了,人類對語音語言的獲取才能是天生的本能之一。既然語音語言的獲取才能是人類的天生本能,一個正常人類從小學會說話是很自然的事情,這個我們都有體會,也都閱歷過。那麼一種可以自然地把語言和語言的書寫方式統一起來,使它們彼此在音素級別上一一對應起來的文字,必然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字母拼音文字就是這樣一種文字,它嚴密地和語音語言相結合,依據約定俗成的語音的字母拼音規則,把語音語言記載下來,這是一個十分自然的進程,使用的根本書寫符號數量十分少(比如英文使用52個字母)。它十分適合自學,是一種人類文字史上最複雜、最容易的記載語言的方式,也十分契合由簡入繁的自然開展規律,所以也是最迷信的文字形式。

而漢字,脫離語音語言的發音天質,割裂了語言的語音特徵,希圖從語義的角度或形象的角度來記載人類的語言內容或社會活動,實在是一種十分

笨拙和原始的辦法。語義是無限的,希圖通過有限的根本書寫符號(Characters)來表(Represent)意,必然要增加符號的數目,但這樣無限地增加,必然要陷於人類圖形記憶薄弱和文字表達需求不斷增長的矛盾中去,用有限的根本書寫符號來表達全部的語義怎麼能夠呢?這樣勢必要增加根本符號的個數,增加記憶擔負,同時又總滯後於語言的需求而無法完整地記載語言的全部內容,是一種十分難掌握的語言記載方式。

由於上述區別,字母拼音文字使用的根本符號數量極少,一般在幾十個到一百多個左右,而表意文字的根本書寫符號太多,比如漢字的根本書寫符號十分多,新華字典裡有一萬多個,康熙字典裡收了近五萬個漢字,一字一形,一字一音,根本上沒什麼規則,實在是太難記了,用這種原始笨拙的方式記載語言不把人累死才怪!從歷史上中國人書寫漢字就十分費力,毛筆,雕琢,費時費力費錢,所以漢字文化的文字遺產,實在是不多,假如到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去看,中文書籍數量實在是很少,內容也十分狹小。所以從傳統的書寫方式上看,漢字是不容易記載語言。

關於書寫來說,從表意單字的數目上看,漢字也不如拼音文字。比如英文有近百萬單詞而漢字不超越五萬,常用英文字有十幾萬,而常用漢字只有四五千,簡直都是二十倍的關係。所以即使是從表意的角度看,漢字也沒有字母拼音文字更優秀,漢字其實不是一種好的表意文字。有人說漢字可以組詞,說這話的人一定以為拼音文字不能以字組詞。由數十幾萬常用英文單字組成的詞更多,現在甚至很多漢語詞彙都是從英文詞組中借鑑的,觀念(ViewPoint),雙贏(Win-Win),eyeglasses, fireplace, highway, cooking wine, airplane, firefighter, masterroom, cookingtop, sportycar, ballpen, digital camera, ... 假如有人以為字母拼音文字不能組詞,他最好去再上一遍小學,回來再說話。

對記載語音來說,漢字顯然也是不勝任的,在漢字下漢語變得同音字極多,顯然漢字沒能提供足夠的語音空間來包容漢語,使它在語言交流上做到又準確又複雜,同時還可以提供宏大的開展空間,顯然漢字對此無能為力。因為不提供標準語音的漢字,無法記載語音,所以漢語才向單音節聲調語言的方向開展,漢語被漢字逼進了一個狹小的空間。而英語呢,儘管使用超越二十倍於漢字的詞彙量,英語的同音字詞卻十分少,簡直不用重複就可以明白言語者彼此的內容。同時,雖然漢語是單音節語素語言,但實際上英語的單音節字詞比漢語多的多,常用英語字詞多是單音節的,所以說英語的語音效率也比漢語更高,語言表達也更精練

這點十分反中國人的知識,但卻是事實。

有人說現代計算機的應用,已經解決了漢字的這些問題。是解決了一部分漢字記載語言速度慢,休息強度大,破費高,效率低的問題。但是,水漲船高,人類由於使用計算機來處置語言,對語言文字的處置速度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而漢字詞彙無詞界,單字無序,字庫龐大,顯示方式複雜,傳輸要求高,無法編程,漢字計算機輸入難,輸入速度慢,不容易普及,輸入辦法多,資料庫編制困難等等,都使漢字在面對新的資訊時代,處於十分為難的位置。進入資訊時代後,世界信息量呈爆發性增長,人類對信息從獲取,記載,貯存,傳輸,處置,顯示等各環節上,對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漢字記載語言的原始方式,遠遠落後於時代的要求,是「老笨牛」拉菲拉利跑車,十分不配。字母拼音文字天然有序易於檢索,並沒有使這種文字平臺下的信息世界陷入不知所措的地步,而漢字信息世界已經顯示出雜亂無章,無頭無腦的Chaos狀態。

相關焦點

  • 從古至今仍在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國漢字
    一個文明的產生離不開文字的創造與發展,而我們的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造與發展,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漢字: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原標題:漢字: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原標題: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漢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世界上像漢字這樣古老的文字,曾經還有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文和瑪雅人的圖形文字。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同波斯王國一起滅亡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紀滅絕了。瑪雅文字僅在歷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 比漢字還威武的文字,世界四大最古老的文字,有兩個被其所滅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最古老的文字,一個是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一個是古埃及的聖書字,一個是美洲地區的瑪雅文字,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漢字。但緣何到了現在,我們還少提及其他三種文字,而常常說起漢字呢?原因則在於,其他三種文字都消亡了。唯有漢字還在繼續被使用,世界F4唯獨剩下我們大漢字,真是孤單、寂寞、冷啊。
  • 日本文字裡為什麼要保留漢字?
    3.廢除日本文字裡的漢字對日本有什麼影響?現在我們一一作答日本文字裡為什麼有漢字?首先我們得清楚的知道,語言和文字不是一回事。簡單來說,語言是人們交流說的話,而文字是記錄這些話的。也就是說先有語言才有文字,也存在一種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情況。比如現在的廣西,也保留著本土壯語,但是壯語的文字幾乎沒人會寫了。
  • 漢字的發展史
    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 日本出土刻有漢字「周」的最古老土器殘片
    2018年1月11日訊,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長崎縣壱岐市教育委員會1月10日前發布消息稱,在該市一處遺址發現刻有「周」字左半部分的彌生時代後期(公元1~3世紀前後)土器殘片。
  • 漢字是世界上最具表現能力的文字,為何還有專家提出廢除漢字
    曾經有一段時間,為了追求中國文化與世界接軌,有不少專家提出,應該廢除中國文字(漢字),改用拼音文字。如果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或者加一個「之一」),為什麼專家們卻有這樣的看法呢?之所以專家會提出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的說法,一是認為漢字屬於一種古老的文字,符號化比較難,對科技的發展有阻礙。二是認為漢字太複雜,外國人學起來很困難,不利於走出國門。三是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和世界上大多數表音文字在體系上不一樣,應該與世界接軌。但是,這樣一種觀點,明顯是沒有「文化自信」的表現。
  • 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廢除漢字,漢字拉丁化運動戛然而止 應如何反思
    可是,如今的很多人卻不太了解,在中國近代史上曾有過那麼一段歷史,有過一場幾乎全社會的精英和知識分子都紛紛參與的,轟轟烈烈的運動,而這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運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廢除漢字,將漢字拉丁化、拼音化。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對當時文字的破譯來了解更多那個時期的華夏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而漢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先進的文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座城市,位於河南省的安陽。
  • 文字背後的未來世界:世界五大文字系統,漢字排名第三!
    文字是文明最重要的標誌! 拉丁字母,又稱羅馬字母,源自希臘字母,形成於公元前6-7世紀,古羅馬帝國的強大將其推廣到歐洲大部分地區,是目前被使用最廣泛的字母系統,世界四分之三的國家、地球總人口的40%都使用拉丁字母系統構建其文字
  • 所有古老的表意文字中,為什麼只有漢字,能夠強勢流傳下來
    表意文字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也是人類文字產生時最初的形態。人類最早產生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以表意為主。但是,很多以表意的文字,都先後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沒有流傳下來。也因此,後來世界上的很多文字,都變成了以表音為主的文字。不過,卻有一種以表意為主的文字強勢留了下來,這就是漢字。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面對挑戰,網友們拿出了自己的理由,更有了應對的策略,把刺激化為機遇。  爭議 韓國學者提出漢字「申遺」  今年10月「國際漢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之後,韓國《朝鮮日報》刊載消息稱,為預防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溝通混亂,由韓國領頭,中、日、韓三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製作5000-6000個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常用標準漢字。
  • 外國人直呼學漢字難,看到他們發明的「鍵盤」,網友:無從下手
    導語:外國人直呼學漢字難,看到他們發明的「中文鍵盤」,網友:無從下手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漢字的造字法是古人根據漢字的結構和造字規律,歸納總結出來的造字方法。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也是其它文字的母字。據記載,曾經的日本是沒有漢字的。漢字於公元3世紀經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由此漢字就被他們學了過去。
  • 21世紀最風行的漢字了解一下
    21世紀最風行的漢字了解一下時間:2019-08-24 18:45   來源:搞笑gif圖片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囧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21世紀最風行的漢字了解一下 囧的意思 囧,讀作jiǒng。囧字看似火星體,但其實不是,只是比較生僻罷了。原義是光明。網絡用語,在各大論壇,它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
  • 漢字是哪國的文字,我國回應來了
    前段時間,韓國的「燃燈會」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存的名錄,許多中國網友眾說紛紜,覺得韓國的燃燈節和我國的元宵節十分相似,曾經也有許多文化被他們抄襲走了,甚至有網友發現韓國某教授表示:漢子並不是中國創造的文字。因為兩國的文化十分相似,在歷史遺留上就很容易發生爭執,就算如此,漢字也是中國的。
  • 了不起的漢字: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
    甲骨文是殷商晚期也就是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12世紀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漢字也有3300年的延續歷史了。三千多年來漢字發展曾遇到過什麼樣的危機?它是怎麼突破的?怎麼能夠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典文字,成為中華文明的智慧象徵?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字曾經歷了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機。
  • 古今漢字任你查 「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上線
    如今,「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的正式上線可能讓他再不用犯難——藉助資源庫,「古今漢字任你查」已經不再是夢想。1月11日,教育部「奮進之筆」行動、國家語委重大基礎資源建設項目「通用漢字全息資料庫建設」的標誌性成果「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也標誌著該系統正式啟動上線。
  • 河南出土7000年前的「文字」,為世界最古老文字,改寫中華歷史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中國的歷史有五千多年,但很多的考古遺蹟證實,我國的歷史不止五千年,而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古蹟,漢字就是其中之一。漢字是迄今為止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的唯一傳承者,更是我國的傳統文字。在甲骨文還沒有發現之前,我們普遍認為漢字是倉頡造出的,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國的學者們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的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也有很多。
  • 一直使用漢字的越南,突然廢漢字強推拉丁文,現在效果怎麼樣?
    華夏文明作為僅存的四大古文明之一,有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而面對體系如此完善的華夏文明,其他小國十分羨慕。當他們逐漸了解中華文化之後,紛紛開始效仿,於是儒家文化如同洪流般迅速湧入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國。當在了解日本文字之時,會發現唐朝時期日文中的平假名、片假名跟漢字中的某些偏旁很像,這是由於漢字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傳入日本的緣故。
  • 漢字冷知識,甲骨文是漢字的起源?太平天國促進了漢字的簡化?
    漢字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上下數千年悠久歷史的承載者。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它是迄今為止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漢字是唯一傳承至今、沒有斷絕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