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生日在這兩天最有福氣,還總結了一句俗語,說的在理嗎?
在中國的廣大地區,很多老百姓還是非常信佛的,這從每個月農曆的初一、十五這兩天,寺廟旺盛的香火就可以感受出來,儘管很多人批判這是一種唯心論,但是對於很多百姓來說,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心安,也就是所謂的「心誠則靈」。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每個月農曆的初一或者十五都被人們稱之為好日子,不過每年有12個初一和十五,到底哪個才是最好的日子呢?關於這點,我們的古人早就形成了共識,甚至認為,生日在這兩天的人是最有福氣的,為此,還有一句專門的俗語,那就是「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我們來看下它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這俗語中的初一指的是正月初一,我們都知道,正月初一是中國的春節,這一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非常的熱鬧,企業停工、學校放假,人人都在家享受著團圓的喜慶。像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不管離家多遠,在正月初一這一天都會努力地趕回來和大家團聚,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每到春節臨近的時候就會有春運這種特殊的現象,也會出現黃牛倒買倒賣火車票等情況,其實都是看中了人們歸心似箭的心理。
大家想一下,本來正月初一就已經是非常開心和喜慶的日子了,這個時候若是家裡有個女孩子出生,那是不是喜上加喜呢?大家都會打從心理地認為,這個孩子是帶著福氣出生的,她的一生都會大富大貴。
不過大家肯定也覺得很好奇,為什麼要強調女孩子呢?初一的時候生男孩子不好嗎?其實這是因為在民間,人們認為正月初一這一天是屬於娘娘的日子,自然女孩子出生的話比較應景。
在古代,人們認為一個女孩子最好的歸宿是進宮當上娘娘,這就相當於是飛上枝頭變鳳凰,這輩子吃穿住都不用愁,而且身份地位也備受人尊重,要知道,古代的女性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是當了娘娘就不一樣了,自然被人就會對你敬重三分,也能給娘家人帶來一定的幫助,所以當時的老百姓都希望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能生個女兒。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十五的官」,這裡的十五指的是正月十五,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的熱鬧程度完全不亞於春節,很多中國人都會在過完元宵節才出門工作,因為大家認為元宵節也是一年一度團圓的日子,要全家人整整齊齊地在一起比較熱鬧。
而在元宵節這一天,各地也會舉辦各種慶祝活動,比如猜燈謎、放煙花等等,傳統的正月十五被認為是文曲星下凡的日子。
我們都知道,文曲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男性,本身又兼具功名,所以人們就將這一天出生的男孩子認為是文曲星轉世,不僅出生就帶著福氣,而且長大後也能像文曲星一樣考取功名,當上大官。其實不管能不能當大官,在元宵節這一天出生,本身就讓人覺得很喜慶,至少很多親人都能到場祝賀,這點和初一出生的娘娘性質是一樣的。
其實「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只是人們一種迷信的說法。
想要當娘娘或者當大官,不是看你在哪一天出生的,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更重要的還是在於自身的努力奮鬥,只有自己優秀了,別人才會看中你;只有自己優秀了,才能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當然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那就是運氣,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