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地形、氣候,管道運輸——2020年浙江捲地理第28題

2020-09-03 高中地理輔導

【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8題】

例題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3分)

材料:西歐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氣輸入地區。下面左圖為歐洲部分地區略圖。德國是天然氣進口大國,92%的天然氣需要從國外進口。右圖為2017年德國天然氣進口來源構成圖。目前,俄羅斯、德國等國家在圖1中甲乙兩地間新建天然氣輸氣管道。

(1)簡述西歐大量輸入天然氣的主要原因。(4分)

(2)與北海相比,評價在波羅的海建設天然氣管道的自然條件。(3分)

(3)簡述德國天然氣進口來源的主要特徵,並指出德國在甲乙兩地間採用輸氣管道進口天然氣的優勢。(6分)

答案:(1)經濟發達,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氣產量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氣為低汙染能源,對環境影響較小。

(2)①有利:海水深度較淺、風浪較小;②不利:冬季海面結冰。

(3)①特徵:來源於臨近國家;來源多元,俄羅斯比例最大;②優勢:運輸連續性強、安全性高、運輸量大、成本低。

精講精析:(1)分析西歐大量進口天然氣的原因。①西歐地區的經濟發達,人口較多,對天然氣的需求量較大;②西歐地區的天然氣產量較小,供給難以滿足本地區需求,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天然氣,進行能源跨區域調配;③天然氣本身為低汙染能源,對環境汙染較小。

(2)分析波羅的海建設天然氣管道的自然條件。①從有利、不利兩個方面,分析建設管道的自然條件(而不是社會經濟條件);②在有利方面,從圖中的海水等深線可知,北海的北部海水較深(200m~2000m),而波羅的海的海水較淺(<200m),因此建設管道的難度較低;③波羅的海的西部為斯堪地那維亞山脈,可以阻擋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因此波羅的海的風浪較小,鋪設管道的難度較低;③在不利方面,北海靠近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不易結冰;而波羅的海距海較遠,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氣溫較低,並且有多條徑流匯入,鹽度較低,因此冬季容易結冰(溫度、鹽度越低,越容易結冰)。

(3)分析管道運輸的優勢。①從圖中可以看出,德國天然氣主要來自於鄰近的荷蘭、挪威和俄羅斯,其中俄羅斯佔的比例最高;②管道運輸的鋪設成本較高,但連續性好,安全性高,運輸量大,鋪設後的運輸較低。


知識點

  • 1、歐洲的地形

歐洲北鄰冰洋、西鄰大西洋、鄰地中海,部與亞洲毗連,面積為1016萬平方千米,在七大洲中排名第六

①地形。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約2/3),主要有東歐平原、波德平原和西歐平原。山脈主要分布在南部,例如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山脈。歐洲平均海拔約340m,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②河流。歐洲河湖眾多,河網密布,其中伏爾加河(注入裏海)為歐洲最長的河流,多瑙河(注入黑海)為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9個),萊茵河(注入北海)流經6個國家。

圖1 歐洲的地形

  • 2、歐洲的氣候

歐洲的南北範圍為36°N~71°N,主要分布著5種氣候,各種氣候的成因與特點分別為:

①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②溫帶大陸性氣候: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少雨。

③高原山地氣候:海拔較高,氣溫和降水隨著海拔的變化而變化;全年寒冷,降水較少(迎風坡的山腰降水較多)。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受到盛行西風帶的控制,並且受到沿岸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溼」的作用。全年溫暖溼潤。

⑤寒帶氣候:緯度較高,受極地高氣壓帶的控制(冷氣團);全年寒冷,降水較少。

圖2 歐洲的氣候(西歐和中歐)


總結

  • 5種交通運輸方式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大,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天然氣的供給、需求(市場)及本身的特性(清潔能源),分析西歐大量進口天然氣的原因;②根據海水的深淺、海上風浪的大小(考慮海陸位置+地形)和冬季是否結冰(考慮氣候、鹽度),分析波羅的海建設管道的有利與不利條件;③根據進口來源國家的分布及佔比,分析德國天然氣進口的特徵,並分析管道運輸的優勢。

在運輸貨物時,常用的交通運輸方式5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缺點分別為:

①鐵路:運量大,運費較低,速度較快;但修建鐵路的成本高,短途運輸的成本高;

②公路:機動靈活,裝卸方便;但運量小,耗能多,運費較貴;

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受河流水文影響大;

④航空:速度快;但運量小,運費高,設備昂貴,技術要求高;

⑤管道:運量大,損耗小,安全性高,連續性強;但需要專門鋪設,投資大,靈活性差。

圖3 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非洲的地形、氣候、洋流對氣候的影響——2020年江蘇捲地理第27題
    【2020年高考江蘇卷,第27題】例題從表中可以看出,年徑流先減小後增加,年輸沙量逐漸增加,這可能是由於氣候(熱帶草原、雨林)與地表植被的變化引起的。(4)分析河口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環境。①河口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河網密布,從表中可以看出,徑流量和含沙量都很大;②河口三角洲位於5°N左右,年降水量為4000mm左右,因此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地表植被為熱帶雨林。
  • 等高線、地形、冬季風、背風坡——2020年浙江捲地理第26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6題】例題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下圖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圖。某年11月28日至12月15日該省發生了一次汙染天氣過程。下表為5個站點所在地此階段的空氣品質統計表。
  • 南美洲的地形、氣候,暖流與寒流——2020年浙江捲地理8~9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8~9題】例題圖2 世界洋流分布圖2、南美洲的地形、氣候①地形:南美洲西部為安第斯山脈,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分布,自北向南依次為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 河流輸沙量、我國的地形、水循環——2020浙江捲地理第29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9題】例題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①甘蔗種植區,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河谷地區,該地區灌溉水源充足,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適宜甘蔗的種植;②從表中可知,2000年以來,甘蔗的種植面積擴大,單產提高,並且改善了水利設施(修建水庫),因此甘蔗的總產量逐漸增加。
  • 大牧場放牧業、北美洲、氣候與植被——2020年浙江捲地理12~13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12~13題】例題、溫帶海洋性氣候;④其他: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的影響,氣候較為溼潤(亞熱帶溼潤氣候)。圖4 世界植被的分布【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 青藏高原、泥石流、冰川的補給——2020年浙江捲地理第27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7題】例題 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東南向內部遞減。左圖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圖,甲地某年7月30日發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於其2000米處有一氣象站,圖2為該氣象站測得的該年7月天氣要素統計圖。
  •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0年四川卷(高清解析版)
    :2020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20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0年北京卷(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1年北京卷(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2年北京卷(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3年北京卷(高清解析版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地形、氣候、光照資源)
    圖1 我國的地形分布圖2、我國的氣候(2)地形、河流精講精析:(1)分析西寧市的氣候。①西寧市的氣候為高原山地氣候(高原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雨少而集中、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②題幹中所說的避暑,應該是夏季,西寧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因此需要帶上毛衣,保暖禦寒。
  •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20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
    【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商販運鹽、茶、山貨的必經之路。近年來,徽杭古道安徽伏嶺鎮至浙江清涼峰鎮段逐漸發展成為徒步旅遊線路。下圖示意該段徽杭古道所在區域的地形。:專題四 大氣運動與天氣、氣候1【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四 大氣運動與天氣、氣候2【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五 水循環和洋流【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六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七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東北的農業、我國的氣候、作物分布——2020上海捲地理第1題
    【2020年高考上海卷,第1題】例題 1.①黑龍江位於我國的東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宜種植水稻;②海南為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適宜種植熱帶作物;③陝西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種植蘋果、梨等溫帶水果;④廣西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物的生長期長,蔬菜在冬季也可以正常生長
  • 【二輪專題】01 地球與地圖-三年(2018-2020年)高考地理真題分項彙編(原卷版)
    (2020年新高考山東卷)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後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
  • 聚落選址、風向玫瑰、等高線與地形——2020年江蘇捲地理30(B)題
    【2020年高考江蘇卷,第30_B題】例題每一種地形,都對應著一種等高線圖,等高線越稠密、地形的坡度越大、越陡峭。聚落的選址,應綜合考慮自然、社會經濟因素、安全性:①自然因素: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較好、自然資源豐富;②社會經濟因素: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足且廉價、政策支持、科技水平先進、市場廣闊;③安全性:河流凸岸(土壤肥沃、不易被侵蝕
  • 隨州市2020年中考地理(含答案)
    絕密★啟用前隨州市2020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地理試題(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10分,其中地理30分,歷史40分,道德與法治4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題卷指定位置,並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蒙古國、地形、氣候、工業區位)
    【2020年高考上海卷,29~32題】知識點1、亞洲的地形亞洲的地形主要有三個特點: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較為乾燥,降水較為稀少。分析我國和蒙古國的羊絨業發展,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下所示:① 自然因素(8個):原料充足、燃料充足(靠近原料/燃料產地)、地塊面積較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宜人、地質穩定(自然災害較少)。
  • 海陸風、世界洋流、四大漁場——2020年浙江捲地理第23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3題】例題下圖為兩極地區,多年平均海冰面積年內變化圖。完成第23題。對比兩極地區的年內海冰消融速度差異,原因可能是( )A. 南極地區受西風漂流影響,海冰消融慢B. 北極地區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海冰消融快C. 南極地區下墊面比熱小,吸熱升溫快,海冰消融快D.
  • 冰川地貌、山脊、山谷、雪線——2020年浙江捲地理17~18題
    【2020年高考浙江卷,17~18題】例題由題幹可知,第四紀冰期時,該地的雪線高度為3500m~3600m,而乙地(谷地)的海拔高度為3440m~3520m,因此有可能是受到了冰川的侵蝕作用,形成了U型谷,因此選項D正確。
  • 斯裡蘭卡、熱帶季風氣候、迎風坡——2020年江蘇捲地理25~26題
    【2020年高考江蘇卷,25~26題】例題①斯裡蘭卡的國土面積較小,因此河流較為短小,調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建設蓄水池,雨季時削減洪峰,旱季時提供灌溉用水;②斯裡蘭卡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短小並且落差較大(水流湍急),不宜發展航運,因此選項C錯誤。(3)分析梯級蓄水池的作用。
  • 七年級地理期末測試卷
    (6)俄羅斯通過管道向中國運輸大量的____________資源,豐富了我國的能源進口通道。一、選擇題1.D考點: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某大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地形、氣候、河流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係。
  • 2020年全國文綜II捲地理試題圖文詳解
    該公司在三山東惠民、遼寧鐵嶺、內蒙古通遼和鄂爾多斯建有毛油壓榨工廠,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廣東廣州建有精煉油和小包裝產品生產基地(圖10),將毛油運輸至精煉油生產基地多使用貨櫃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儲存和運輸各種非危險液體貨物的軟體包裝容器),使用罐箱或鐵桶運輸則越來越少。
  • 重磅:2018年6月浙江學考地理試題及民間參考答案
    材料三:2018年5月28日,浙江省政府對外宣布杭州灣大灣區建設戰略。(1)該區域城市大多是沿湖、沿河、沿 海 興起的。歷史上由於京杭運河的開通,使揚州的 交通運輸 條件更加優越,也使北方和南方的經貿聯繫得以加強。(2分)(2)因人口和產業活動高度密集,導致生活汙水、城市汙水、工業汙水等排放嚴重,造成大灣區內部分地區水質一定程度惡化,出現水質型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