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34;——蕭伯納
語速很快,天然喜感,這是不少網友對於這個專注於航空航天科普老師的第一印象。硬核知識輕鬆講解,&34;科普讓廣大網友大呼過癮,也有質疑的聲音:好好的大學老師怎麼跑過來拍視頻?從&34;、&34;到西瓜視頻,大學老師Mr苟勝到底經歷了什麼?
圖:Mr苟勝、嚴伯鈞、三一博士、鐵牛博士(從右向左)
&34;是西安航空學院飛行器學院梁老師在西瓜視頻平臺暱稱,他是學生時代的&34;,他是&34;,他是讓你在沙發上了解航空航天的Mr苟勝老師…… 從&34;到&34;,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持證上崗,專講航空航天,10個月107萬粉絲,讓知識傳播跨越邊際。
1988年11月16日生,講師。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航空學院固體力學專業博士生,從事飛行器設計相關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陝西省科技廳基金2項,校級科研課題1項。曾獲陝西省微課大賽三等獎,陝西省首屆高校課堂創新大賽三等獎,西安航空學院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等。參與編寫教材《航空航天概論》,任副主編。
圖片:西北工業大學攻讀碩士期間,Mr苟勝是V-Free樂隊鍵盤手(左一)
細數他的求學和教學歷程,新潮、年輕的思維不斷的碰撞,酷愛音樂的他和同學組建樂隊,發行了西北工業大學歷史上第一張專輯《我們的故事》,2014年創作了研究生畢業季主題曲《星空下的四季》,算是他對本、碩母校的告別和仰望星空的開始。
圖片:攻讀碩士期間,Mr苟勝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模擬聯合國團隊副主席
畢業後,梁老師任教於西安航空學院航空工程系。2018年,陝西省&34;,來自全省44所高校的150名教師進入了決賽環節,Mr苟勝入圍並獲得三等獎。
&34;慕課&34;微課&34;
圖片:Mr苟勝團隊《航空航天概論》在微課平臺數據
他嘗試將微課上傳到抖音,收到了很好效果,在對接西瓜視頻運營之後,Mr苟勝成為了從微課、慕課向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平臺的橫版視頻的遷移。
生活節奏的加快,知識碎片化的傳播,注意力稀缺時代,受眾更願意接受視頻形式。除了放鬆和娛樂,滿足社會聯結和自我提升需求,仍是受眾觀看視頻的主要目的。西瓜視頻用戶迅猛增長之時,專業的航空航天知識來到平臺,非同凡響。
正是因為創新和&34;的積累,讓他看到了科普之路。從傳統基礎知識教學的枯燥與呆板,換個方式做科普,讓更多人從看了有用,考試可以拿到分數,到讓知識變得更加有趣,讓更多的人愛上航空航天。
好奇是人們的天性,Mr苟勝專欄&34;講述的是&34;,坐在沙發上,讓我們明白《世界最早噴氣客機為何連連墜毀?&34;要如何防控?》,輕鬆、愉悅。一個回形針演示了&34;,一個視頻讓人明白飛機墜毀事件後面的安全防護原理和機制。在這裡知識會被打散,不是固有的知識體系,而是受眾所關心的層面出發,用簡單的演示,大量的視頻讓你&34;在視頻裡。
當他在視頻裡科普和總結火箭的&34;原理的——&34;。網友們已經在評論:&34; &34;……
在航空航天知識傳播的同時,與受眾互動成為最大的亮點,人們關心的話題和知識才能達到科普本身想要做出的成果。
一連貫的火箭垂直冷發射視頻,遠景鏡頭的切換,觀眾立馬對火箭發射的原理和機制充滿了興趣,相關人士也會因為系統的推薦,很快發現視頻,從而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和話題。這就是在西瓜視頻看科普的魅力。
如果你還嫌不過癮,不夠硬核,Mr苟勝在前往M國訪問學習期間還給大家開啟了直播,去看看M國的航空航天之旅,有網友想看哪個部分,他就爬到飛機底部去給大家觀看、講解。
他和我們一起漫話航空航天史,盤點歷史上那些著名的飛機,他做起了科普航空航天小課堂,關於飛行這些事,解讀的十分清晰。
從西安航空學院航空老師,到科普航空航天的&34;,Mr博士的身份並不會改變,他將知識拓展了邊際,從課堂教學的幾百人,拓展到網課的幾萬人,再到內容平臺的百萬人。更多人的參與,更加創新的方式,這不正是教學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科普中國的活躍,很多大學教授、博士,以及從業者都在網絡平臺從事了&34;。有人質疑,有人喝彩。隨著2020年春季的這場疫情,我們才真正發現,宅在家裡的這些時光,幸虧有這樣的一群人,有這樣的平臺,讓我們漲知識、獲得新技能。
無論是行業的從業者,還是單純的興趣、愛好,我們總能從這些海量的知識裡,用有趣的方式獲得高深的內容。面對質疑,我想網友們的心聲最能代表:
&34;網友:&34;
這是網友評價科普簡單化的意義。
&34; 網友:&34;
這是一個近60歲老學者的心聲。
&34; 網友:&34;
這是網友評價科普的意義。
來自Mr苟勝評論區的網友評論可能是這些科普人堅持的最大意義 ,他說 &34; &34;
親愛的網友們,你覺得科普應該怎麼做,大學老師需要怎麼教學呢?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西瓜視頻創作人:&34;
漲知識,新技能,就上西瓜視頻搜索&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