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畝承包地被「民主議定」給了別人 村民起訴村民小組

2020-12-19 中國江蘇網

村上土地因修建鄉鎮公路被徵用了15畝,之後村民小組召開戶主大會並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議定」方式對村裡土地重新進行了分配。村民湯某承包的2.82畝土地被分給了其他村民,湯某認為此舉侵犯了自己的土地承包權,遂將村民小組告上法庭,要求村民小組返還土地並賠償損失。日前,丹陽市人民法院審結了此案。

法官介紹本案爭議焦點有二,一是村民小組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議定」方式是否合法有效。二是村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該如何有效保護。

對於焦點一,《土地承包法》第35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本案中,村民小組召開的戶主大會29戶村民中28戶同意了土地調整方案,雖然是大多數村民的意見,但由於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應屬無效。

此外法官說,村民小組雖然可以對村民的土地進行調整,但應有前提條件和法定程序。前提條件是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法定程序是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結合本案,村民小組進行土地重新調整是因為村上土地因修鄉鎮公路被徵用,並不滿足法律規定的土地調整的前提條件;村民小組召開戶主大會同意調整方案,也不符合法定程序。

對於焦點二,法律明確規定了耕地的承包經營權三十年不變,即使集體經濟組織發生分立或者合併也不受影響。湯某1999年就取得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即使湯某原來所在的某甲村民小組被合併到某乙村民小組,湯某的三十年的承包經營權仍然不變。

村民小組以「民主議定」的方式將湯某的土地分給其他村民經營,侵犯了湯某的權利,湯某有權要求村民小組返還土地。但湯某的土地已由其他多名村民實際經營,並不適宜再返還給湯某並由湯某直接經營,所以湯某有權要求村民小組賠償其承包期內經營收益的損失。此外,根據法律規定,若村民小組中有預留的機動地、依法開墾的或收回的土地,湯某也有權要求村民小組從上述土地中調整相應面積的土地給自己承包經營。

綜上,丹陽法院一審判決村民小組將湯某的2.82畝承包土地分由其他村民經營的行為無效,並判令村民小組賠償湯某半年承包土地的租金1484.58元。宣判後,原、被告雙方均息訴服判,未提起上訴。(符向軍 朱成輝 張馳川)

相關焦點

  • 律師說法:村民小組的訴訟主體資格探討
    如出現村集體經濟組織權益受損時,比如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無償被徵收、收儲等喪失土地所有權,而村委會又消極不作為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村民小組訴訟權利如何行使的復函》,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召開村民會議,以村民小組小組長作為主要負責人為當事人的提起相關訴訟。
  • 法院:由村民小組決定
    最近,集美一村民小組,就因拆遷補償問題,被起訴至集美法院。  根據2018年底制定的分配方案,小組內按人均6萬元發放。2019年8月,村民小組將享有分配資格的人員名單和金額進行公示。之後,陳女士領到6萬元補償款,5歲的兒子隨她落戶,卻沒有享受到同樣的權利。
  • 婦女離婚後戶口遷出村小組調整承包地是否合法
    2012年3月12日,湯橋村十四組因該組人口變動(生、死、嫁、娶等),根據土地法規定實行「大不動」、「小調整」的原則,召開了全組村民代表大會,對該組李某等戶的承包地進行了部分調整,調出李某3.34畝承包土地分配給該組陳某等五戶,此次部分調整得到了該組村民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該組共30戶,24戶到場,22戶同意調整,另有6戶在外打工未參加,李某等2戶不同意)。
  • 村民自治有分歧 法院依法不幹預
    近日,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法院收到了村民汪某起訴其戶籍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地徵收補償款分配的案件材料。經法院審查,該糾紛系汪某對其戶籍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就因建設平益高速所徵收集體土地所產生的土地徵收補償款的分配數額不服所發生。
  • 對徵地補償款數額不認可、未領取補償款,向法院起訴被駁回?
    >【要點提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該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 最高院裁判觀點:未過半數的村民不能以集體經濟組織名義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以村民小組名義起訴和行使訴訟權利應當履行民主議定程序,即村民小組在決定村小組重大事項時,必須要召開村民大會形成會議決定,並經村民大會通過,並將決定及實施情況向本小組村民公布。
  • 最高法院判例:未過半數的村民不能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義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以村民小組名義起訴和行使訴訟權利應當履行民主議定程序,即村民小組在決定村小組重大事項時,必須要召開村民大會形成會議決定,並經村民大會通過,並將決定及實施情況向本小組村民公布。
  • 北京律師講解:村民外出打工承包地應該被收回嗎?
    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徵地拆遷律師團隊李某兄弟二人分別承包了村裡的2.6畝土地。後來,李某兄弟遠赴新疆務工,在二人外出打工的第二年,村委會便決定把二人承包的土地收回。那麼,村民外出打工承包地應該被收回嗎?先說結論:二人的土地不應該被收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外出打工,外出務工農民原來的承包地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 河北保定徐水區北高橋村一村民承包地7.8畝 確權時僅5.2畝
    我是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北高橋村村民。第二輪土地承包以來,我一直承包7.8畝耕地,有第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為證。 近些年,國家提出對農民承包的土地依法確權,保障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和利益。承包了7.8畝地,只給我確權的5.2畝地。 第一,村兩委和鄉政府的說法就是我家另一2.6畝地塊位於漕河河套,上級政府不予確權,追問哪裡有問題或者哪級政府不予確權,都沒有正面回復。但是我們都給予確權了,為什麼就單單北高橋不能確權?這塊耕種了20多年了,到最後不能確權?
  • 井研逾百畝田地堆棄土 村民擔憂往後種糧怎麼辦
    (記者 田為 攝)    井研縣研城鎮宋高山村一份土地集中經營協議引發村民擔憂    2013年12月25日,樂山市井研縣研城鎮宋高山村3組村民程貴英向本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反映,該村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將村民的承包地集中起來建棄土場,堆放城市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棄土,3個棄土場面積超過100畝,目前她家水田已全部被佔,來年要是想種水稻
  • 昭化區全面完成村民小組調整優化改革
    建立「三級聯動、分級負責」工作機制,明確統籌在區、村民小組事權在鎮、實施在村,由組織部、改革辦、民政等部門組建督查小組4個,全過程跟蹤督導,確保責任壓實、任務落實。截至目前,昭化區查處履職不到位、涉改違紀等違紀違法行為13件次。(2)民意徵求「全」覆蓋。
  • 村民小組是否具有訴訟主體資格
    【案情】2013年2月1日,李進福與村民小組籤訂土地承包合同,約定承包該組200畝土地,承包期為50年。2014年3月,因李進福未按期支付承包費,村民小組將李進福所栽種杉樹苗剷除,又與錢某籤訂土地承包合同,將李進福所承包土地發包給錢某。
  • 同村的兩位村民互相換地 合同有效嗎?
    2003年,老劉主動找老李,想用自己的承包地和老李的承包地互換,老李答應後兩人籤訂了《土地互換協議》,就這樣兩家互換土地經過了十幾年,然而這種狀態突然被一個消息被打破了。老李聽說後,當然沒有答應,老劉於是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兩人籤的《土地互換協議》無效。本案歷經一審和二審,最終法院判決《土地互換協議》無效。本期欄目邀請北京盈科(瀋陽)律師事務所劉振剛律師進行分析。
  • 衡陽縣曲蘭鎮一村民盜伐山林數十畝,公訴機關不予起訴引爭議
    對盜伐林木的不起訴,易鴻和其他村民的心情一樣「難以理解」,表示一定要讓非法砍伐的人得到法律的懲罰。去年11月,村民王增貴不顧大家的極力反對,夥同外地人員先後盜伐山林數十畝在村民報警後,曲蘭鎮派出所制止了非法砍伐行為、並做好問話筆錄和現場取證拍照,準備移交森林公安處理。
  • 村裡只有部分農民的承包地被徵收,徵地補償款應該分給全村人嗎?
    一、村裡只有部分農民的承包地被徵收,徵地補償款應該分給全村人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只有部分承包的土地被徵收的,徵收補償款也是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所以徵地補償款應該分配給全村的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承包地被依法徵收,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的,應予支持。承包方已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等方式流轉給第三人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青苗補償費歸實際投入人所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附著物所有人所有。
  • 村民起訴供電公司,法院:駁回
    近日,37戶村民萬萬沒想到,起訴供電公司樹木賠償的案子竟然輸了。2014年,H村的村民響應政府綠化號召,在承包地裡種起了楊樹。因楊樹長勢迅猛,很快就威脅到了高壓線路的運行安全。該供電公司多次與村民協商,希望村民自行砍伐架空線路保護區內的樹木。然而,村民索要高額賠償才肯伐樹。
  • 親兄弟因承包地反目成仇 法官從中調解化解多年積怨——三亞中院...
    圖|在法官耐心細緻的調解下,兄弟倆握手言和親兄弟因承包地反目成仇上訴人杜某懷與被上訴人杜某智系同胞兄弟。2013年12月25日,三亞市人民政府分別向杜某智、杜某懷頒發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該證記載,三亞市崖州區崖城村委會導二五村民小組將位於三亞市崖州區崖城村委會導二五村民小組朗炭田的部分土地發包給二人,其中杜某智分包2.39畝,杜某懷分包0.5畝。
  • 最高法判例:對於村民是否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
    因此,當事人是否認定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系人民法院在審理承包地徵地補償款分配民事案件中需要確認的事實,不應也無需由行政機關先行對其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進行確認。同時,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於村民是否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不屬於行政機關職責範圍,更不屬於通過單獨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進行審查的事項。
  • 臨潼區交通運輸局與下北街村民小組合同糾紛 二審法院判決交通局敗訴支付村民租金291萬
    ,由交通運輸局出資250萬元,下北街村民小組以土地25畝、水電工程、地面附屬物等作價150萬元投資,汽車站工作人員運輸局佔1/3,下北街村民小組佔2/3,雙方共同經營,按投資比例分擔虧損。下北街村民小組隨後對2016年度土地市場租賃價格評估鑑定,陝西運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於2019年3月27日作出資產評估報告書,結論:臨潼汽車站所使用25畝土地在2016年度土地租賃價格為66萬元,下北街村民小組支出鑑定費89000元。因此下北街村民小組要求從2016年1月1日至實際返還土地之日止應按照每年66萬元支付租金,並承擔鑑定費。
  • 村委會發包,違反民主議定原則,雙方籤訂的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案情介紹:2004年4月,某村村民張某想要承包該村一片閒散多年的坑塘荒地水產養殖,該村村委會考慮到大部分青年村民都已外出打工,沒有辦法按程序召開村民大會,於是該村村委會便僅僅去問了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見,就將這塊村所有的土地30畝承包給了張某,雙方籤訂租賃協議,承包期限為30年,每畝地年承包費用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