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焦慮|被孩子的叛逆摧毀了的中國家長

2020-08-29 木槿何溪

01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家長繞不開的坎。

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叛逆期的孩子了,很多家長都曾表示,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打沒有效果,甚至打叛逆期的孩子,孩子會還手,罵也起不到什麼決定性作用。

生活壓力大的家長與叛逆期的孩子「狹路相逢」,總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有的叛逆期孩子甚至會以離家出走、自尋短見或者引發其他悲劇來抗議家長,這讓很多家長心力交瘁。

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是家長們的必殺技,有的家長覺得只有在氣勢上壓過孩子,才能震懾住孩子。

可越是跟孩子較勁的家長,越是清楚,自己較勁越深失敗就越慘烈。

劉凱 11歲

叛逆症狀及行為:打架、紋身、成績差、迷戀上手機遊戲

我是一名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兒子生活了11年。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兒子劉凱進入了青春期,越來越叛逆,讓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奔波的我心力交瘁。

我一直把整顆心都傾注在兒子身上,在學習、生活上的需求都儘量滿足他,就是怕他認為自己得到的愛不完整。

但沒想到,我所有的付出都變成了笑話,兒子不但學習成績差,還愛打架、紋身,所有老師一提到他都搖頭嘆氣。

後來我跟兒子劉凱的相處模式就是,我不信任孩子,孩子也不理解我,我們之間的溝通一直有存在著很大的障礙。

我跟我他說話時,他動不動就用嘶吼的方式回應我。

在兒子叛逆的整個過程,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也想著改變自己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希望用溫暖和愛來喚醒他,想著這樣做之後,他會對我的態度好一點,但是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只能奏效一兩天,幾天過後孩子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最近,他又迷戀上手機遊戲了,我試圖阻止他玩手機,我怕長此以往下去,不僅影響他的學習成績,還會對他的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

可是當我阻止他玩手機的時候,他就威脅我說:「你要再多管閒事,阻止我玩手機,我就離家出走。」

孩子還小,面對他的這種情況,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02

歡歡 13歲

叛逆症狀及行為:熬夜、長期不洗頭、跟父母頂嘴、不寫作業、脾氣大

我女兒六年級,每天放學回家,先是回自己房間休息,休息夠了,也從來不寫作業。

她在家也是不吃不喝的,她自己要求要留長髮,可是頭髮長長了,她自己在家又不洗,上學的時候也不綁起來,長時間不洗頭髮,一走近她跟前,就能聞見她的頭髮又酸又臭,我給她說了多少次,讓她洗頭髮她也不聽,後來我說我幫她洗,她也說:「不洗」。

每天到了晚上9點多,她才開始寫作業,作業沒寫幾個字,就一直喊著自己多苦多累。

因為寫作業的時間很晚,而且寫的過程中總是拖拉,所以每晚12點了,她還在睡覺,時間長了,我擔心她的身體,所以看她熬夜寫作業,有時候,提醒她早點睡,她聽到我提醒她早點睡覺,還會朝我發脾氣。

女兒現在在家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只要她在家,每天都是戰場,哭爹喊娘,鬧的家裡雞犬不寧。

我現在對她的要求不高,只要她能完成學校的作業已經就已經很滿足了。

現在叛逆期的孩子思想行為都很偏激,所以我現在只希望她能自主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每天晚上能按時吃飯,不要搞壞身體就可以了。

孩子現在在家的時候,每天都當我是她的敵人,這種親子關係,讓我感覺好壓抑,心好累。

女兒小的時候,我稍微對孩子嚴厲一點,孩子的爸爸就不樂意了,也總會跟我吵架。

對於女兒,孩子爸爸對她從小是百般寵愛,從來不捨得打孩子,最多孩子做錯事了,就大聲吼幾聲孩子。

現在女兒長大了,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他給孩子說什麼,孩子也不願意聽,所以就根本管不了孩子。

而我從小心臟就不好,見不得氣,有時候因為女兒的叛逆,一生氣,一傷心,胸口就不舒服,很疼,所以面對女兒的情況,我也不敢管了,接下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03

小藝 15歲

叛逆症狀及行為:抽菸、頂撞父母老師、打架鬥毆、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兒子上初二了,學習方面卻一點也不上心,如此下去,我怕影響他中考升學。

所以初二暑假,為了讓孩子對學習上心,也為了提升他的學習成績,我給孩子初二暑假時,報了幾個補習班,平時對他的學習也嚴厲了起來。

可是沒想到我這樣做了之後,孩子就一直抱怨我對他的學習過於嚴苛,讓我別逼他總是去上補習班。

我當時的想法是,補習班已經給他報了,錢也交了,所以希望他能夠按照補習班老師規定的時間,去補習班裡正常上課。

但是孩子不聽勸,一直跟我爭論,為什麼我要給他報那麼多的補習班,為什麼我報補習班之前先不跟他打招呼,跟他商量。

後來孩子跟我爭議無果後,我發現孩子變得異常叛逆起來。

在家經常和我頂嘴,我讓幹什麼,他就偏不幹什麼,我說有的事情不能做,他卻偏偏要嘗試一下。

我跟他爸經常給他講,抽菸對身體不好,影響健康的道理,但他一句也聽不進去,故意在我跟他爸面前抽菸。

兒子叛逆之後,在學校也不服管教,經常與老師頂撞,上課不認真聽講,擾亂課堂紀律,而且老師上課期間,他意見特別多,也經常無緣無故自言自語,大聲喧譁。

他在學校,跟同學關係處理的也不好,愛挑剔別人的意見,言行偏激,常與同學打架鬥毆,耍老大欺負弱小。

在學校,他做的不對,老師一批評他,他要麼以沉默相對,要麼肆意頂撞。

後來他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而且他本人對自己學習成績的下滑自己卻毫不在乎。

04

張笑 16歲

叛逆症狀及行為: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聽講、成績退步、性格倔強、個性剛強、自尊心強、逆反心理嚴重

我和老公,為了工作,經常分居兩個,後來兒子出生之後,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忙碌。

平時生活方面,我對兒子很嚴厲,孩子小的時候,也很聽我的話,經常是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從不反抗,對我說的話,言聽計從,說一不二。

因為工作忙碌的緣故,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地方,我還是對他缺乏關心和理解。

可能小時候,我對他說什麼他不敢頂嘴,兒子長大之後,現在我跟他說什麼事情,多說幾句他就抱怨我說話太嘮叨,甚至有時候,還會為此衝我大發脾氣 。

後來他從學校回來,一聲不吭,連一個招呼也不打,就直接進到自己的房間。

再後來我跟她說話,問他一些事情,他只說「是」,或「不是」。

有時候我多問一下他學習上的情況,他就不高興的大聲嚷嚷:「問什麼問,我的事你少管,沒完沒了的,煩不煩啊」。

總之,後來我讓他向東,他偏要向西。

他在學校的時候,還經常和老師頂撞,有強烈的牴觸情緒,在學校常因為頭髮不符合學校要求,不按時完成作業及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老師的批評,他一副不服氣的樣子,與老師頂嘴,堅決不允許別人說自己,自己犯了錯誤,也不喜歡別人說他。

對於有的老師說了一些過激的話,那這門課就乾脆上課睡覺,不聽講,作業不寫。

孩子的這種變化,表現,真的是讓我心痛,焦慮,心煩,又不知所措。

05

美琪 15歲

叛逆症狀及行為:偷竊、吸菸、遊戲、暴力傾向、情緒失控、絕食

我女兒15歲之前,一直是一個很聽話的好學生,而且是品學兼優,也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當然更是我這個做媽媽的驕傲。

可是近階段孩子卻開始出現焦慮,睡不好,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也沒有精神的情況。

後來她期中考完試,成績突然就下滑的很嚴重,然後女兒自己就有不想上學的念頭了。

即使我和她爸爸給她講了很多道理,強制她去上學,剛開始我們給她講道理,她還能聽進去,讓她上學,她也會聽。

可是後來,當她不想上學的時候,我們再跟她講道理,讓她上學的時候,她明顯很排斥,也很反感我們給她道理,逼她去上學。

這種狀況沒持續幾天,孩子一下子迷戀上了電子遊戲,我們在她面前不提學習時,她每天還很快樂,和原來的同學還能交往的很好。

但是當我們一說起上學,學習之類的話題時,她一聽之後,就開始煩躁,然後就開始大喊大叫摔東西。

看著好好的一個孩子變成這樣,我有時候忍不住,批評她幾句,然後她也會衝我大發雷霆,而且後來我發現她還發現經常撒謊,偷竊,吸菸。

這些不良嗜好出現一段時間之後,接著她又開始變得有暴力傾向,經常和我對著打,然後跟我吵過之後,打過之後,自己情緒就會崩潰,然後就大哭大鬧,大喊大叫,有時甚至把自己鎖在自己的屋子裡,不吃不喝一天兩天。

看到孩子的表現,我有時候無助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沒有法子可想的情況之下,我就讓孩子的叔叔嬸嬸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可是這樣做之後, 不但一點效果也沒有,孩子還特別的反感。

在孩子叛逆的過程中,一星期內,她偶爾能去學校上兩三天的課,但是情緒不好的時候孩子就想跳樓,或者自殘。

孩子的大姨還很能理解孩子的,能夠傾聽孩子的傾訴,孩子也知道自己哭完自己心情就好些,可是這種情況一直走不出來,所以我自己也變得情緒失控,以前還敢批評她,教育她,現在怕孩子真做出衝動的事情來,就再也不敢對孩子發火,批評她了。

最後,在我絕望無助的時候,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找心理諮詢。

相關焦點

  • 想要父母不焦慮、孩子不叛逆?試試做顧問型父母
    、孩子不叛逆? 這周,我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一個提升孩子控制感的方法,讓父母不焦慮,孩子不叛逆,那就是做顧問型父母。我們將圍繞下面幾個問題展開:什麼是顧問型父母?為什麼要做顧問型父母?如何做顧問型父母?以及做顧問型父母我們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 父母的育兒焦慮,正在摧毀孩子
    尚恩教育-一站式解決你的英語考試問題自打孩子出生,父母的焦慮就沒有停過!一開始擔心身體健康不健康,然後會不會走路,說話是不是太晚了……等等,數不勝數!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學,學習好不好,在學校跟同學關係處的好不好等一堆焦慮再次來襲! 甚至小到一次考試的失利都可以讓家長聯想到上沒辦法考上大學!
  • 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麼做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出現叛逆應該屬於正常現象,很多家庭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卻成了硝煙不止的戰場,父母孩子都很疲憊。面對孩子的青春期,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幾點: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
  • 孩子太過叛逆?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快速糾正孩子的叛逆
    孩子太過叛逆?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快速糾正孩子的叛逆讓許多家長做些苦惱的就是孩子叛逆的表現,每一個家長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一些孩子沒有辦法理解他們,往往會辜負父母的苦心,常常會做一些父母並不喜歡的事情。最近宋小姐就因為孩子叛逆的表現,非常的苦惱。雖然孩子成績平論力很好,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出現了成績下降的情況。
  • 孩子叛逆頂嘴家長怎麼辦?
    一,孩子叛逆頂嘴 最近,總有家長向我反應,說自從孩子上了六年級,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我仔細和這些家長溝通,從他們的言談中,我發現了一些端倪。 二,孩子叛逆頂嘴的原因 這些叛逆頂嘴的孩子,大都有這樣的問題:①,父母工作忙,陪伴時間少;②,父母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心孩子的情緒和心聲;③,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步步緊逼自己的孩子
    因此,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應運而生,而他們的孩子成了這些父母的「希望」。中國式父母在孩子上學階段過度注重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高考是一個學生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但絕不是唯一機會。許多家長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自己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報了許多補習班,這對一個天真孩子真的很好嗎?從孩子幼兒園就培養各種知識,無異於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孩子種種的不聽話,叛逆,其實都是對父母不恰當的教育和錯誤溝通的反饋。孩子叛逆,往往意味著整個家庭都需要改變了,而不止是孩子。看見,是改變的開始。心理學有研究,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父母如果不能看到他這一點,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不到釋放和引導,會走向兩個方向: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只有看見孩子叛逆背後的動機,才能給予合適的幫助與引導。理解,是打開孩子內心的通道。
  • 中國父母終極焦慮:承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好難
    4.很多家長感覺到很自卑,責怪自己教育孩子的無能和失敗  某網友:  「作為初二家長,孩子每科都補課,成績沒有提高反而更差,青春期叛逆總是和你對著幹,上課不聽課,放學不學習,主科不會,副科不背。令家長頭疼的青春期現象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叛逆、不聽勸、我行我素;  學習成績下滑,繼而焦慮、厭學,嚴重的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沉迷遊戲電競、曠課逃學、甚至要求退學;  性意識萌動,早戀,及由此帶來的情感焦慮和生理心理問題;  ……  冉乃彥強調說:
  • 【關注】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今天,隨小編一起來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的建議↓↓↓叛逆現象在孩子成長中是普遍存在的嗎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每個叛逆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特別愛控制的父母。而吃過很多虧,也看透很多事兒的家長,從經驗出發,很想把自己人生的經驗和教訓統統告訴孩子,並去證明:所有的一切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家長就會採用打擊、否定、控制的方式。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面對焦慮,我們該如何「自救」?
    中國式家長普遍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之中,他們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和未來感到焦慮,為孩子的教育"未雨綢繆"。特別是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出生時,便為其做高考倒計時。《小歡喜》裡的宋倩父母的期望太高,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成為他們的驕傲。之前,在某培訓機構偶遇兩個媽媽在聊天。
  • 孩子叛逆全是他們的錯嗎?父母應該怎樣與叛逆的孩子相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一項的調查研究發現:超過八成的家長和學生,認為親子間不同程度地存在親子衝突,其比例均隨年齡增長呈直線上升的趨勢,由親子關係緊張引發的孩子離家出走等事件也頻頻發生。和叛逆的孩子相處如今成了令我們非常頭疼的事情,那麼我們是被動地等待孩子走出叛逆的處境?還是積極地學習和改善這種狀況呢?
  • 焦慮的中國父母,正在廢掉下一代:面對焦慮,我們該如何"自救"
    據《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長整體上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超半數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和未來感到焦慮;75%的家長已開始為孩子的教育&34;。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小歡喜》裡面的宋倩一樣,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總是非常的焦慮。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中經常存在叛逆心理的佔32.6%,偶爾存在叛逆心理的達89.4%。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
  • 哭是每個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別哭的家長,只是不斷摧毀孩子
    而很多家長在面對自己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都沒有辦法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也就沒有辦法冷靜地進行處理。有的家長可能會心疼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哭,費盡心思地哄孩子開心,讓孩子不哭。而有的家長則是為了不讓孩子哭,各種兇孩子,讓孩子閉嘴別哭,讓孩子變得不敢哭。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是「壞孩子」!這些給父母的建議請收好
    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不願說話與父母溝通變得越來越少不是父母不想交流而是孩子變得心不在焉、用三言兩語搪塞父母不知道哪句話就能讓孩子炸了毛每天的親子對話剛剛開了頭就卡殼這樣的情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為什麼會疏遠父母?家長怎樣與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溝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般要經歷三個叛逆期,一般2-3歲時,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稱「寶寶叛逆期」。
  • 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孩子能否走出叛逆的漩渦,父母的力量是關鍵
    孩子在青春期出現了一些行為偏差,最能夠直接影響孩子的,一定是父母。 而對父母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自身的力量。 設想一下,如果父母本身缺少能量,那孩子掉下懸崖的時候,你是沒有能量去拉住孩子的。 只有增強自身的力量,才能在孩子青春期這個階段,幫助孩子糾正叛逆、厭學、沉迷遊戲這些偏差行為。 那如何增強自己的力量呢?
  • 「趕緊跟叔叔打招呼」,中國式禮貌正摧毀孩子,家長反而自鳴得意
    小孩子因為沒有獨立的能力,所以需要在家長的羽翼下長大,家長可以為了孩子付出一切,但同時孩子也需要無條件順從父母的意願,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有的家長就已經為了孩子鋪好路了。面對著家長給他們選擇好的一切,有的孩子只能選擇接受,也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產生叛逆,而選擇反抗家長,家長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跟家長反著來,但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