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邊瓊霞 雅恩兒童學說話訓練 今天
文/邊瓊霞
由於我們的孩子常常對於我們的溝通沒有反應,或反應過慢,長此以往,父母就形成了一種過分補償的溝通方式,比如,代替孩子發表意見,給孩子指令,向孩子提問題,而且指令和問題接連不斷,速度很快。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被動,似乎完全依賴於父母的提示、指令,我們都不知道孩子真正的能力在哪裡。
父母包辦代替,替孩子做一切事情,對孩子有幫助嗎?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無為而治」才是高招。「很多孩子最需要的是我們靜靜地坐著,提供他安靜和注意,等著他靠自己決定應該做什麼。」 (Play to Talk James MacDonald Ph.D. & Pam Stoika Ph.D.)
等待,是給孩子思考的最好方式,因為我們的孩子處理外界的信息速度較慢,我們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來處理信息,做出反應。
對於心切的家長而言,等待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一旦我們嘗試在跟孩子的互動中停下來等待很長時間,你會有意外的驚喜。
比如:我們在跟孩子玩一來一往開汽車的遊戲時,停下來,製造一個溝通機會,等待孩子發起溝通,對你提出要求,要你把車子開給他。當我們想給孩子擦嘴巴的時候,我們可以拿起餐巾紙,說「寶寶的嘴巴好髒,要擦一擦」,然後停下來,等待,孩子會很奇怪你怎麼不像以往那樣一邊說一邊給他擦嘴巴了,他也許會看看你,也許會自己來拿餐巾紙,此時,你可以把餐巾紙給他,讓他自己擦,還可以誇他:「寶寶自己擦嘴巴,好能幹」。我們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整理玩具箱,拿起一個玩具,說:「媽媽想讓你來幫我」,或者說「我不知道這個玩具放哪裡,請你告訴我」,然後等待……
有意識地等待你的孩子。要不斷提醒你自己:在任何互動中,我做得越少,我的孩子會學到越多。
等待的過程是痛苦的,我們由於習慣了快速地提示和補償,有時候自己以為已經很慢了,但其實還是很快。教大家一個秘訣,在等待的過程中自己心裡默默數數,數到10,甚至數到20。
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對孩子的等待,我們會慢慢看到孩子能夠做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