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傳說中,有一種說法叫水旱區,所謂旱,指的是閱卷打分比較嚴格。所謂水,意思是放水,也就是閱卷給分比較松。誰不想考高分,誰不想大放水?所以,很多同學很早就在打聽自己報考院校所在地區到底是水還是旱,一時間網上各種水旱傳聞不絕於耳。
打比方,那些由老師給打分的題來說,寬或嚴很大程度上由老師說了算,比如一道論述題20分,在A區閱卷就能考13分,在B區閱卷能給18分。
聽說有這種說法之後,很多同學一定想知道自己的目標院校在哪個區以及水區和旱區到底有什麼影響,關於水區和旱區的大體分布,網上也流傳一套說法,大致如下:
出現水區和旱區之分,其實也有其一定的合理之處。比如,北京和上海一直是公認的旱區,尤其公共課壓分比較嚴重,一般情況下,平均分差在5分——10分左右。
一方面,北京上海的生源較充足,北京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文化政治的交流的集中地區,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就業資源,因此是很多同學目標院校的所在地。
另一方面,其生源質量也較好,北京上海地區名校較多,其生源質量通常也就較好,大多數本科基礎不是非常好的同學可能不敢貿然報考北京上海的高校。
在生源充足並且質量較好的情況下,其改卷標準設定的較高也是情有可原的,這樣有助於篩選出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
水區旱區對考研的影響
初試階段
一般情況下,報考院校是水區還是旱區對考研其實是沒什麼影響的,在初試時,你和競爭對手適用同一套閱卷標準,閱卷人壓你分的同時也在壓你競爭對手的分,因此,在同樣壓分的情況下,分高者勝並沒有什麼疑問。
複試階段
複試階段其實更沒有影響,當你通過初試後,你的競爭對象就只有通過初試的那部分人,目標院校的答題標準也是適用於所有人,不偏不倚。
調劑階段
水區和旱區對調劑生的影響相對較大,一般情況下接受調劑的院校一般較為看重初試的成績,對於報考水區院校的同學,即使其未過第一志願的初試,分數通常也不會很低,在調劑時有較大的選擇權。
而對於報考旱區院校的同學,如果沒有過一志願的初試,分數也可能會被壓得很低,在選擇調劑院校時,選擇就較少。壓分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考研時候每一分都十分重要:壓分會直接影響你的考研成功嗎。
因此,水區旱區對考研是否有影響關鍵取決於你初試的發揮,如果你通過初試,那麼水區旱區之分對你並不會有影響,而如果你沒有通過初試並且選擇調劑的情況下,選擇旱區的考生往往會被置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最後提醒大家:
一、如果報名了全日制沒有進複試,是基本上沒有機會再調劑到其他學校全日制的,所以不想讀非全的同學基本上不需要擔心水旱區的問題。
二、如果你已經有了打算,如果一志願不能考到全日制,接受調劑到非全日制的話,那你要注意不是水區旱區,而是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選擇報考本身既招收全日制又招收非全日制的院校,因為以2019年的經驗,好的學校即使非全接受調劑往往也是接受一志願報考他們學校的考生。
只要前期做好數據分析對比確定目標院校,不要輕信小道消息,也不要擔心旱區壓分,踏踏實實的複習,得高分到哪都不怕!
本文來源公眾號:文都online,關注免費領取考研資料、最新考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