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品市場吸引全球品牌商目光

2020-12-22 同花順財經

隨著國人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對保健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於是,越來越多的國際保健品品牌開始進軍中國市場。

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全球領先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公司Nature&39;s Bounty自然之寶攜旗下爆款營養軟糖系列產品首次亮相,並與供應鏈服務提供商深圳怡亞通籤約達成戰略合作共識。

誕生於1971年的Nature’s Bounty自然之寶來自美國,是從事研發、生產、銷售高品質營養補充劑的綜合性公司。目前旗下擁有Nature’s Bounty、Optimal Solutions、Osteo Bi-Flex等20多個全球知名品牌,3000多個產品種類及單品,銷售網絡遍及世界120多個國家。

今年是自然之寶在進博會上的首秀。Nature『s Bounty自然之寶大中華區總經理任善昌表示,「對於自然之寶來說,進博會是一個能夠直接傾聽消費者真實訴求,有效提升品牌在中國知名度的機會。自然之寶期望通過這一平臺向中國乃至全世界展示自己在膳食營養補充劑領域研發、生產和創新的豐碩成果,並聯手怡亞通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

怡亞通是中國第一家供應鏈服務上市企業,擁有國內龐大的流通業生態平臺,在打造流通業生態平臺、供應鏈服務和管理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怡亞通的綜合供應鏈服務平臺將幫助自然之寶全面提升供應鏈效率,緩解庫存壓力,實現利潤最大化。自然之寶與怡亞通的合作將強化高品質天然營養產品的市場布局,聯動線上線下雙渠道,致力於將全球優質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引入中國。

近年來,大健康產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熱門領域。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為2575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膳食補充類保健品佔比最高。中商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也顯示,預計到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3500億元。

這也正是自然之寶發力中國市場的原因所在。任善昌告訴記者,「自然之寶捕捉到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的消費需求正逐漸呈現年輕化、個性化趨勢,對於新一代消費者,膳食營養補充劑不再只是產品,而將成為一種新型生活方式。中國的消費群體不僅對品牌口碑及品類細化的要求日益增長,更關注產品的功效、口感及易食用程度。據此,自然之寶在不斷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研發推出了營養軟糖系列,以水果口味的健康零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實現分享美食的同時獲得健康」。

此外,自然之寶還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和細分場景的膳食營養補充方案,通過加強補充不同階段成年人容易缺失的關鍵營養,從而幫助中國消費者全面呵護家人的健康。

任善昌表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我們堅信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費市場的中國仍會繼續釋放潛力。此次自然之寶攜旗下膳食營養補充劑產品亮相進博會,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關注以及改善膳食營養以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的承諾。我們希望成為中國消費者值得信賴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攜手更多的合作夥伴,將更多高質量純天然的營養補充劑帶給中國消費者」。

來源: 國際商報

相關焦點

  • 中國保健品市場步入2.0時代 疫情催生龐大免疫力需求
    疫情後,對於提升免疫力以及健康的需求明顯增加」,GNC健安喜中國區總裁黃翔祺對中新網記者說,現在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進入2.0時代,市場特徵從1.0時代的「補不足」變為尋求增強不同類型的保健功能。眼下,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暨2020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以下簡稱HNC健康營養展)正在上海舉行。
  • 進博會成海外「爆款」 中國消費吸引全球目光
    進博會成海外「爆款」進入中國的「加速器」中國消費吸引全球目光把中國視作自己「夢想之地」的歐萊雅中國執行長費博瑞,對歐萊雅在進博會中的展臺布置、新品推廣尤為上心,「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二大化妝品市場和全球第一大貿易國,歐萊雅中國也成了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據透露,歐萊雅在首屆進博會完成中國大陸「首秀」的四大品牌已全部在中國上市,消費者反饋熱烈。今年,這家公司將帶來千餘件進口展品,數量較首屆幾乎翻倍。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數年前,在全球健康營養品市場,中國買家對「洋」保健品的跨國收購,成為一時風潮。Swisse、自然之寶等全球知名營養補充劑品牌爭相「嫁」入中國,這些併購的交易額,甚至遠超當時哈股份注資GNC的19億。但僅僅數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歷翻雲覆雨的巨變。
  • Swisse等國際巨頭爭搶中國數千億保健品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保健品市場去年規模達到2375.9億元,而營養健康品的市場更是增長迅速,潛力如此巨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進入。除了Swisse外,澳洲Blackmores、美國康寶萊,以及湯臣倍健、修正藥業、同仁堂等國內外企業紛紛搶攤布局中國保健品市場,試圖通過細分產品爭奪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
  • 保健品市場「颳起旋風」
    據艾媒諮詢數據,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近五年來一直保持穩步增長。2019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227億元,同比增長18.5%,預計2021年有望達到3307億元。東北證券的研究報告也顯示,目前我國保健品人均消費水平偏低,為發達國家的1/8-1/6。
  • 中國資本「偏食」海外保健品
    作為全球保健品企業巨頭,GNC於2011年「二度」在紐交所登陸上市,目前市值13.77億美元。這家以零售為主的保健品企業在全球55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9000家實體店。財報顯示,GNC 2015年營業收入26.39億美元,同比增1%,淨利2.1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約15%,儘管本土市場增長疲軟,但今年上半年GNC中國業務收入卻增長了350萬美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是GNC有意「出海」的主因。「中國保健品市場還處於成長初期,需求並沒有被完全滿足,而隨著數位化傳播的發展,海外的保健品企業在中國會有更多發展機會。」
  • 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市場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但放眼海外市場,持續地新冠疫情讓部分洋保健品的日子變得艱難。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品牌GNC(健安喜)此前宣布,公司計劃關閉7300家門店中的1200家,並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澳洲品牌Blackmores(澳佳寶)則在今年2月致股東的公開信中下調了全年利潤預期。中國市場會成為洋保健品的救命稻草嗎?
  • 盧慶國:全球保健品原料8成來自中國 國內市場要嚴管
    3月8日晚,由經濟日報主辦,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聯合承辦的2019「兩會議食廳」活動在北京舉行。圖為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 「保健食品原料出去,到保健食品回來,出去1元錢的原料,回來保健品要100元,像這種局面如何扭轉,我覺得是很嚴峻的問題。」在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看來,保健品在中國即存在壞名聲,又存在剛需市場。全世界保健品原料80%來自中國,對於目前處於信心冰點的保健品市場未來走向,盧慶國給出了幾點建議。
  • 中國燕窩品牌商淪為代理商
    經歷2011年「血燕事件」後,馬來西亞燕窩於去年12月通過中國質檢總局審批得以解禁。自今年1月以來,馬來西亞燕窩陸續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銷售模式發生了變化,中國原有燕窩品牌商淪為了馬來西亞燕窩品牌代理商,利潤大打折扣。
  • 利潔時入駐京東全球購 美國網紅保健品告別代購時代
    那時,美國正從經濟狂歡中進入蕭條期,人們將更多目光從工業製造轉追求自然。在這種背景下,藥劑師尤金·旭福博士提出「通過自然與科學的平衡來滋養生命」這一理念,且傳承至今。自然,就是原材料選取來自天然。科學,就是,利用更科學的研發體系來優化配方。差異化的定位使得旭福Schiff縱橫北美和全球市場80年。
  • 萌蒂中國製藥持續發力消費保健品市場
    萌蒂製藥公司執行長拉曼·辛格先生表示,「中國市場是萌蒂全球戰略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主動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由此我們攜手金佰利(Yuhan-Kimberly)公司,將Kleenex®非凡系列口罩引入中國,以實際行動呵護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國兒童的呼吸健康。」
  • 澳大利亞保健品大牌Blackmores利潤大跌!老闆放話:給中國市場加錢
    具體來說,Blackmores鎖定了中國的一類人群,一個市場,也就是:現代職場女性,寵物市場。「我們這次不是泛泛談論從中國這樣的市場獲利,而是談論中國一個特定的消費群體。我們認為,現代職業女性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群體,從全球來看,她們都是最有辨別力的消費者。」「她們也是最能影響身邊家人朋友選擇的消費者。」
  • 2019-2023年中國保健品行業的因素分析
    在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消費者對健康消費的關注度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功能性保健品崛起也較大程度的豐富了保健品的消費場景、擴大了保健品的目標人群,中國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三)電商渠道增長快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17年中國保健品線上渠道約佔總銷售額的17.8%,較2010年線上渠道佔比1.1%,增長了16.7個百分點。
  • 大健康時代下的保健品
    2019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227億元,同比增長18.5%,預計2021年有望達到3307億元。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行業具備提升的空間從全球範圍內來看,保健品市場佔比最大的為美國,比例達到31%,其次為中國,比例達到16%。
  • 金達威:攜手全球保健品電商巨頭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事件:公司發布公告,擬出資 1 億美元(約 6.6 億元)認購 iHerb 發行的 T 類優先股,交易完成後將持有 iHerb 完全稀釋後總股本的 4.77%。攜手全球保健品電商巨頭 iHerb,助力自主保健品快速放量。iHerb 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及健康產品專業線上零售商,主營產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和營養補充劑、個人護理等保健產品,產品銷往全球 182 個國家。
  • 國內保健品市場前十品牌:安利佔據最大市場份額
    目前國內保健品市場中,安利佔據最大市場份額,其次為無極限,也佔據10%的市場份額。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類對自身的健康日益關注。
  • 中國「新四大發明」影響地球村時尚 吸引世界目光
    「你最想把中國的什麼帶回國?」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期間,一項針對20國青年的調查顯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成為這些在華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 「新四大發明」不僅改變中國,而且深刻影響著地球村時尚,吸引著五大洲目光。古老中國創造的指南針、造紙、火藥、印刷術四大發明曾經改寫世界歷史。
  • 中國營養保健品製造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營養保健品製造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顯示,截至**中國保健食品的功能多集中在免疫調節、抗衰老、抗疲勞等領域,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產品功能分布將逐步發散,趨向合理,中藥保健食品、老年保健食品、職業保健食品、昆蟲保健食品、海洋保健食品、第三代保健食品等是中國保健食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 進博會成海外「爆款」進入中國的「加速器」 中國消費吸引全球目光
    把中國視作自己「夢想之地」的歐萊雅中國執行長費博瑞,對歐萊雅在進博會中的展臺布置、新品推廣尤為上心,「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二大化妝品市場和全球第一大貿易國,歐萊雅中國也成了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據透露,歐萊雅在首屆進博會完成中國大陸「首秀」的四大品牌已全部在中國上市,消費者反饋熱烈。
  • 中國高考吸引全球目光……
    作者:雙語君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雙語新聞(chinadaily_mobile)文章已獲授權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考這件大事兒,不光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神經,也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今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關注點很特別,全面報導了TFboys成員王俊凱參加高考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