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報融媒記者 肖慧
通訊員 孫紅橋 鮑慶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市殘聯更是將殘疾人「脫貧解困」作為改善民生的首要工作。2019年5月,徐州市殘聯在全市啟動了致力於為殘疾人紓難解困的「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助殘項目,為主城區1500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免費提供入戶清潔、家居修繕、無障礙改造等服務,旨在通過整治「髒、亂、差」現狀,營造「潔、齊、美」環境,為殘疾人構築一個通暢、和諧、宜居的新家園。
「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項目的實施有效破解了貧困重度殘疾人過去衛生差、設施破、障礙多的困頓狀況,令殘疾朋友的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煥然一新,得到了殘疾人的高度讚譽。在此基礎上,市殘聯本著「殘疾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突出「淨化家園奔小康」主題,2020年又新增100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為服務對象,其中包括沛縣、新沂兩地的殘疾人,並將服務內容進一步拓展,增加了「圓夢微心願」徵集,努力為殘疾人創造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更溫馨的生活氛圍。
市殘聯科學謀劃,摸清底數,精準施策,使「牽手文明淨化家園」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該項目被評為2019年全省殘聯創新創優項目。中國殘聯副主席程凱在徐州殘聯工作專報上批示:如何破解「脫了貧解不了困」的難題,徐州「淨化家園」精準幫扶項目探索出了生動的實踐。望認真關注,在一定範圍推介徐州的做法。
為殘疾人打造宜居家園
脫貧還需解困
來自徐州市殘聯的統計數據顯示:徐州市殘疾人約有64萬,約佔人口比例的6.4%。由於受身體障礙、勞動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響,貧困重度殘疾人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困中之困、難中之難。殘疾人的生存狀況、安危冷暖,始終牽掛著黨和政府的心。
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陳冠華說:「2020年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確保殘疾人脫貧解困,事關全面小康的成色,也是殘疾人工作貫穿始終的一條鮮明主線。發動全社會的力量,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是市殘聯近年來不懈努力的方向,這便是『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助殘項目出臺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殘疾人事業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殘疾人事業又登上一個新臺階,殘疾人小康進程邁出堅實步伐。隨著徐州市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的出臺,最低生活保障的不斷完善,殘疾人的經濟脫貧、生活保障已經初步實現。但殘疾人的居住環境、生活質量卻仍然不容樂觀,「脫貧未解困」現象比較突出。
在入戶調研及走訪慰問時,深入很多殘疾人家裡,不難發現這樣的場面:房間陰暗潮溼、屋內陳年垃圾堆積、廚房、衛生間結構不合理、四處積滿灰塵……由於受身體原因、經濟狀況、文化程度等因素限制,很多殘疾人多年來一直生活在這樣髒亂差的環境中。
「殘疾人的這種生活狀況顯然與小康社會的理念不相適應,經濟奔小康,居住環境也要奔小康。」市殘聯組織人事處處長孫紅橋介紹,市殘聯發起的「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項目,不僅聯合市慈善總會、團市委、市婦聯及殘疾人組織、殘疾人親友共同參與實施,更重要的是,激發廣大殘疾人朋友的內生動力,引導他們樹立愛護環境的衛生意識,並積極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為此,市殘聯印製了致全市殘疾朋友的「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倡議書。倡議書中這樣寫道:「殘疾人朋友們,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志願者朋友們,文明城市呼喚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創建文明城市。只有我參與、你參與,大家齊參與,殘疾人家園才會更美麗;只有我文明、你文明,大家齊文明,殘疾人朋友才能共享文明成果。」
惠及數千戶殘疾人家庭
連續兩年實施
2019年5月19日,全國助殘日當天,徐州市殘聯與團市委、市婦聯、市慈善總會,聯合在泉山區奎園社區舉行了「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啟動儀式。主要內容是以志願幫扶重困家庭為重點,對貧困重度殘疾人開展倡導文明、關懷慰問、入戶清潔、家居修繕和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
一是文明生活倡議行動。積極引導殘疾人朋友主動配合活動,自覺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二是關懷慰問行動。募集款物,為服務對象送去清潔用品、洗澡椅等生活物資。三是入戶清潔行動。對重度貧困殘疾人家庭,提供家政清潔服務。四是家居修繕行動。為殘疾人家庭提供家居用品維修服務並募集所需家居用品。五是家庭環境無障礙改造行動。各區殘聯根據建檔立卡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的無障礙需求,逐一入戶勘測、設計、施工。
「牽手文明 淨化家園」活動,為殘疾人家庭送來了整潔的衛生環境,送來了舒適的居住環境,送來了溫暖的關懷慰問,送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殘政策,在廣大殘疾人家庭中產生了良好反響。
市殘聯再接再厲,2020年將該項目升級為「淨化家園奔小康」助殘解困示範項目持續推進。項目經費採取財政支持、慈善總會捐贈、社會募集三種方式籌集,同時各區向同級財政申請專項資金,並積極開展99公益日社會募捐活動,在各界的努力下,這項民生工程持續推進,惠及徐州市更多殘疾人家庭。
科學謀劃施策
入戶調研、摸清底數、填寫底冊……為將這項民生實事辦實、辦好,各區殘聯工作人員及街道辦事處、社區的志願者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最終根據殘疾類別、級別、年齡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確定今年幫扶對象,並根據家庭環境狀況,分為「清潔、修整、改造」三類,分別制訂幫扶方案。
市殘聯組建專業志願者服務隊,幫助殘疾人家庭進行水電安全隱患排查,及時進行檢修維護。同時開展黨員志願者進社區、志願者服務隊、社會招募,建立志願者結對幫扶機制,為每戶殘疾人家庭聯繫2至4名志願者,定期開展志願服務。對於志願者不能完成的工作,由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
市殘聯統一印製了《「淨化家園」助殘項目幫扶登記表》,將幫扶對象的需求類別,按照「衛生清潔、修整維護、環境改造、物資需求」四類進行統計整理,並對實施情況、幫扶計劃進行跟蹤,同時發動愛心單位和企業,捐贈了160餘件家具和77輛童車,送到有需要的殘疾人家中。
為使項目規範實施,市殘聯將於今年12月下旬進行項目驗收,通過查看底冊是否準確、服務是否到位、資金使用是否規範、殘疾人滿意度等幾個維度,綜合評比打分,對優秀志願者、愛心企業、志願者服務團隊、優秀志願者進行表彰,對長期維護衛生、積極樂觀向上的殘疾人家庭授光榮牌。
一時間,彭城大地掀起了助殘幫困的熱潮,愛心企業、愛心市民、志願者組織紛紛加入助殘隊伍,為殘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沛縣曙光公益聯盟自發捐款,為殘疾人宗樹華送上一臺嶄新的冰箱;徐州益同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楊宗勇每周帶領志願者去殘疾人孟康康家裡打掃衛生,經常自費為他購買生活用品;江蘇正瀚教育科技集團與市區的殘疾人宗世英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多次上門探望;志願者徐州優之緣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隨義也是一位肢體殘疾人,聽說殘疾人張代勝失業,他立刻在自己的公司裡為他安置了過秤員的工作……
提振殘疾人精神面貌
幫人幫到心上
走進鼓樓區環城街道珠苑裡社區肢體二級殘疾人張代勝的家中,只見約50平方米的家中,地面非常乾淨,廚房裡各種調味品整齊地陳列在敞開式櫥櫃中,衛生間鋪設了防滑地墊,臥室裡的家具整潔如新,被褥、床單也都非常整潔。
「現在我每兩天就打掃一次衛生,家裡的環境改善了,我們殘疾人自己也要注意維護。家裡乾乾淨淨的,自己住著也舒心!」46歲的張代勝介紹,他由於先天性腦癱導致走路與說話都不利落,因為身體原因,一直沒有結婚,與年過八旬的老父親相依為命。
自從「淨化家園」活動啟動後,區殘聯、街道辦事處、社區多次派志願者上門為張代勝家打掃衛生,並實施了無障礙改造,原來張代勝曾在衛生間滑倒過,現在安裝了扶手和防滑地墊,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張代勝感激地說:「政府真是為我們殘疾人辦了一件大好事啊!」
更令張代勝感動的是,志願者經常對他噓寒問暖,關心他的生活。張代勝原來在小區做門衛,今年小區進駐了物業,配備了保安人員,張代勝也「下崗」了。正當他為此沮喪之際,「淨化家園」項目志願者為他聯繫了徐州優之緣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老闆王隨義,為他安排了一份過秤員的工作。
為了回報社會,今年疫情期間張代勝主動報名在小區門口做疫情防控志願者,連續堅持了4個月。今年6月,張代勝被徐州市文明辦、徐州市志願者協會授予「彭城戰『疫』最美志願者」。
張代勝的事例正是「 淨化家園」助殘項目的一個生動縮影。項目的實施,意義不僅限於維民生、惠民利,更重要的是激發了殘疾人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內生動力,喚起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讓殘疾人喜沐文明光輝
送清潔送便捷
家住環城街道辦事處的宗世英老人,今年72歲,老伴原先在小區做清潔工,8年前去世,此後她便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智障兒子相依為命。老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低保與兒子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加起來1000多元。老人年齡大了,患有糖尿病,每天還要操持一日三餐,很難兼顧家中衛生,家裡常年又髒又亂,房間內廢棄雜物成堆,門窗搖搖欲墜……
「淨化家園」項目啟動後,宗世英老人仿佛換了一個家。原先破舊的水泥地鋪上了光潔的瓷磚,昏黃的燈泡換成了明亮的節能燈,老人原來睡了幾十年的舊床也換成了新床。散發著異味的多年陳積物被清運一空,房間裡頓時敞亮許多,靠牆處安放了一個嶄新的落地櫃。鼓樓區殘聯還為老人聯繫了愛心企業江蘇正瀚教育科技集團結對幫扶,愛心企業多次登門看望,並為老人更換了新的門窗。
「現在家裡住得舒服多了,到處都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我打心眼裡高興。而且還有那麼多好心人經常來關心我們娘倆,真是讓我們心裡暖呼呼的,實在是太感謝了!」宗世英老人感動地落下了眼淚。
像宗世英老人這樣的家庭,家中只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和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智障兒子,已經沒有再就業的需求,是社會最弱勢的群體。而作為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他們有權共同享受到小康社會的文明成果,「淨化家園」助殘項目給他們送來的不僅是實惠的民生福祉,更是送來了春天般的溫暖,令他們可以共同沐浴到文明社會的陽光。
作為「淨化家園奔小康」的配套項目,市殘聯兩年間還對10251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使其在愛來「礙」去中極大地提升小康生活質量。賈汪區馬莊村邵則平是建檔立卡殘疾人,家中父母都患腦梗,弟弟也有殘疾。區和街道殘聯分別對他家的廚房、衛生間、臥室、院落實施改造,配備了扶手、灶臺、櫥櫃,並改造了線路,方便了全家人行走、如廁、就餐。
一處處煥然一新的住所,一張張飛揚生動的笑臉……連續兩年實施的「淨化家園」助殘項目,令徐州市眾多貧困重度殘疾人住宿便利、生活無「礙」、心情愉快,提振了他們的精神面貌,激發了他們昂揚向上的動力,也使他們收穫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項目的實施,書寫了徐州市殘疾人事業的精彩篇章,助推徐州市殘疾人事業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淨化家園奔小康」助殘項目的實施,讓大愛灑滿彭城大地,讓殘疾人在小康進程上又邁出了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