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要扶志,致富先治心。」貧困群眾精神上的幫扶和物質上的幫扶同樣重要,今年以來,昌樂首陽山旅遊度假區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成立理論宣講、青年力量、文藝文化等特色志願隊伍,精準幫扶、貼心幫扶,通過宣傳惠民政策,組織愛心捐贈,開展送戲下鄉,實施臨時救助,舉辦健康義診等活動,為實現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整體邁入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走在首陽山旅遊度假區西南莊社區進村道路上,一幅幅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牆體畫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環顧村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基層黨建」宣傳、「志願活動」風採、「好人好事」事跡映入眼帘,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傳播著新時代思想,宣脫貧攻堅政策,說新農村變化,頌鄉村美好生活,到處都滿滿的正能量,群眾們都由「心」而變,重「新」生活,精神抖擻。
「每天走出家門,看到路邊和廣場上的圖畫和牆壁標語,到大講堂聽聽黨的好政策,我就覺得很有幹勁。」西南莊貧困戶李永強笑言。
首陽山旅遊度假區依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個主陣地,以貧困戶訴求為導向,大力推動「點單」的文明實踐活動,將優質暖心的志願服務送上門。半截樓村貧困戶胡興華家中,志願者正忙碌著給他清理著家中衛生,擦洗門窗桌椅,打掃地板庭院,清理雜草垃圾……「我身體不好,平常想收拾家裡也是力不從心,平時多虧了這些志願者們,他們經常來打掃衛生,邊邊角角都收拾的這麼幹淨,看著心情都好了!」胡興華說。首陽山旅遊度假區定期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深入到各貧困戶家中,清掃院子、整理房間、宣傳勸導,使他們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實現居住環境乾淨、整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入戶與貧困群眾貼心交流,一方面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家庭困難情況,及時把扶貧政策、扶貧物資送到貧困戶家中,今年來摸排確定2名生活困難兒童打造「希望小屋」,切實改善孩子的居住條件和學習環境,為他們帶去了溫暖和希望。另一方面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主人翁意識,老莊村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劉西河就是在幫扶幹部引領下自力更生創業的典型。因患有慢性病,劉西河無法外出務工,幫扶幹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為其辦理了低保保障生活,同時引導其利用家裡一方庭院發展庭院經濟,養殖螞蚱,餵養香豬、山羊,既能賺錢補貼生活,又讓劉西河的生活也豐富起來。今年10月份,劉西河被評為昌樂縣最美脫貧群眾。
讓群眾的生活充實起來、生活美起來……每天晚上7點,東南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都傳出陣陣動人的音樂,伴隨著優美的旋律,村民們跳起了廣場舞。「以往天一黑,家家戶戶都關門閉戶了,現在吃了飯我們都要準時來跳廣場舞,鄰居之間拉拉家常關係,矛盾也比以前少了。」東南莊村村民李春玲談到如今村裡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頗有感觸的說。
除了村民自發開展的文化活動,首陽山旅遊度假區積極邀請上級專家、部門到村開展送戲下鄉、活動指導,文藝演出「送下去」,群眾幸福感「提上來」。一場場歡樂的文藝演出,帶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豐富著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今年以來,首陽山旅遊度假區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文明實踐廣場為主陣地,大力開展文化下鄉惠民演出活動,通過豐富的表演節目,宣傳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傳遞脫貧攻堅好聲音,講好脫貧攻堅故事,11個行政村文藝演出實現全覆蓋,讓文化成為扶貧的「新引擎」,匯聚發展的正能量,通過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鼓舞人、感染人,增強廣大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講好本土脫貧攻堅故事。精準扶貧,從來不止是口號和數字,而是千千萬萬個「與我有關"的故事,機關幹部王勇以發生在貧困群眾身邊的人和事為創作素材,創作《黨心·民心》快板,參加全省新時代中國夢話小康理論宣講榮獲曲藝類二等獎,並作為省市宣講團成員參加全省、全市理論宣講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鮮活生動的扶貧事例,進一步激發貧困對象的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