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陶笛非常用指法的記憶方法以及實踐應用

2021-02-19 陶笛藝術

2020全國陶笛考級指導教師研修班優秀論文選登


對於陶笛,相信願意來讀此文章的的讀者已經不再陌生或是具備相當程度的陶笛研習基礎的資深陶笛玩家和陶笛教師,因此對於陶笛的介紹以及發展史一類的陶笛基礎知識就不做過多贅述,為什麼要寫此文呢?相信很多人初遇陶笛時往往被「陶笛是一種簡單易學的樂器」「五分鐘就可以學會」(當然此類營銷手段對於陶笛的推廣是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作用的)這樣的推銷詞彙所吸引,然而深入學習一段時間陶笛並接觸到12孔陶笛的變化音指法後,發現原來12孔陶笛(以及復管陶笛)採用的是十二平均律調音,可以任意轉調演奏12種指法,相當於在音域範圍內能演奏24大小調曲目,然而孔數較少的陶笛例如最常見6孔、4孔陶笛採用的交叉指法,不是十二平均律調音,半音階演奏困難,因此不在本文討論過程中。本文以下內容均以12孔陶笛為例。

大部分陶笛玩家所熟知的指法C、F、G以及一些陶笛教材上都有常用指法的介紹以及不同型號的陶笛用不同指法演奏不同曲目的調號圖表(增加了A、bE、D、bB四種指法作為常用指法的補充)然而還有E、#F、bA、B、#C五種指法在很多人看來是很雞肋的一種存在,完全沒有研習的必要,但在實踐中我們會遇到某些歌曲的時候卻又不得不用到,如:《再回首》曲調為G轉bA,用12孔AC演奏時最後一段轉調時就要用到bA指法,再如《追夢人》(王耀慶版)曲調為bA轉bB,用AC陶笛演奏時也會用到bA指法,在如,《yesterdayonce more》原版伴奏為E調若使用AC副管或三管陶笛演奏會用到E指法。因此有必要去了解陶笛的12種指法。

一把陶笛總共有12種指法分別對應了12種不同的調高, 市面上常見的七件套陶笛(12孔陶笛中還有定製的非標準調陶笛如:AbE等在此不做探討),在此歸納一下其實只有三個調性,分別為:

1、C調(BC、AC、SC)

2、F調(AF、SF)

3、G調(AG、SG)

同種調性的陶笛在曲中是可以相互替換的,只是因為音色和音高不同所表達出意境不同。關於圖表大家可以很容易從網絡上搜索得到。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去記住12種指法?相信不少陶笛愛好者在學習陶笛一段時間後基本上已經掌握了C、F、G三種指法以及三種指法對應的三種不同調陶笛所能演奏陶笛的曲調了(如:C調陶笛F指法對應F調,F調陶笛F指法對應bB等)也有不少功底深厚的朋友可以熟練掌握D、bB、bE、A等指法但對於絕大多數陶笛研習者而言記憶超過三種以上的指法極易造成混亂。如果每次遇到不熟悉的指法又要去查指法表同樣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上述圖表中的七種指法相信很多多年研習陶笛的玩家或是陶笛教師能夠很熟練的運用,然而在加上剩下五種很少使用的指法要想精確記憶就有點困難了,如下表:

在此表格中記錄了12孔陶笛的12種指法,而12孔陶笛的同一種指法在三種不同調性陶笛中所演奏的調性也不同一種指法對應三個不同的調性:如f指法對應C調陶笛、F陶笛、G調陶笛演奏的調性分別為F、bB、C,也就是在換陶笛的同時演奏的調性與上圖左豎1列所標的調就完全不同了,這樣更是加大了記憶的難度,筆者在研習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研習、反覆嘗試、總結了一套通過練習掌握的學習、記憶方法以供大家探討研究和學習。

   首先學會AC陶笛C調指法的自然音階低音6到高音4,並且記下對應的音名。(記下C調陶笛的音名在其他不同調性陶笛上確定指法有著關鍵作用)然後第二步,學習第一個變化音降7,在此時開始學習有關十二平均律常識,主要是把12孔陶笛(此處仍以AC為例)的音域範圍內所有的自然音階以及變化音階做出一個列表,這樣對於調與調之間的轉換關係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簡言之就是陶笛音孔所對應的音名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唱名卻會隨著指法的轉換而轉變,當我們吹1的時候,其實是1=C時候C的唱名,而當1=F時要把原來C指法中的4當做1,但轉換的規律依然是要遵循12平均律中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對應關係,對於剛開始接觸變化音的研習者來說要記清楚變化音確實是一個難題,不過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進行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如下:以C大調音階12345678分別對應音名CDEFGAB,相信要記住這些音階對大家來說都沒有問題,有很多初學者搞不清楚哪些音之間有半音哪些沒有,這裡教大家一個便捷的排除法則來記憶,除了3 4(E和F)之間7 1(B和C)之間本就是半音關係外,其他的相鄰兩個自然音階都是全音關係,而所有的變化音都只存在於相鄰的兩個自然全音階之間,比如1和2之間有一個半音#1/b2,以此類推。(這裡可以藉助鋼琴或是電子琴上的琴鍵作為輔助學習工具)在學習完C指法和F指法後對於陶笛音階的認識和轉調的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在學習G調指法時採用同樣的學習方式,這時依然是先學C指法中的變化音#4(#F),在學習#4(#F)後可以用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三天》來加強這個變化音的記憶。

演奏時會用到#4(#F)變化音指法,G指法中為低音7,然後演化G指法音階,至此C、F、G三種最基本常用的指法就學習完成了。

在學習變化音的時候不知大家是否有仔細觀察過自己手中的陶笛音孔的順序和大小之間的關係呢?請大家手拿一把12孔AC陶笛看看,大體上指孔從低音到高音開孔的數量是越來越多孔的直徑也越來越大,然而右手中指所對應的音孔比起食指和無名指所對應的音孔要小一些這個是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的,而右手中指恰好管控著是E和F兩個音的過度,在自然音階中恰好是半音關係的兩個音,以此類推左手的食指與左手的小指所對應的音孔大家也可以以指孔順序來觀察得出結論,因為只是升高或降低了半音,所以這三個音孔要比前後兩個都要小,這裡我們就把這三個指頭下的音孔記憶為「半音孔」,然後我們開始學習C指法的所有變化音有關變化音的學習也是有一定的規律,通常是以某一個基礎音階指法為基礎向下按住某個音孔,通常以加按右手無名指降半音的方式實現(如:要吹升5就是6為基礎加按右手無名指),當中也有一些同一個音會有兩種不同指法情況出現(如:降E,以E為基礎加按右手小拇指或者加按右手中指的附孔,按附孔的這種需要氣息略輕)通過一些帶有變化音的曲目練習我們可以基本掌握12孔陶笛的所有變化音了注意這裡在記憶變化音的時候應記住的是變化音對應音孔的音名位置,那麼AC陶笛的各個音名位置記下之後再去轉各種調的基礎就有了,譬如你要用ac陶笛演奏E調曲目那麼手放到(C調指法的3)E的位置以此為1向上是2,1和2是全音關係那麼中間要相隔一個半音這裡2應該就在#F(C調指法的#4),而向下應該是低音7,1與低音7是半音關係,所以這裡的低音7應該在bE(C指法的b3),依此方法推演出E指法的所有音階位置,與此同時也確定了12孔陶笛E指法音域範圍(低音4到高音#1)。而F調陶笛與G調陶笛雷同,F調陶笛使用G指法演奏C調,而C調音名與唱名的關係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有較深刻的記憶了,這樣我們也可以很容易找到F調陶笛上音名的位置了,雙管或者三管陶笛的由於多了副管拓寬了音域同樣是用記憶音名位置的方式來推演記憶指法。

最後說一下關於曲譜,若是長期採用定調唱名的五線譜的研習者,只需要將C、F、G三種指法以及相對應的變化音位置熟練掌握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大多數陶笛研習者特別是普通的陶笛玩家而言,更多的時候是為了用陶笛演奏一些流行歌,而多數流行歌曲能夠在網上找到的曲譜都是簡譜,而且同一首歌不同的歌手演唱,會根據歌手的音域來重新定調,伴奏也會與之相匹配,雖然可以通過音頻編輯軟體修改伴奏調性,但同時也會使得伴奏的音頻質量下降甚至失真,對於追求音樂完美性的陶笛研習者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那麼如何實際運用?比如我現在聽到一首新歌很喜歡,然後去網上搜索發現可以搜到曲譜和原版伴奏,曲譜為bE調,那麼如何選擇陶笛?通過我們之前的探討我們已經了解了任何一把陶笛都是可以演奏bE調曲目的,那麼我們這裡首先要看曲子的風格,是節奏明快的流行歌?是婉轉古風音樂?還是抒情風格.這樣可以大致確定是使用高音陶笛還是中低音陶笛,假設這是一首舒緩的古風音樂,那麼大致的範圍是BC、AG、AF,那麼先看BC,這個最簡單bE指法即可,(C調陶笛的指法與演奏調性為相同的對應關係)然後看AG,找到音名bE,在看若用C指法這個音名的位置應該是b6從而確定如果是AG陶笛演奏用bA指法即可,同樣的方法得到AF陶笛,指法為bB,最後還要看看曲子音域範圍,是否超出陶笛的音域範圍,超出可以直接換上副管陶笛演奏。

這裡用前文說到的歌曲《追夢人》作為示例,《追夢人》一曲為羅大佑為電影《天若有情》所寫的插曲,原本應該叫《青春無悔》(國語版)或是《天若有情》(粵語版)在三毛去世後羅大佑在《青春無悔》的基礎上加進了四句歌詞,為了紀念三毛將歌名改為《追夢人》,《追夢人》其實是一首非常適合陶笛轉調練習的曲目,很多歌手,演員,都曾經翻唱過這首歌,甚至有草根藝人通過翻唱這首歌而一舉成名,所以在網上可以搜到很多不同版本關於這首歌的伴奏,雖然伴奏的版本不同但幾乎無一例外的都保留了曲中的轉調環節,只是轉的調不同,曲子音域範圍中音2到高音5,單看音域範圍和指法的匹配常用的CFG也就只有G指法可以匹配到這個音域範圍但卻沒有合適的伴奏,所以這首歌不論是哪個版本的伴奏要想直接演奏原版都會用到不怎麼常用的指法,以下介紹《追夢人》幾個不同版本轉調以及所使用陶笛,大家可以通過研習此曲不同版本來體會曲中轉調的幾個不常用指法的應用:                     

1、王耀慶版(跨界歌王第三季)bA調轉bB調,使用ac陶笛 指法bA轉bB

2、鳳飛飛版(1991年《雪山飛狐》原唱)E調轉F調sg陶笛指法A轉bB

3、高勝美翻唱版 F調轉#F調 陶笛sg2或是AG3 指法bB轉B指法

另外黑鴨子翻唱的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收錄在《黑鴨子典盛集》這個與高勝美版相同的轉調,另一個收錄在《人聲與鋼琴》中與鳳飛飛版轉調相同,只是這一版的伴奏似乎沒有,找了多年也未找到,如果有的朋友請發一份給我,不勝感激.

最後概括一下本文所探討的指法記憶方法:

1、記住C調指法的全部音階(包括半音階指法)

2、將C、F、G三種指法熟練掌握,這樣可以準確的確定不同調性陶笛的音名位置。

3、需要將陶笛中相鄰半音位置牢記於心

4、經常在陶笛上進行各種指法推演練習,可以多練習自己喜歡的非常用指法演奏的歌曲以加強各種指法的熟練度,而一些很少用到的指法,在用的時候也可以在不需要在通過查指法表的情況下,通過此方法推演而快速掌握。

以上為本人在研習陶笛過程中的一些淺顯拙見,若有疏漏之處望海涵,最後預祝大家都能從陶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謝謝。

相關焦點

  • 初學者如何學習陶笛,陶笛指法
    陶笛是一種比較流行的管吹樂器,通常用陶土燒制而成,陶笛音色優美,易學,易懂,無音樂基礎的也能很快學會,陶笛音色優美,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歡。演奏指形手指放鬆,大拇指拖住底孔,不可用手指指尖按孔,一般用手指第二關節處按孔,抬手指時候,不要用第一二關節抬孔,要用手指指根關節抬孔。平時要多活動手指,逐漸把手指練靈活。
  • 七孔陶笛指法講解
    這裡的所指的七孔陶笛和通常的六孔陶笛差不多,只是為了擴展音域,在正面增加了一個指孔。有個這個孔的存在,使得在氣息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多吹出一個半音,根據陶笛製作調音的不同,這個音可以向下擴展,也可向上擴展,這裡用雅笛工坊的七孔陶笛為例,說明一下相應指法的特點,該陶笛可以向上擴展一個半音。  陶笛的指孔的按法,增加的這個指孔是由右手無名指負責的,平時保持閉合狀態,只有在吹最高音的時候才打開。
  • 六孔、十二孔、副管陶笛指法大全及陶笛吹奏氣息調整運用方法!
    送氣的時候氣壓的強度會對音準的影響很大,這就出現了同一指法的高音可以相差到至小三度的情況,要保持正確高音的要求下,吹奏陶笛的氣息控制相對其它的管樂器就更要小心。很明顯,不同品牌的陶笛音準有不同的差異,一流的吹奏者可以透過音感和氣息的靈活控制用不同品牌或不同制笛師製作的陶笛吹奏出正確的高音,當然,這也是要很高超的技巧。
  • 怎樣學習12孔陶笛?詳解十二孔陶笛的入門方法……
    十二孔陶笛指法大多採用順指法,在無升降記號時,音階依照順序由下而上排列,只要依序放開手指就會有 Do、Re、Mi、Fa音階,指法簡單易記,容易操控,適合不同年齡吹奏,廣受專業與業餘人士喜愛。  十二孔陶笛正面有十個指孔,後面有兩個,要用十隻手指來演奏此樂器。 正面的音孔分別由雙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來控制,其中兩個中指各要負責兩個孔。陶笛背面有兩個指孔,由雙手的拇指來控制。
  • 陶笛教材知多少
    在「陶笛概述」部分裡,儘可能多地編入了陶笛的種類和相關的指法;在「教學與練習」部分裡,則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有針對性的編排了相應的技能學習;在「考級與曲目」部分裡,每一級又都明確了具體的技能和曲目要求,以及每首樂曲所編入的演奏提示等;在「示範與伴奏」部分裡,這些曲目不但與教學和考級緊密結合,還充分體現了陶笛藝術的審美價值。
  • 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發明:中國實用新型陶笛
    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先生,借鑑土樂鼻祖「壎」的基本特徵及由其演變而來的「哨壎」,湖北申遺項目2700年春秋戰國時期的「嗚嘟」,寧夏申遺項目1000多年史的「泥哇嗚」,義大利Ocarina以及各地「泥哨」等中外歷代陶土樂器的特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各地土樂之所長改革研發製作的哨口類氣鳴土樂中國實用新型陶笛
  • 陶笛:隨身攜帶的悅耳動心字號
    接著,他從書包裡拿出了幾個樂器,其中就有陶笛。接著他用這個樂器吹了一首好聽的曲子,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陶笛的聲音,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特別是在風景優美的麗江古鎮,聽到的仿佛是從自然界傳來的嘯聲。後來才知道,他吹的那首曲子叫《故鄉的原風景》,是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的代表作,唯美得如天籟之聲。  第一次見到陶笛雖驚豔,但並沒有十分動心。
  • 如何練習吹陶笛 - 百度經驗
    個人建議初學者直接入手十二孔陶笛,因為十二孔的陶笛指法比六孔的規律很多。首先是學習氣息,吹陶笛氣息很重要,要是氣息弄不好,陶笛吹出來就不好聽。要學會氣息控制首先就要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一般人的呼吸方法有三種,胸式,腹式和胸腹式三種。陶笛用胸腹式呼吸方法,口鼻同時吸氣,以口為主,呼出時候以口呼出,呼吸要迅速平穩均勻無雜音,有控制的呼出來。
  • 新手如何選購陶笛
    對於孔數的選擇,則看個人對樂曲吹奏的要求和對陶笛學習的打算。四孔陶笛,一般只用於兒童學習,能夠吹奏的樂曲少。六孔陶笛,孔較少,價格相對較低,但指法比較複雜,能夠表達的音階相對窄一些,但一般的樂曲也可以吹奏。如果只是出於興趣,不要求吹音階相差很大的樂曲,考慮到經濟條件可以選擇六孔陶笛。
  • 12孔陶笛快速入門與提高課程
    紅頭繩老師從事陶笛教學以來,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經驗,歷時一年編寫了一本12孔陶笛快速入門教程,從零起步,詳細講解12孔陶笛的吹奏方法,並在練習曲譜上標註了演奏符號,讓你的陶笛學習之路輕鬆又愉快。      現針對這本入門教程開設有配套視頻錄播12孔陶笛入門課程,C調指法部分共16課時已錄製完成,從零基礎持笛到C調指法樂曲學習,讓你達到不再依靠曲譜標註也能靈活運用吐音和連音的目的,費用288元(包括內部學習資料《12孔陶笛快速入門教材》一本)
  • 淺談鋼琴音樂記憶能力的訓練方法,如何更加高效地進行背譜!
    這是將肌體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在練琴中主要可表現為在手指和身體其它部位協調運動基礎上的記憶。演奏動作經無數次重複,會由生疏變為熟練,由有意識變為無意識,這種無意識的連續動作非常有助於記憶,但是,動作記憶是建築在極熟練的下意識動作上,不應成為背譜的主要方式。譜形記憶。這是將樂譜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
  • 一隻陶笛引發的SoLoMo「悅心坊」項目構思
    對於身處其中某個場景的我,為了讓家人精神、心理獲得健康,不斷嘗試各種治療方法,雖然效果難料,依然堅持尋找,直到我遇到了一群用陶笛,踐行用「音樂做非音樂的事」的音樂療法推廣人,讓我看到了曙光。結合我對SoLoMo的所知所感,有必要與家人們分享能帶來健康的音樂療愈方法,讓更多的人儘早接觸、了解陶笛、了解人類與生俱來的音樂稟賦,從此喜歡音樂,抒發情懷、超拔心靈,提高生命質量。
  • 薩克斯新指法的學習方法
    把氣息練的「足而穩」    在練習指法的同時,當然是要讓薩克斯同時「出聲」才行。也就是說,你要用氣息把薩克斯吹出聲音來。而這種聲音要求一定要「音實聲穩」,也就是說要用正確的口型,正確的姿勢,用正確的氣息讓薩克斯發出正確的聲音來。聲音的「穩定性」決定於氣息的穩定度,這也是一個長期練習的過程。而且本調的練習一定是從低音1到中音1再到高音1。
  • 江口小學:傳統樂器陶笛進校園 「奏響」教學新篇章
    雖然自己的專業是音樂教育,因為熱愛,她在大學選修了陶笛,經過4年學習,她拿起陶笛吹奏如行雲流水般,在陶笛教學上也是遊刃有餘。陶笛起源於7000多年前,是一種可攜式樂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優秀樂器之一,它音域寬廣,通常為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 想玩陶笛,糾結6孔還是12孔?看完就明白了
    想要學習陶笛,那你首先得擁有陶笛,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裝備對於學好陶笛起到了很關鍵的基礎作用,不過現在大部分地區可能正規的陶笛售賣店比較少,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有專業的陶笛店的話,建議你可以去店裡諮詢購買,要不然就只有通過網上購買了。
  • 學好音階琶音的方法是記憶:記指法、記位置、記聽覺、記音程關係
    前面講了學習音階琶音的意義,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又講了學習音階琶音的重點是:指法;本次講音階琶音學習的方法,一定是:記憶。音階琶音學習的方法:記憶學習音階琶音要以記憶為主,或者說死記硬背。通過手把手的教學,讓學生記住正確指法,記住琴鍵位置,記住音程關係,儘量不讓學生自己看譜彈。因為總共就24個大小調,加上七和弦,也沒有多少。也就是說,每學一條音階琶音,在講解的基礎上,可以首先對琴鍵位置進行記憶,同時記住指法,記住聽覺和音程關係,這樣可以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如果讓學生看譜彈,一旦彈錯,糾正很麻煩。
  • 淺談《哈農鋼琴練指法》的正確練習方法
    鋼琴是一種非常具有靈性的樂器,你怎樣對它,他便怎樣待你,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演奏它,它便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回報你。本文就學生在哈農練指法的練習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作一點分析,並與大家共同探討。哈農在這本60首練習曲的第一條前只寫下了「高高地並正確地抬起手指,每個音都要彈的很清楚」這樣一句話,至於怎樣高高地抬起手指,用什麼力量來把音彈得清楚沒有更細緻明細的解釋,只能讓讀者積極地參悟。
  • 以笛為媒 以樂會友 ——義大利陶笛演奏家法比歐到高新雙語教育集團開展陶笛交流
    為了深入實施「樂化教育」,紮實推進陶笛音樂特色教學活動,切實培養師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11月18日,濰坊高新雙語教育集團特邀請義大利著名陶笛演奏家法比歐到校指導陶笛演奏教學工作,與師生們開展了一場陶笛藝術交流。在雙語校區和清平校區,法比歐先生參觀了升旗儀式,並在現場進行陶笛展示。
  • 簫的指法訓練和操控氣息的基本方法
    掌握前面基本功後,能夠吹奏一些簡單的樂曲,但我們與原作樂曲比較後,會發現所演奏的樂曲缺少表現力,缺少情感意境,這不是單單一些指法技巧能夠改變的,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學習對氣息強弱變化進行控制,比如腹震音,通過控制隔膜來達到的,再比如有些樂曲同一個音,通過口風和氣息的控制使音由強變弱或者由弱變強來表達樂曲
  • 【明姐的朋友】春天的約會:沙湖邊學習陶笛與英語
    在陶笛課上,農老師除了逐一講解示範不同曲目的吹奏要求和要點以外,還糾正了大家錯誤的指法和吹奏方式。接著,他又從隨身的「百寶囊」中變出型號各異的陶笛,為笛友們演奏樂曲,從《森林狂想曲》、《天空之城》,到《故鄉的原風景》,無異於一個小型演奏會,連路過的遊人都被優美的笛聲所吸引,久久不願離去。學員們更是為農老師嫻熟的指法和充沛的情感所折服,希望通過老師的指點和自己的練習,能早日吹奏出優美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