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陶笛考級指導教師研修班優秀論文選登
對於陶笛,相信願意來讀此文章的的讀者已經不再陌生或是具備相當程度的陶笛研習基礎的資深陶笛玩家和陶笛教師,因此對於陶笛的介紹以及發展史一類的陶笛基礎知識就不做過多贅述,為什麼要寫此文呢?相信很多人初遇陶笛時往往被「陶笛是一種簡單易學的樂器」「五分鐘就可以學會」(當然此類營銷手段對於陶笛的推廣是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作用的)這樣的推銷詞彙所吸引,然而深入學習一段時間陶笛並接觸到12孔陶笛的變化音指法後,發現原來12孔陶笛(以及復管陶笛)採用的是十二平均律調音,可以任意轉調演奏12種指法,相當於在音域範圍內能演奏24大小調曲目,然而孔數較少的陶笛例如最常見6孔、4孔陶笛採用的交叉指法,不是十二平均律調音,半音階演奏困難,因此不在本文討論過程中。本文以下內容均以12孔陶笛為例。
大部分陶笛玩家所熟知的指法C、F、G以及一些陶笛教材上都有常用指法的介紹以及不同型號的陶笛用不同指法演奏不同曲目的調號圖表(增加了A、bE、D、bB四種指法作為常用指法的補充)然而還有E、#F、bA、B、#C五種指法在很多人看來是很雞肋的一種存在,完全沒有研習的必要,但在實踐中我們會遇到某些歌曲的時候卻又不得不用到,如:《再回首》曲調為G轉bA,用12孔AC演奏時最後一段轉調時就要用到bA指法,再如《追夢人》(王耀慶版)曲調為bA轉bB,用AC陶笛演奏時也會用到bA指法,在如,《yesterdayonce more》原版伴奏為E調若使用AC副管或三管陶笛演奏會用到E指法。因此有必要去了解陶笛的12種指法。一把陶笛總共有12種指法分別對應了12種不同的調高, 市面上常見的七件套陶笛(12孔陶笛中還有定製的非標準調陶笛如:AbE等在此不做探討),在此歸納一下其實只有三個調性,分別為:
1、C調(BC、AC、SC)
2、F調(AF、SF)
3、G調(AG、SG)
同種調性的陶笛在曲中是可以相互替換的,只是因為音色和音高不同所表達出意境不同。關於圖表大家可以很容易從網絡上搜索得到。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去記住12種指法?相信不少陶笛愛好者在學習陶笛一段時間後基本上已經掌握了C、F、G三種指法以及三種指法對應的三種不同調陶笛所能演奏陶笛的曲調了(如:C調陶笛F指法對應F調,F調陶笛F指法對應bB等)也有不少功底深厚的朋友可以熟練掌握D、bB、bE、A等指法但對於絕大多數陶笛研習者而言記憶超過三種以上的指法極易造成混亂。如果每次遇到不熟悉的指法又要去查指法表同樣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上述圖表中的七種指法相信很多多年研習陶笛的玩家或是陶笛教師能夠很熟練的運用,然而在加上剩下五種很少使用的指法要想精確記憶就有點困難了,如下表:在此表格中記錄了12孔陶笛的12種指法,而12孔陶笛的同一種指法在三種不同調性陶笛中所演奏的調性也不同一種指法對應三個不同的調性:如f指法對應C調陶笛、F陶笛、G調陶笛演奏的調性分別為F、bB、C,也就是在換陶笛的同時演奏的調性與上圖左豎1列所標的調就完全不同了,這樣更是加大了記憶的難度,筆者在研習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研習、反覆嘗試、總結了一套通過練習掌握的學習、記憶方法以供大家探討研究和學習。
首先學會AC陶笛C調指法的自然音階低音6到高音4,並且記下對應的音名。(記下C調陶笛的音名在其他不同調性陶笛上確定指法有著關鍵作用)然後第二步,學習第一個變化音降7,在此時開始學習有關十二平均律常識,主要是把12孔陶笛(此處仍以AC為例)的音域範圍內所有的自然音階以及變化音階做出一個列表,這樣對於調與調之間的轉換關係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簡言之就是陶笛音孔所對應的音名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唱名卻會隨著指法的轉換而轉變,當我們吹1的時候,其實是1=C時候C的唱名,而當1=F時要把原來C指法中的4當做1,但轉換的規律依然是要遵循12平均律中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對應關係,對於剛開始接觸變化音的研習者來說要記清楚變化音確實是一個難題,不過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進行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如下:以C大調音階12345678分別對應音名CDEFGAB,相信要記住這些音階對大家來說都沒有問題,有很多初學者搞不清楚哪些音之間有半音哪些沒有,這裡教大家一個便捷的排除法則來記憶,除了3 4(E和F)之間7 1(B和C)之間本就是半音關係外,其他的相鄰兩個自然音階都是全音關係,而所有的變化音都只存在於相鄰的兩個自然全音階之間,比如1和2之間有一個半音#1/b2,以此類推。(這裡可以藉助鋼琴或是電子琴上的琴鍵作為輔助學習工具)在學習完C指法和F指法後對於陶笛音階的認識和轉調的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在學習G調指法時採用同樣的學習方式,這時依然是先學C指法中的變化音#4(#F),在學習#4(#F)後可以用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三天》來加強這個變化音的記憶。
演奏時會用到#4(#F)變化音指法,G指法中為低音7,然後演化G指法音階,至此C、F、G三種最基本常用的指法就學習完成了。在學習變化音的時候不知大家是否有仔細觀察過自己手中的陶笛音孔的順序和大小之間的關係呢?請大家手拿一把12孔AC陶笛看看,大體上指孔從低音到高音開孔的數量是越來越多孔的直徑也越來越大,然而右手中指所對應的音孔比起食指和無名指所對應的音孔要小一些這個是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的,而右手中指恰好管控著是E和F兩個音的過度,在自然音階中恰好是半音關係的兩個音,以此類推左手的食指與左手的小指所對應的音孔大家也可以以指孔順序來觀察得出結論,因為只是升高或降低了半音,所以這三個音孔要比前後兩個都要小,這裡我們就把這三個指頭下的音孔記憶為「半音孔」,然後我們開始學習C指法的所有變化音有關變化音的學習也是有一定的規律,通常是以某一個基礎音階指法為基礎向下按住某個音孔,通常以加按右手無名指降半音的方式實現(如:要吹升5就是6為基礎加按右手無名指),當中也有一些同一個音會有兩種不同指法情況出現(如:降E,以E為基礎加按右手小拇指或者加按右手中指的附孔,按附孔的這種需要氣息略輕)通過一些帶有變化音的曲目練習我們可以基本掌握12孔陶笛的所有變化音了注意這裡在記憶變化音的時候應記住的是變化音對應音孔的音名位置,那麼AC陶笛的各個音名位置記下之後再去轉各種調的基礎就有了,譬如你要用ac陶笛演奏E調曲目那麼手放到(C調指法的3)E的位置以此為1向上是2,1和2是全音關係那麼中間要相隔一個半音這裡2應該就在#F(C調指法的#4),而向下應該是低音7,1與低音7是半音關係,所以這裡的低音7應該在bE(C指法的b3),依此方法推演出E指法的所有音階位置,與此同時也確定了12孔陶笛E指法音域範圍(低音4到高音#1)。而F調陶笛與G調陶笛雷同,F調陶笛使用G指法演奏C調,而C調音名與唱名的關係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有較深刻的記憶了,這樣我們也可以很容易找到F調陶笛上音名的位置了,雙管或者三管陶笛的由於多了副管拓寬了音域同樣是用記憶音名位置的方式來推演記憶指法。
最後說一下關於曲譜,若是長期採用定調唱名的五線譜的研習者,只需要將C、F、G三種指法以及相對應的變化音位置熟練掌握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大多數陶笛研習者特別是普通的陶笛玩家而言,更多的時候是為了用陶笛演奏一些流行歌,而多數流行歌曲能夠在網上找到的曲譜都是簡譜,而且同一首歌不同的歌手演唱,會根據歌手的音域來重新定調,伴奏也會與之相匹配,雖然可以通過音頻編輯軟體修改伴奏調性,但同時也會使得伴奏的音頻質量下降甚至失真,對於追求音樂完美性的陶笛研習者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那麼如何實際運用?比如我現在聽到一首新歌很喜歡,然後去網上搜索發現可以搜到曲譜和原版伴奏,曲譜為bE調,那麼如何選擇陶笛?通過我們之前的探討我們已經了解了任何一把陶笛都是可以演奏bE調曲目的,那麼我們這裡首先要看曲子的風格,是節奏明快的流行歌?是婉轉古風音樂?還是抒情風格.這樣可以大致確定是使用高音陶笛還是中低音陶笛,假設這是一首舒緩的古風音樂,那麼大致的範圍是BC、AG、AF,那麼先看BC,這個最簡單bE指法即可,(C調陶笛的指法與演奏調性為相同的對應關係)然後看AG,找到音名bE,在看若用C指法這個音名的位置應該是b6從而確定如果是AG陶笛演奏用bA指法即可,同樣的方法得到AF陶笛,指法為bB,最後還要看看曲子音域範圍,是否超出陶笛的音域範圍,超出可以直接換上副管陶笛演奏。
這裡用前文說到的歌曲《追夢人》作為示例,《追夢人》一曲為羅大佑為電影《天若有情》所寫的插曲,原本應該叫《青春無悔》(國語版)或是《天若有情》(粵語版)在三毛去世後羅大佑在《青春無悔》的基礎上加進了四句歌詞,為了紀念三毛將歌名改為《追夢人》,《追夢人》其實是一首非常適合陶笛轉調練習的曲目,很多歌手,演員,都曾經翻唱過這首歌,甚至有草根藝人通過翻唱這首歌而一舉成名,所以在網上可以搜到很多不同版本關於這首歌的伴奏,雖然伴奏的版本不同但幾乎無一例外的都保留了曲中的轉調環節,只是轉的調不同,曲子音域範圍中音2到高音5,單看音域範圍和指法的匹配常用的CFG也就只有G指法可以匹配到這個音域範圍但卻沒有合適的伴奏,所以這首歌不論是哪個版本的伴奏要想直接演奏原版都會用到不怎麼常用的指法,以下介紹《追夢人》幾個不同版本轉調以及所使用陶笛,大家可以通過研習此曲不同版本來體會曲中轉調的幾個不常用指法的應用:
1、王耀慶版(跨界歌王第三季)bA調轉bB調,使用ac陶笛 指法bA轉bB
2、鳳飛飛版(1991年《雪山飛狐》原唱)E調轉F調sg陶笛指法A轉bB
3、高勝美翻唱版 F調轉#F調 陶笛sg2或是AG3 指法bB轉B指法
另外黑鴨子翻唱的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收錄在《黑鴨子典盛集》這個與高勝美版相同的轉調,另一個收錄在《人聲與鋼琴》中與鳳飛飛版轉調相同,只是這一版的伴奏似乎沒有,找了多年也未找到,如果有的朋友請發一份給我,不勝感激.
最後概括一下本文所探討的指法記憶方法:
1、記住C調指法的全部音階(包括半音階指法)
2、將C、F、G三種指法熟練掌握,這樣可以準確的確定不同調性陶笛的音名位置。
3、需要將陶笛中相鄰半音位置牢記於心
4、經常在陶笛上進行各種指法推演練習,可以多練習自己喜歡的非常用指法演奏的歌曲以加強各種指法的熟練度,而一些很少用到的指法,在用的時候也可以在不需要在通過查指法表的情況下,通過此方法推演而快速掌握。
以上為本人在研習陶笛過程中的一些淺顯拙見,若有疏漏之處望海涵,最後預祝大家都能從陶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