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原名「中甸縣」,位於川滇藏交界的雲南迪慶州,曾是一個隱藏在雪山深處毫不起眼的縣城,以林業為主要的經濟來源。雖然中甸縣擁有秀麗的景色風光,但這樣的景色,在川滇藏並非獨一無二。再加上當地的經濟十分落後,接待能力也很弱,全縣沒有一家酒店。 1995年,這裡僅接待遊客1200人次。
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在川滇藏三省搶奪「香格裡拉」品牌過程中,發現雲南迪慶州梅裡雪山吻合《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裡拉的金字塔形狀的卡拉卡爾雪山,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發音就是卡拉卡爾,加之外形一致,於是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把梅裡雪山定位為「香格裡拉的標誌」和「香格裡拉的坐標」,一舉搶佔「香格裡拉」爭奪戰的制高點!
同時,熊大尋是第一個在考察中發現,1992年記者何君武拍攝過一張卡瓦格博峰日月同輝的照片,被當地人稱為聖照。同時發現,迪慶尤其是梅裡雪山地區很多藏族法師戴的帽子頂上和白塔和寺廟建築頂部都有一個標誌性的圖像:日月同輝,這在其他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的!是梅裡雪山所獨有的!香格裡拉的英文為「shangri-la」,發音來源於藏族方言,意為「心中的日月」,這正是香格裡拉的標誌所在啊!卡拉卡爾當地藏族讀音就是卡瓦格博;香格裡拉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就是日月奇觀卡瓦格博;「心中的日月」就是迪慶地區僅有的日月法器
和日月神符,這三大依據的推出,為向國務院申報改名香格裡拉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梅裡雪山聖照「日月同輝」——何金武1992年攝影)
(香格裡拉地區法師帽子上的「心中的日月」)
(梅裡雪山下白塔塔尖上「心中的日月」,是當地獨有的日月神符)
(「香格裡拉」藏語是「心中的日月」,就在日月同輝梅裡雪山——香格裡拉的標誌!)
2008年好萊塢大片《木乃伊3》釆納了熊大尋的發現:把日月塔尖作為識別香格裡拉的標誌!並有大量特寫
另外,熊大尋受迪慶州州長齊扎拉所託撰寫《中共迪慶州政府關於「滇川藏--大香格裡拉旅遊經濟圈」列入國家旅遊開發重點地帶財政援助申請報告》獲得國務院批准通過,到2003年,年財政僅5000多萬元的迪慶獲各種財政拔款及貸款4.2億元,2003年、2004年成為香格裡拉縣城鎮開發年,機場兩次擴建,城市功能完善,大香格裡拉門戶、中心和客廳的事實形成。
迪慶州張副州長評價:「我想,此次策劃最先要感謝的是吳堅書記,是他請到了熊大尋這個真正的專家!這次策划起點高,很有深度。『香格裡拉的標誌和中心』這一定位抓住了梅裡雪山的精髓,搶佔了『香格裡拉』品牌爭奪戰的制高點!為證明香格裡拉在迪慶寫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筆!而『世界的心』,則在精神上、宗教上和站在世界範圍的高度上,給梅裡雪山最有力、最貼切的描述。」
2002年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對梅裡雪山的策劃案被提升為大香格裡拉旅遊的總體戰略方案,影響達50個州縣!2004年金黔在線訊:2003年梅裡雪山系列推廣活動多層次、全方位展示香格裡拉民族生態文化,成為香格裡拉旅遊的亮點。2003年全州旅遊社會總收入完成12.09億元,即使在非典時期遊客較少的情況下,仍比上年增長5%。策劃梅裡雪山,與天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敢奢談人力事功,唯替天行道,奉天承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