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謝謝你告訴了我,你的心裡話。
被愛過的孩子,未來可期。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一聲吼叫往往會比輕言細語更管用。當我們苦口婆心的教導孩子,孩子卻屢教不改時,我們很自然的就會選擇大吼大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只要我們一聲吼,孩子立馬就變得聽話乖乖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因為你的吼叫,孩子可能真的就變得懦弱了 。
女兒晚上睡覺的時候給我說了一句話,讓我內心無比顫動。她說:「媽媽我想給你說一件事,但是我又不敢給你說,因為你肯定會罵我的。」我說:「放心,媽媽一定不會罵你,你說吧。」女兒還是試探了好幾次,最終才決定說出來。其實這件事情我早已忘記,可是女兒卻記憶猶新,仿佛昨天發生的一樣。她有一雙拉鏈的鞋子,買的時候很喜歡,可是因為自己的力量太小,拉不上鞋子的拉鏈。為此,我對她發了脾氣。女兒平時很聰明,我在家的時候,她會主動穿這雙鞋子,並告訴我說:「媽媽我拉不上,你幫我拉一下。」我以為女兒很開朗。直到女兒半年後說起,我才知道,那只是我以為。我及時給她道歉,她並沒有很開心,反而還委屈的流淚了......
我只能慶幸,幸好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罵過她。可是這件事情對她來說還是留下了深深的陰影。幸好我學了情緒管理,知道怎麼應對情緒失控。面對孩子,我們除了要有耐心,還要有智慧。
孩子面前,情緒來臨時我們要用哪些有效的方法來應對?
首先,最好的情緒管理,是在情緒還沒出來之前進行管理。我們要學會深呼吸再深呼吸,拉住自己不要爆發。深呼吸的同時考慮利弊,我們一旦產生了這樣的情緒,會給我們和孩子帶來怎樣的後果,一旦我們考慮到不良後果,及時止損,對孩子和自己來說都是福報。
其次,我們可以帶著孩子離開觸動情緒的環境。比如我們在客廳即將產生情緒,我們換一個環境,去陽臺、臥室等等,讓我們的內心暫時得到休憩和緩解,情緒也就慢慢消逝。
第三,我們要擁抱孩子。什麼也不說,就靜靜的擁抱,我們能感受到孩子體溫帶來的溫暖,這是無可替代的愛,它會促使你放下情緒。
最後,如果情緒還是發生了,我們要及時處理孩子反應出來的不良反饋。用和孩子平等的心態去看待問題,我們有情緒了,我們就應該道歉,因為我們尊重孩子的每一件事。同時,我們還要反思,在當下,在未來,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阻止無效情緒的產生?並不斷踐行。
孩子出生,我們也是初為父母。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走得快一點,才能有效的引導孩子,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