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錠清朝老墨價值過萬元(圖)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三大因素推高墨錠價格

  墨錠在文房四寶中排居第二,足見它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墨因難以保管,而明清老墨又極為稀少,長期以來少有藏家涉足。但近年來,隨著古玩收藏之風盛行,墨錠收藏作為後起之秀,收藏價值正逐漸升溫。   名家創作注重用墨

  硯臺與墨,是家住南湖的藏家唐東瑾密不可分的兩類藏品。涉足文房類的兩樣藏品,源於五年前女兒報的書法班,如今僅墨錠就到400餘錠,其中有近40錠產於清中期。這些古墨三四年前一錠約兩三千元購得,但如今隨便一錠都已過萬元。

  大師黃賓虹對墨的苛刻眾所周知。因民國時期墨質不佳,他不得不請其父親開制墨坊制墨。國畫大師李可染也曾苦於佳墨難得,只得用自己的作品與人交換清早中期的殘墨來用。

  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周灝堅持用墨錠已10餘年,「墨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材料語言,即便功力再紮實,但色彩上再無法超越。」

  「好墨壞墨的區別,隨著年代推移就會顯現。」從事古代書畫拍賣的武漢某拍賣公司負責人表示,但凡講究用墨的古畫,即使歷經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哪怕紙張已經開裂,但墨依舊不褪色。而現代的墨,只有短短幾十年,卻往往因為用墨不佳影響了品相。

  「現在許多畫家用英國、韓國等國外顏料,而本國的傳統卻沒有繼承下來。」我省著名畫家、武漢畫院院長李乃蔚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遺憾地表示。

  三大因素推高墨錠價格

  從2005年起,隨著傳統文化領域越來越受重視,墨業也得到新生。

  「取煙、合料等制墨環節環境惡劣,一般年輕人是不願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加上原料稀缺(熊膽、麝香、沉香等),也制約了墨業發展。」武漢資深藏家施峻介紹,古墨質量上佳,但用一錠少一錠,有著版式的藝術價值、文物價值。而新墨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上漲,而符合傳統工藝的佳墨產量有限,均是導致好墨錠上漲的原因。

  「一般鑑定書畫真偽專家除了憑藉經驗,看是否為作者筆跡,一般就通過墨、紙等是否到代來判斷。許多假畫足以亂真,但就憑墨到不了那個年代,就可判定是假。」武漢藏家施峻介紹,墨錠價格近年一直攀漲,與收藏盛行及書畫市場的推動等諸多因素有關。比如如今的高仿名家作品,往往「批發價」就在上十萬,這並非誇張。除了高手代筆,還運用了老紙、老墨、老印泥等材料,本身造假成本就極高。

  需求增大制墨廠卻在減少

  明晚期、清代早中期是墨業的巔峰時期,晚清、民國時期由于洋煙(工業炭黑)衝擊,墨業凋零。

  在物質匱乏,人們還在忙於解決溫飽問題的新中國時期,墨業也是歷經起起落落。直至上世紀80年代,機器點菸工藝的改進,使煙料的產量提高,但煙料變粗,品質下降。 80年代中後期,一直到2000年初,墨錠需求減少,墨質下降,墨廠掙扎在減產、停產的邊緣。這期間,如晏濟元、黃胄等藝術大家,因無法接受當時的墨,不得不挖空心思尋找清墨使用。

  談到墨不得不提「胡開文」,它為清四大家墨莊之一,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屯溪胡開文墨廠總經理程國勝昨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經過時間檢驗,墨錠的替代品墨汁,幾十年後往往顯露出了弊端。」程國勝談到,墨錠市場呈現兩種趨勢,一為工藝實用,一為收藏。

  對於該廠來說,2005年是明顯的轉折點,2000年接手時年銷量在300萬元左右,但去年年銷量已達到600萬元左右,翻了一番。程國勝興奮中有表示出擔憂,雖然市場越來越大,政府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墨廠卻越來越少,該行業面臨著原料逐年上漲,人工費用上漲,手藝後繼無人等難題。

  藏家談墨

  掌握各時期墨錠收藏要點

  武漢墨錠資深藏家施峻介紹,墨是手工產品,不同批次,存在品質上的差異,因此收藏墨錠要注意掌握各時期墨錠的收藏要點。

  明清墨收藏講實力

  明代程君房墨可遇而不可求,由於被賦予了文物價值,過於奢侈,故一般不用考慮。可多考慮文人商賈定製、市品墨、珍玩墨,這些往往墨色不錯,價格相對便宜些。

  清代汪近聖的墨質是絕佳的,曹素功與胡開文雖然名氣大,但分支眾多,反而選擇上要謹慎。多關注詹大有乾行氏、小(少)竹氏,查二妙堂等,這些小墨莊雖小,但他們做事認真,往往也出佳品。另外,民國時期的松煙也是可以收藏的。

  70-80年代「三廠」最佳

  談到上世紀70、80年代的墨品,就只能談到「三大廠」了。

  上海墨廠1975年-1980年之間所制墨品墨色為其歷史高點。1981年-1983年,這時期因由手工點菸過渡到機器點菸,墨品品質略有下降。

  屯溪胡開文墨廠1973年復產。1977年-1983年,是屯胡佳墨頻出的時期。歙縣老胡開文稿墨廠從70年代末恢復了高檔墨的生產。1977年-1983年,是歙胡佳墨頻出的年代。

  千禧年後新墨值得收藏

  老廠屯溪胡開文2006年、2009年和2010年連續推出老版新制及特製墨,採用老法製作,品質尚佳。績溪現素功藝粟齋也推出大量實用墨。萬杵堂推出古法油煙深受書畫大師喜愛。遺風堂手工點漆煙,恢復漆煙製法,有晚清遺風。鬱文軒也在手點油煙上下了不少工夫,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松煙上的成就,「玄玉」、「松滋」算是終結了多年來一直難求好松煙的局面。本報記者 羅義

  詹大有小竹氏,市民家中收藏的墨寶。本報記者 孫辰 攝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杜平)

相關焦點

  • 眾籌丨「曹素功」30年珍藏老墨錠,限量90錠
    老墨更是稀有,用一錠就少一錠。    魯建慶大師  老墨錠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魯建慶大師親制, 用 的是清朝保存下來的墨模。  在「油煙一〇一」經典配方的基礎上,加以金箔、龍腦(冰片)、麝香等名貴輔料。
  • 一錠徽墨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汪海月、馬姝瑞)1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錠徽墨》的報導。中國的文人一直稱自己為「墨客」,將其作品稱為「墨跡」(他人尊稱為「墨寶」),一句「有得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道出對墨的重視。古人云,天下墨業,盡在徽州。
  • 古代一錠銀子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呢?你還不知到吧!
    古代一錠銀子折算成現代人民幣是多少錢呢?科技熱 | 2019.4.7一說到錢大家都抱有萬分激情的,而我國古代初始之時用來代替錢幣作用的是扇貝等,而後因其數量有限又用銅幣代替,而銅幣的數值面額有限一碰到大量高額貿易時又及其不便了,於是其後黃金白銀又相應而生。
  • 古人下完館子,丟下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不攔?怎知飯錢夠了?
    然後就從兜裡摸出一錠銀子扔給店小二,店小二接到錢,喜滋滋地衝去後廚催菜。 由於銀子本身沒有固定產量,所以剛出現時比較「值錢」,隨著後來生產力的提高,它的價值量自然出現波動,那麼我們就以離我們最近的清朝為例: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10000文銅錢
  • 一錠銀子是多少錢?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多給了多少小費
    不像我們今天這樣的用的是僅僅只能代表價值的紙幣。所以經常在電視裡面會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一位大俠或者有錢人,在客棧裡面或者街頭上吃完東西,隨手就丟下了一錠銀子,說了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很多人會覺得古時候的人怎麼會這麼有錢,這樣大一塊銀子放到現在都能吃好幾頓大餐,怎麼,古時候的人都不用找零錢的嗎?
  • 古人下館子,吃完留一錠銀子就走,店小二為何不攔?怎知飯錢夠了!
    然後往桌子上豪邁地放上一錠銀子,店小二就喜滋滋地回答:「好咧!馬上來!」銀子在現在多常見,也不貴,所以看電視時我們沒覺得有什麼奇怪,其實,老闆不止不用算帳,還賺大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討論這個話題前,我們先來簡單看看中國古代貨幣的發展。
  • 古代大俠吃飯,隨手摸出一錠銀子,到底值多少錢?難怪小二激動
    在不少影視劇中,大俠一上門吃飯就來二兩白酒,二兩牛肉。酒足飯飽以後,拿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囑咐店小二不用再找了。此時這店小二的表情一定是十分誇張的,目瞪口呆的望著豪爽的客官,諂媚的目送大俠離去。那麼,在真實的古代生活當中,一錠銀子價值多少錢呢?小二的表現是不是太過於浮誇?古人用錢的單位一般都是一文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主要是這三個標準。「一文錢」是最小的面額,其次則是一兩銀子,出了郭靖大俠外出,鐵木真大汗給了他30兩黃金當做盤纏以外,極少有人出門在外使用黃金的。
  • 天賜顏回一錠金——不要!
    松鶴延年圖一天,顏回請教孔子說:「吾雖出身貧窮,自不以貧為恥;自己雖是無職的卑賤者,但從不自卑,不在貴人面前低三下四;不依靠擺架子耍威風、來樹立威望;與別人交朋友,吾要與他一輩子共患難後來,孔子稱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其心三月不違仁」,「賢哉回也」!
  • 古人下館子,吃完留一錠銀子就走,店小二為何不攔?若不夠咋辦?
    金庸的武俠劇對於古代的金錢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往往一個大俠下館子,在點完菜後,放下一錠銀子,就算是結帳了。 小二一看,兩眼放光,態度也變得非常好了,又或是,某位大俠吃完飯,放下一一錠銀子就走,小二也從不攔,小二在沒有算帳之前,他這麼知道一錠銀子就足夠了?
  • 天賜顏回一錠金
    沒法兒,她就把自己的頭髮剪下來到街上賣了,又從街上買回酒肉叫他們吃,飯菜挺豐盛,聖人和弟子們飽吃了一頓。顏回心裡不知底兒,想留下來問問媳婦錢是從哪來的。就讓師傅和同學們先走了。 聖人和徒弟們走到路上,子路說:「顏回家裡窮得連一個子兒都沒有,買酒肉錢是從哪來哩?俺老婆說,家裡放著一錠銀子不見了,說是顏回偷走了。」聖人和同學們都知道顏回人緣兒好,準不是這回事。
  • 重慶大爺買房拿12錠金元寶,到底價值多少錢,直接交易合法嗎?
    今天,一則重慶大爺直接拿著12錠金元寶買房子的消息,引發很多網友關注。不少人好奇,12錠金子到底價值多少錢?越過人民幣直接拿金銀這樣的貴金屬買東西合法嗎?老大爺家的金錠到底是如何傳家的?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
  • 清朝一道聖旨值多少錢?9萬元
    法院供圖  清朝一道聖旨值多少錢?9萬元  淮安一項展出,9道聖旨丟了2道,法院判展覽方賠償一半損失  朱鼎兆   2002年12月,陝西農民張振華父子應淮安清晏園邀請,帶著分別由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皇帝誥封給他祖先的九道聖旨到該公園展出。
  • 農村俗語:「天賜顏回一錠金,外財不發命窮人」,有啥含義呢?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天賜顏回一錠金,外財不發命窮人」。在一次放學的路上,孔子用紅紙封上一錠金子,並在紅紙上寫下了「天賜顏回一錠金」幾個字,然後將這錠金子丟在了顏回回家的必經之路上,而孔子則躲在遠處觀察顏回的舉動。
  • 新野紡織開建16.5萬錠高檔紡紗和12萬錠紡紗生產線
    其中建設及設備投資合計50133.00萬元,預備費1667.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9200.00萬元,本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49301.00萬元,項目建設周期為12個月,經測算,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17.19%,投資回收期為6.04年。
  • 古人下完館子,放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不攔?如果不夠數咋辦?
    時光倏忽而過,一轉眼中國從秦皇漢武時期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經過時間的沉澱,我們有幸見到了浩如煙海的文學與令千種情緒集結的古人軼事。儘管中國的歷史一直在延續,但現代人和古代人有思維的差異,也有常識的不同。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二八芳齡」時以為女子28歲,在聽到「半斤八兩」時滿頭問號,還有人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古人在酒樓小店吃完飯後,隨手掏出一錠銀子,轉身就走,小二不數便笑嘻嘻地送客人離開,局中人完全不考慮夠不夠數,而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卻將目光放置於此。關於銀子在古代的價值,現代人心中幾乎沒有概念,就連某些文學大家都會犯下錯誤,寫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段落。
  • 重慶一男子掏出12錠金元寶買房,全體工作人員懵了,竟因睹物思人
    我們經常在一些古裝電視劇或者小說裡看到,一些有錢的大戶人家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是一個金燦燦的大元寶,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少能看到這樣的,就算是再有錢,也不會拿著大金元寶去購物,但是最近重慶一男子就讓我們大飽了一下關於金元寶的眼福。
  • 二師鐵門關市:紡織產能達40萬錠
    二師鐵門關市:紡織產能達40萬錠 2018-03-23 10:30:01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我們公司的氣流紡車間規模相當於傳統環綻紡車間5萬錠的規模,
  • 古代消費的時候,店家收到一錠銀子,為什麼卻都不找零呢?
    在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場景,就是一個大俠來到店裡,大俠讓小二上菜,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大錠銀子,往桌子上一拍,小二看見銀子喜笑顏開馬上服務周到,酒菜上來後,大俠就開始大嚼大咽了,然而大俠吃完後便走了。
  • 《我的世界》水晶矩陣錠怎麼獲得 水晶矩陣錠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我的世界水晶矩陣錠怎麼獲得?水晶矩陣錠獲取攻略。
  • 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你的工資相當於清朝的多少銀兩?
    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你的工資相當於清朝的多少銀兩?「錢」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如果要出一趟遠門的話,就要準備好充足的盤纏。在當時,白銀則是最受歡迎,購買力最強的貨幣。但銅錢的購買力實在是太低了,用起來不太方便,所以後來朝廷打算找個更有價值的東西取代銅幣。直到漢代,白銀得以脫穎而出,並沿用了數千年。無論朝代變遷,歷史更替,白銀都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在當時朝廷會將銀塊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鑄造,並大規模發放流通。當然在不同的朝代,銀子的購買力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想衡量銀子的價值就必須考慮到這一系列的客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