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錠銀子是多少錢?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多給了多少小費

2020-12-19 貓視野史

古代的時候,人們買東西是用銅錢,白銀,和黃金來作為貨幣的。不像我們今天這樣的用的是僅僅只能代表價值的紙幣。

所以經常在電視裡面會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一位大俠或者有錢人,在客棧裡面或者街頭上吃完東西,隨手就丟下了一錠銀子,說了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很多人會覺得古時候的人怎麼會這麼有錢,這樣大一塊銀子放到現在都能吃好幾頓大餐,怎麼,古時候的人都不用找零錢的嗎?一塊銀子怎麼說也是一筆小巨款,為什麼這些人都這麼豪氣。

那麼這些錢是多少呢?客棧是虧了呢?還是賺了呢?

古代的時候一錠銀子不代表是一兩銀子。一錠銀子;它有1兩,2兩,5兩,10兩,20兩不等。那麼在古代的時候,一兩銀子是多少錢?這個概念對我們現代人是比較迷茫的。電視劇裡面動不動就是紋銀百兩,那麼究竟是多少錢呢?

一兩金=十兩銀=十貫錢

一兩黃金=100兩白銀,一兩白銀=1000銅板。當然這個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兌換比例的,總之換取的比例在這個上下漂浮。大致的情況是這樣的。

明朝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是現在的94公斤左右,一兩銀子可以買188公斤大米,也就是376斤左右的大米。按照現在大米2到3塊錢計算,也就是一兩銀子值現在752到1128元左右。

唐朝時間,米的價錢是一鬥5文和一鬥10文之間。通常來說一兩銀子是1000文,也就是200鬥米到100鬥米之間。10鬥米為一石,也就是10到20石之間。唐朝時候一石是59公斤,也就是119斤左右。以今天的米價2元計算就是2380到3470之間。結合當時貨幣兌換浮動,古代的貨幣換算基本是一兩金=十兩銀=十貫錢。

當時的一兩銀子大約價值現在的人民價值分別是:明朝時期能換到700到1000元人民幣,唐朝時期能換到2000-4000元人民幣,這個情況主要取決於流通的白銀量,唐朝開採的少,白銀自然之前,而明朝有著名的隆慶開關,全世界大半白銀流入中國,所以明朝白銀並不怎麼之前,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又出現了大幅度的反彈,因為需要賠款,大量的白銀開始流出中國,肥了洋人的口袋。

所以說一兩銀子實際上在大多數朝代都是一筆數額較大的錢,放到現在絕對是一桌好酒好菜。所以看到電視劇裡桌上的菜品,就能估計出這桌飯值多少錢?

古代的時候普通人家是比較窮的,要說在客棧裡面吃飯,這個是少之又少。在客棧裡面吃飯的,要麼是那些是有錢的商人,要麼是權貴,這些總的來說都是有錢人,對於這些權貴來說,錢都不是問題。

這些有錢人在吃完飯以後,會隨手丟下一錠銀子,來上一句「小二不用找了」,那麼這錢夠買單嗎?那麼要看看這一頓飯是多少錢。古時候人家一頓飯,吃的較好的也就是幾十銅錢,那麼一錠銀子最少也是幾百銅錢,所以只要不是在高檔消費區,一錠銀子肯定夠的,甚至還有多餘。要是碎銀子到還比較顯示,但是很多電視劇吃兩三個菜喝一壺酒,然後就拿出一個大銀元寶,這就十分誇張了,果然是道具不要錢。一個元寶是分量非常重的銀子,很多有錢人直到死後都不捨得,要帶進墳墓裡。而且元寶這種東西一般是作為府庫裡的官銀出現,大約出現在明朝時期,平民百姓之間是不會流通元寶這種大面值的貨幣。

值得一說的是,有錢人的習慣,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樣的,都是那麼喜歡給人小費,不過這筆消費並不會多,加上下館子的人又少,所以別指望店小二靠消費能致富。

古代下館子的人其實非常少

當然這個是有錢的做法,對於老百姓老說,哪裡有什麼多餘的錢去客棧裡面吃飯,也就是自己種植一些,在家裡做飯吃,清朝時期才逐漸流行在外面消費。要是實在只能在客棧裡面吃飯,也只能是點多少錢,付款多少錢。通常點一碗麵,或者一個菜這樣的,也就是十幾個銅板的錢,給夠了就可以了,也不會特意的給小費什麼的。

所以,總的來說,一錠銀子完全是夠給飯錢的,至於剩下多少,就看那個人是不是權貴和富商了,整體上不會剩太多,畢竟誰家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相關焦點

  • 古代大俠吃飯,隨手摸出一錠銀子,到底值多少錢?難怪小二激動
    在不少影視劇中,大俠一上門吃飯就來二兩白酒,二兩牛肉。酒足飯飽以後,拿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囑咐店小二不用再找了。此時這店小二的表情一定是十分誇張的,目瞪口呆的望著豪爽的客官,諂媚的目送大俠離去。那麼,在真實的古代生活當中,一錠銀子價值多少錢呢?小二的表現是不是太過於浮誇?古人用錢的單位一般都是一文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主要是這三個標準。「一文錢」是最小的面額,其次則是一兩銀子,出了郭靖大俠外出,鐵木真大汗給了他30兩黃金當做盤纏以外,極少有人出門在外使用黃金的。
  • 一錠銀子值多少錢?在古代能吃一桌滿漢全席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錠銀子值多少錢?在古代能吃一桌滿漢全席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喜歡看古裝劇的人應該就很清楚,經常能夠遇到這樣的橋段,客官在客棧吃飯,和店小二說來一壺上等的女兒紅,再來一盤牛肉。都是不需要先付錢再吃飯的,往往都是吃飽喝足之後,也不問下多少錢,直接放下一錠銀子,瀟灑離去。小編在想這樣到底是英雄賺了還是虧了。一錠銀子值多少錢?在古代能吃一桌滿漢全席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店小二多麼機靈的一個人啊,怎麼會做虧本買賣。一錠銀子在古代,算是非常多了,在古代能吃上一桌的滿漢全席。古代老百姓的家裡面幾乎都沒有幾錠銀子,幾乎都是銅錢。
  • 古代大俠吃完飯後,將碎銀子丟在桌上,為何小二從來不數?
    店小二連價格都沒報,為何大俠扔完錢走後,他也不數一下?1、店小二為何不數碎銀子要了解古代店小二為何不數碎銀子,咱們就要搞清楚兩個問題:1、碎銀子值多少錢;2、古代物價如何。由於古代使用銀子作為貨幣,主要是明清時期的事情,故而我們以明清時期的資料為準。
  • 古代一錠銀子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呢?你還不知到吧!
    古代一錠銀子折算成現代人民幣是多少錢呢?科技熱 | 2019.4.7一說到錢大家都抱有萬分激情的,而我國古代初始之時用來代替錢幣作用的是扇貝等,而後因其數量有限又用銅幣代替,而銅幣的數值面額有限一碰到大量高額貿易時又及其不便了,於是其後黃金白銀又相應而生。
  • 古代消費的時候,店家收到一錠銀子,為什麼卻都不找零呢?
    在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場景,就是一個大俠來到店裡,大俠讓小二上菜,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大錠銀子,往桌子上一拍,小二看見銀子喜笑顏開馬上服務周到,酒菜上來後,大俠就開始大嚼大咽了,然而大俠吃完後便走了。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看一看你現在月收入是幾兩銀子?
    在古代的時候,因為生產力水平低下,在加上受到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影響,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現在是沒法比的,古代的衣食住行都沒有我們現在方便,但是因為歷史的發展,很多人對古代人的生活非常好奇,比如他們一兩銀子可以買多少東西呢?等於多少人民幣呢?
  • 古人下完館子,放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不攔?如果不夠數咋辦?
    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二八芳齡」時以為女子28歲,在聽到「半斤八兩」時滿頭問號,還有人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古人在酒樓小店吃完飯後,隨手掏出一錠銀子,轉身就走,小二不數便笑嘻嘻地送客人離開,局中人完全不考慮夠不夠數,而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卻將目光放置於此。關於銀子在古代的價值,現代人心中幾乎沒有概念,就連某些文學大家都會犯下錯誤,寫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段落。
  • 古人下館子,吃完留一錠銀子就走,店小二為何不攔?若不夠咋辦?
    金庸的武俠劇對於古代的金錢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往往一個大俠下館子,在點完菜後,放下一錠銀子,就算是結帳了。 小二一看,兩眼放光,態度也變得非常好了,又或是,某位大俠吃完飯,放下一一錠銀子就走,小二也從不攔,小二在沒有算帳之前,他這麼知道一錠銀子就足夠了?
  • 古人吃完飯放下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從不清點,怎知飯錢夠了?
    《水滸傳》當中經常有梁山好漢前去酒店吃飯,然後也不問價錢,吃完飯只將一錠銀子放下,店小二從來都不去清點銀子,直接就讓梁山好漢就走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店小二不怕客人少給了錢,不夠吃這一頓的飯錢? 要說起這個問題,就得稍微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貨幣政策了。
  • 古人下完館子,丟下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不攔?怎知飯錢夠了?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肯定看過這一幕,主角一行人去酒家吃飯,上來就大喊:「來啊小二,把你們家最貴的菜,最好的酒上上來!速度快點!」然後就從兜裡摸出一錠銀子扔給店小二,店小二接到錢,喜滋滋地衝去後廚催菜。
  • 一塊碎銀子就能吃上一頓大餐?古代人下一次館子需要多少錢
    一塊碎銀子就能吃上一頓大餐?古代人下一次館子需要多少錢 「銀子」是封建社會中流通甚廣的貨幣之一。雖然銅錢和黃金也是比較重要的流通貨幣,但相對來說使用率根本無法與銀子相提並論。所以古時候人們在外出的時候,都會揣一些散碎銀兩以備不時之需。
  • 一錠銀兩在唐代能做些什麼?別再被他們給忽悠住了,真實是這樣!
    一錠銀兩在唐代能做些什麼?別再被他們給忽悠住了,真實是這樣!我們在看影視劇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人買東西或者餐館用餐時,爽快的甩出一錠銀兩並開口:「不用找了,再給我上兩碟菜和一壺酒。」想必很多朋友對於一錠銀兩的觀念並不是那麼的清晰,覺得這應該和現在的一百塊錢差不多,真有如此想法那就錯得離譜了,我要是個餐館老闆,你真丟一錠銀兩齣來就要幾個菜加一壺酒的話,那可真天天盼著你來吃飯還多附送你幾個菜。那麼一錠銀子等於多少兩呢?
  • 古代銀子相當於現代多少人民幣?
    從古至今,改朝換代那麼多朝代,每個朝代在當時都有自己同意的貨幣標準,貨幣也是不算的進化,古代那個時候沒有紙錢,那個時候銀票勉強算是紙質的錢了吧,在貨幣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都是用其他來代替,用物物交換進行貨幣交易,但是最基本的還是離不開金錢,但是這種物物交換畢竟不方便,人們也覺得非常笨重
  •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數學家還你一個真相
    那究竟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回答,畢竟今古生活條件不一樣,水準也不盡相同,再加上現在咱們的貨幣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程度也不一樣,不過這個問題數學家能夠還你一個真相。首先先說明一點,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 人們印象中的古代人尤其是紈絝子弟、富家千金,各個揮金如土,出手闊綽,在外面隨便吃口飯就扔給店家一錠銀子,加上那句經典臺詞「不用找了」,用現在非常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霸道總裁
  • 古人吃完飯,丟一錠銀子就走,店小二為何也不攔?飯錢不夠咋辦?
    相信大家在各種古裝的電視劇當中,總會看到這樣的場面:幾個闊綽的客人吃完一頓飯,高聲叫道「小二結帳」,隨手放在桌上一塊銀子,闊氣說到:「不用找了」,而店家看到了,倒也不問銀兩多少,用手掂掂,用牙咬咬,馬上嬉皮笑臉地收下,恭恭敬敬將大佬們送到店門口,還高叫一聲「客官慢走!」
  • 古人下館子,吃完留一錠銀子就走,店小二為何不攔?怎知飯錢夠了!
    再看到武俠片,好漢們經常走進酒館裡,大喊一聲:「小二,切兩斤你們店最好的牛肉,再來兩壺好酒!」然後往桌子上豪邁地放上一錠銀子,店小二就喜滋滋地回答:「好咧!馬上來!」
  • 古人下館子,吃完飯直接扔碎銀子說不用找了,萬一錢不夠怎麼辦?
    在中國古代,古人們下館子吃完飯之後,往往扔幾顆碎銀子就走了,不但不問多少錢,還說不用找了,萬一錢不夠怎麼辦? 道光初年,1兩白銀可以換1000文銅錢;20年後,也就是鴉片戰爭的時候,1兩白銀可以換到1600到1700文銅錢;鹹豐帝之後,銀子的價格越來越高,可以換取的銅錢也越來越多,到了巔峰的時候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看下自己月收入有幾兩銀子
    在遠古時期,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是自給自足的,在那個時候沒有錢,沒有貨幣,人們的買賣基本上都是物物交換的。但是人類終究是進步的,這種物物交換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需求,所以就出現了貨幣。那麼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代的多少錢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你現在的月收入是多少銀子。在我們現在看的古裝電視劇中,裡面出現的大多都是黃金白銀,電視劇中,庶民們手中拿的基本都是一些碎銀子,而那些富家子弟和公主在民間遊玩時候施捨給那些乞丐們的一般都是一錠銀子,他們在街上消費買衣服買首飾和吃飯的時候用的都是白銀。
  • 碎銀子在古代值多少錢?為何吃完飯放碎銀,店小二就兩眼冒光?
    在古裝電視劇中,大家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場景:客人吃飽喝足後,會往桌子上丟了一點碎銀子,然後和店小二招呼一聲就走了,而店小二連銀子都不點就熱情地送客人出門。很多人會問,難道碎銀子在古代很值錢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