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看來,能稱得上是「人中龍鳳」的是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稱得上「人才」的是一些985、211、重本學生,而那些上普通一本和二本的學生,就是普通人。但對於農村人來說,能上個本科院校,有個本科學歷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現在考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大學生的規模也正在逐步擴大,但是我們注意到大學生群體中,農村大學生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很多,尤其是本科院校中,也就是說水平越高的大學中,農村學生的佔比就會越低,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過於絕對,但這也確實符合目前的高等教育實際。
考上二本大學也很難。
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一本大學錄取率大都在10%左右,那麼大家猜猜二本的錄取率有多高?會達到50%嗎?事實上二本錄取率也只有20%左右,而且大部分省份得達到500分才能上。高考總分750分,500分的成績已經是中等生了,對於那些農村學生來說,500分更需要下苦功夫,因為他們一般集中在教育資源比較匱乏的普通高中就讀,而在普通高中裡,能考上二本的孩子,也算是一所學校的佼佼者。
二本學歷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一本大學生如過江之卿,二本學生更是供大於求,本科學歷貶值過大,大家就把目標愈發放在好大學上,更高學歷上。但其實二本學歷也有一定的「含金量」。很多用人單位招聘人才,首選的當然是985、211大學的畢業生。但名校的大學生數量畢竟有限,那麼很多二本大學畢業生的機會就來了: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對一些能力比較強的二本生也是相當青睞的,很多二本生很容易成為一些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的中流砥柱。或者至少農村,擁有二本學歷的孩子,至少在文化底蘊方面勝過八成以上之人。
按照目前社會上對大學的認識,基本還是認為只要考上本科院校,才能算是高考成功,才能算是我們所說的「考上了」。如果在農村能考上二本大學,也算是比較出眾的學生,在每年的高考中,一個村子能出六七個本科生,就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水平。
作者/來源:教化學的清華博士汪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