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周四文章指出,兩起空難在2014年早些時候嚴重威脅到對馬來西亞至關重要的旅遊業的前景,而近期的政府數據顯示,這個東南亞國家可能相比大家預想中的更有韌性。
馬來西亞入境事務處的統計顯示,馬來西亞在2014年的前七個月中迎來1610萬名遊客,同比增長9.7%。雖然來自中國的遊客數量大幅下降11.8%,僅有接近100萬人,但是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然是馬來西亞第三大遊客來源地,僅次於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同期的旅遊業收入有13.2%的增長,至106億美元,也就是約353億林吉。
這一結果與分析人士的預期形成鮮明對比,之前市場普遍認為,在馬來西亞航空公司370航班於3月神秘失蹤,以及四個月之後一架飛機在烏克蘭東部被擊落之後,前往來西亞旅遊的人數會大幅下降,旅遊業收入應該有至少13億美元的損失。
由於MH370航班的預定目的地是北京,這一事件被認為將是對越來越依賴於中國市場的,馬來西亞蓬勃發展的旅遊業的沉重打擊。馬來西亞當局在航班失蹤的尋找和調查過程中前後矛盾的說法引起中國大陸各界人士的廣泛批評,很多人都號召發起對馬來西亞的抵制活動。
馬來西亞旅遊部長賽瑞-穆罕默德-納澤瑞-阿卜杜拉-阿澤茲(Seri Mohamed Nazri Abdul Aziz)稱,遊客數量的上升是因為政府方面在近期採取的大量吸引中國以外遊客的措施。除了積極參加在歐洲和美國市場的國際旅遊展之外,馬來西亞還有針對性的在鄰國進行促銷活動。這一策略轉變帶來了更多的亞洲遊客,特別是韓國和越南的遊客。
韓國遊客數量在2014年的前七個月有42%的增長至189083人次,而越南遊客數量也有26%的增長,至112782人次。
馬來西亞旅遊和觀光協會的發言人說,「名為『Luv U Malaysia』的菲律賓電視宣傳廣告等推廣活動刺激了遊客們對馬來西亞的興趣,機票促銷也帶來了東協國家遊客數量的激增。」他強調,「遊客的增長是明顯的,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整個行業的前景。」
馬來西亞當局相信,數據顯示該國「正在接近完成2014年內迎接2800萬遊客的目標」。名為「2014到訪馬來西亞」的全年宣傳攻勢希望加速該國旅遊和觀光業的發展,這一行業在201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已經有16.11%的佔比。
雖然來自中國的遊客數量有所減少,但是分析師們也認為,中國的遊客們不可能永遠不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經濟研究學會的報告稱,「人們的記憶總是很短的,當目的地擁有一個強大的品牌,極大的吸引力以及為訪客們提供滿意享受的良好業績記錄,那麼任何的底部都將只是短暫的。」
此外,馬來西亞也正在通過組織直達航班來強化在武漢,成都,天津以及長沙等二線城市的攻勢。每周三次的武漢往返吉隆坡包機已經從6月啟動,預計到明年6月底的時候能帶來2300萬美元的旅遊收入。
不過世界旅遊觀光理事會總裁兼執行長大衛-斯考希爾(David Scowsill)也說,雖然中國的遊客會逐漸忘卻MH370航班失蹤事件,還有其他的問題會出現。他強調,「除了放寬籤證限制,馬來西亞還應該通過增加連接性來提升其競爭力和需求。」
大衛-斯考希爾說,「在一次這樣程度的重大事故之後,目的地通常需要6到12個月才會復甦。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重建將是這一復甦進程的關鍵組成部分,還需要有協調一致的營銷活動,來重新推廣這個國家。」(騰訊財經)